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周冬雨終於掙脫了“本色出演”

周冬雨變了。

在電影《少年的你》裡,周冬雨飾演的陳念,看起來延續了她一貫的少女路線,但又和之前的都不一樣了。

周冬雨的演技再獲認可,普通觀眾說她上演了“一百種哭法”;不少業內人士則認為她突破了更多可能性,有望再次取得重要的電影獎項。

​這一次,周冬雨終於掙脫了“本色出演”

陳念這個人物令人過目不忘,她身上沉鬱、倔強、隱忍的氣息始終存在,臺詞不算多,需要靠眼神戲和內心戲牢牢支撐。周冬雨只是一個眼神,就飽含憤怒、堅韌、絕望、不甘等多層情緒,像一支利箭,深深插進觀眾的心裡。這樣的眼神在電影中多次出現。

​這一次,周冬雨終於掙脫了“本色出演”

​這一次,周冬雨終於掙脫了“本色出演”

在這之前,周冬雨其人,一直和《七月與安生》中鬼馬機靈的安生形象綁定。和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沉鬱少女陳念,就像兩個極端。

一些觀眾認為,周冬雨這次演得很好,但作為“影后”,這個表現也很正常。

但是對於周冬雨,這並不容易。

​這一次,周冬雨終於掙脫了“本色出演”

在此之前,周冬雨的職業生涯,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必然是出道時的“靜秋”。2010年,周冬雨被張藝謀挑選成為《山楂樹之戀》的女主角,十八歲的她開啟了演藝生涯。她曾說,當時以為,拍完了電影自己還是得回去過原來的生活。

然而這一步,讓她跨進了繁華亮麗的娛樂圈,“謀女郎”也成為周冬雨身上貼了多年的一個標籤。張藝謀對她飾演靜秋的評價是,長得乾淨、清純,表情、性格都像山泉一樣清澈透明。

​這一次,周冬雨終於掙脫了“本色出演”

這樣一個靜秋,成為她之後在很多作品中的樣子。2013年的電影《宮鎖沉香》,她演女主角沉香,善良單純、清澈見底,被趙麗穎扮演的惡毒女配各種陷害無力還手;在2014年的電影《同桌的你》中,周冬雨扮演的女主角連名字都透著滿滿的初戀味道——周小梔。

當時的周冬雨,代表的就是那個“小心翼翼問我借半塊橡皮”的初戀女生。

​這一次,周冬雨終於掙脫了“本色出演”

就在同一年,她卻一個人跑去試鏡了《心花路放》中的周麗娟——一個頭頂爆炸頭、化著大濃妝、帶著耳釘的“殺馬特”女孩。

從清純少女到鄉村非主流,從形象的突破也能看出周冬雨急於轉型,她不想再被“靜秋式人物”圈定戲路。

​這一次,周冬雨終於掙脫了“本色出演”

演《宮鎖沉香》之時,周冬雨很羨慕趙麗穎,因為她可以發狠、動手,她當時就想演這類型的角色。

改變伴隨著陣痛,周冬雨的第二個階段,就是這樣的。真實性格第一次通過《極限挑戰》被大眾廣泛認知的時候,周冬雨“黑”了。

在節目中,她表現得隨意、驕傲、“口無遮攔”,她對王迅的許多表現,被一些人評價為“看不起人、沒教養”。之後那兩年,她都過得如履薄冰,在綜藝《我們相愛吧》中,她與余文樂組CP,還曾公開在節目中提起自己的這個黑點,說大家認為她配不上余文樂。

​這一次,周冬雨終於掙脫了“本色出演”

綜藝上的形象被人排斥,演的戲也不被肯定。2016年她和李易峰主演的諜戰劇《麻雀》開播,周冬雨迎來了自己演藝生涯的第一次“被否定”。她扮演的徐碧城,被人認為“呆、木、氣質全無”,不符合角色浪漫多情、美麗聰慧的設定。

​這一次,周冬雨終於掙脫了“本色出演”

然而沒過多久,《七月與安生》就上映了。

安生的角色,是周冬雨努力爭取得來的。最初劇組想找她出演柔弱、安靜、清純的七月,這又是一個“靜秋式人物”。她拒絕了,一心想演安生,在試戲之後,導演才發覺她真的不是靜秋。

周冬雨迎來了職業發展的第三個階段。李安生這個角色除了讓周冬雨演技實現口碑逆轉,也為她的演藝生涯帶來了方向。她曾說演完安生之後終於找到了一點感覺,活潑開朗、古靈精怪的少女成了她的標籤。

​這一次,周冬雨終於掙脫了“本色出演”

《七月與安生》之後,她再度與陳可辛團隊合作,出演了電影《喜歡你》中的顧勝男。這部電影中,我們再度看到了周冬雨招牌式的鬼馬笑容、靈氣十足的神情動作,她在這部電影中,比安生還更少了些憂鬱沉靜,彷彿揮灑自如、放飛自我的周冬雨本人。而此時觀眾還是買賬的。

​這一次,周冬雨終於掙脫了“本色出演”

直到2017年的網劇《春風十里,不如你》,周冬雨出演肖紅,扎兩個沖天小揪揪、笑起來眼睛像月牙、潑起來嬌憨靈動。但這個和之前一脈相承的“安生式人物”,卻遭遇了觀眾的反彈。

“靈氣和嬌憨在不自知的情況下才動人,當成武器瘋狂賣人設就很尷尬……”

“周冬雨總演自己”。

​這一次,周冬雨終於掙脫了“本色出演”

​這一次,周冬雨終於掙脫了“本色出演”

“演自己”——成為周冬雨這個時期面臨最多的評價。觀眾不再像《麻雀》時那樣說她演技差,而是說她演什麼都是“本色出演”。

陳可辛曾在與周冬雨合作時,說她是一個“按直覺演”的人,如果你抓得住就會有意外收穫。《七月與安生》導演曾國祥,說安生這個角色,一半表演都是周冬雨本人身上的東西。

周冬雨形容自己這段時期演技上被人認可時,用了“稀裡糊塗”這個詞語。她認為這是碰到合適的角色、氣場相投的人,試驗了不同的表演方式,才呈現出的結果。也正因為如此,她到現在仍對曾國祥團隊非常感恩,說自己的影后頭銜是團隊給的。

​這一次,周冬雨終於掙脫了“本色出演”

陳可辛和曾國祥,將周冬雨身上古靈精怪的一面進行了最有效的挖掘,結合演員本人體驗派的演法,使其恰到好處地綻放,成為了周冬雨身上最鮮明的一個特質。

只是這種演法,非常依賴導演功底和作品質量,不然就很容易失控。之後周冬雨的諸多作品如《後來的我們》《遇見愛情的利先生》也被觀眾評價“一直在重複自己”。

這才顯出《少年的你》的可貴。在決定周冬雨出演的時候,導演與演員雙方壓力都很大,他們都知道這次必須給觀眾一個新的周冬雨。

​這一次,周冬雨終於掙脫了“本色出演”

“是我目前為止拍過最難的片子”“全劇組都知道,我和陳唸完全不像”。

​這一次,周冬雨終於掙脫了“本色出演”

​這一次,周冬雨終於掙脫了“本色出演”

曾國祥對周冬雨的表演進行了非常細緻地打磨,比如她不能理解人物的內心,於是必須一遍遍地溝通,比如周冬雨的走路姿態過於豪邁就會被叫停,因為那不是陳唸的性格。

以前的周冬雨,總在自己的性格基礎上演戲,是放的。而這次的陳念,走在自己真實性格的對立面,完全是收的。壓抑住原來的自己,讓另一個人物在自己身上長出來,這算是周冬雨為了擺脫“演自己”做的一次艱難嘗試。

​這一次,周冬雨終於掙脫了“本色出演”

而結果也是令人滿意的。演員的無限潛能,總是在一次次挑戰、嘗試中被髮掘出來的,如果沒有當初對“靜秋”的掙脫,後來對“安生”的掙脫,周冬雨大概也不會想到,自己還可以成為完全不像的陳念。

走到第四階段的周冬雨大概會比之前輕鬆很多。經歷了一夜成名、遭遇負面、演技逆襲、突破定位之後,看起來一個好演員的必經之路她已走完。接下來,也只是更多的精進與嘗試。

不過對於周冬雨來說,幼齒少女的形象是把雙刃劍,既可以讓她27歲能和19歲的易烊千璽演情侶,也會限制自己的戲路。

​這一次,周冬雨終於掙脫了“本色出演”

那又是一場新的征程了,擅長掙脫的周冬雨還會不會給出驚喜?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