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是外匯,美國是不是可以多印錢,就可以買各國的商品,可以不勞而獲?

海闊天空149216901


對於很多國家來說,美國的貨幣美元是當做外匯來用的。從目前世界各國外匯儲備量上,美元的佔有比重非常高,可謂是獨佔鰲頭,達到65%。其次才能數到歐元,達到20%左右。而我國的人民幣只佔世界各國外匯儲備的2%,所以我們還需要再接再厲。



另外美元還是全世界的通用貨幣,也是國際貿易的主要貿易中主要的結算貨幣,美元在國際貿易結算交易中佔比和在世界外匯總量佔比差不多,也超過了60%。

正是如此,美國可以多印錢買世界各國商品,從而達到不勞而獲的目的。這個邏輯是在美國可以行得通的,而目前的美國也是這樣做的,而且能這樣做的也只有美國這一家,別無他家。

為什麼說美國就是狂印錢購買他國商品的呢?



這其實可以從我國和美國的雙方貿易數據得出。2018年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總額為6335.2億美元,同比增長8.5%,其中我國對美國出口額為4784.2億美元,增長為11.3%。我國向美國進口額為1551億美元,增長為0.7%,我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為3323.2億美元,同比擴大到17.2%。

上述數據是2018年我國和美國的全部的貿易信息。由此可以得出是我國對美國的出口額非常之大,而我國向美國進口額卻非常小。貿易順差也非常恐怖,達到3000多億美元,這可是相當於一箇中大型國家的GDP總額,而且每年我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增幅都非常大,達到17%以上。

也就是美國這樣的國家能夠扛得住,如果是其他國家,對於我國有那麼大的貿易逆差的話,早就急眼了,不說能爆發戰爭,至少會出現大規模的貿易摩擦。因為這麼大的貿易逆差,意味著一個國家的財富源源不斷地向我國流淌,本國的財富將越來越少。



而美國目前還不需要擔心,因為在貿易結算當中,我國處於弱勢地位。美國在貿易結算中本身用的是本國貨幣美元,它可以源源不斷的印美元來購買我國的商品,而我國得到的就是美國中央銀行(美聯儲)發行的綠票子。最終美國如此大的貿易逆差也只算成美國的債務數額,要知道美國的債券可是向全世界賣的,而且還是能賣得掉。

而我國獲得那麼多的美元外匯儲備,大部分的投資渠道還是美元債券。貿易順差賺的這一部分美元又會迴流到美國,美國可謂是雙向掙錢怎,怎麼搞都掙錢。拿自己印的票子買你的商品,你還又會拿他的票子購買他的債券。

為何美國可以不勞而獲的獲取他國的財富呢?這其實牽扯到美國國際地位問題。美國是世界第一強國,其根源就是奠定了世界金融霸權,早期通過布林頓森林體系奠定了美元的世界通用貨幣的地位,也就是說美元就是世界的貨幣,可以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花。而其他國家的貨幣大多數只能兌換成美元,才能夠在世界其他地方花。



這是美國參加二戰並取得勝利後,重新劃分世界格局所獲得的紅利。這個紅利美國人已經吃了70多年。美國可謂是前人栽花後人摘果啊。

不過這個果子也有吃沒的時候,就從目前的美國政府到處打貿易戰,就可以看出美國的這一套玩法已經趨於玩不下去的地步。

因為美國的債務欠的太多,不勞而獲,向世界掠奪的財富也太多。也導致目前美國的債務總額已經達到23萬億美元,其中美國欠全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債務也快達到8萬億美元,已經嚴重透支了美元的信用體系。


大正看世界


美元是世界貨幣,也是各國央行外匯儲備的主要資產,是否意味著美國政府就能超印美元去全球瘋狂買買買?聽上去似乎很不錯,畢竟美元是國際通用貨幣,差不多所有國家都會接受美元。如果此法真的可行,只要美國政府不是太貪,開啟印鈔機偷偷印發美元就可以瀟瀟灑灑了,可事情果真如此嗎,要想完全搞懂這個問題,就得先了解一下美聯儲如何發行美元?



美聯儲

大家都知道,但凡是有貨幣發行權的國家,其發行機構都是該國的中央銀行,比如說大家最為熟悉的就是我國的中國人民銀行(央行)。而美國的央行叫美國聯邦儲備系統,也就是大家都聽說過的美聯儲。那麼,美國可以隨意印發美元嗎?

一般情況下,一個國家的政府能否由著性子、肆意妄為地爛發貨幣,主要看該國央行是否被政府完全掌控,如果是控制之下就可以隨意印發,就好比委內瑞拉和津巴布韋等國,政府隨時隨地讓你印,沒理由拒絕。以至於,津巴布韋的本國流通近10年的貨幣猶如廢紙被拋棄,而全部改用世界貨幣美元;委內瑞拉的通貨膨脹率現如今更是高達176萬%,創下史上新高。可想而知,它們的人民生活有多麼痛的領悟。

但是,美國聯邦政府卻是沒法做到的,因為美聯儲並不受美國政府的控制,也就不會聽命於它而隨意印美元。接下來,我們簡單瞭解一下美聯儲的運作。

美聯儲的運作

美聯儲是在美國建國後的137年才被國會通過設立的,這一點完全與其他國家不同,而且為了防止美國聯邦政府對美聯儲的控制,一開始在機構設置上就與眾不同。

美聯儲是由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聯邦儲備局和分散在全國各地的12個地方儲備銀行組成,並且這12個地方儲備銀行是非盈利、非官方的私人機構。

另外,聯邦儲備局的管理單位是美聯儲委員會,成員有7人,都是由美國總統提名國會審核,且任期為14年,比美國總統和國會議員的正常任期都長很多。這樣以來,也減少了彼此之間的勾勾連連機會。這7個人外加12個地方聯儲的主席總共19人,共同制定美聯儲的相關經濟決策。與此同時,美聯儲的權力來自於國會,又受其監督。相比之下,美國聯邦政府的權力也同樣來自國會,也受其監督。因此,美聯儲和聯邦政府其實是兩個互相平級的機構。

所以說,美國總統是沒辦法要求對方隨意印發美元的,哪怕是很缺錢的時候,也只能向美聯儲打“借條”借錢,也就是美國國債。


美國政府超印美元去全球消費水平可以嗎?

現在我們就重點談一下,美國政府印發美元去世界各地揮霍的事,有了前面的鋪墊,大家也就更容易理解下面的內容:

首先,美國政府是沒法隨意印發美元的,也不能直接要求美聯儲給它這麼幹,而只能以發行國債的形式換錢花,但國債水平也並非美國政府可以無限擴大的,還必須要國會審批,因此想通過爛印美元去揮霍全球是無法成行的。

其次,既然美國政府不能這麼做,那麼美聯儲自己會不會這麼幹呢?實話實說,美聯儲過去很長時間內也的確那麼幹過,偷偷印發美元稀釋美債。

但是,這也是一把雙刃劍,搞不好就會傷及自身。比如在美國國內出現通貨緊縮時,為了刺激經濟美聯儲就可能,通過降息和回購各種債券投放大量美元,造成市場流動性寬鬆,但如果美國市場並不能完全支撐鉅額資金的投資,這個時候大把大把的美元就會流向全世界任何一個更值得投資的地方,通常都是一些新興市場國家,比如說巴西、印度、韓國以及我國在內的市場,這就是大家常說的“熱錢效應”。

然而,美元畢竟是世界貨幣,最終還是要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迴流美國。就算是回不去了,也會以直接購買美國國債的方式回去,這樣以來就勢必引發美國國內貨幣的超發,此刻美聯儲又得通過加息和拋售債券等回收美元。

由此可見,美國因為貨幣收放問題,需要一頓折騰的。並不是每次都能準確無誤,有時候也會誤傷自己。因此,美聯儲在亂印美元這方面是很謹慎的。再說了美聯儲機構本身還要受到國會和美國人的監督,這也是美國製度的保障措施,就更不能隨意印鈔票。

總之,美元世界貨幣的屬性註定要回流美國,超發美元造成的通貨膨脹美國人也不能倖免,美國民眾也不會答應的。最後,順便說一下美元並不是超發最多的,截止2018年年底,我國的廣義M2已經突破183萬億元。


東震木


從理論上來說,美國每印出一張美元,就可以從全球各地購買到商品。印製面額為100美元的美鈔,成本只有幾十美分,但是卻可以購買到價值100美元的商品。站在這個角度講,美國是可以不勞而獲,印刷美元就可以從全球買買買。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美國每年有鉅額的貿易赤字,依舊可以毫無顧忌地進口汽車、香水、服裝、電器等產品。要是別的國家,年年貿易赤字,國內外匯早就花完了,它拿什麼進口呢?

美國就不一樣了,全球百分之七八十的國際貿易都是使用它印刷出來的貨幣進行交易的。國內不能生產或者暫時不生產的產品,只要印刷一點,就可以從別的國家進口。所以美國大部分人是根本不會關心我是否發生了貿易赤字?只要手中有美元,管它赤字不赤字。

是不是意味著美國人但需要勞動,就可以獲得他們想要的商品嗎?那也不是。跟美元可以在全球購買商品。但作為美國的普通公民,你手中得有美元才行啊。美國政府是不可能把印刷出來的美元發到每個公民的銀行賬戶上的。要想獲得美元收入,美國人還得參加工作,否則美元從哪裡來呢?

美元作為世界貨幣,對美國來說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要想獲得其他國家的商品,不再需要把自己的商品賣出去換得外匯,然後再進口。這就可以讓美國集中力量發展最有優勢的產業——信息、金融等附加值高的第三產業,不需要生產電腦、手機、服裝等產品用於出口。

美元霸權,連同軍事霸權、科技霸權從美國作為全球警察的三根支柱。在這三根支柱中,美元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如果失去了美元霸權,美國這座大廈有發生傾覆的危險。


財經知識局


財經問答達人東震木的解讀是客觀的,有道理的。世界金融界是一個複雜的體系,參加這個體系的各個國家,不僅我國,就是英法這些西方國家,都不會看著美元被濫印的。加上美國的聯邦政府,美聯儲在國會的制約下,大規模超印美元的情況一般是不會發生的。但我一直感到有一個潛在的,終將爆發的巨型“炸彈”。這就是美國政府財政赤字問題。這才幾年,美國政府的赤字達到了22萬億美元,比它一年的GDP總和還高。這幾十年哪一屆政府都有赤字。以前的不說,克林頓貢獻1.4萬億,奧巴馬支持8.6萬億,川普已經多花5萬億了。政府債務越來越多的趨勢,是不會緩解的,這麼多債務今後是不會有哪一屆政府去還的。現在幾乎每年政府都會因為發不出薪水而關門。今年有一次就關了一個月。有了赤字怎麼辦?眼下可以靠發行國債來度日熬年。那麼從22萬億到了30萬億呢?40萬億呢?50萬億呢?美國的財政年度是從9月起算,每年的財政預算照做,錢照花,想買的飛機航母照買,想打的仗照打,沒錢了再通過銀行發國債。誰買了美國的債呢?現在我國是美國的最大債權國。有人以為美國欠的是我們國家或銀行的錢,其實不完全對。準確地說,最終大頭欠的是存款人的錢。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世人和企業存在銀行的錢是要付利息的,不貸出去哪兒來的錢付利息呢?只能去買在國際上信譽好的銀行發行的債券、基金,(國際上對銀行的評級是有嚴格標準的)。所以是美國政府(也有企業貸款)欠了銀行的錢,美國銀行欠了我們銀行的錢。美國政府這樣毫無顧忌地花錢,總有一天赤字,或說是債務會到了崩潰的地步。怎麼辦?我想當赤字,債務到了一個臨界點時,美國的國會、政府、美聯儲會坐在一條板凳上,去妥協共商一個能讓美國擺脫困局的辦法。川普不是說了嗎?“美國優先”。這代表了美國政府的處事態度。不管什麼說,美國的脫困,必然是以傷害世界其它國家的利益為代價的。為了救美國,美聯儲不會亂印美元嗎?我不信。我沒學過國際金融,在這兒瞎說,別當真。


人心厚道


首先必須要明白,美元作為世界貨幣,最重要的支撐基礎是美國的高科技,即世界各國需要使用美元,向美國購買高科技產品,這些產品是美國獨家壟斷,具有不可替代和稀缺性,如2018年中國支付了高達3100億美元用於購買芯片,大部分流向了美國企業。

如果一旦美國狂印美元,中國外匯大幅縮水,中國固然買不到高端芯片(可以用國內的中低端芯片代替),但美國企業也喪失了大量訂單,說不定還培養起了中國的芯片產業,這種殺敵一千,自殺八百的蠢辦法,美聯儲估計不會幹。

第二,美元作為世界貨幣,是世界各國貿易交換產品的媒介,大家願意使用它,就是因為美元堅挺,信用度高,如果一旦發現美元過度超發貨幣,喪失了穩定性,就會搞自己的貨幣結算:如中國和俄羅斯、中亞國家的人民幣/盧布結算,歐盟國家間的歐元結算,美元喪失世界結算貨幣的地位,幾十年努力毀於一旦,為了短時利益,失去長期利益,殺雞取卵,他們也不會做。

第三,美元作為世界貨幣,除了作為貿易結算外,更重要的作為世界最大金融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貨幣和特別提款,用於投資世界各國的經濟,從中攫取利益。而這一塊,相比超發貨幣,利潤更為豐厚,例如97-98年,世界銀行和世界貨幣基金組織,利用美元環流造成的亞洲金融危機,逼迫泰國、韓國等國家放開金融市場,大肆低價搶購他們的優良資產,賺了個盆滿缽滿,吃了個腰肥肚圓。

總之,現代貨幣都是以信用為基礎發行的流動金錢,長期的穩定性是她賴以存在的核心基礎,有限的範圍內超發貨幣,可以刺激經濟,不限制的超發貨幣,勢必引發整個經濟體奔潰,最後反噬貨幣和國家主權本身。


第十經濟觀察室


很負責任的說,美國想的比我們想的更多,他們不是不想買斷所有國家,而是他們不能,也不敢!隨意印製鈔票的最直接的結果就是造成通貨膨脹,整個世界的經濟秩序都要備打亂,美國作為世界的經濟大國,當然不會想要這樣的結果。

實際上,世界上也有隨意印鈔的國家。比如,津巴布韋、委內瑞拉等國家都曾不負責任的印鈔票,但是濫發鈔票造成的通貨膨脹,給這兩國人民帶來沉重的痛苦和教訓。

津巴布韋瘋狂印鈔的結果是國內通脹,最後本國貨幣失去信用,只能改用美元。據說,後續還要發行自己的貨幣,恐怕也沒有人敢使用。而委內瑞拉,由於貨幣超發,通脹率驚人,即使國民一天打三份工作,也養不活一家老小的吃飯問題

另一方面,而在美國這個國家,印鈔票歸美聯儲管,而美聯儲只對國會負責,美國政府無權要求央行印刷多少鈔票,所以美元才值得信賴。換句話說,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並不歸美國政府所控制。這樣就避免了美國政府由於外債過高,而通過印鈔方式來解決問題。


卡卡大人


理論上可以,但美國可不會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而自毀信譽,從而失去全球貨幣霸主地位。


(一文不值的津巴布韋貨幣)

世界各國也不是傻子,沒有國家、個人願意接受、儲存瘋狂貶值的貨幣。沒有人願意收委內瑞拉的玻利瓦爾幣,也沒有人願意要津巴布韋的津巴布韋元,這就是明證,這些貨幣瘋狂貶值毫無價值,人們拿它當作廁紙還嫌它太硬。


紙幣本身價值可以忽略不計,紙幣真正值錢的是其所包含的信用價值,體現的是一個國家的信譽和經濟實力。

在歐美國家,貨幣發行量都有嚴格的規定,比如美國,就規定紙幣發行量(M2)不得超過當年GDP的70%。正是因為美國愛惜羽毛,嚴格控制貨幣發行量,才助推美元成為世界貨幣和各國外匯儲備的主要貨幣,也使美元成為世界大宗商品交易的主要結算貨幣。

對比中美兩國貨幣發行量、發行增長幅度,你就能理解為什麼我國房價飛漲、物價飆升、錢不值錢,你就能理解為什麼我國有錢人喜歡將財產轉移到國外,或者將人民幣存款兌換成美元存款。


比如2011年,美國的總GDP為15.52萬億美元,當年美國的廣義貨幣量(M2)為8.4萬億美元,約為美國總GDP的54.12%;而2011年,我國的總GDP為7.57億美元(摺合人民幣48.79萬億元),當年我國發行的廣義貨幣量(M2)為70萬億元人民幣(摺合約10.5萬億美元),約為當年我國總GDP的143.47%。兩相比較,人民幣和美元孰優孰劣、誰更值得儲存是一目瞭然。

一個國家的強大,靠的不是僥倖、投機取巧,而是依賴優良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信守承諾、遵守各種規章制度。


村野散人


美元對中國來說是外匯,對美國來說不是外匯,對美國來說是本國貨幣。美元與其他國家貨幣對比最大的優勢是因為美元是世界貨幣,正因為美元是世界貨幣,美國才能佔世界各國的便宜,這種優勢目前還沒有別的國家能夠代替美國。那麼,美國是不是可以多印錢,然後隨便購買各國的商品,不勞而獲呢?

首先,美國因為是世界霸主,美元又是世界貨幣,美國又有強大的金融,美國通過金融手段掠奪世界各國的財富,本來就是經常的事情,美國與世界各國打貿易戰的背後實際上是在打金融戰,通過打金融戰獲得財富,這是美國一慣的思路,這一點其他國家還真拿美國沒有辦法,還不是美國的對手,說美國不勞而獲,這種客觀現實本身是存在的。

其次,美國能不能隨意想印多少美元就印多少美元呢?答案是,不能。為什麼呢?美元雖然是世界貨幣,美國人很清楚,只有保持強勢美元,才能對美國有利,只有強勢美元,美元才能幫助美國掠奪世界各國的財富,如果大量印美元,讓美元貶值,美元就不值錢了,美元就失去了世界貨幣的意義,沒有了強勢美元,石油等大宗商品就不能用美元定價了,更何況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是與一個國家的經濟掛鉤的,沒有任何國家可以隨便亂印貨幣。否則,就成了津巴布韋。

所以,美國寧願發行美國債券,向世界各國借了二十多萬億美元的債務,也不多印美元。這才是聰明的做法,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強勢美元,確保美元世界貨幣的地位。

你在現實中遇到任何難題都可以加盟皓脈財富生活聯盟圈諮詢。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創業的難題,生活的難題,企業發展難題,產業升級的難題,資本運作的難題,理財投資或融資的難題也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美元是世界貨幣,那麼美國能不能多印錢來購買各國資源呢?答案是否定的,但是美國多年以來是這麼做的。但是不勞而獲相反的是增大貨幣供給造就了美國的繁榮,技術創新的壟斷!

佈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根本原因是美國貨幣超發

二戰後因為美國的巨大黃金儲備造就了美元和美金的等號,70年代美國總統單方面宣佈不再為美元兌換黃金業務標誌了美元黃金脫鉤。佈雷頓森林體系規定35美元每盎司,幾十年後現在每盎司黃金已經達到了1300美元上方。這個過程就是美元大面積印錢的結局,而從美國廣義貨幣總量從上世紀70年代到現在也已經擴大了N倍。

美元超發後卻反哺了美國經濟的活力,目前美國在很多領域都保持了領先優勢。美國工業體系也是世界上最完善,這也保證了美元的實際購買力。

國際貨幣地位造就了美元成為各國的外匯儲備

目前國際貿易結算貨幣以美元為主,各國通過貿易順差賺取外匯儲備。雖然美國的廣義貨幣不斷增長,卻沒有帶來美國國內的實際通貨膨脹。

美元超發說白了就是美國政府對各國的負債,而加大貨幣供給也就是在全世界範圍徵收鑄幣稅來稀釋債務。

雖然很多人詬病美國的貨幣超發行為,認為現在美國人在向全世界借貸是對子孫後代帶來還款壓力。但是有一種說法是美國的子孫後代還會讓其他國家子孫後代繼續欠賬組合不得不說是一種無賴邏輯。但是這就是美元國際貨幣的優勢,你咬我啊?


美國人雖然沒有直接刷無賴用超發貨幣買世界其他國家的商品,但是這與搶劫其他國家財富有什麼區別呢?這就是國際貨幣帶來的價值,即便美國耍賴又能如何呢?除非出現下一個國際貨幣替代美元,但是這個貨幣出現後又能改變什麼呢?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


坐井觀牛


美國每次發生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印錢”,通過階段印錢的方式解決市場貨幣流動性枯竭的問題,並且能夠拉動投資、提高就業率。從一定程度講,美國能夠可以多印錢,有能夠實現購買其他國家的商品,實現“白紙換物資、白紙換黃金”。

但是,並不能肆無忌憚的印錢。

為什麼美國的貨幣美元能夠買遍全球?

說起這個問題,就要從上世紀初說起。十九世紀以及上個世紀初,世界的貨幣並不是以美元作為中心貨幣,而是以黃金、英鎊作為中心。在當時,因為國際貿易逐步形成,各個國家對於貿易之間的發生是用黃金、白銀作為計價媒介。

但是,由於殖民地、戰爭的開始,各個國家開始利用紙幣回收黃金,不讓更多的黃金流失至其他國家。而在這種時候,發揮著重要作用的就是英鎊。

1、殖民地眾多,具有“日不落”之稱;

2、國際貿易頻繁,貨幣流動性強;

3、執行“金本位”制度,也就是多少價格的紙幣可以兌換一定重量的黃金。

那麼,在這種背景下,各個國家為了能夠實現更為便利的國際貿易,將英鎊作為中間貨幣,進行兌換以及外匯儲備。

當然了,“金本位”制度,並非完美,是為了更好的將黃金留在本國紙幣換黃金的制度,但是隨著國際貿易的需求,順應了歷史的發展,所以在國際貿易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具有的缺點卻十分凸顯:

1、紙幣能夠兌換等價黃金;

2、存在匯率關係。

在這種背景下,還是有著紙幣換黃金偷運的情況存在,並且其他經濟體可以通過增加貿易往來,打開“印鈔機”增加本國內的貨幣數量,實現“薅羊毛”於英國。

所以,在上世紀初,英國開始不堪重負。隨後登場的就是美元了。

為解決更加頻繁的國際貿易關係,1944年確定了“佈雷頓森林體系”。這個體系延續的“金本位”制度,美元直接掛鉤黃金,多少價格的美元能夠兌換多少重量的黃金,美元開始成為世界的“中心貨幣”。

但是,在成為中心貨幣的同時,美元失去了“印鈔權”,因為等量的美元等於等量的黃金,黃金的增長幅度有限,所以,美元並不能快速的適應市場經濟的變化。

雖然有了新叫法“佈雷頓森林體系”。但,實際上卻與“金本位”制度相同,一樣具有著明顯的缺點。

其他擁有“印鈔權”的經濟體,可以通過擴大對美貿易,進而實現“薅羊毛”於美國。

最終,1977年,美國也不幹了,結束了“佈雷頓森林體系”。

在結束“佈雷頓森林體系”之後,美元像是“重獲新生”,因為重新擁有了“印鈔權”。

因為,在當時世界新興國家的擴大貿易關係,然後實現“薅羊毛”於美國,美國的貨幣呈現著不能滿足市場經濟的情況,更是以借貸的方式來避免市場貨幣的流動性枯竭情況。

當然,這種情況在1977年之後,有了更好的應對方式,就是:印鈔。

通過印鈔,美國可以實現“白紙換物資,白紙換黃金”。因為,就算是結束了“佈雷頓森林體系”,而在之後確定的“牙買加貨幣體系”之中,提倡的是多元化外匯儲備,而美元則是外匯儲備中最為重要的貨幣,並且掛鉤石油。能夠更好的實現流通於世界。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之後,更是幾輪的QE對沖風險,直接將美國快速帶入復甦的階段。

當然,美國雖然可以通過印鈔實現“不勞而獲”,但並不能大肆印鈔。為什麼?大肆印鈔,一旦出現經濟問題,特別是美元迴流美國本土市場的時候,美國也將會有著“大通脹”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