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層氣為山西能源轉型“爭氣”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煤层气为山西能源转型“争气”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1-9月,全國煤層氣產量累計達到63.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6.4%,佔去年總產量的87.5%。其中,山西一地產量就達45.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6.9%,佔全國總產量的71.3%。亮眼數據,再次證明山西在煤層氣開發利用方面的引領地位和示範作用。

記者進一步從日前召開的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上獲悉,作為探路能源轉型的重要舉措之一,山西持續加強煤層氣勘查開發力度,初步構建了一條上、中、下游完整的煤層氣大產業鏈。到2020年,全省煤層氣年抽採量力爭達到200億立方米,煤層氣勘探、抽採、運輸、轉化全產業鏈條產值將達1000億元左右。

如何用好煤層氣這一清潔能源,助推山西能源轉型?在此過程中,又有哪些亟待突破的瓶頸?論壇現場,多位業內人士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煤與煤層氣共採,對山西走清潔、高效化之路意義重大”

據自然資源部油氣儲量評審辦公室主任韓徵介紹,自1995年起步至今,我國煤層氣產業整體進入穩步發展的階段。其開發利用的兩大主戰場——沁水盆地、鄂爾多斯盆地,絕大部分產量在山西境內。

在山西,2000米以淺煤層氣資源總量超過8萬億立方米,佔到全國煤層氣資源總量近1/3。“其中,探明儲量佔到全國總量的75%,累計產量佔比約為74%,山西是我國煤層氣開發的主力戰場。”韓徵稱。

坐擁豐富資源,煤層氣賦予山西豐富的清潔能源,更解決了煤礦開採所伴隨的瓦斯難題。晉煤集團副總經理、山西燃氣集團總經理王保玉告訴記者,隨著我國煤礦機械化生產水平提高、生產強度增大,瓦斯不僅僅帶來安全問題,更成為制約煤礦開採效率、生產成本的關鍵因素。此外,每排放1立方米瓦斯相當於排放15.7千克二氧化碳,若不科學抽採,還將造成環境汙染。“為解決瓦斯問題,煤礦每年都會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治理。每治理1立方米瓦斯的費用約為12元,特別對於高瓦斯礦井來說,治理費用高昂。”

以位於沁水縣的寺河礦為例,王保玉介紹,經多年摸索,現已總結出一套煤與煤層氣共採理論與實踐經驗。“寺河礦是一座千萬噸級高瓦斯礦井,瓦斯湧出量高達全國之最。通過堅持井上下共採、煤與煤層氣共採,該礦實現煤炭採前、採動、採後等各階段的煤層氣抽採全覆蓋。2018年,瓦斯抽採量達到8.07億立方米,連續13年單井瓦斯抽採量保持全國第一。在極大保證安全生產的同時,實現千萬噸級高瓦斯礦井低瓦斯開採。”

在此基礎上,產業鏈條可通過分級利用,實現進一步延伸。其中,地面抽採的高濃度煤層氣可通過管輸、CNG、LNG等方式,輸送到市場終端;井下抽採的甲烷濃度大於30%的瓦斯,經短距離集中管輸,可用於民用、發電和工業用氣;井下抽採的甲烷濃度10-30%的瓦斯,主要通過分佈式布點、就地小規模發電利用。

“煤與煤層氣是‘血與肉’的關係,煤礦反過來也為煤層氣開採提供了理想戰場。實踐證明,煤與煤層氣共採,對山西走清潔、高效化之路意義重大。“王保玉表示。

破除產業發展瓶頸,“今日之非常規,即明日之常規”

記者同時瞭解到,由於我國煤層氣地質條件複雜,大部分資源屬於難採類型。加之政策支持、融資渠道、管理體系、開發機制等配套尚不完善,產業自身的經濟性仍待提高。一方面,針對高應力、大埋深、構造煤等難採資源的關鍵技術缺乏,制約產業的大規模開發;另一方面,產能相對分散,下游鏈條也未形成,缺少靈活完善的產銷一體化產業鏈。

“事實上,全國已登記的探礦權和採礦權面積僅為4.83萬平方米,相當於陸上油氣探礦權和採礦權面積的1.4%。但在2018年,煤層氣貢獻了國內天然氣產量大盤子的3.4%,產量密度並不低。更多是礦權面積小、發展空間受限,使得資源勘查程度比較低。”在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俞進看來,眼前的難題並非無解。

結合山西實際,俞進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拓展新戰場,向構造煤、大埋深煤、高應力煤要資源,向煤礦廢棄礦井、採動區要資源,綜合考慮煤層氣、緻密氣、頁岩氣“三氣共採”,啟動產業第二輪大發展。二是重視新技術,用高科技實現精準生產,並通過數據資產化、管理算法化、運營精準化保障經濟效益。三是嘗試新武器,發展“基於實踐的技術適配+基於協同的平臺建設”。

而在諸多待解問題中,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煤層氣研究中心主任張遂安認為,理順礦產資源監管體制,特別是落實“三氣共採”,對山西而言最為緊迫。“從獨立礦種角度,我認為更適合按成因的‘成’來劃分開採,而非煤層的‘層’。新設礦業權理應依法優先出讓給具有技術、人才、財力和經驗的企業。”

現場專家還一致指出,煤層氣與煤礦企業合作是必由之路,基於智能化、數字化的煤炭和煤層氣資源精準共採是大勢所趨,必須統籌考慮礦井煤、水、氣乃至地下空間資源合理的利用。“煤層氣資源潛力巨大。截至目前,2000米以淺地質資源量為30.05萬億方,是常規天然氣的1/3;可採資源量為12.5萬億方,是常規天然氣的1/5。探明儲量超7100億方,尚有87%的資源賦存區未探明。破除發展瓶頸,今日之非常規,即明日之常規。”俞進稱。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817,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