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俄製高空偵察機一連創造25項世界紀錄:外觀獨特結局卻相當慘

如果談及美國的U2偵察機,大家可能都有不小的印象,那麼見過俄版U2偵察機嗎?許多人都回答不上這個問題了,原來米亞西舍夫設計局曾經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開始研發一款類似於U2的高空偵察機,編號為:M17,一個非常規的編號法,另一個代號:神秘。作為一個軍用項目,也打算象U2一樣搞一下絕密的高空偵察行動,保密工作自然相當強了,只是曾經因保密不為人知,其原型機在1982年首飛時,幾乎就沒人知道,再加上實際僅生產4架,許多人壓根不知道。

這款俄製高空偵察機一連創造25項世界紀錄:外觀獨特結局卻相當慘

俄版U2

這款型號並非簡單的只是高空偵察機,一度考慮作為一個高空截擊機使用,對付高空氣球這樣的目標,可惜沒啥意義,後來又從軍用型號變成了民用型號,主要從事科研項目。

從設計上說,M17和U2—樣採用一對展弦比非常大的機翼,類似於無動力的滑翔機翼形,以利於長時間的飛行。但是M17的機體結構設計得很獨特,為雙尾撐和雙垂尾的總體佈局。進氣道位於機身兩側,延伸到了座艙下方,安裝一臺發動機,水平尾翼的展長也比較大,安裝在兩個垂尾之上,形成整體尾撐。該機的最大時速為750公里,航程約為5000公里,實用升限為2萬米,可以到低緯度地區的平流層,故而有一個綽號:平流層。

這款俄製高空偵察機一連創造25項世界紀錄:外觀獨特結局卻相當慘

俄版U2

這款俄製高空偵察機一連創造25項世界紀錄,包括:高度、速度和爬升等性能上創造了世界紀錄,外觀獨特結局卻相當慘,這個項目一直處於不斷的變代之中,主要是形勢發生了變化,是否需要一款高空偵察機成了軍方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到了80年代初,其軍用色彩基本退出,成了一個科研項目,偏向了民用,於是推出M55型,主要變化為安裝兩臺渦扇發動機。續航時間從6.5小時延長到至少8小時,有效載荷從2噸增加到3噸,從而可以搭載更多的偵察和目標定位設備。

這款俄製高空偵察機一連創造25項世界紀錄:外觀獨特結局卻相當慘

高空偵察機

M55雖說仍稱為偵察機,但是在使用上與軍用沒有什麼直接關係,而是一個科研機,執行多種任務如測量測繪和觀測巡邏等,曾從事過對臭氧層的生態監測,理論上,還可以播灑化學劑進行氣象控制和防雹等,故有一個綽號:地球物理學。

既便該機性能不錯,也執行多項科研任務,但是更因經濟原因,這個項目依然在90年初取消,除了墜毀2架外,僅有的一架M17偵察機被送入了莫尼諾博物館,原因為經費缺乏,當年拆解後運到那裡,直接丟棄在雜草叢中,沒有組裝起來,也沒有對外展示。其改進型,M55幸運一點,繼續得以使用,但是飛行次數極少,幾乎處於閒置狀態,俄方曾試圖重啟這個項目,認為它比偵察衛星更高效,可惜努力無效。

這款俄製高空偵察機一連創造25項世界紀錄:外觀獨特結局卻相當慘

M17在草叢中

如今M17偵察機被雜草掩蓋難見真容,考慮到時隔太久了,這個項目已無重啟之可能性了,一代名機竟無用武之地,也算一個悲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