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死撐”?黨報透露房價三大“禁令”:買房別被“專家”帶偏

該不該買房呢?長久以來,複雜的買房心理伴隨著每一個潛在購房人,一方面如果狠心買了房,一旦房價下跌豈不是很虧,另一方面,不買房的話,未來房價上漲了豈不是更虧。隨著“因城施策”取得階段性的成果,現階段房地產的轉折體現得極為明顯,直接表現的,除了房價趨穩以外,還有開發商拿地的積極性、買房不再追逐高位接盤。雖然房子確實沒以前好賣了,但於2019年來說,沒人能看懂房市未來怎麼走,各路專家拿著前些年的數據、房價在爭論,靠譜嗎?

房價“死撐”?黨報透露房價三大“禁令”:買房別被“專家”帶偏

總結起來,房地產對拉動消費的作用還是比較明顯的,房價上漲能帶來“財富幻覺”,而且購房後的家電、傢俱的需求也會增加。不過,在房住不炒提出以來,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成為題中之意,市場平穩已經有堅實的基礎。所以,對於房地產的未來,要擔心的並不是房價會繼續上漲,而是市場逐漸迴歸理性,取而代之的是成交量持續下滑,成交週期不斷拉長的結果。尤其是近期多地微調購房政策,從針對“引人”推出的定向放鬆,到公積金政策調整,傳遞出房價博弈加劇的信號。近日,黨報發文直指房價4宗“最”,對於購房者如何把握房價變化趨勢,透露3個關鍵禁令,買房千萬別被“磚家”帶偏。

房價“死撐”?黨報透露房價三大“禁令”:買房別被“專家”帶偏

據國統局9月最新70城房價數據,雖然說房價上漲仍然是主流,但可以看出市場已經逐漸退燒,其中新房和二手房價格上漲城市創下全年最低,分別是為上漲53個和40個,而價格下跌城市同樣達到了全年最高,新房下跌12個,二手房28個。值得注意的是,二手房的下跌城市數量創下3年半以來新高,整體來看,不乏像北京、廣州的一線城市,也有天津杭州、西安成都等熱點城市,可見多項指標不降反升,直接反映了樓市低迷的現狀。

進入2019年以來,房地產幾乎每天上演著五花八門的大戲,尤其是前幾個月,在告別3月小陽春之後,市場陸續呈現變中向穩的格局,4月政策加碼,5月住建部預警提示,6月開始快速降溫,7月首次明確房地產新手段,直到8月份,各大房企在多地推出打折促銷活動,10月LPR取代傳統的基準按揭利率。前9月,全國市場調控累計415次,照這個趨勢看,超過去年全年450次的記錄幾無懸念,顯然,因為有的城市價格又過熱,而調控不得不再出擊,將樓市拉回到穩定狀態。總之,購房者要明白,如今一切的導向都反映在一個字上面,那就是“降”,這對百姓來說,市場降溫迴歸理性,炒房風氣降溫直至失去熱情,信號應該非常明確了。

房價“死撐”?黨報透露房價三大“禁令”:買房別被“專家”帶偏

經濟下行壓力不是全面放鬆樓市的理由,房價越漲,實體業才會越不好

當然了,隨著市場低迷,房地產各方總會有不同的聲音出現,有人覺得,樓市規模依然再會擴大,而有人覺得,樓市會到達增長瓶頸。平心而論,當下房地產真的從癲狂走向正常階段,這種結局對剛需而言無疑是拍手叫好的事情,可有些專家卻憑著一身“口才”為樓市辯解,馬光遠曾發表長文強調自己觀點,其稱房價下跌的預期非常不利於經濟發展。“救市”很有必要,如果一旦出現明顯下跌,則會引發一系列的金融風險。無獨有偶,董藩教授更是不遺餘力地提出大膽言論,“房地產是最大實體經濟”,“沒有房地產業救不了中國”。直至近期,馬光遠卻反口,直言沒有想到今年的房市調控這麼嚴,本以為年中大概率會放鬆。

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環境下,樓市如此龐大的體量,不是能簡單用放鬆政策來界定的,更何況,當下樓市土地流拍率增高、開發商融資成本走高、各線城市成交量持續分化,房地產的前景不會單單受單一因素影響。在房說君看來,經歷了2018年的大起大落,今年很難再承受暴漲暴跌的餘震,看看我們高企的居民槓桿率,還有脆弱的企業負債就知道,樓市已經“亂”得夠久了,這也是為什麼2019年央行3次降準方向都是針對支持中小企業,不是房地產領域。再比如,開封取消限售“一日遊”,種種跡象都表明,樓市以穩為主,再妄圖靠取消調控來重啟拉動經濟的算盤註定是打錯了。

房價“死撐”?黨報透露房價三大“禁令”:買房別被“專家”帶偏

價格開始穩中有降趨勢,大漲已不可能,跌幅只能有控制得回到合理區間

穩不僅表現在市場上,在價格也有所印證,多地房價開始維持著穩中有降的態勢。從國統局6月房價開始, 無論新房和二手房,上漲或是下調的城市都在遞減遞增。整體看雖然上漲比例還是屬於主流,但明顯城市數量在減少。穩定的前提是房價迴歸到合理區間,是一舉多得的選擇,不是說不能降,只是回落空間的大小值得探討。

一方面對於正常運營的樓盤來說,10%或是20%的利潤率不是問題,但目前樓市降聲四起,指望著價格上漲已經不可能,孫宏斌就表示,跌幅30%的程度肯定是不行,因為一旦成真則意味著大部分開發商將不再存在,而另一方面則是購房者的問題了,據西南財經大學的研究報告,家庭債務近6成都是由房貸構成,如果價格大跌,不止很多人可能會選擇棄房斷供,連個人的家庭和生活都會波及。

房價“死撐”?黨報透露房價三大“禁令”:買房別被“專家”帶偏

樓市適當放鬆限購的城市或會增多,與房住不炒大局無礙,因為一城一策的實施是兩條腿走路,過熱則降溫,過冷則會適當激勵

近日,素有調控最嚴地區著稱的海南三亞傳出購房定向放寬政策的消息,實際是針對全日制大專以上的人才政策,在沒落戶之前可憑工作證明申請購房,對比此前要5年社保的證明,是大大放寬了門檻。無獨有偶,除了三亞外,不少熱點城市也對人才引進出手,譬如天津、南京六合區都有動作。據統計,自9月以來,包括河南新鄉、漯河,山西晉城在內的近30城宣佈取消人才落戶限制,值得注意的是,諸如山西晉城,湖北宜昌等大部分二三線,其推行的零門檻落戶或將購房門檻放得很低,一些城市“託底市場”的意味足。

不可否認,將購房門檻放得很低,此舉多會被當成放鬆調控的先兆,而且給了炒房機會使其放大效應,不得不說,調控大局仍然以房住不炒為主,並不影響房價大局,要知道,調控向來是兩隻腳走路,而限購也只是權宜之計,如果市場過熱,就會降溫,如果降溫,就會適當放鬆來激勵一下,據報告顯示,宜昌9月二手房數據同環比基本止漲,所以說,當城市出現房價出現威脅大幅回落時,可能政策也會有適度放鬆,這並不是調控轉向的前提。

房價“死撐”?黨報透露房價三大“禁令”:買房別被“專家”帶偏

總而言之,房價的3大“禁令”已經一目瞭然,因為跟過去不同了,過去如果是碰上好行情,買房能投資還能賺一把,然而,現在不是說買房不可以,而是房住不炒的定位決定了未來的樓市格局,購房者的需求一定是傾向於居住的。現在看來,隨著一城一策思想的輔助,樓市更多新情況的出現其實是再正常不過的了,現在看來,不可能哪個專家對你瞭如指掌,更不可能他讓你買就買,讓你不買就不買,如果是那樣,那就是“磚家”不善良了。

金九銀十看空看漲的人自成一派,對諸多炒房者和開發商而言,恨不得調控逆轉能再次遇到牛市,畢竟現在資金鍊緊張、打擊炒房的力度空前,還如何去支撐市場增速?即便表面上房價還是上漲為主,看似一團火熱,實際上,“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未來的樓市始終以穩為主,但是路途還很艱難,一些頑固因素仍然需要清理,擺脫是一定要的,只是談何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