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最擅長迂迴和奇襲的民族,看成吉思汗眼中的世界

世界上最擅長迂迴和奇襲的民族——蒙古人,將迂迴攻勢用到極致

蒙古人是世界上最擅長迂迴和奇襲的民族,在歷次戰爭中,將迂迴攻勢運用到了極致。比如奪取金國中都、滅金之戰、迂迴大理進攻南宋、迂迴布哈拉包圍撒馬爾罕,都屬於迂迴戰的最高境界。

蒙古人——最擅長迂迴和奇襲的民族,看成吉思汗眼中的世界

蒙古漢子——為戰而生

蒙古本土的地理由三座山脈組成,自東向西分別是肯特山、杭愛山和阿爾泰山,這三座山脈之間有許多山間盆地,適合各個部族居住。成吉思汗在蒙古的統一,就是依託於一個超大型盆地,將其他盆地併入統一旗幟下的過程。西部的克烈部、乃蠻人、吉爾吉斯人,東部的塔塔兒、衛拉特、蔑爾乞、洪吉喇,以及屬於蒙古本部的泰亦赤烏人、札只剌部,是成吉思汗統一蒙古的攔路石。

蒙古人——最擅長迂迴和奇襲的民族,看成吉思汗眼中的世界

成吉思汗雕像

由於蒙古地形,成吉思汗先統一了平坦但是擁有足夠縱深的東部,再進攻西部兩個巨型谷地,統一了蒙古地區。成吉思汗在東方崛起時,花剌子模恰好在西方崛起,雙方的戰爭就成了決定誰是世界霸主的戰爭。花剌子模與蒙古的對決,是兩種戰爭模式的對決:花剌子模採取封建模式,士兵多從附庸國抽調;蒙古採取集權模式,每一個曾經的士兵都必須對上一級組織絕對服從,壓榨出最大的戰鬥力。蒙古人的震撼戰術也起到了作用,只要城市抵抗,就全部殺光,不抵抗的城市可以幾乎不受影響地生活。

蒙古人——最擅長迂迴和奇襲的民族,看成吉思汗眼中的世界

蒙古騎兵雕像

蒙古第一次西征的主要目標是中亞的花剌子模國,除了滅亡花剌子模,還獲得了阿富汗、伊朗西部,最遠向南到達巴基斯坦,向西越過高加索山脈,進入俄羅斯境內。蒙古第二次西征的主要目標是:從裡海、黑海以北向現在的俄羅斯地區進攻,再向西南方,越過喀爾巴遷山進入歐洲的其他地區,特別是羅馬尼亞、匈牙利地區。蒙古第三次西征的目標回到波斯和中亞,徹底滅亡了巴格達的哈里發國。西藏歸順蒙古人,給蒙古帶去了佛教作為國教。蒙古人則把西藏併入了中央帝國,並幫助藏人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

蒙古人——最擅長迂迴和奇襲的民族,看成吉思汗眼中的世界

成吉思汗大型青銅雕像

一個落後民族佔領了更加先進的地區後,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保持傳統,卻無法保持佔領地的控制力,最後由於佔領地的反抗而退走;二、被同化,從而喪失原來的民族性。元朝在這兩條路中搖擺不定,國家也在搖擺中解體成了碎片。

明朝之所以能完成歷史上唯一一次從南到北的統一,並不是自身的強大,而是蒙古政權分崩離析後的無力造成的。明朝時,蒙古人的旁支衛拉特人統一了中國北方。明朝為了限制衛拉特人,斷絕了北方的正常貿易,卻又開了一個口子,允許衛拉特人以進貢的形式開展貿易。這種貿易產生的衝突導致了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衛拉特人俘虜。元太宗窩闊臺二年,蒙古人開始準備一次天才的進攻。

蒙古人——最擅長迂迴和奇襲的民族,看成吉思汗眼中的世界

蒙古騎兵

蒙古人進攻的目標是金國。此前蒙古人奪取了金國在北京、河北、山西地區的土地,金國也將都城從中都遷到了當年北宋的首都汴梁,金國主要的領土是河南地區,以及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根據經驗,要想從北方進攻開封,一般有兩條路,從山西直下上黨地區,過黃河進入河南,或者從河北直下黃河。金國對這兩條路都非常熟悉,金軍滅亡北宋時,就選擇了從這兩條路齊頭並進,利用鉗形攻勢夾擊汴梁。但這兩條路有一個缺陷:無法防止南方政權繼續向南逃竄。比如金軍攻打汴梁雖然成功了,卻留下了隱患,讓宋高宗逃到了南方,金國無法完全將宋朝消滅。

蒙古人——最擅長迂迴和奇襲的民族,看成吉思汗眼中的世界

蒙古騎兵

在金國時期,南方還有南宋政權,本來無處可逃。但如果僅僅從一面壓迫,也容易引起困獸猶鬥。蒙古人顯然是不會這樣隨便進攻的,必須利用一次奇襲將金國徹底殲滅。為此,窩闊臺大汗設計了一次經典的大迂迴攻擊。他派遣拖雷從山西渡過黃河,進入陝西地區。由於金國的兵力不足以同時防守陝西和河南,拖雷很快佔領了關中平原。在獲得了關中平原後,窩闊臺兵分三路向汴梁進軍,試圖將金國殘餘勢力包圍起來。前兩路採取了傳統的攻擊線路:一路從山東、河北地區向汴梁進攻;另一路由窩闊臺親自率領,從山西渡過孟津,迫近汴梁。令金國感到震驚的是拖雷所率領的第三路軍,這路兵馬只有三萬人,卻在對金戰爭中起著關鍵作用。拖雷的兵馬從陝西出發,沿著進四川的道路,經過大散關到達漢中地區,再從漢中順著漢江而下,經過安康、襄陽,到達唐州和鄧州一帶,從南方抄後路進攻汴梁。

蒙古人——最擅長迂迴和奇襲的民族,看成吉思汗眼中的世界

南宋(百姓生活)

在中國歷史上,蒙古人是第一次利用漢江進行大迂迴的軍隊。當時的漢中、安康等地都屬於南宋的領土,蒙古人選擇這條路,實際上已經深入了南宋的地界,僅僅以三萬人挑戰兩個國家,可謂大膽的冒險。為了防止腹背受敵,拖雷的軍隊進入漢中地區後,兵分兩路:一路向南對蜀道進行騷擾,避免南宋派軍隊從四川截斷蒙古人的後路;另一路則順漢江而下,到達光化一帶。

蒙古人從光化花了四天工夫渡過漢江,與金兵遭遇。兩兵接觸之後,蒙古人突然退卻,消失得無影無蹤。金兵感到迷惑不解。實際上,蒙古人就躲藏在光化對岸的樹林裡整整四天,白天不吃飯,晚上不下馬,讓金兵以為他們離開了。四天後,蒙古人神不知鬼不覺出現在金軍面前,將其擊敗。金國潰兵進入了鄧州城死守。

蒙古人——最擅長迂迴和奇襲的民族,看成吉思汗眼中的世界

蒙古騎兵雕塑

由於暫時無法攻克鄧州,拖雷略過了鄧州城向北方前進。泌陽、南陽、方城、襄城、郟城等地相繼被蒙古人攻克。拖雷進軍神速,金軍在堵截中疲於奔命,顧此失彼。雙方的主力在鈞州以南的三峰山相遇。此刻,正值冬天,大雪紛飛。金軍中有女真人,也有漢人,對寒冷的天氣並不適應。蒙古人採取接連不斷的騷擾戰術,讓金軍得不到休息,又凍又餓,被全殲於三峰山。至此,拖雷的大迂迴取得完勝。由於蒙古人已經獲得了金國北方、西南方、西方、東北方,而金國的東南方又與宋接壤,已經沒有了後方基地可以利用,滅亡已成必然。

總結

蒙古人作為世界上最擅長迂迴和奇襲的民族,在歷次戰爭中,將迂迴攻勢運用到了極致。在奪取金國中都的戰役中,蒙古人從山西迂迴紫荊關,抄中都的後路。滅金之戰中,又從陝西經過漢中進入湖北,迂迴到金國以南。在與南宋的對峙中,又迂迴到雲南大理,以圖對南宋實行全包圍。在對中亞花剌子模的戰爭中,又先迂迴到更遙遠的布哈拉,將首都撒馬爾罕包圍。蒙古人的閃電奇襲,加上殺人無數的震撼戰略,使得蒙古人成了歐亞大陸上最強大的霸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