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山才子說文解字:“胡說”一詞也非來自嘉峪關

瓠山才子說文解字:“胡說”一詞也非來自嘉峪關

除了已論證的“關照”一詞不是來自嘉峪關之外,還有很流行的一個錯誤,那就是導遊們經常說的“‘胡說’一詞來自嘉峪關”。有一篇文章中這樣說:——

王女士(導遊)說,“胡說”一詞始於東晉之後,當時,鮮卑、匈奴、羯、氏、羌先後統治中原地區,這一時期被人稱為“五胡亂中華”。胡人即我國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多生活在嘉峪關以西的地方,儘管文化較為落後,但軍事力量很強。西晉時統治者腐朽,被胡人趁機打進中原,並趕走了西晉統治者。由於以前漢族統治者說話、辦事完全以孔子的學說為依據,非禮勿言、非禮勿行;而胡人卻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完全不按中原人禮法。因此,漢人把亂說和沒有根據的說話,稱之為“胡說”。

要知道“胡”字的真正意思,還得從《說文解字》中去找,《說文》中說“胡”字“從肉,古聲。”是指牛脖子下的垂肉,徐鍇曰:“牛頷下垂皮也。”《詩·豳風·狼跋》:“狼跋其胡。”傳:“老狼有胡。”是說老狼脖子上有雜亂的垂肉了,看起來非常邋遢。擴展義為“鬍鬚”,就是我們常說的“鬍子”,“胡”即是“須”,為一聲之轉;引申義為“亂”。古代稱北方和西方的民族如匈奴等為“胡人”,是因為他們的鬍子比較多而亂。

“胡言亂語”一詞還保留著“胡亂”一詞為聯合詞組的痕跡,“胡”就是“亂”。“胡說八道”也一樣,“胡”和“八”意思相近,都是昏亂的意思。“八”字的形狀像相互背離,古音為“背”,通“悖亂”之“悖”,“八”就是“亂”,“亂”即是“胡”,“胡”、“昏”、“渾”這一系列詞都是意義相近,“胡亂”、“昏亂”、“混亂”等等,不勝枚舉。

“胡謅亂扯”即“胡言亂語”,“胡思亂量”即“胡思亂想”,“胡亂”被拆分開來組成聯合詞組,與“胡人”之“胡”同根共祖,就像是看起來臃腫雜亂的“牛脖子”或“牛領”。凡是器物上有下垂如胡的部分,都可命名為“胡某”,如“胡孑(刃旁有歧出曲鉤的戈戟)”、“胡皺(牛頷下鬆弛有皺紋的皮)”、“胡袋(某些鳥類頜下的皮囊,也稱喉囊)”,好多人見了帶“胡”字的東西,都想當然地聯想到可能來自胡地,其實有些是錯誤的。比如“胡蝶”(蝴蝶)、“胡粉”(胡,餬也,脂合以塗面也。《釋名·釋首飾》)。

“胡攪蠻纏”,“胡作非為”,“胡吹亂侃”……。先有我們中國古人造的“胡”、“蠻”兩個表示“胡亂”的字以後,中原人才給“胡人”和“蠻子”這樣的群體起了這樣的名號。所以說,“‘胡說’一詞始於東晉之後”,這樣的說法也是沒有根據的。並不是中原人發現了“胡人”之後才產生了“胡說”這類的詞彙。真實的情況是,中原人先創造了“胡亂”這樣的詞,順便給具有“胡亂”特色的事物命名。

“漢人把亂說和沒有根據的說話,稱之為‘胡說’”,這個沒錯,但其範圍很大,不光限於“胡人”,如果是漢人在沒有發現“胡人”之前“胡說”了,那也算“胡說”。蠻人胡說了,也叫“胡說”。“胡說蠻幹”的人,無論那個民族都有,不一定只有“胡人”或“蠻人”才那樣。

其實,“胡說”一詞作為俗語,自很久以來就一直活躍於人們的口頭,只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聲音有所變化而已。比如,“胡說”、“混說”、“瞎說”、“渾說”、“昏言”……。有一個詞叫“昏言囈語”,現在還能聽到這樣的說法,某某家長說自家的孩子發燒了,正在“胡說”,“胡說”就是“昏言”。“胡”、“昏”一聲之轉,在文字產生之前,其口語是指一個聲音符號,只不過方言不同,讀音有所變化。

還有許許多多的例子,足以證明“胡說”一詞也非來自嘉峪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