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是個怎樣的國家?

taooolu


蒙古是個讓人覺得很難同情的國家。因為曾經傷害過我們很多次,所以很不值得同情,當然我們不談這些。

現在感覺蒙古國現在最大特點就是人口增長快,

所以烏蘭巴托的規模增長也很快。

比如,下表對比比較直觀(因為面積都差不多):

目測烏蘭巴托不用幾年就會超過齊齊哈爾和大慶,在黑龍江可以排第二大了。



醉美旅行


外蒙,蒙古國,有我的親戚。他們是我爺爺的兄弟一支人。建國後有幾年邊境還是互通來往的,後來說了,過去的就過去了,別回來了,想回來的就回來吧。這之後就慢慢收緊了,邊境來逐漸減少,直到完全隔離。

蒙古是內陸國家,沒有出海口。這樣貿易全靠空運,自然是不行,成本太高。這樣,就沒有竟爭力,所以,經濟就上不去。再多礦藏也是沒用。最多和中國打交道。和內蒙和東北通貨物。他們的貨物另一個鄰居俄羅斯感興趣的也不多。工業更上不去,根本不健全,連一般的日用工具都生產不了。生活的很多東西依靠進口。

它對中國的態度也是不穩定的,忽冷怱熱狗一陣貓一陣的。不過越來越弄明白了一件事,不指望中國還真是不行,玩不轉,近年口岸貿易似乎活躍了許多。十年前不少瓦工去打工,特別貼瓷瓦的挺賺錢的。這些活計,中國單幹的工匠達到了工程師的水準。至少在蒙古人的眼裡是上乘。

蒙古大概是全世界最靠近海的內陸國家,想單依靠自身國力把經濟搞上去,幾無可能,唯有大規模的通商貿易,這是唯一的出路。就說這幾句。


秋歌988


蒙古國是東亞唯一的內陸國,也是世界上面積僅次於哈薩克斯坦的內陸國家。

蒙古國是建立在蒙古高原的一個國家,與中國和俄羅斯接壤,主體族群為蒙古族,說蒙古語,使用斯拉夫化的新蒙文。


歷史上,蒙古國形成的第一個強大國家是匈奴,先後經歷了中國的商、周、秦、漢、晉等時期,到東晉時消亡於歷史之中。

此後,蒙古國地區先後有鮮卑、柔然、突厥、回鶻、契丹、女真等族群分別建立過一些國家。

而現在的蒙古人,則是在女真人建立的金國中崛起的。蒙古崛起以後,在亞歐大陸建立了超過3300平方公里的龐大帝國,現在的蒙古國所在地為當時的元朝治下。


明朝建立以後,殘元勢力退居塞外,主要基地即位於現在的蒙古國。殘元后來被韃靼所取代,韃靼是困擾明朝北方安全的主要勢力之一。

明末東北後金崛起,通過一系列戰爭、以及聯姻等方式,讓現蒙古國地區臣服於後金之下。清朝康熙年間,現蒙古地區完全成為清朝領土。後來清朝先後設立烏里雅蘇臺將軍和庫倫辦事大臣等機構對該地進行管轄,成為清朝的一個省級區域。

清朝最後一年,現蒙古國地區在沙俄的支持下宣佈脫離清朝。後來在新建立的民國的努力下,依然維持了對外蒙古地區的管轄,但統治基礎已經較為薄弱。


1921年,外蒙古擊退民國駐軍,先後自稱“自治”並宣佈脫離民國建立君主立憲國家。1924年由君主立憲國家改為共和國,但是,在協議中,民國對其仍具有宗主權。

1945年,二戰即將結束之際,蘇聯為了中蘇之間的緩衝地帶,策動蒙古公投併成功,最終蒙古國正式取得民國承認,成為北方鄰國。

現在的蒙古國是一個地廣人稀、資源豐富的國家。但是蒙古全國僅300萬人,社會建設還整體較差,與內蒙古還有很大的差距。


蘇綻


說起在蒙古共和國的經歷,在蒙古國打工的李樹華說,最大的感想就是那裡和報所在的村許多差別。比如說路,從蒙古共和國首都烏蘭巴托出發到他所在的礦山,300多公里,車上路後,在柏油路上走了40多公里,剩下的柏油路堆起了土包,不讓車行走,據當地人說,柏油路是中國援建的,怕車行走軋壞了路面無法維修,剩下的路程全是土路,土路岔道多,很難分辨走哪條路,不是當地的司機,根本無法找到他所要去的礦山。

由於人煙稀少,蒙古共和國的縣城不及中國北方的村莊大,更沒有柏油路四通八達,縣裡設的這個局那個部的比中國少,因為沒有多少人可管,有的部門設了也沒用;縣級醫院不及天山鎮的醫院大,沒有幾個醫生,周圍很遠才有蒙古包。有的當地人到他們公司要酒和煙,以為要一件或者兩件酒,開口卻只要一瓶,要煙也是兩盒。他感慨地說,只有出國走一走,看一看,才體會到在中國村莊裡生活是多麼的富足。


呂洞賓


蒙古國擁有15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國內多是沙漠和戈壁灘。在1911年,外蒙古在沙俄的幫助下宣佈獨立,但後來的民國政府並不承認蒙古國的合法性。

到了1945年,蘇聯操控蒙古國進行公投,以此決定蒙古國是否獨立,這樣的結果可想而知,在1946年,民國政府宣佈承認蒙古國的存在。

蒙古國的氣候與地形

蒙古國位於亞洲的中部,其國家內部有四十萬平方公里的沙漠和戈壁灘,還有七十八萬平方公里的山脈,但其湖泊面積僅為兩萬平方公里。

因為地處亞洲中部,其氣候主要以溫帶草原氣候為主,冬季漫長,而且經常會下暴雪,全年的降雨量也很少,我們在電視上經常也會看到蒙古地區一人高的大雪。



蒙古國的礦產資源與經濟

蒙古國的礦產資源豐富,現在已經勘測出來了八十多種礦產資源,其中銅礦儲量位居亞洲第一,而且其餘的貴重金屬和石油資源都比較豐富。

蒙古國的經濟主要以礦產和畜牧為主,其本身缺乏農業和工業基礎,這就導致其國內經濟嚴重依賴中國和俄羅斯,大部分的產品都要從中國進口。

這些年來,蒙古國想要改變國內的經濟體制,並出臺了多項政策限制外來資本投資本國礦產資源,尤其是限制中國資本。

但其國內脆弱的經濟體制,以及落後的工業基礎,一旦沒有了中國資本和技術的支持,導致蒙古國的經濟迅速下滑,整個國家的財政赤字十分嚴重。

可以說如果國家可以宣佈破產的話,蒙古國已經達到破產的條件了。

可笑的蒙古軍隊

在冷兵器時期,蒙古人的軍隊曾經是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但是到了近現代以後,蒙古的軍事實力迅速下滑。

到現在蒙古國的軍隊只有兩萬多人,而且其軍事裝備老舊,軍事訓練也跟不上當代要求,可以說蒙古的軍隊已經全面落伍。

更為可笑的是,蒙古國這樣的一個內陸國家,還有一支海軍部隊,不過其海軍部隊只有幾個人,可以說是在名義上存在的海軍部隊。

可以說蒙古這個國家有點蠢,甚至可以說有點自不量力。


東方大史


說幾個關鍵詞吧:資源的詛咒、新納粹、政府極度腐敗、酗酒嚴重

蒙古是一個地廣人稀、資源富饒的國家。煤、鐵、金、銀、銅、各種有色金屬和稀土礦藏極其豐富。而且開採容易,距離主要市場也很近。

蒙古全國只有312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2人。這麼少的人口,這麼多的資源,原本能像鄰近的哈薩克斯坦一樣富起來。但是2017年整個蒙古的人均GDP才只有3500多美元。

但在世界上,礦藏資源豐富的國家,大多數會遭受“資源的詛咒”,即資源的開發只會讓一小部分人暴富,絕大多數人都不會從中受益。蒙古就是典型。

金礦礦工工作條件惡劣

因此,大多數沒有從資源貿易中受益的人,特別是年輕人(蒙古年輕人失業率非常高,街頭大量閒逛的年輕男女),就開始把自己的悲慘處境歸咎於外國人,特別是鄰國。不少蒙古青年加入了“新納粹”組織。這些“新納粹”把成吉思汗當成他們的精神偶像,叫囂要重建蒙古大帝國。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這些新納粹還非常崇拜日本。當年被蒙古軍隊多次擊敗的“日本皇軍”在今天的蒙古青年中大有市場。

蒙古國的政府也是極其腐敗,各種政黨選舉統統是花錢賄選,官員對外國商人的敲詐勒索極其嚴重,小官員和警察尤其是狗仗人勢。

蒙古的青年人由於找不到工作,大多有酗酒抽菸的惡習,男女皆然。走在街上經常能看到醉漢,烏蘭巴托到了冬天常有凍僵在街上的酒鬼。


萊茵的黃金


蒙古,全名蒙古國,面積156萬平方千米,人口308萬(2016年),人口密度1.97/km2,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911年清朝滅亡後,蒙古曾宣佈獨立,但一直未獲承認;1921年在蘇俄的支持下正式獨立,後來成為蘇聯的衛星國。1990年初蒙古發生轉型革命,1992年頒佈了新憲法,開始向多黨制和市場經濟過渡。

傳統意義上來說,蒙古是一個經濟不發達國家。2016年GDP為111億美元, 人均3660美元,在亞洲來說應該屬於中等偏下的水平。但近年來,國際能源價格上漲,經濟成長速度顯著加快。2011年經濟成長率達17%,高居世界第一。有經濟學家曾放言蒙古可能就是下一個阿聯酋,此言不虛。近年來,烏蘭巴托街頭的豪車多了起來,穿著入時的蒙古美女開始出入各類高檔夜店和酒吧,LV甚至在蒙古開了一家旗艦店,可見能源經濟帶來的紅利。但蒙古依然是世界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而能源經濟的發展更加劇了之一局面。

(打扮入時的烏拉巴託女性)

軍事上,成吉思汗時代的榮光已成為過去時,目前蒙古的軍力只能實現自衛和維護國內的穩定。目前蒙古的總兵力13萬7千人,陸軍佔很大比重,很多蒙古士兵還穿著蘇聯時代的軍裝;空軍最好的作戰飛機是米格-21,外加少量的米-8直升機;而海軍,總人數只有7人,只有一艘內河拖船,經常成為國內一些相聲段子搞笑的梗。

(可汗探索2016聯合軍事演習)

但正是這樣一個經濟、軍事實力都不算強的內陸國家,卻在外交上日益受到美、日、韓等國的重視。美國非常重視與蒙古關係的發展,稱美國為其“第三鄰國”。從小布什時代開始,美國便與蒙古建立更緊密的經貿和軍事聯繫。據2010年的一份蓋洛普民調顯示,58%蒙古民眾對美國抱有好感,而這一比例在青年人中則更高。在烏蘭巴托的街頭,可以很容易地買到蒙古語版的時代週刊和新聞週刊,各種美國的商品更是隨處可見。

(蒙古軍隊宣傳畫)

蒙古與美國合作的重頭戲是自2003年來每年舉辦的“可汗探索”蒙美聯合軍事演習,2006年擴大到多國。近幾年來,美國都是拍國防部副部長級的官員來觀摩演習,並提供大量經濟軍事援助。當然,美國人從來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其背後的目的何如?不言自明。與此同時,蒙古與日韓的關係也是非常的好,日韓爭相向蒙古提供開放援助貸款,其目的都是垂涎蒙古豐富的礦產資源。

綜上,蒙古未來將成為一個有潛力的內陸國家,在國際舞臺上也將是一個不甘寂寞的角色。


來杯歷史阿華田


蒙古國是世界上第二大內陸國,位於中國和俄羅斯之間,國土面積150多萬平方公里,但人口只有300萬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這300萬人,有將近一半生活在首都烏蘭巴托。

我想大家可能都知道,蒙古國曾經是中國的一部分,對中國歷史有特殊的意義。元朝時,蒙古國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屬於嶺北行省。清朝時,按親疏遠近的關係,把整個蒙古分為內屬蒙古和外藩蒙古。內屬蒙古大體相當於現在的內蒙古自治區,外藩蒙古俗稱為外蒙古,大體為現在的蒙古國,清朝在這裡設立烏里雅蘇臺將軍進行有效統治管轄。清朝末年,外蒙古受到沙俄的控制。民國初年,徐樹錚曾出兵外蒙,宣誓主權。二戰後,在雅爾塔體系影響下,外蒙古於1946年獨立,1949年,中蒙建交。



蒙古國地處蒙古高原,緯度高,氣候寒冷,大部分國土被戈壁和草原覆蓋,耕地極少,畜牧業是其主體經濟。雖然地理位置不好,但蒙古國礦產資源豐富,煤炭、石油、黃金儲量豐富,只是受限於國內技術水平和交通條件,沒有得到有效開採和利用,發展潛力巨大。蒙古國的經濟曾經不錯,但近些年遭遇寒冬,欠下無數外債,最困難時甚至連公務員的工資都不能按時發放。

蒙古國主體民族為蒙古族,和我國的蒙古族是一個民族。語言同為蒙語,但蒙古國使用西里爾蒙古文,和我國蒙古族使用的傳統蒙文不同。所以雙方交談沒有障礙,但文字是彼此看不懂的。不過,蒙古國已經決定在2020年徹底廢除西里爾蒙古文,恢復傳統文字,到時候,內蒙和外蒙的蒙族交流就沒有障礙了。

最後說一下,據2016的統計數據,內蒙古的GDP是蒙古國的25倍,寫差距可不小呦!


石頭說歷史


一個曾經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如今地位尷尬的國家!蒙古作為一個獨立國家,歷史不到百年,但是他的地位太尷尬,處於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那種。


想要與任何國家發展關係,都必須經過中俄同意,毗鄰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國家之間,蒙古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從來不獨立。(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蒙古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蒙古獨立是1911年辛亥年之後的問題,早在1854年太平天國運動初起時,當時的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唯夫就強調:“一旦中國發生政變,一定要抵制新政權在蒙古的統治!”

等到了1911年沙俄如期兌現了當初許下的諾言。不過當時蒙古的局勢很不穩定,基本上受制於沙俄以及民國的政局變動。

當1917年至1919年沙俄內訌時,特別是1919年,北洋政府徐世昌、段祺瑞派小扇子徐樹錚出征烏蘭巴托,成功收復蒙古,並設立民國西北籌邊使公署。


但是到了1920年,徐樹錚率部內歸,參加第一次直奉戰爭,1921年沙俄與前蘇軍隊打得火熱,先是白俄恩琴部入烏蘭巴托,趕走了徐樹錚留下的部隊。

一部返回國內,一部退往蒙古境內買賣城,不久前蘇軍隊趕到,又趕走了駐守買賣城的中國軍隊,自此以後,中國軍隊在蒙古境內絕跡。

到了1924年,前蘇支持蒙古牧民出身的巴托爾建立獨立的蒙古人民共和國。雖然民國始終不承認蒙古的獨立地位,卻始終無法全面處理蒙古問題。

前蘇軍隊一直駐紮蒙古到1992年,根本就不給民國及後來政府機會。但從目前蒙古的經濟發展水平來說,不免讓人感慨一些人的狂歡帶走了一大批人的幸福。


當年獨立鬧的歡,不過為一些政客沽名釣譽提供了契機,至於說發展,讓人民過上幸福日子,在政客眼裡,老百姓不過是天下最光明正大的說辭謊言罷了。

一小撮人的利益才是政客政治行為的最終目的!


歷史三日談


蒙古國是世界上第二大內陸國家,面積156萬平方公里,和中國新疆差不多大。新疆人口2300多萬,蒙古卻只有300萬人,比北京海淀區的人口還少。三百萬人,大約一半住在首都烏蘭巴托附近。蒙古國是領土上的第十九大國家;從人口看,卻是真正的小國。

這是一個經濟上幾無作為,全世界最不起眼,也是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很多人以為,蒙古國的資源不是很豐富,應該不會很窮吧?

這裡面有誤解。前些年國際市場的煤炭、銅鐵資源上漲,蒙古國靠賣資源大賺其錢,GDP上漲很厲害。很多人產生錯覺,以為蒙古像俄羅斯、沙特那樣,自然資源豐富得不行,靠賣資源大發其財——國家人口那麼少,國民應該普遍發財吧?

其實,所謂“賣資源”賺的錢微不足道。蒙古國沒有哪種礦產有支配地位,沒有哪項資源能影響國際市場。這個國家太窮了,沒有像樣一點的產業,礦業一發展,才顯得很出眾。

蒙古高原以戈壁大致為界,又分內外蒙古。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外蒙古是蒙古人的故鄉,蒙古國人民才是“正統蒙古族”後裔。甚至蒙古國的國內,很多人看不起中國境內的蒙古族,認為他們已經不算正宗的蒙古。事實上,中國境內的蒙古族才是蒙古族的主流。

外蒙古多為戈壁荒漠,耕地和草場稀少,質量也差;內蒙古位於戈壁南側,受東亞季風影響,降水較多,土質和草場優良。這裡擁有世界上最優良的乾旱草場,還有多條河流經過,用“水草豐美”形容一點不為過。

自然條件不同,養育的人口就有多寡。今天中國境內的蒙古族人數有600萬,多過外蒙古的300萬人口。至於蒙古族文化的保存,也是中國境內較為完好豐富。許多人說,蒙古國現在還在用蒙古文字,中國境內就很少見吧。其實,蒙古國的蒙古文字是斯拉夫化改造過的。由於長期受到蘇聯的控制和荼毒,這個國家深深染上了俄羅斯的色彩。

這就是貧瘠內陸國家的困境。由於人口極少,自然條件惡劣,蒙古國很難發展出燦爛發達的現代文明。無論政治、經濟、文化還是文字,蒙古國都深受外國影響。不是中國,就是俄羅斯。蒙古國面臨著“夾在兩大國之間”的困境。

很多中國人對外蒙古有特殊情感,認為它曾是中國領土。有一個話題經常在中國互聯網上討論。當年外蒙獨立,對於其本國人民而言,是否划算呢?很多人也經常問到我。在我看來,國家獨立與合併只是統治者區別。我認為,這種區別的優劣可以比較出來。

拋棄民族情感,純粹從民眾福祉看,我認為外蒙古獨立是一出悲劇。少數人物將漠北地區從蒙古高原剜出,不止無數中國人痛心,外蒙古人的利益也受損害。國家成立意味著國界劃定,交通物流不便,人民遷徙受阻。外蒙獨立使自古完整的蒙古經濟體割裂,外蒙古人民失去龐大的中國市場——無論兩國怎樣友好,跨國市場始終不如統一完整的國內市場。

今天的外蒙古,孤懸漠北,除烏蘭巴托有一百多萬人口,其餘到處散落。這些人口太過分散,過著粗放原始的耕牧生活,生活僅夠餬口。這樣的人群在文明地圖那裡,幾乎沒有一點光亮。囿於國界限制,他們可選擇的文明城市除烏蘭巴托,就沒有像樣地方。由於是獨立的國家,外國人想進入也沒那麼便利。蒙古國有再多的資源,也難以開發出來。

貧窮容易滋生極端。今天的蒙古國排外情緒嚴重。由於近代史原因,他們對俄羅斯人有深切的厭惡感。許多中國人到蒙古工作,挖礦採掘,又被認為是“掠取”當地資源。中國遊客到蒙古國旅遊,偶爾會受攻擊。只有三百萬人口的小國,卻滋生出一些“新納粹”“光頭黨”的組織,令外國人聞之生厭。

今天的內蒙古自治區,和整個中國市場結為一體,享受著大國市場的福利。蒙古族的民族文化反而得到保存發揚。中國的蒙古族人民,無論他們怎樣貧窮,只要買一張火車票,就可以到全世界最發達的城市群工作生活。這樣的福祉,是外蒙古人民所不曾具備的。

最後再說說很多愛國者愛談的“外蒙古迴歸”。可預見的時期內,這種暢想無異於說夢話。當今國際版圖清晰,民族情緒熾烈,國家勢力的均衡也很穩定,“迴歸”“併吞”哪有這麼容易。

站在中國立場看,“外蒙古迴歸”可能是負擔沉重的事情,會給國家經濟發展造成沉重負擔;站在蒙古國那邊看,出於民族情緒慣性,他們也是寧願受窮,也要保持“光榮獨立”,對於任何“國家吞併”,一定拼死抗爭。這是我們應該面對的現實,侈談“外蒙古迴歸中國”沒有任何意義。

擺在現實面前的,是蒙古國應如何發展,中國應扮演什麼角色。

蒙古國的北鄰是俄羅斯,一個不斷向西收縮的衰退型國家,其北境西伯利亞荒無人煙,比蒙古國的條件還惡劣。蒙古國的發展希望在中國。我希望中蒙兩國加強經濟交流。這不是空話,而是真切希望兩國人民通行便利,貨物自由來往,交通金融來往無障礙。蒙古國人民可以到中國經商賣貨,中國人也可以前往墾殖開礦。國境線或難消弭,經濟上卻應融為一體。兩國應成為東亞的加拿大和美國,舍此之外,實在想不出蒙古國能有什麼別的前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