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就分化的區塊鏈不一定是壞事

第二天就分化的區塊鏈不一定是壞事

昨天區塊鏈集體漲停,晚上人民網就發文提醒防止區塊鏈炒作行為。今天開盤區塊鏈概念就開始分化,出現了高開低走的情況,2點50分收盤前的最後十分鐘開始出現大量的拋售盤,很多個股從漲停被打開,甚至翻綠。以股權轉讓疊加區塊鏈的古鰲科技為例,最後十分鐘從一字板漲停到跌7%

第二天就分化的區塊鏈不一定是壞事

尾盤拋售造成了相當嚴重的恐慌情緒,科達股份,奧拓電子,廣博股份,高偉達等票紛紛打開漲停板,資金瘋狂賣出。

可以說讓排版買入的朋友在成交之後感覺頭皮發麻,開始擔心買不進,買進去之後竟是這種結局。

好事一瞬間可以變成壞事,壞事也可能一瞬間變成好事。一天就分化的區塊鏈不一定是壞事。

原因很簡單就是點位問題。

1. 對於很多弱勢股而言,昨天的一個漲停板,甚至連近期的箱體都沒有突破,在這個位置賣多數是做波段的,漲不上去同時往下跌也會有明顯的安全邊際。

2. 疊加概念,市場本來有自己運行的節奏,特別是一些業績來到拐點,趨勢開始走強有資金運作的股票,突發的利好消息,讓估價快速上漲。主力資金則可以正好進行一個高拋。

3. 創出新高後資金開始獲利回吐。今天有一大批類似的股票,比如說恆生電子,中國長城,中科軟這些大票,體量大,參與資金多,在估價創出新高以後獲利了結是正常行為。

不管是第一條箱體壓力,還是第二天主力尋找節奏,還是第三條獲利了結,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籌碼鬆動。這個時候一旦市場有風吹草動就會造成大量拋售盤。

市場強弱只在一念之間,或者全看市場情緒。要麼不發生,要麼全部發生。這種情況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是一定會發生。

對於場外的投資者而言,越早發生越好。

昨天我在如何參與區塊鏈行情中說過,第一是排版正宗的概念股,一種是等待第一輪過後去低吸。

也就是說第一輪拉昇之後必然是要回調的,點位肯定是越低越好了,而這個時候參與也是合理並且符合邏輯的。

造成今天分化的原因

上面我分析過了原因,但根本為題還是為什麼今天就下跌,而不是明天,或者後天或者像雄安新區一樣一步到位。

我個人認為,今天的行情或許並不是完全市場行為。因為除了區塊鏈,包括昨天昨天比較強的半導體,券商,地產等板塊都出現了集體走弱的情況。

在外圍股市一片掌聲,不斷新高的情況下,毫無徵兆的出現這種情況,讓人不免開始懷疑是否有人為干預市場。

兩年前雄安新區炒作的時候,開始沒有管,後期發現不管不行的時候開始干預,提前介入的機構則大舉拋售,結果造成散戶高位接盤,典型的國家隊割韭菜,直到現在還被人詬病,這一次或許是接受了上一次的教訓,收斂了不少。

韭菜可以割,但吃相不要太難看。

第二天就分化的區塊鏈不一定是壞事

還有一個理由就是今天的北上資金流入情況。北上資金被稱為最聰明的資金,他們向來先知先覺,高拋低吸。

若是以往,這種高拋行為肯定是外資的拿手戲。但是今天整個資金流入曲線來看,幾乎沒有波動,一直呈現溫和流入,尾盤加速。很多股票尾盤閃崩,接盤的或許就有外資了。

第二天就分化的區塊鏈不一定是壞事

三季報披露接近尾聲,所謂醜媳婦早晚要見公婆的,越是往後拖,越容易出問題。今天的天味食品三季報不及預期,直接一直跌停,同樣作為白馬股的白雲機場,開盤之後迅速被打到跌停盤對於高位股影響很大。

第二天就分化的區塊鏈不一定是壞事

不要說這些業績不及預期的票,前一段時間茅臺平安三季報雖然非常漂亮,但是三季報公佈的當天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這引起了資金的風險意識。因此這兩天高位股出現大幅波動是獲利資金迴避風險進行了結的現象。

就像去年的今天一字跌停的貴州茅臺,感性的看很嚇人,多少人在500元割肉。但是市場最終會選擇理性和價值。

一念之間,天壤之別!深挖背後邏輯,把握龍頭趨勢!我會用最認真的態度,換來你的支持和鼓勵!我是老趙,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對你有所幫助!記得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