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科”荔枝搶跑音頻第一股

從今年8月傳出“年內上市”消息,到10月29日凌晨遞交赴美上市招股書,荔枝衝擊“音頻第一股”的節奏非常緊湊。但解讀招股書,荔枝仍然是個偏科生:2019年三季度營收3.3億元,其中音頻娛樂營收高達3.25億元。此外,成立6年的荔枝尚未盈利,2019年三季度虧損4850萬元,較2018年同期的150萬元大幅增加。為了平衡營收結構並早日實現盈利,荔枝不僅要補課IoT市場,還要面臨來自音頻同行以及音樂、直播等相近競爭對手的挑戰。

搶跑姿態

10月29日凌晨,荔枝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申請,計劃募集1億美元。荔枝計劃將此次融資用於AI研發投入、創新產品研發和海外市場拓展等。

此前,荔枝並不是音頻產品上市傳聞的唯一主角,它的主要競爭對手喜馬拉雅的類似傳聞更多。

市場對荔枝闖關IPO的高關注度,來自於其月活用戶、品牌知名度,和與其競爭對手喜馬拉雅的明顯差距。

根據QuestMobile數據,2019年9月,喜馬拉雅月活用戶為7975萬,荔枝1521.7萬,與月活1392.4萬的蜻蜓競爭膠著。

除了擺在明面上的月活競爭,在線音頻暗中的上市競速也一直未停。

9月19日,天眼查披露,上海證大喜馬拉雅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喜馬拉雅國內運營主體)註冊資本從2543萬元增至9543萬元。市場消息稱,喜馬拉雅已選擇高盛等安排IPO事宜,募資5億-10億美元。

喜馬拉雅方面回應,“現階段喜馬拉雅尚未有明確的IPO計劃”。但艾媒諮詢CEO張毅判斷,“喜馬拉雅一定有了上市時間表,至少在做準備”。

而按照2018年6月蜻蜓COO肖軼透露的“計劃2-3年內上市”的時間點,三家爭奪上市第一股早就不是秘密。

虧損難題

搶跑資本市場很好,但沒有企業願意在虧損上“領跑”。根據招股書,2018年荔枝營收近8億元,同比增長76%;2019年三季度荔枝營收3.3億元,同比增長72%。

荔枝招股書顯示,營收增長主要是受益於音頻娛樂產品相關的虛擬禮品銷售增加。具體來看,2019年三季度荔枝音頻娛樂營收3.25億元,而播客、廣告和其他收入只有350萬元。而且荔枝近三年的營收中,音頻娛樂收入佔比都在90%以上。

荔枝並未在招股書中披露,音頻娛樂營收具體由哪些業務支撐,僅介紹,“荔枝探索了多樣化的商業模式,如直播社交、付費內容、粉絲會員、遊戲聯運、IoT場景拓展等,嘗試在良性的社區生態裡衍生更多的商業化空間”。

此外,隨著營收增長,荔枝淨虧損也在擴大。2019年三季度,荔枝淨虧損4850萬元,2018年三季度淨虧損僅150萬元。

招股書顯示,2019年三季度荔枝收入成本2.6億元,同比增長100.9%,主要原因是“收入分成和其他成本的增長與荔枝收入和業務增長基本一致;2019年三季度荔枝推出了一項激勵計劃”。

相比收入成本,荔枝的運營費用增幅略小。2019年三季度,荔枝運營費用1.15億元,同比增長79.3%。“主要是由於研發費用的增加,銷售和營銷費用以及管理費用的上漲。”荔枝在招股書中解釋。

從用戶方面看,荔枝的各項數據都處在增長期。2019年三季度,平均移動月活總量4660萬臺,較去年同期增加980萬臺;平均音頻娛樂移動月活600萬臺,較去年同期增長180萬臺。平均音頻娛樂付費用戶從2018年三季度的近25萬增長到2019年三季度超過38萬,音頻娛樂支付比率從2018年三季度的5.9%增長到2019年三季度的6.4%。

尋路IoT

對於荔枝來說,語音直播是其最大的特色,佈局時間也最早。但它的對手也越來越多,除了喜馬拉雅、蜻蜓外,多個遊戲直播和在線音樂類平臺都已上線語音直播。

在艾媒諮詢分析師李松霖看來,“視頻直播已經逐漸走向成熟,有打賞主播、虛擬禮物、房間付費等較為完整的商業模式,針對主播IP的商業化打造也相對成功。而語音直播的付費模式並未完全普及,用戶付費習慣不強。語音直播主要依靠氛圍和聲音來吸引用戶,在變現模式多樣性上不如視頻直播”。

在語音直播佔據先發優勢的荔枝,在IoT市場卻是新人。

梳理在線音頻前三名的發展軌跡,喜馬拉雅走的是軟硬結合的路線,在2017年6月推出小雅音箱,也為智能音箱、家電、車載產品提供內容服務。以智能音箱為例,喜馬拉雅目前與天貓精靈、小度音箱、小愛同學、華為音箱等達成內容合作。

蜻蜓並未推出硬件產品,在2019年初,提出“全場景生態”概念,與華為、vivo、小米、百度、今日頭條等企業合作,覆蓋場景包括智能家居、移動互聯網、車聯網等。

荔枝在IoT方面則相對謹慎。近期,荔枝剛剛在IoT領域有所動作。10月16日,荔枝宣佈向小度智能音箱輸出音頻內容,嘗試將互動音頻落地到智能音箱IoT場景。

小度方面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荔枝在小度內的互動方式是在近期即將上線的新版本有屏技能中實現的,新版本技能會上線荔枝的直播功能,小度的用戶可以通過荔枝觀看和收聽直播、看彈幕,並且用戶也可以通過語音交互的方式發送彈幕等。未來雙方還預計上線小度用戶與荔枝直播中的禮物打賞,進一步拓展通過小度的互動方式”。

“在IoT場景下,荔枝與喜馬拉雅和蜻蜓有一定差距,佈局看起來有些倉促。儘管與智能音箱的合作在功能上有創新,但是從覆蓋場景和品牌合作規模上,還需要加快節奏。”比達分析師李錦清說。

北京商報記者 魏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