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四川好人榜,遂寧1人上榜,看看你認識嗎?

張天倫,男,漢族,出生於1969年3月,大學文化,遂寧市安居區人,遂寧市龍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安居區第三、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2017年當選為遂寧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張天倫長期熱心公益,助人為樂,深得鄉鄰們的喜愛和好評!先後被四川省生態農業發展促進會授予“四川生態農業經濟十大領軍人物”;被國務院農民工領導小組授予“全國優秀農民工”稱號;被遂寧市人民政府授予遂寧市勞動模範光榮稱號;被遂寧市勞務開發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授予“遂寧市返鄉創業明星稱號”;被遂寧市旅遊協會評為“遂寧市鄉村旅遊帶頭人”;被四川省脫平攻堅領導小組授予“四川省脫貧攻堅奮進獎”;被遂寧市脫平攻堅領導小組授予“2018年遂寧市脫貧攻堅獎”。



點贊!四川好人榜,遂寧1人上榜,看看你認識嗎?


張天倫參與中心鎮夏家壩精準扶貧座談會捐款現場


返鄉創業,帶動周圍群眾脫貧致富

點贊!四川好人榜,遂寧1人上榜,看看你認識嗎?

多年來,張天倫憑著吃苦耐勞、創新實幹的精神,在全國各地從事建築業,承包參與過60多個重大項目建設,先後帶領家鄉500餘人外出務工從事建築行業,足跡遍佈四川、河南、河北、江蘇、上海、山東等地。早在2010年以前他每一次務工返鄉都感慨良多,雖然家鄉的年輕人長年外出務工,老年人堅持著留守和耕作,留守兒童忍受著父愛母愛的缺失,但是家鄉的貧窮和無奈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看到這種情況,他常說:“我一人富不算富,帶動村民脫貧致富才算富”,這種想法經過反覆思考,在他的心中下了一個決心——回鄉創業,讓周圍的鄉親們在家門口就業。

2011年,他回鄉創業,成立遂寧市龍婷生態農業公司,在安居區聚賢鎮皂角埡、石板登、寶珠寺三個村流轉土地1000餘畝,打造天倫葡萄文化產業園及龍婷生態園,引進了20多個早、中、晚熟優質葡萄品種。為了確保葡萄品質,他與四川農科院和中國江南大學合作,以專家團隊作技術指導,規範化打造葡萄種植基地。目前,“天倫葡萄”已獲得國家有機葡萄認證。


點贊!四川好人榜,遂寧1人上榜,看看你認識嗎?


張天倫給農戶進行有機葡萄種植培訓


針對農村婦女需照顧老人孩子不便外出打工等情況,通過“車間+農婦”的方式建起多個“扶貧車間”,組織不便外出打工的貧困人口利用農閒時間到就業扶貧車間進行生產。實踐證明,這是目前一種比較好的脫貧方法,將為精準扶貧提速。車間現有員工160餘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0餘人通過就業勞動,員工年平均收入達20000元左右,企業採取計件取酬,極大方便員工就近就業、靈活就業從而有效拓寬了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的增收渠道,有效帶動周邊貧困戶早日脫貧。在他的帶動下,遂寧市已有150餘戶農戶按照他的模式種植1000餘畝葡萄。


助人為樂,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點贊!四川好人榜,遂寧1人上榜,看看你認識嗎?

張天倫把助人為樂當作自己人生重要的一部分,儘可能地去服務社會和幫助別人,不斷充實自己的人生。他常說:“我現在在做好自身企業的情況下,最想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對社會盡一份自己的責任,自己有了錢看著別人困難也不會有成就感的”。於是,他言行一致,經常性地從事社會公益活動。


在事業上獲得成功的張天倫沒有忘記農民的本色,他深知農民打工的艱辛,每月按時給民工工資,從不拖欠,民工們家裡有困難也會給予積極幫助。他還將本村的3個殘疾人安置在葡萄園就業,同時,每年拿出2萬元資助貧困大學生上學,現在已有4名貧困學生通過他的資助圓了大學夢。他每年帶領公司管理團隊深入貧困戶家庭和空巢老人家庭進行慰問併發放慰問金。2016年瞭解到待業青年蔣春林想從事藍莓種植,又苦於無啟動資金,他主動注入20萬元資金,無利息給蔣春林用於發展藍莓基地,這批資金的注入必將助推待業青年儘快奔向致富,擺脫貧困。


點贊!四川好人榜,遂寧1人上榜,看看你認識嗎?


張天倫帶領公司管理團隊一行到貧困戶進行慰問

為積極弘揚“致富思源、富而思進,義利兼顧、以義為先,扶危濟困、共同富裕”的光彩精神,張天倫積極參與“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通過主動認領,張天倫和他的團隊聯繫幫扶了中興鎮貧困村夏家壩村,幾年來,夏家壩村發展迅速,貧困群眾全部脫貧,成績斐然。


強化措施促成效。根據夏家壩村具有得天獨厚的農作物種植優勢和全村地理環境,張天倫迅速組建以公司員工為主體的工作隊,安排員工進駐到夏家壩村,協同配合村委會規劃了300畝有機葡萄規範種植示範點。按照“企業到村、員工到戶、責任到人、措施到位”的要求,捐贈3000株優質葡萄苗,捐款2萬元改造土地基礎設施,僅此一項解決夏家壩村富餘勞動力30餘人就業,同時承諾,對產出的農作物,保底價回收。


突出重點抓落實。針對夏家壩村農民種植技術及資金缺乏等問題,對症下藥,突出重點環節,張天倫帶領全公司上下大力實施“科技扶貧、項目扶貧、資金扶貧”三大舉措。大力實施科技扶貧。近幾年,公司先後徵訂了科技報刊和有關葡萄種植等書籍,為村民提供基本信息和理論知識。大力實施項目扶貧。對該村確定發展有機葡萄種植300畝,每畝計劃投入1000元用於農田水利配套和電力投入等項目,從而促進種植穩收,農民增收。


大力實施資金扶貧。張天倫帶領其團隊,積極開展“以購代扶”工作,對夏家壩村農戶自家農產品,簽訂收購協議,以高於市場價收購土特產品,保證了農戶、特別是貧困戶穩定增收。通過努力,目前,夏家壩村群眾全部達到脫貧標準,且部分群眾還達到了小康水平,成績得到鎮黨委政府和群眾的一致認可和高度讚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