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覺得在人群中格格不入,一定要讀《局外人》

著名的現代詩人北島有一句詩叫做《無題》,內容是這樣的:

對於世界,我永遠是個陌生人;

我不懂它的語言,它不懂我的沉默;

我們交換的只是一點輕篾,如同相逢在鏡子中;

對於自己, 我永遠是個陌生人;

我畏懼黑暗,卻用身體擋住了,那唯一的燈;

我的影子是我的情人,心是仇敵。

如果你覺得在人群中格格不入,一定要讀《局外人》

之前讀到這首詩的時候不是很懂他想要表達的意思,就如同第一次看《局外人》這本書一樣,感覺不知所云,想不明白為什麼這樣的書竟然是暢銷書。時隔幾年之後,再來讀這本書,終於讀懂了其中的意義,也讀懂了北島的這首詩。

01

在書的開頭第一句,是充滿歧義的一句話:“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搞不清楚。”這句話的精彩完全不亞於《無聲告白》中的第一句:“莉迪亞已經死了,可是他們還不知道。”

這兩句話其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巧妙的勾起來人們的好奇心。

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可能媽媽是我們在這個世上最親密的人,沒有之一。為什麼主人公卻連他媽媽是哪天死的都不清楚,他和他的媽媽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他的媽媽又是為什麼死的,到底是今天還是昨天死的。這些問題吸引著我們,讀下去,來揭開謎底。

如果你覺得在人群中格格不入,一定要讀《局外人》

主人公默爾索的母親住在養老院裡,因為他的經濟能力有限,無法照顧自己的目前,就把她送到了養老院。因為去養老院路途需要輾轉好久,再加上他跟母親的感情並不深,便很少去養老院看望她,直到養老院通知他明天他的母親出殯。

只告訴了他明天出殯,並沒有告訴他到底是哪天去世的,所以就出現了小說開頭的那句話。他母親的葬禮流程都被養老院的工作人員安排妥當了,他去了之後感覺自己像一個旁觀者,完全無法參與進去,彷彿死去的人不是他的母親。

我們常常用“如喪考妣”來形容一個人的悲痛之前,考妣就是父母,在人們的主觀意念中,父母死了,那是天下最悲傷的事情了,我們一定要痛哭流涕,懊悔不已,然後才能體現我們的悲痛之情。

如果一個人的母親死了,當別人問他要不要看最後一眼時,他絕情的說“不了”,在守靈的夜晚,就連其他不相關的人都默默流淚,他自己卻在母親的靈前抽菸。怎麼看,這個人似乎都是對自己的母親沒有感情,是一個無情的人。

如果你覺得在人群中格格不入,一定要讀《局外人》

默爾索真的是這樣的一個人嗎?也許是也許並不是,只是面對母親的突然離去,他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養老院對於後事的安葬事宜,有自己的流程,每個人都恪盡職守,安排的妥妥貼貼,他作為當事人,反而像一個旁觀者一樣不知所措。

02

處理完母親的葬禮,默爾索在回城的路上遇到了女友瑪麗,兩個人一起喝酒,然後回家共度了一晚上。看似是一見鍾情的套路,但是當瑪麗問他愛不愛自己的時候,他的回答卻是“不愛”。

瑪麗有點生氣,說他連騙自己都不願意,但是默爾索卻依然堅持自己的說法,他覺得編一套謊話並沒有意義,他確實是不愛。

後來,當女友問他願不願意和自己結婚的時候,他回答說:“我結不結婚都行,如果你想結就結。”“那你為什麼要娶我?”瑪麗反問他。默爾索解釋說“這無關緊要,如果你希望結婚,那我們就結;再說,是你要跟我結婚的,我不過說了一聲同意。”

如果你覺得在人群中格格不入,一定要讀《局外人》

他說這些話的時候,似乎當事人不是自己,似乎在和別人談論一個毫不相關的人的生活。彷彿要結婚的那個不是自己,談戀愛的那個也不是自己。

其實不光在在愛情方面,默爾索是這種旁觀者的態度,其實其他的事情,他也是一種事不關己的態度,從來不會主動。跟他一起住了好幾年的鄰居雷蒙問他是不是願意和自己做朋友,他的回答是做不做都可以,很無所謂的感覺。

就連工作也是如此,他的上司問他是否願意去東京工作,在那裡會有一份環境更好,待遇更高的工作給他,相當於讓他升職加薪,而他的回答卻是,無所謂,他感覺升職加薪對他來說可有可無,他說:人們永遠也無法改變生活,什麼樣的生活都差不多,而我在這裡的生活並不使我厭煩。

默爾索就是這樣一個無慾無求的普通人,每天按部就班的過著不痛不癢的日子,不願意改變,也不願意接受新的事物,認識新的人。面對生活的變故,比如母親的離世,他也能夠平靜的接受,繼續遵從自己的內心誠實的活著。

如果你覺得在人群中格格不入,一定要讀《局外人》

他就像一隻沒有情緒的木偶一般,親人的離開不會讓他感到悲傷,女朋友的求婚也不會讓他感到快樂,升職加薪在他看來都是可有可無的東西。

他把自己生命的掌控權拱手讓給了那些局外人,別人願意和他做朋友他就願意,別人願意和他結婚他也同意,而他自己就像一個沒有思想的人,任憑別人擺佈。

03

默爾索的鄰居萊蒙是一個混混,默爾索在他的主動示好下兩個人成了所謂的朋友。為什麼說是所謂上呢?因為默爾索並不在乎是不是會多一個朋友,有人想和他做朋友,他就同意,沒有他就自己生活,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後來在萊蒙的邀請下,默爾索和他一起去沙灘度假,遇到了搶走萊蒙情婦的阿拉伯人,雙方發生了鬥毆,當默爾索再次獨自去沙灘後,再次遇到了那個阿拉伯人。在刺眼的陽光下,他看見對方手中有刀,於是率先殺死了對方,並在屍體上又補了4槍。

如果你覺得在人群中格格不入,一定要讀《局外人》

入獄後的默爾索,因為偶然的機會看到了這樣一則故事:一個男子出去25年,發財後帶著妻兒回到家鄉。為了給家人驚喜,他獨自住進了母親和妹妹開的旅店。他的家人沒有認出他,於是他為了開了玩笑,就特意租了個房間,亮出自己的錢財。

結果夜裡,他母親和妹妹為了謀財,用大錘砸死了他,把屍體扔到了河裡。第二天早晨,他妻子來之後告訴了他家人他的信息,他的母親和妹妹因為悔恨,一個上吊自盡,一個投井而死。默爾索覺得這個人是咎由自取,他說:人生在世,永遠也不該演戲作假。

默爾索在獄中,他的辯護律師來看他,想讓他對他在母親葬禮上毫不悲傷的表現作出符合常理人情的解釋,希望通過這樣可以減輕他的刑罰。律師告訴他,讓他說在母親葬禮上是因為過分悲傷,所以才流不出眼淚,但是他卻很不配合,說那是假話,他不願意說。

如果你覺得在人群中格格不入,一定要讀《局外人》

他的行為激怒了律師,律師招來督信上帝的預審法官來勸他,試圖讓他悔過,但是也未能如願。預審法官說,如果默爾索不信上帝,他會覺得自己的生活失去意義。默爾索卻覺得,法官的生活失去意義,是他自己的事,和自己沒關係。

他的行為再一次激怒了預審法官,在審判席上,所有的人都指責他麻不不仁,沒有人性,連自己母親的死都不悲傷。說他是有預謀的殺人,並不是自我防衛,也不是陽光太刺眼,他就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殺人機器。

身處在這樣的審判席上,作為被告,他卻沒有為自己即將被砍頭而感到任何的悲傷或者憤怒,也不願意為自己辯解。當他的律師費盡口舌想要減輕他的罪責的時候,他想的卻是檢察官的口才比他的律師好,比他的律師聰明。

他本可以為自己爭辯的,但是他考慮了一下卻放棄了,覺得沒必要。不和自己討厭的人多說廢話,是他自己的準則,即便是關乎他的生死,他也不願意破例。當他被送上斷頭臺時,他依然是平靜的,沒有憤怒,沒有悲傷,沒有不捨,腦海裡想的竟然是斷頭臺的構造不合理。

如果你覺得在人群中格格不入,一定要讀《局外人》

默爾索的人生就這樣走向了盡頭,走向了虛無。他最終接受了這個世界本就虛無的本質,他也不再掙扎,不再讓別人來掌控自己的人生,他真正的獲得了自由。

在死的時候,他說道:“現在我面對著這個充滿了星光與默示的夜,第一次向這個冷漠的世界敞開了我的心扉。我體驗到這個世界如此像我,如此有愛融洽,覺得自己過去曾經是幸福的,現在依然是幸福的。”

加繆在《局外人》的序言中,對默爾索做出一連串的讚詞:“他不耍花招,從這個意義上說,他是他所生活的那個社會里的局外人”, “他拒絕說謊……是什麼他就說是什麼,他拒絕矯飾自己的感情,於是社會就感到受到了威脅”, “他是窮人,是坦誠的人,喜愛光明正大”, “一個無任何英雄行為而自願為真理而死的人”。

加繆對這個人物可以說是非常喜歡這個人物,也許在這個人身上,有他自己的影子,或者說我們很多人都可以在默爾索的身上看到自己的額影子。我們看似自由,實際上卻並不是真正的自由,我們渴望得到他人的關注和認同,把自己的生命掌控權交到了他人手上,而自己卻成了自己生命的局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