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瀾滄縣:主題教育帶動脫貧攻堅

雲南網訊(通訊員 劉勇)近日,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結合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著力在思想意識、能力素質、制度運用上下功夫,以“扶智扶志扶制”為抓手,全力推動未脫貧黨員脫貧摘帽。

結合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瀾滄縣舉辦47期“萬名黨員進黨校”,全覆蓋集中培訓1.1萬餘名農村普通黨員,夯實理論基礎提升脫貧能力素質。依託“三會一課”“支部主題黨日”“雲嶺先鋒”夜校、黨員家庭課堂、雙語廣播等載體,大力推進脫貧攻堅、惠民惠農等政策知識進農村、進農戶。採取“走出去”的方式,整合幫扶資金244.73萬元,組織13批960人到“楊善洲精神”“老山精神”等紅色基地考察學習,不斷堅定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

同時,依託“掛包幫、轉走訪”,調動11440名駐村工作隊、駐組包戶人員、鄉(鎮)幹部等力量,強化結對幫扶建檔立卡貧困黨員力度,引領貧困黨員主動“動腦子、謀出路”,轉變“要我脫貧”觀念。發揮2509個村民小組脫貧發展委員會作用,採取委員“1+5”聯繫制度,帶動貧困黨員共同發展致富。2603個村民小組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明確村民脫貧自身責任,通過對履行脫貧責任義務到位的貧困黨員給予通報表揚,在政策、項目、資金扶持上給予傾斜;對不履行責任義務的給予相應懲罰的方式,激發黨員群眾內生動力,組織開展人居環境提升行動29萬人次,培育致富帶頭人620人,有效推動脫貧發展。

此外,實施就業幫扶安置,針對“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貧困農戶,設置鄉村公共服務和公益性崗位6428個,通過從事公益性勞動戶均增收1.18萬元,實現家門口就業。實施小額信貸幫扶,為有發展願望、生產能力、發展項目和一定還款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黨員提供單筆5萬元以下免抵押、免擔保、基準利率放貸、財政貼息的信用貸款4454萬元用於創業致富發展,種植了甘蔗、花椒、草果、八角等綠色示範產業45.38萬畝。實施政策兜底保障,聚焦貧困、重度殘疾、重病等特殊貧困群體,建立完善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制度為主體的綜合性保障體系,為特殊貧困群體提供兜底保障,做到無遺漏、無掉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