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戰鬥機在敘利亞的表現怎麼樣?

宗錡W


近日,俄羅斯再派遣兩架第五代蘇-57戰機抵達其位於敘利亞的赫邁米姆空軍基地。加上俄早些時候部署的兩架,赫邁米姆空軍基地目前已有4架蘇-57待命。

(蘇-57)

  分析人士認為,蘇-57是俄軍最先進的戰鬥機,此次部署在敘利亞,不僅為實戰驗機,也有和美國的五代機F-22一爭高下的意圖。

(F-22)

 俄頂尖戰機

  蘇-57是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由隸屬於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的蘇霍伊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研發,也是俄羅斯在後蘇聯時代研製的第一款新式戰機,用以取代目前俄空軍的蘇-27和米格-29等主力機種。首架原型機於2010年1月試飛成功。

  去年8月,時任俄羅斯空天軍總司令邦達列夫在接受俄軍方“紅星”電視臺採訪時透露,俄第五代戰鬥機被正式命名為蘇-57。三個月後,邦達列夫宣佈,蘇-57已通過多項測試,2018年將開始列裝該國武裝力量。

  蘇-57裝備的新型航電系統和相控陣雷達可大大減輕飛行員的負擔,使其專注於執行戰術任務。通過使用複合材料、運用創新技術、藉助獨特的空氣動力外形和發動機設計,蘇-57大大降低被雷達探測的可能性。

  分析人士認為,從發展趨勢看,第五代戰機將引領未來戰爭向快節奏和隱形化方向發展。第五代戰機擁有4大特性:超音速巡航能力、超級機動能力、隱形能力以及超級信息優勢。

 對抗F-22

  俄羅斯媒體21日報道,兩架蘇-57戰機現身俄羅斯駐敘利亞赫邁米姆空軍基地。俄官方次日表示,之所以部署蘇-57是為防止周邊國家的飛機侵犯敘利亞領空。三天後,又有兩架蘇-57抵達該基地,使基地蘇-57總量提升至4架。

  作為俄頂尖戰機的蘇-57現身敘利亞戰場,使敘局勢走向更加撲朔迷離。觀察家認為,俄羅斯此時祭出“大殺器”五代機,一個重要原因是與美國的五代機“猛禽”F-22相抗衡。

  F-22是世界上最先服役的第五代戰鬥機,造價高昂、性能先進,據稱作戰能力是F-15戰鬥機的2至4倍。而在敘利亞戰場上,F-22曾多次遭遇俄羅斯戰機併發生“狀況”。

  去年12月14日,兩架F-22戰機在幼發拉底河以東地區巡邏時,遭遇俄軍兩架蘇-25戰機。美軍一架F-22戰機對蘇-25戰機發射信號彈,試圖干擾其飛行。隨後,俄軍一架蘇-35戰機加入“對峙”,掩護隊友。

  由於非隱形戰鬥機和隱形戰鬥機之間的代差,即便是俄軍現役最先進的蘇-35戰機,在與F-22的對抗中也會顯得力不從心。也許正是這一系列空中對抗,讓俄羅斯下定決心派遣最新型的蘇-57隱形戰鬥機赴敘執行任務。

俄羅斯(蘇聯)空軍在歷次中東戰爭中的表現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軍用航空飛行器輸出國之一的蘇聯/俄羅斯,其研製生產的戰鬥機曾經出口到了遍及全世界的上百個國家,參加了各式各樣的大規模戰爭和中小型軍事衝突。其中被稱為“火藥桶”的中東地區絕對是俄製戰鬥機的噩夢之地,幾十年來不計其數的俄製戰鬥機在這裡折戟藍天、飲恨沙場,上演了一幕幕令人扼腕嘆息的苦情劇。從幾次中東戰爭一直到越戰,海灣戰爭,南聯盟戰爭,伊拉克戰爭,一直以來,蘇制或者俄製戰機都對美製戰機處於劣勢。

首先知名度最高、影響最為深遠的案例當屬1982年的貝卡谷地之戰。當時以色列空軍出其不意地向部署在黎巴嫩貝卡谷地的敘利亞軍隊防空導彈陣地,發動了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的空中打擊,僅用了幾分鐘的時間就摧毀了敘利亞耗費巨資苦心經營多年的19個薩姆6防空導彈連。敘利亞當然不肯吃這個啞巴虧,出動了上百架米格21、米格23迎戰。

立馬遭到了以色列空軍F15、F16、E2C預警機、波音707電子戰飛機的聯手阻擊,雙方展開一場激烈的大混戰。結果敘利亞被擊落了80多架俄製戰鬥機,以色列的美製戰鬥機損失最多隻有個位數(而且也沒有殘骸可以佐證戰果)。這一戰使得俄製戰鬥機威風掃地,美製戰鬥機從此樹立起了堅不可摧的心理優勢。

當然以色列主要勝在戰鬥機的代差優勢(用四代機打人家的三代機二代機)和體系支援的加持優勢(預警機和電子戰飛機作為空戰力量倍增器的作用明顯)。然而蘇聯當時自己都沒有裝備四代機,預警機技術也不夠成熟,更加無法提供同等級別裝備給自己的盟國敘利亞了。幾年以後的海灣戰爭對於俄製戰鬥機更是一場實力懸殊的花式吊打。

(海灣戰爭中的美國戰機編隊)

(海灣戰爭中的美國戰機編隊)


鐵桿軍迷


兩個方面:1、戰果是輝煌的;2、對付隱身戰機的能力是不足的。

首先,從戰果上看,俄羅斯吸收了美國空軍2012年在利比亞衝突中的打法,讓敘利亞政府軍、伊朗方面地面力量負責地面主攻,而俄羅斯空軍則負責轟炸反對武裝的集結地、重型武器以及彈藥庫等目標。

敘利亞戰場上的蘇24戰鬥轟炸機

在2015年9月俄羅斯軍隊插手之前,敘利亞政府軍以及丟失了大部分的控制區域,形勢基本岌岌可危。在俄羅斯軍隊介入後,敘利亞政府軍迅速穩定了局勢,並在不久後就開始了反攻。幾年後,政府軍已經收復了大部分的區域。

俄羅斯這種地面上只派特種兵進行目標偵察、指引,以及重火力武器攻堅(比如TOS-1A噴火坦克),然後就用空軍對對方集結的部隊進行大規模的轟炸的戰法,不僅效果非常好,而且自身損失非常的少——反對武裝如果不集結,就會被政府軍以優勢兵力殲滅;一旦集結,就會遭到俄羅斯空軍的毀滅打擊。這種“非對稱”的“以勢壓人”的戰法,反對武裝感覺很憋屈,但並無好的對抗方法。

外形像火箭炮似的噴火坦克,堪稱地面大範圍殺傷武器

在戰爭中,由於可以得到足夠的經費保障,俄羅斯的一系列新式戰機,比如蘇35、蘇30SM、蘇34、蘇25、蘇24、蘇30M2等戰機,保持了良好的出勤率;高峰時期,平均每架戰機日出勤達到了2-3次左右——這已經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成績了。這種出勤率,一改俄羅斯戰機以往給人的維護性能差、出勤率低的印象,足以讓俄羅斯空軍感到驕傲了。這樣來看的話,俄羅斯戰機以往給人的不好印象,主要還是各方使用者,由於資金不足,維護不善,所造成的後果。

誇完了成績,我們再說下暴露的問題。在蘇35剛服役的時期,很多文章對其性能有頗多誇獎;一個特別被提到的就是,其“雪豹E”雷達對戰機目標的最大探測距離可以達到400公里,對隱身戰機目標的最大探測距離也可以達到90公里。因此,在不少人心目中,蘇35被賦予了對抗F-22,打壓F-35戰機的重任。

可是,在敘利亞戰場上的實踐表明,事實並不是這麼回事;蘇35的反隱身能力,並沒有宣稱的那麼強。根據美國空軍的說法,F-22戰機可以在蘇35無法發現自己的距離上,用公開頻道對蘇35戰機進行喊話,警告蘇35戰機“需要停止做哪些事情”。雖然後面有俄羅斯方面放出了疑似蘇35近距離鎖定F-22的圖片,但人們一般認為,在近距離接觸時,大家互相鎖定是屬於比較常見的事情——比如在紅旗演習中,歐洲颱風戰機、法國陣風戰機,也曾多次鎖定F-22戰機。

後面,2架蘇57戰機也被派到了敘利亞戰場,當時很多人期望其能夠與F-22戰機來一次“巔峰對決”。可惜的是,蘇57僅僅部署了兩天,測試發射了對地武器,就撤離了。

因此,事實告訴我們,非隱身戰機,即使通過航電系統的改進,達到了3.5代水平,但因為隱身能力的差距,還是與4代隱身戰機有不少差距的。在進行國土防禦作戰時,配合反隱身雷達、綜和探測、預警體系,固然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對抗,但前出攻擊能力是比較差的(因為這時將大部分脫離自身嚴密的偵察體系)。

隱身戰機固然相對昂貴,但對方對了對付隱身戰機,不得不重新建立的防禦體系同樣耗費巨大,而且效果較差,攻擊能力不足。因此,實際上,建立龐大的隱身戰機機群,才是真正更有性價比的選擇。那些說隱身戰機效果不好的國家,只是因為,他們當時/暫時還沒有能力研製、服役隱身戰機。


晨曦談兵


表現相當好。俄羅斯是在因兼併克里米亞遭到西方制裁之後,仍斷然出兵敘利亞的,那個時候沒人看好俄羅斯,都認為這將是俄羅斯踏入新泥潭,會拖垮俄羅斯。然而幾年下來讓外界大跌眼鏡,俄羅斯憑藉常年在敘利亞部署的區區40架左右、以非制導炸彈為主的固定翼戰機以及少量直升機、地面特種部隊,就幫助敘利亞政府軍徹底扭轉了戰局,戰力之強悍令人瞠目。相比之下,美國戰機雖然空襲也很頻繁,而且還都是攜帶制導彈藥,但戰果乏善可陳,與俄羅斯空天軍的表現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從俄羅斯出兵敘利亞以及這幾年的空中作戰情況看,可以看出俄羅斯雖然經濟狀況一般,但其軍事決策水平、作戰決心、快速反應能力、遠程投送能力、空天軍的組織能力、指揮能力、連續作戰能力、飛行員和地勤人員素質等都是世界頂尖的。以戰機出動情況為例,儘管固定翼戰機部署數量只有40架左右,但長期能夠做到每天出動60到70架次,關鍵時刻每天能出動100到120架次,這也意味著每架戰機平均每天要出動2到3次,飛行員的身體素質、戰鬥作風之頑強由此可見一斑。而且這種再出動還需要地勤的高效保障,4年裡很少因地勤維護導致戰機出現非戰損的問題,可見俄空天軍地勤維護能力之強。
高強度的出擊對於戰機性能,尤其是可靠性也是嚴苛的考驗,但是俄空天軍的各型戰機都經受住了考驗,像比較新的蘇-34、蘇-30SM、蘇-35戰鬥機表現都很出色,其中蘇-34在對地攻擊作戰中的強大能力令外界驚訝,俄空天軍對其也很滿意。
西方這幾年對於俄羅斯的忌憚,很大程度上也源自於俄空天軍在敘利亞戰場上的優異表現。(S)


聯合防務



2011年敘利亞爆發了反政府的武裝衝突,然後引發內戰,敘利亞政府軍在與各路武裝的戰爭中節節敗退,到2015年9月之前敘政府軍只控制著敘利亞8%的國土,其餘都被“伊斯蘭國”等恐怖組織或者其他反政府武裝控制,可以說形勢十分危急。

在這個萬分危急的關頭,敘利亞政府向俄羅斯軍方求援,請求俄羅斯軍事介入。在獲得俄當局批准後,俄羅斯軍方組成以俄空天軍為主的部隊,於2015年9月30日正式在敘利亞開始軍事行動。

俄羅斯空天軍依託敘境內赫梅米姆空軍基地,長期在敘利亞駐紮20多個機型的40~80架戰機。到2018年9月三年的時間裡,俄羅斯空天軍的戰機執行了超過39000個架次的飛行任務,使用強度達到了平均每天100架次以上,即每架飛機3~4飛行架次。

在俄空天軍的支持下,敘政府收復了96.5%的國土。俄羅斯空天軍可以說是力挽狂瀾,在敘利亞戰爭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俄羅斯在敘利亞出動了所有幾乎所有戰役戰機,從蘇-24、蘇-25等老舊機型到蘇-30、蘇-34和蘇-35的先進4代或4+戰機,再到圖-160、圖-95MS遠程戰略轟炸機和圖-22M3中程轟炸機。俄空天軍還採用輪戰的方式,讓超過86%的飛行員在敘利亞獲得了戰鬥經驗。


俄空天軍根據戰場實際情況,綜合運用戰機調配,蘇-34利用先進的控制技術,主要用於精確打擊。也通過配合或者獨立執行戰鬥轟炸任務檢驗了米格-29、蘇-34、蘇-35等戰機。同時利用蘇米格-29、蘇-35為圖-22等轟炸機護航即檢驗了轟炸機,也增加了戰鬥機實戰經驗。蘇-24和蘇-25等老舊轟炸機主要用於常規對地打擊任務。多次運用米-28N和卡-52攻擊直升機,配合地面部隊進攻。
俄羅斯空天軍利用現有裝備,在敘利亞戰場上幫助敘政府軍收復了大量國土,扭轉了戰局,發揮了決定性作用,既鍛鍊了部隊,又練習了戰法,可以說俄空天軍不愧是一支強悍的空中力量。


好奇而已716


首先一個最基本的概念,不管什麼樣的戰機或者各種武器,它部是整個國家工業基鏈的集成,雖然現在各國都是集世界企業最牛的零部件組裝,但國家整體的工業程度決定了武器比較的基礎,特別是近幾年俄羅斯被西方制裁,所以蘇57 和美戰機肯定有差別,平時無戰事都會吹牛,贖買武器,一但真正打實戰起來差別就顯示出來了,真正的大戰,即使武器之前有小的差距也會在戰場上無限放大,很多一二戰的戰例因為篇幅就不必具體舉例了,自己去細細看各大戰史就明白,俄武器真的是中流水平,除了核武外,以前看過很多報道,俄式武器故障率高,我不是想貶低俄羅斯,真正論製造業,它比英法德日都低一個檔次,只是這幾國領土小,保衛國土的壓力沒俄大,又受到國內的制約所以投入各種武器的研製生產積極性不高,大家想核彈如果不是控制和打壓,世界上百分之三十的國家都能經過一些時間生產出來,而飛機,包括民航客機,有幾個國家能生產,而且能保證生產。上千萬個零部件件,而且是在空中各種氣候條件下飛行。進口俄式戰機的國家都是與西方和美關係不好的國家。別聽有些專家吹牛,他們根本不是武器專家,只是比大眾瞭解更多一些資料多些罷了。我從不相信跳躍式發展,中國自改革開放後,是從培養了自己的國內人材加留學人員和一些國家工業成品的基礎上通過吸收消化而來的,就比如一個新藥開始研製需要一個漫長的反覆過程,而仿製藥雖也難但絕比新研製容易些,正如一個人想學門技藝,是自己關起門學還是有個高手老師帶更好呢,所謂的自力更生是因為別人不給你,只有任正非自己才明白華為到底是怎樣發展起來的用了那些手段,高鐵是買了十幾個國家的技術,然而通過中國自己人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創造了跨越。兩弾一星不也是國內和留學回國的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嗎,中國上層領導真的很清醒,從不排外技術才有了這幾十年各方面的大發展,拉小了與國外高新技術的差距,但材料很難破解,所以中國的材料工業還是相對不行,所以蘇五七某些方面先進,但整體肯定比f22 和f35 從性能和隱身差,美國軍工企業會吹牛,但美國飛行員一般不會太吹,


理性多角度的觀察世界


總體來講俄軍戰機在敘境內的表現,單從戰績來看是不錯的。

自從15年9月份,俄羅斯正式開始軍事介入敘利亞局勢以來,俄羅斯軍隊依託在敘利亞境內的軍事基地,對極端叛軍發起大規模空襲。這對於與敘反對派武裝、極端叛軍進行雙線作戰的敘正規軍來講,無疑如同“久旱逢甘露”一般。

同時,俄軍把敘利亞戰場,當成了自己的武器實驗平臺。俄羅斯的蘇-35戰機、蘇-34戰鬥轟炸機,均在敘利亞戰場上,完成了首次實戰測試工作。並且俄最新的第五代戰機蘇-57,同樣也在敘境內,參與了實戰。

但俄軍在敘利亞主要運用的戰機,還是老邁的蘇-24強擊機,畢竟考慮到敘利亞戰場,是幾乎沒有地面防空力量威脅的,所以大範圍使用這種淘汰機型,對於俄軍來講才是最經濟的選擇。並且從俄軍空襲介入之後,敘正規軍的推進速度來看,俄軍在敘利亞境內展開的軍事行動,確實是非常有效的。可以說正是在俄軍的介入下,才使得原本“奄奄一息”的阿薩德政權重新煥發生機,繼而帶領敘利亞正規軍解放被佔領的城市。

當然,考慮到敘利亞戰場的實際情況,按照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取得這樣的戰機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並且結合在敘執行任務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一個月內接連墜毀兩架艦載機的情況來看,現在俄羅斯軍隊,尤其是俄羅斯海軍的情況,是十分不樂觀的。所以,俄羅斯戰鬥機在敘利亞的表現,大體可以打個80分吧。


精英出鞘


可以說目前敘利亞政府軍能夠獲得這麼大的優勢,很大一部分功勞就是屬於俄羅斯空天軍的。空軍在現代戰爭,尤其是不對稱戰爭當中,佔據著戰爭的主導地位,所以俄羅斯空天軍在面對沒有任何制空優勢的敘利亞反政府武裝時,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效果。

俄羅斯空天軍在敘利亞內戰當中作用巨大

敘利亞內戰開始沒多久,敘利亞的各大軍用機場,或者被反政府武裝,或者被西方使用某些手段摧毀了,敘利亞的空軍力量非常的有限。而前面說了,決定現代戰爭最重要的軍種就是空軍,一旦敘利亞的空軍被摧毀,那麼在面對各種反政府武裝時候,敘利亞政府軍的能力就非常有限。

實際情況也確實是如此,經過幾年的交戰,敘利亞政府軍被反政府武裝攻擊到只控制著全國不到百分之三十的土地了,就在敘利亞巴沙爾政府束手無策的時候,戰鬥民族出現了,出動空軍和陸軍,強勢介入敘利亞內戰,應敘利亞巴沙爾政府的邀請打擊敘利亞反政府武裝。

俄羅斯的介入,尤其是俄羅斯空軍的介入,導致敘利亞內戰局勢立刻就發生了改變,俄羅斯向敘利亞先後派遣了蘇30戰鬥機、蘇34戰鬥轟炸機和各種武裝直升機以及其它輔助軍機,大部分駐紮在了敘利亞赫梅米姆空軍基地,這是俄羅斯專門租用敘利亞的軍用機場,機場周圍俄羅斯還部署了最先進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

俄羅斯空天軍一開始就採取了整合的打法,各種軍機輪番出動,打的敘利亞反對派沒有喘息的機會,讓支持敘利亞反對派的西方世界也是驚訝不已,一時間面對俄羅斯空軍的行為也是沒有辦法,西方世界大多時候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俄羅斯空軍的行動,最多暗地裡提供一些肩扛式防空導彈給反政府武裝。俄羅斯還把國內的空天軍部隊,輪番調到敘利亞,讓俄羅斯空天軍部隊都有實戰的機會,積累實戰經驗。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消息,在俄羅斯空天軍的幫助下,俄羅斯一共在敘利亞擊斃了超過十萬的反政府武裝人員和極端武裝組織人員。目前敘利亞政府軍已經收復了全國超過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土地,並且還對敘利亞的北部地區形成了合圍的態勢。

不過俄羅斯空天軍在敘利亞的損失也是比較大的,目前已經超過8架各種類型的軍機被擊落,其中還有幾架是意外事故,並不是在戰場直接被擊落的。總體上俄羅斯空天軍的表現還是不錯的,對敘利亞內戰局勢的轉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幾乎沒有威脅的俄羅斯空天軍在敘利亞空中可以為所欲為。

蘇57還未服役,就已經前往敘利亞參加實戰

俄羅斯空天軍在敘利亞最讓人佩服的行為,那就是把還沒有服役,正在處於測試驗證狀態的蘇57隱身戰鬥機,部署到了敘利亞梅米姆空軍基地,並且還參與了實戰,發射巡航導彈打擊敘利亞反政府武裝,這算是戰鬥民族做出來的一件讓所有人都驚訝的事情,下圖就是在部署在梅米姆空軍基地的蘇57戰鬥機衛星圖:

一開始就只是俄羅斯媒體的報道,俄羅斯的官方並沒有承認和否認,導致大家都非常懷疑消息的真實性。不過後來,有人通過衛星地圖發現,敘利亞的梅米姆空軍基地出現了蘇57戰鬥機的身影,並且很明顯飛機周圍被包圍了起來,應該是防止被發現。

隨後俄羅斯也承認了蘇57前往敘利亞參戰的消息,並且還公佈了視頻,視頻顯示蘇57在敘利亞發射了俄羅斯正在試驗的先進巡航導彈。這樣只進行一次測試,就驗證了兩種武器,就是蘇57戰鬥機和新式的巡航導彈。

武器還沒有服役,就投入戰爭,而且還是先進的隱身戰鬥機,這和美國F22服役十幾年後才參加實戰相比,真的是讓人佩服,這也體現了俄羅斯空天軍的自信。


資訊所長


俄羅斯軍隊在敘利亞的Khmeimim空軍基地駐紮有大量的戰機,因此也就成了反叛分子和極端組織最為頭疼的地方,他們就想盡辦法對基地展開攻擊,並多次令俄羅斯戰機損失慘重。

俄羅斯不得不向敘利亞增加更多的防空武器,S-400遠程防空導彈及其Pantsir-S1防空導彈系統已經大量的部署以保護Khmeimim空中基地和Tartus海軍基地。

同時也採用其他辦法對基地內的戰機進行保護,俄羅斯就用防爆沙袋對它們進行了隔離;在此之前,Khmeimim基地內是沒有任何防護措施,戰機是彼此相鄰的,如果發生爆炸損失可能非常大。

防爆沙袋技術是西方發明,但現在俄羅斯利用這一技術構築防禦工事來保護戰機;採用這種技術之後,俄羅斯在數天時間內就為戰機打造出防護圍牆,並將戰機彼此分開。

每個防爆沙袋工事都有2層,第一層估計寬約2米,而第二層約1米寬;這些工事的高度大約為3米,足以防止迫擊炮等炮彈或碎片的攻擊,確保了戰機的安全。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每一架蘇-34和蘇-35S等比較現代化的戰機都被隱藏在用防爆沙袋構築的一個工事內;而蘇-24戰機都是兩架放置在一起,據介紹這樣安排是以確保兩架同時維護保養,可以更快出擊。

俄羅斯用防爆沙袋保護戰機的原因主要是它比較便宜,只是倒入沙子等物就能很快的展開部署,同時撤離也簡單。如果用鋼筋混凝土一是它費用很高,雖然有更好的抵抗炸彈的能力,但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來建造和拆除。

此外,如果防爆沙袋工事對火箭,炮彈,迫擊炮和碎片能起到很好的防禦作用,因為它們能將炮彈和碎片吸到沙中而不會散射,從而避免戰機發生更多的損害。


123159404300


敘利亞的巴沙爾政府,被美國支持的反對派武裝暴亂後,在雙方交戰中政府軍己節節敗退,潰不成軍,眼看大勢己去,政府軍內部分裂,一些高級將領也帶領手下部隊,投誠反對派,或自立後帥部下反戈一擊,於政府軍為敵,在敘政府軍行將滅亡的緊要關頭,不愧為戰鬥民族的俄羅斯亮劍,首先是空軍對反政府軍的精準轟炸,阻止了敵人瘋狂的進攻,另外是俄羅斯的軍事顧門及特種兵進入敘政府軍內,使政府軍士氣大振,在俄空軍的火力支援下,政府軍反敗為胂,極力消滅反對武裝,收復失地,使巴沙爾政府在敘站穩了腳步,這一切功勞應歸功於俄羅斯空軍,它們撐控了制空權,對敵人的陣地的主要火力,彈藥庫,戰鬥部隊在戰鬥前進行精準攻擊,使敵人混亂喪失戰鬥力後,敘政府軍以銳不可擋之勢,攻人敵方陣地,當然蘇軍的戰機曾被多次擊毀,正因如此才能說明戰爭的殘酷,和俄羅斯空軍的偉大,真正是不辱使命英勇善戰,敢於胂利的部隊!


雲遊者說


根據俄羅斯衛星網的介紹,近期俄羅斯將會出動25艘軍艦還有30架的戰鬥機,並且在9月1日至9月8日之間,在敘利亞附近的地中海區域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對於這次軍事演習,美國方面表示,俄羅斯這樣坐,具有非常明顯的針對性,而且針對的就是美國方面。 其實分析一下就能夠知道,俄羅斯在敘利亞開火,其實是俄羅斯為了快速反應針對美國的一種強硬舉措,而且軍事專家還說,俄羅斯強行制定了大量的禁海區域,而且還發表了申明,要求在禁海區域的所有美軍還有他國的船隻,都必須儘快的撤離,因為這次的軍事演習是實彈的演習,如果誤傷了,那就對不起了。 對於俄羅斯方面這樣的表態,美國方面也出來說話了,說話的人士美國的中央司令部的司令沃特爾上將,他說,俄羅斯這樣的舉動,很有可能會讓這裡的局勢變得更加的難以控制,其他國家對於這裡的局勢,也會出現錯誤的判斷。 美國方面的專家表示,俄羅斯這次出動的軍事演習裝備,還包括了核武器,而且還說,這樣高調的軍事演習,其實就是為了逼走美國的軍艦,從而顯示俄羅斯在這裡的強硬態度,面對美國專家的說法,俄羅斯也發表了相關的申明。 俄羅斯說,這次軍事演習是俄羅斯在既定計劃的一部分,而且也是符合了國際規則,並且還是捍衛俄羅斯利益的行為,完全符合俄羅斯在這裡的立場,根據最新的進展顯示,在俄羅斯發出了申明之後,美國雖然說提出了抗議,但是最後也只能乖乖的撤出了附近的海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