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十大小吃

1、武漢鴨脖子 [湖北武漢青山區]


武漢十大小吃


武漢鴨脖子 鴨脖子,又名醬鴨脖或醬鴨脖子,屬於醬汁類食品(主要是醬板鴨,包括醬鴨翅、醬鴨脖、醬鴨拐、醬鴨掌、醬鴨舌、醬牛肉、醬板魚、醬板乾子、醬板藕等),最早起源流傳於清朝洞庭湖區的常德,經湖南流傳至四川和湖北,近年來風靡全國。醬汁類食品通過多種香料浸泡,然後經過風乾、烤制等工序精緻而成,成品色澤深紅,具有香、辣、甘、麻、鹹、 酥、綿等特點,是一道佐酒佳餚。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湯臘九在成都學習滷菜技術和中藥材配方,回武漢後,開起了首家鴨脖子專賣店。


2、三鮮豆皮 [湖北武漢江岸區]


武漢十大小吃


三鮮豆皮是武漢人“過早”的另一種主要食品,也是武漢民間的一種傳統小吃。以前人們逢年過節時用綠豆、大米混合磨漿攤皮,包上糯米、肉丁,油煎後作為節日佳餚;後來成為尋常早點。 豆皮製作過程中要求“皮薄、漿清、火功正”,這樣煎出的豆皮外脆內軟、油而不膩。三鮮豆皮是以餡中有鮮肉、鮮蛋、鮮蝦而得名。 老通城的三鮮豆皮遠近聞名,這裡的三鮮豆皮不僅餡中有肉、蛋、蝦仁,還有豬心、豬肚、冬菇、玉蘭片、叉燒肉等,制餡講究,煎制精細,煎好後油光閃亮,色黃味香。


3、四季美小籠湯包 [湖北武漢江岸區]


武漢十大小吃


譽滿武漢三鎮的四季美湯包館,座落在漢口中山大道江漢路口。四層樓的店鋪,一、二、三樓有三個營業廳,共有三百多個座位,每天顧客滿堂、座無虛席。有些慕名而來者,寧願等一兩個小時,也要嘗一下四季美湯包的滋味。一九八0年春天,著名京劇演員馬連良的兒子,香港雅達旅運有限公司董事馬浩中先生吃了湯包後,連聲稱讚湯包風味不減當年.第二天又引董事長前來品嚐.接著在香港影片《三笑》中飾演秋香的陳思思也慕名前來,品嚐後讚不絕口。四季美的湯包為何如此鮮美?這與武漢的歷史和風情有關。武漢是我國曆史悠久的大商埠、萬舸此中來,連帆過揚州(李白詩句)商旅雲集,也帶來各地飲食風味爭芳鬥豔。湯包原來是江蘇一帶著名小吃,武漢很早就有下講館子經營鎮江湯包,而今具有武漢武漢地方特色的四季美湯包,則是四季美的老廚師們在鎮江湯包傳統做法基礎上,按照武漢人口味不斷改進逐步形成的。它具有皮薄、湯多、餡嫩、味鮮的特點。

4、武漢面窩 [湖北武漢江岸區]


武漢十大小吃


武漢人過早常用品之一,是一種以米粉為原料,加上蔥花的面窩。據說為清光緒年間漢正街燒餅小販所創制。面窩油炸後兩面金黃、外酥內軟、窩中脆,深受武漢人喜愛。(武漢)面窩是武漢的一種名小吃。其實用“面”來修飾“窩”並不貼切,因為它的成分中沒有面粉,大部分是粳米磨成的米漿,還要加一定比例的黃豆漿,加蔥花、細鹽。炸時用的鐵勺子,直徑約5寸,四周下凹,中央凸起,用另一勺將那種合漿舀入面窩勺,在中間一刮,然後下鍋,下凹處因麵漿多,所以肥厚,炸成後像個圓圈圈,吃在嘴裡,酥、脆、軟三種感覺混合。技術好的早點師傅可以將面窩炸成“匡匡”——沒有中間的焦脆部分,主要供老人食用;或者將中間焦脆部分炸的比例比較大,供喜歡焦脆的人食用。面窩的歷史和其他武漢過早一樣其實不可考。一說為,始於清光緒年間。當時漢口漢正街集家咀附近有個賣燒餅的,名叫昌智仁,看到賣燒餅生意不好,就想辦法創制新的早點品種。


5、蔡林記熱乾麵 [湖北武漢江漢區]


武漢十大小吃


熱乾麵與山西刀削麵、兩廣伊府麵、四川擔擔麵、北方炸醬麵並稱為我國五大名面。它既不同於涼麵,又不同於湯麵,製作的方法是先招麵條基本煮熟,然後攜起來排油攤涼,吃時再在開水內滾燙幾下,瀝水,加上芝麻醬、蝦米、蔥花、醬蘿蔔丁、小麻油和醋等性料拌勻。上口時香氣撲鼻,耐嚼有味。源於三十年代初期漢口長堤街賣湯麵的李包,他怕未賣完的湯麵發餿變質,便把它撈起來晾在案上,不小心撞倒油壺,他就把流出來的麻油拌到麵條裡。第二天,他把這些麵條放在沸水裡滾燙幾下,撈起來拌上佐料,熱氣騰騰,香氣撲鼻,使人爭相購食。有人間他這是什麼面,他脫口而出,說是熱乾麵。人們說熱乾麵好,他從此就專賣此面。有些飲食攤販看他生意興隆,便向他學藝,也賣起熱幹而來。現在武漢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有熱乾麵館和攤點,是武漢人早晨愛吃的早點小吃之一。


6、四季美湯包 [湖北武漢東西湖]


武漢十大小吃


四季美湯包,特色為“皮薄、湯多、餡嫩、味鮮”。有蝦仁湯包、香菇湯包、蟹黃湯包、雞茸湯包、什錦湯包等新品種,花樣繁多,風味獨特。( 武漢)。“四季美”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江漢路口附近,意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應,如春炸春捲,夏賣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餅等,1927年開業,生意興隆,後有特級廚師鍾生楚等在該店製作江蘇風味武漢化的小籠湯包應市,受到顧客的好評,被譽為“湯包大王”,使該店變為主要供應小籠湯包的湯包館。他們制餡講究,選料嚴格,先將鮮豬腿肉剁成肉泥,然後拌上肉凍和其他佐料,包在薄薄的麵皮裡,上籠蒸熟,肉凍成湯,肉泥鮮嫩,七個一籠,佐以薑絲醬醋,異常鮮美。為了滿足不同顧客的需要,除鮮肉湯包外,他們還應時製作蟹黃湯包、蝦仁湯包、香菇湯包、雞茸湯包和什錦湯包等。

7、花赤豆湯 [湖北武漢江岸區]


武漢十大小吃


桂花赤豆湯是武漢地區一種小吃,桂花赤豆湯用桂花、赤豆、糯米、白糖、澱粉等熬製而成,味道甜美不膩。楚寶熟食店位於武漢市漢口中山大道,在六渡橋下首。桂花赤豆場用桂花、赤豆、糯米、白糖、澱粉等熬製而成,味道甜美不膩。

8、順香居燒梅 [湖北武漢江岸區]


武漢十大小吃


漢口花樓街、交通路交匯處的“順香居”是一家有著近五十年曆史的老店。該店製作的重油燒梅,油重而不膩人,味道鮮美,而且形如銀菊,看一眼就叫人胃口大開。燒梅的製作方法是將肥膘豬肉、饅頭、橘餅、花生米、冰糖、葡萄乾等切成小丁,略微一炒,再用桂花、紅綠絲、白糖調合成餡。麵粉加水適量,放少許精鹽揉和成麵糰,擀成一張張荷葉形薄皮,放入餡心,加少許麻油包成。燒梅或炸、或烤、或蒸,皆香甜可口,令人食之不厭。


9、牛肉豆絲 [湖北武漢青山區]


武漢十大小吃


豆絲是以綠豆、大米等為原料,磨碎成漿,在鍋裡攤成皮,切成絲,武漢人很愛吃,有湯豆絲、幹豆絲、炒豆絲等多種吃法。老謙記經營的是炒牛肉豆絲,炒時按顧客要求,可以枯炒,也可軟炒,味道各有千秋,區別只在火候。主要原料都是黃牛眉子百溝、溼豆絲、水髮香菇、玉蘭片等,外加調味佐料,用麻油煎爐炒熟。吃起來牛肉酥滑鮮嫩,豆絲綿軟滋潤,牛肉與豆絲的味道交合在一起,別有風味。

10、小桃園煨湯 [湖北武漢礄口區]


武漢十大小吃


位於漢口勝利街蘭陵路口“小桃園”本為“筱陶袁”,最初是由陶、袁兩姓的兩個小販在這裡搭棚設攤,經營油條、豆漿之類的小吃,後來兩家合作,經營煨湯。解放後,以諧音“小桃園”為名,是著名的“煨湯專家”。 該店主要品種有瓦罐雞湯、排骨湯、八封湯、甲魚湯、牛肉湯、鴨湯等。以瓦罐雞湯最有名,其原料為黃陂孝感一帶一斤半重以上的肥嫩母雞,剁成雞塊,先入油鍋爆炒,再倒入內有沸水的瓦罐內,用旺火煨熟,小火煨透,湯鮮肉爛,原汁原味,營養豐富,是滋補上品。

傳播文化,傳遞知識

喜歡請關注,轉發,收藏,每天都有精彩文章等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