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警察局長雙雙缺席,特朗普芝加哥之行如同“置身敵營”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林靜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劉皓然】國家元首赴地方考察,卻被市領導“放了鴿子”——本週一,美國總統特朗普首訪全美第三大城市芝加哥督導地方警務,卻在當地遭遇“大寫的尷尬”:市長和警察局長雙雙缺席,數千民眾強烈抗議。有媒體形容,特朗普此行如同置身“敵對陣營”。總統與芝加哥這座城市之間的恩怨,受到美國輿論高度聚焦。

“芝加哥讓美國蒙羞”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29日報道,特朗普於當地時間28日上午抵達芝加哥,出席國際警察首長協會在該市舉辦的年度會議。而作為這場年會的“東道主”,芝加哥警察局長約翰遜上週明確表示將抵制總統講話環節,聲稱芝加哥人的價值觀比特朗普的講話更重要。他還說:“當種族及仇恨性言論從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傳出,不做點什麼的話,我良心欠安。”

警察局長的言行讓特朗普大為光火,他在會議當天對約翰遜的言行做出了異常激烈的回應:“他(指約翰遜)在哪?我得跟他談談。這麼說吧,這個人比任何人都更有必要坐在這裡、學點東西。”“約翰遜之流讓芝加哥的市民被迫面對罪犯和非法潛入的外國人……在我看來,他的價值觀都很丟人。”“你們知道他為什麼缺席嗎?因為他根本就沒有做好本職工作。自從他當上局長後,芝加哥有1500多人被謀殺,13067人中槍。”在特朗普看來,芝加哥就是“罪犯的庇護所”,“讓國家出盡洋相”。特朗普甚至稱,“和芝加哥相比,阿富汗是個更安全的地方”。

該市新當選的女市長萊特福特同樣拒絕與特朗普見面,並對約翰遜表達了支持。特朗普的講話過後,她發推文說:“總統無知且帶有侮辱性的評論並不讓人意外……我們不會讓任何人詆譭芝加哥人以及這座寬待來客的友好城市,無論他的官階有多高。”她還諷刺道,特朗普應該儘快回到華盛頓“面對自己的命運”——暗指國會的總統彈劾調查。

另一方面,支持特朗普的美國警察同業會(FOP,類似於行業協會)芝加哥分會痛批約翰遜侮辱國家元首,令全市蒙羞。該組織聲稱,已對局長髮起不信任投票。FOP芝加哥分會負責人格雷厄姆表示,當下聯邦政府正大力協助該市治理槍支、毒品氾濫等問題,警察局長的行為十分不妥。

民眾在特朗普酒店外抗議

特朗普的芝加哥之行其實帶著多項“任務”。在28日的會議進行期間,他簽署了一項行政令,擬在當地成立“總統委員會”,直接介入管理芝加哥的犯罪及執法等問題。《芝加哥論壇報》稱,該委員會的職能包括研究犯罪活動的成因,並對警員培訓及警務協助等問題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當日中午,特朗普出席了在該市特朗普國際酒店舉辦的午宴,為即將到來的總統大選籌款。這場閉門籌款午宴大約邀請了250名賓客,籌款金額約為400萬美元。

然而就在午宴進行的同時,酒店外聚集著數千名抗議者(如圖),他們高舉標語牌,強烈呼籲特朗普“立刻被彈劾”。還有人諷刺特朗普“推特治國”的習慣,在標牌上將他稱為“推特勒”(Twitler“推特+希特勒”)。據美國《時代》週刊透露,有抗議者甚至駕車兩個半小時專程從外地趕來。不少示威者對美國的國運深感憂慮,認為特朗普執政期間已經讓美國“倒退了數十年”;如果明年他再連任,“國家恐再難恢復元氣”。這場抗議活動還出現了零星的暴力行為:兩名抗議者在現場對一名特朗普的支持者進行毆打,導致後者“掛彩”,二人後被警方逮捕。

特朗普的“芝加哥恩仇錄”

《今日美國報》稱,其實特朗普與芝加哥之間的“宿怨”已經持續了數年。作為全美槍支暴力犯罪最為嚴重的城市之一,特朗普長期批評該市的社會治安及執政不力。剛出任總統沒多久時,他就曾將芝加哥比作“戰區”,稱將委派聯邦工作人員去當地“撥亂反正”。另一方面,芝加哥對特朗普也不“友好”。2016年3月,當時作為共和黨參選人的特朗普原定在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舉辦活動,不想卻引起一場大規模的混亂,主辦方被迫在活動開始半小時前取消活動。本月28日前,特朗普再也沒有踏上芝加哥半步。

有分析認為,特朗普與芝加哥之間的“對立”,說到底還是政治理念的巨大沖突。比如,特朗普政府奉行強硬的移民政策,而芝加哥卻是美國著名的“庇護城市”之一,意即該市會在一定程度上拒絕實施聯邦政府的移民政策、保護在美國非法居留的外籍人士。再比如,民主黨把持的芝加哥號稱擁有全美最嚴格的槍支管控法律,這一點也經常受到擁槍的共和黨政府的猛烈抨擊——在後者看來,該市猖獗的槍支暴力現狀恰恰說明控槍政策效果不佳。英國《衛報》稱,對於特朗普而言,芝加哥幾乎可被視作民主黨治政的“失敗範本”。

芝加哥神職人員謝拉表示,芝加哥市一直在努力建立警民之間的互信關係,她擔憂總統的講話會加劇警察與社區之間的對立。反槍支暴力活動家費格里表示:“他(指特朗普)應該來傾聽民意、瞭解現狀,看看能在哪些方面幫上忙……如果他只是來‘拿錢’的,那還不如待在白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