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父母愛情|終其一生,還是要和生活和解

回憶就像剝洋蔥,每剝掉一層,都會露出一些早已忘卻的事情。—君特 • 格拉斯 

01. 婚姻就像撿貝殼,撿到了,就不去海灘了。

我的爸媽是由其父母包辦的婚姻,在那個貧瘠的年代,在外公外婆眼裡,只要有個穩定的工作,女兒嫁過去,有飯吃,有衣穿,就是給女兒找到了一個最好的歸宿。

爸是一名國企工人,正符合外公外婆的條件,雙方家長一拍即合,匆匆地定了結婚日期,就把女兒嫁了過去。

解讀父母愛情|終其一生,還是要和生活和解

媽是含著眼淚結婚的,她嫌棄爸個子矮。

雖然十二分的不情願,但結婚後,還是擔起了一個家庭主婦的責任,任勞任怨,傾盡一切,把自己的青春和責任無怨無悔地獻給了這個家庭。

那時候,爸在外地上班,工資要分成兩份,一份是爸在單位的食宿費,另一份交給媽。媽一個人帶著四個孩子,和鄰居家在本地上班的叔叔阿姨家相比,生活還是比較拮据的。

還記得媽給我和姐姐各買一件一模一樣的外衣,媽跟我說,這件你穿著大,來年再穿啊。於是我再也沒見過那件新外衣,第二年姐那件穿小了,換下來給我穿。小時候,我一直都是穿姐姐的舊衣服。

媽是一個勤快的人,從我記事起,家裡從來都是窗明几淨,纖塵不染的。

耳濡目染,我和姐姐在放假的時候就會幫媽做家務,每天早飯後必然把家裡從頭至尾擦一遍,連廚房的瓶瓶罐罐,也一個都不放過。

每有鄰居來串門,都極盡誇獎,因為無論什麼時候,家裡都乾乾淨淨。

我們小的時候,媽白天無法幹活,就等我們都睡下後才起來,在地板上做棉衣,納棉鞋。

媽在平淡的日子裡,靜守歲月,陪著孩子們慢慢成長,把全部的希望,都寄託在了孩子身上。

02. 跟著婚姻一起成長。

那時候真是幸福啊,每天無憂無慮地上學,早上起來,媽已經熱氣騰騰地做好了飯菜。放學的時候,媽會在衚衕裡眯著眼睛眺望,遠遠閃過的一個小小身影,她立刻就能辨認出來。她一邊看時間,一邊等著兒女一個個歸巢,回來晚的,自然要被盤問一番才罷休。

好在我們都學習不錯,這讓媽足夠揚眉吐氣。看著自己的孩子一個個考上學,參加工作,是作為父母最大的安慰吧。

解讀父母愛情|終其一生,還是要和生活和解

一個婚姻裡的女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兒女的出生,便不再計較個人情感的得失,她開始掂量生活,開始憧憬未來,從此,只有付出,沒有索取。

日復一日,推動著歲月的車輪緩緩前進,把全部的心血和熱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婚姻裡的女人,學會與生活和解,是無奈又必然的選擇吧。

03. 沒有一輩子從不吵嘴的夫妻,要學會忘記。

爸和媽沒少吵架。

解讀父母愛情|終其一生,還是要和生活和解

媽是一個極其善良的人,別人都說她刀子嘴豆腐心,無論親戚朋友,只要有需要的,她都會伸出援助之手,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

爸卻沉默寡言,和爸的長期分離,讓我們從小就對爸有幾分疏離和懼怕,從來不和爸商討事情,都是悄悄地和媽說,媽再和爸去溝通,有時候爸不同意,媽總少不了幫著我們找各種理由。

和爸相比,媽對我們溺愛更多,每一個孩子,都小鳥一樣,偎在她的翅下,讓她遮風避雨,從中獲取溫暖和力量。

每次爸媽吵架,我們都會縮在小屋裡,面面相覷,一言不發。有時候肚子餓得咕咕叫,也只能忍著,沉悶的氣氛,讓人很難受。

我們不敢去打擾爸,只會在媽稍稍緩解的時候去央求,讓媽不要生氣了。

每一次吵架,都是媽主動結束冷戰,爸端著架子,一副得理不饒人的樣兒。我們都知道,是媽受了委屈,媽看著孩子們小心翼翼,不敢大聲說話,特別心疼。在媽心裡,這時候面子又值多少錢呢。

一個溫暖和氣的家庭,是每個小孩都渴盼的,經歷過父母的吵架,才更渴望其樂融融的家。

婚後的我才明白,沒有感情基礎的婚姻,把兩個根本不瞭解、素不相識的人,生拉硬拽到一起朝朝暮暮,是一件多麼殘忍的事。哪個人不期望美好的愛情,幸福的婚姻呢;哪個人不渴望和心愛的人牽手一生,白頭到老呢。

只有相愛的兩個人,才會包容生活裡的瑣碎,會心疼對方,不忍心去冷言冷語,不忍心讓對方受委屈。

後來爸工作得到調動,一家人終於進入同一頻道,每天都可以在一起,這對整個家庭來說是一大喜事。

爸是家裡的主要勞力,一家的生計都靠他來維持,他不能生病,不能倒下,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差池。他每天兢兢業業地上班,晚上回來得很晚,我們白天很少見到他。

爸的工作累,工作時間還長,即使剛剛吵過架,媽也會單獨給爸做好吃的,雞蛋、花生米、油餅、肉,即使我們眼巴巴地看著,也撈不到一星半點。

04. 寧捨生命,也不能捨棄孩子。

爸從來不做家務,只幹外面的活。院子被爸打成水泥地面,乾乾淨淨的,尤其下過雨後,沒有一絲泥濘,我喜歡搬個小凳,坐在陽光曬不到的地方,安安靜靜地看書。

不管哪個孩子考到外地去上學,爸都會親自送到學校,和老師交代一番,才放心地返回來。

經過時間的洗禮,媽早已經忘掉結婚時的不滿,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相夫教子上,在我心裡,媽永遠是萬能的,好像還沒有她辦不到的事。只要看到媽,縱有萬難的事情,也絲毫不用畏懼了。

解讀父母愛情|終其一生,還是要和生活和解

記憶中,媽從來沒有吼過我,更不用說捱打,她是我強大的後盾,一個安全的避風港。

媽對我們,是不惜生命的保護。

最難忘的是一次媽領著弟弟去河邊玩,看似淺淺的河水,剛剛沒過腳踝,媽一轉身卻不見了弟弟。
媽沿著河面尋找,突然發現一個兩米深的漩渦,弟弟弓著腰,蝦米一樣在水中旋轉,媽沒有片刻猶豫,一個猛子紮下水,一把澇起弟弟,舉出水面。

那時候我還小,後來才懂得,那種不顧生命的行為,只有母親能夠做到,幸好媽會游泳,否則不知道會有怎樣的後果。

05. 一家人,被融入了生命的沉重,就會時時有情,處處有愛。

爸和媽一輩子都是在為子女活著,爸一件衣服要穿很多年,洗得發白了,還不肯換掉。

後來日子慢慢好起來,爸的工作也沒有那麼累了,一家人和和氣氣地一起吃飯,他們總是把最好的給我們吃。每次做魚的時候,爸一頓飯只吃魚頭。

解讀父母愛情|終其一生,還是要和生活和解

媽變得嘮叨了,結婚後我每次回去,她就一次次唸叨姐和弟,誰不回去,她就非常惦記,直到看到他們都好好的,平平安安,才放下心來。

爸年歲越來越大,脾氣性格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不再生氣,不再發脾氣,永遠一副笑呵呵的樣子,在漫長的歲月中,他們終於學會了和生活和解。

06. 更好地看清婚姻,學會和生活和解。

婚姻到底是什麼呢?

柏拉圖曾經問過蘇格拉底,蘇格拉底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讓柏拉圖去森林裡選一棵最好的樹。
可是,柏拉圖回來的時候,只選了一棵普通的樹。蘇格拉底問為什麼選了這樣一棵,柏拉圖說,走到一半的時候,怕後面沒有更好的樹,就選了這棵帶回來。
蘇格拉底說,這就是婚姻。
解讀父母愛情|終其一生,還是要和生活和解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媽和爸已經不再吵架了,吵了一輩子架的他們,終於認清了生活的本質,體會到生命的意義。

三毛說,生活是好的,峰迴路轉,柳暗花明,前面總會有另一番不同的風光。

別人都說媽有福氣,兒女雙全,又很爭氣,卻不知道,青春時期的她,曾有過多少委屈。

也許對方不是自己最喜歡的那個人,也許沒有了更多的選擇,而一旦走進婚姻,就會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去保護婚姻,保護孩子,保護自己一生都要守護的家。

人,就是這樣一代代繼續下去,我們最終都學會了握手言和,向命運低頭,放棄最初的渴望,盡力把當下過成自己希望的樣子。

只有堅守一份責任,為了這份責任而共同努力,放下心裡的偏執,學會和生活和解,才會讓婚姻維持久遠。

作者:書敏,《民生週刊》、貓姐能量圈簽約作者,珍惜時間,努力寫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