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天步行600公里!四川小夥拖小拖車載著行李到普安尋根問祖

這幾天,黔西南州普安縣茶園街道辦事處細寨村朗寨組,因為一個遠方的親人的到來顯得格外熱鬧。這個遠方的親人來自四川,與眾不同的是,他是歷經了27天步行600多公里,用兩輪小拖車拉著300來斤重的行李,牽著一隻小狗,一路走來朗寨尋根問祖的。

27天步行600公里!四川小夥拖小拖車載著行李到普安尋根問祖

10月27日,“中國古茶樹之鄉”“中國茶文化之鄉”“全國十大魅力茶鄉”普安縣茶源街道辦事處的細寨村朗寨,上百布依族同胞敲鑼打鼓、吹起嗩吶,舉行盛大的歡迎儀式,在寨門口迎接一位遠道而來的親人!

他們要迎接的這位親人,來自四川省寧南縣,名字叫潘吉祥,網名叫阿九哥。

“來啦來啦!”迎接隊伍中,突然有人遠遠的看見一個年輕人,拉著一輛二輪車,牽著一條小黑狗,向寨門口趕來。這個人就是潘吉祥。

潘吉祥這一次到普安朗寨尋根問祖,實在不簡單。早在年前就開始做準備,最後他決定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用步行的方式走到普安朗寨。以體驗當年祖上從朗寨一路遷徙到四川寧南的經歷。

10月1日,這位在1992年生於農村的小夥子,用一輛二輪手拉車,載著帳篷、汽化爐、炊具等近300斤重的行李,從寧南老家出發,直奔普安朗寨而來。他在手拉車上插著一面五星紅旗,同時牽著一條小黑狗與他作伴。

27天步行600公里!四川小夥拖小拖車載著行李到普安尋根問祖

一路上,潘吉祥作別寧南,跨過金沙江,經雲南昭通、曲靖,進入貴州六盤水,風餐露宿,歷時27天,終於在10月27日趕到朗寨。

他的到來,得到朗寨布依族同胞的熱烈歡迎。

那潘吉祥的祖上是怎樣從朗寨到四川寧南的呢?這還得從清朝嘉慶年間的一起事件說起。

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正月初五,為了反抗封建王朝的壓榨和地主豪紳的盤剝,黔西南苗、漢各民族揭竿而起,發動了震驚清廷的南籠布依族起義,起義軍公推王囊仙,韋阿信為首領,最盛時義軍多達數十萬人之多,而潘吉祥的祖上當時就參加了王囊仙領導的起義軍。

當年十一月初七,王囊仙、韋阿信領導的起義失敗,潘吉祥的祖上在清軍的追捕下,一路逃難到四川寧南安頓下來,同時逃往四川寧南的除了潘姓,還有伍姓、盧姓、王姓等布依族。

潘、伍、盧、王等姓的布依族在寧南,一直延續了布依族的文化和傳統習俗,並且語言都完整的保存了下來,成為四川省最大的布依族聚居地,目前共有3000多人。

前些年,通過網絡,普安朗寨的布依族和寧南的布依族取得了聯繫,雙方都有了一定的走動。

而這一次,潘吉祥希望用步行尋根問祖的方式,來表達對祖上一種特殊的懷戀,同時弘揚愛國愛家的精神,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潘吉祥來到朗寨,完全可以用布依語和當地的族人交流。這幾天,朗寨熱情好客的布依族同胞,家家戶戶輪流請潘吉祥做客吃飯。而潘吉祥也利用這一次難得的機會,考察包括摩經、語言、服飾、風俗、鬥彈達吟音樂等朗寨的布依族文化。

10月29日,潘吉祥在寨老的帶領下,到朗寨潘姓祖墳上香祭拜。據朗寨參與接待潘吉祥的潘家龍介紹,再過天吧,潘吉祥將踏上歸途,返回寧南。

“他的返程也很特別,他還是以徒步的方式,拉著他的300斤重的行李,插上五星紅旗,帶上他的小黑狗,從普安到安順、貴陽,然後經重慶、成都、西昌,然後回到寧南。”

222年前,他的祖上從普安朗寨離開,逃難離開了故土。

222年後,他從祖上遷徙定居的寧南踏上尋根問祖的歸途,一縷飄蕩了222年的鄉愁,在朗寨布衣族同胞熱情的笑臉中得以慰藉。而今,天下康泰,他鄉已是故鄉。

都市新聞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左國輝

校對 王浩

編審 廖波 周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