瞄准群众痛点难点焦点 海宁24个整治项目“立即改”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日前,我市公布24个扶贫、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整治项目,确保整改落实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

据了解,扶贫、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是我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项整治项目之一,由市纪委市监委牵头,14个市级职能部门(单位)结合工作实际,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焦点问题组织开展。

瞄准群众痛点难点焦点 海宁24个整治项目“立即改”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为了解决问题,而群众的获得感则是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试金石’,这项专项整治将进一步提升老百姓获得感。”市纪委市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枝叶总关情,行动见初心。自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市纪委积极履行协调督促工作职责,推动工作落地。目前,已构建以4个正风肃纪工作小组、12个镇(街道)纪委和11个派驻纪检监察组为主的推进整改项目监督网络。截至目前,已开展检查183次,出动人员499人次,检查单位338家次,通过检查发现各类问题17个,并及时督促问题整改。

扶贫、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是否真正取得实效,群众才是最终的阅卷人。在整治过程中,我市坚持把“改”字贯穿始终,14个市级职能部门(单位)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改好改实。市市场监管局在“保健”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中,大胆试水“直播执法”,让群众通过媒体直播感受整治现场,取得较好成效,已累计查处“保健”类违法案件38件,其中大要案29件,罚没款项391.25万元;市民政局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专项整治中,针对特困人员个人财产处置存在不够规范的问题,制定《海宁市特困人员个人财产管理办法 (试行)》和《海宁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协议书》等配套制度,规范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及时补上了侵害基层群众利益的制度漏洞……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在整治过程中,我市其他重点任务齐头并进,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又有新措施,创新性开发“村务e阳光”综合平台,对村级党务村务财务进行公开。同时,“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体现新增量,进一步深化无差别全科受理、全流程代办、推进基层服务“面对面”“零距离”。

“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是主题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接下来还将督促指导各责任单位从具体人、具体事入手,真刀真枪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突出问题。”市纪委市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也将督促各责任单位开展查漏补缺,加快工作推进进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以看得见整改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