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超突然發文想逃離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可能正在損害孩子心理

點個關注,每日趣看心理看八卦,學習心理乾貨。每次你迷茫的時候我都在。

“想逃離這個家……”,某天深夜鄧超突然在微博上發文表示自己想要離家出走。與孫儷結婚8年的鄧超,一直是人人羨慕的幸福模樣,此言一出震驚10萬網友。結果往下一看,大家就被他後半句的解釋笑暈了。

對於自己想要離家的原因,鄧超超級委屈的抱怨:“付出再多,也約不到一個孩子睡覺。”

鄧超突然發文想逃離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可能正在損害孩子心理

接著,網友紛紛吐槽:

鄧超突然發文想逃離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可能正在損害孩子心理

說起鄧超的父親形象,在大家的記憶中,好像只有四個字可以概括:離經叛道。一般的父親,面對孩子亂塗亂畫,不批評教育,那也得立馬阻止。但是鄧超不!在孫儷意圖阻止孩子亂圖畫時,鄧超說服孫儷,孩子的天性更值得保護。

明星寶寶當中,鄧超的孩子一直是在優秀髮展當中。一般而言,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或心理問題如:逃學、撒謊、網癮、頂撞父母、離家出走、還有打架傷害、參與搶劫等“發病期”多在12歲前後至18歲前後。但是,這一年齡段的行為問題和相關的心理問題都源於12歲之前。而且源於父母對孩子的撫養方式。

鄧超突然發文想逃離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可能正在損害孩子心理

在做父母之前您是否想過下列問題:

☞01.你是否有足夠的時間來陪伴孩子成長?

如果你只需掙錢,如果你事業太重要,如果你沒有時間親自哺育,那你暫時一定不適合要孩子,否則,極有可能事業做大時孩子已經成陌路人……

☞02.你是否有足夠的耐心來陪伴孩子?

如果你是一個只需要別人關心你、而不願意關心別人的人;如果你對生活瑣事沒有耐心也極不情願做這類事時,你要考慮一下是否短期要當父親或母親。

☞03.你是否知道孩子心理發展的幾個基本的階段,每階段你需要做什麼來完成對他的“心理撫養”?

心理撫養的內容哪些在先,哪些隨後?哪些是基礎性的心理撫養,哪些是一生的心理撫養?如果你以為你的孩子生出來後會自然長大,自然懂事?那你一定失望。

鄧超突然發文想逃離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可能正在損害孩子心理

因為,在現代社會你不教育,電視、網絡會教育他(她),當你發現孩子身上出現種種“毛病”時,你再行動已晚——心理發展有關鍵期。尤其獨生子女時代,父母沒有實驗期,當你終於明白撫育道理時可能已經錯過了最佳教育期。

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針對性教育她。一般的父親,孩子要是想在自己頭上動土,那必是言辭拒絕,說不得還要批評教育孩子一番。

鄧超依然不!父親的顏面,哪有孩子的審美培養重要,於是他甘願做一個聽話的真人模特,女兒想扎頭花扎頭花、想編小辮編小辮。

鄧超突然發文想逃離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可能正在損害孩子心理

面對孩子的心血來潮、異想天開,一般的父親不是選擇一笑而過,就是苦口婆心規勸。鄧超還是不!孩子想在家滑雪?好創意!

鄧超在大加讚賞之餘,立馬與孩子一起活動手指,開動腦筋,化身為搞怪發明家,發明出可以在家滑雪的獨特雪橇。

鄧超突然發文想逃離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可能正在損害孩子心理

什麼父親的威嚴,什麼父親的體面,在鄧超這裡,完全不存在的。在許多孩子的印象中,父親是嚴厲的、是沉默的、是專制的、是不苟言笑的。對他們來說,父親兩個字,就等同於威嚴,等同於規則。缺乏交流、一溝通就上綱上線,是典型的中國式父子關係的寫照。

這種關係拉開了父親與孩子之間的心理距離,也減弱了父親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鄧超突然發文想逃離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可能正在損害孩子心理

接納是教育的前提。讓孩子接納,說難不難,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時候,把自己放低、將自己變小,變成孩子,和孩子一起玩就夠了。

因為對孩子來說,一個會陪自己玩的爸爸就是好爸爸。

日本電影《如父如子》講述了一對孩子被抱錯,然後嘗試迴歸到自己家庭的故事。原本在鄉下長大的孩子琉晴,回到了城市的精英家庭。高檔的衣服、精緻的美食、有趣的玩具、還可以學習鋼琴和畫畫,但是琉晴沒有絲毫的開心。

鄧超突然發文想逃離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可能正在損害孩子心理

新爸爸的教育指導、新媽媽的照顧討好,他完全接納不了。煎熬的他,只覺得痛苦,腦中唯一的想法就是逃離。在某天臨睡前,他許下願望,希望回到爸爸和媽媽身邊。

鄧超突然發文想逃離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可能正在損害孩子心理

而另一邊,被換回到農村的慶多,卻完全是另一種體驗。雖然這個家物質條件比不上原來的家,雖然新父母的社會地位和文化程度都不高,但是他的新“父親”很快就俘獲了他的心。新“父親”會幫他修理壞掉的玩具、會給他講他感興趣的故事,會陪他一起玩遊戲,洗澡時還會快樂地與他打水仗。離開了原來的生活,慶多的笑容甚至更多更燦爛。

鄧超突然發文想逃離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可能正在損害孩子心理

我們中國的許多父親與劇中精英父親良多一樣,努力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對孩子進行嚴格的規則教育,希望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未來。結果卻贏不了孩子的心,得不到孩子的認可,甚至傷害了孩子卻不知。想一想,這難道不是一個父親最痛最可悲的事情嗎?

今日話題

你如何看待鄧超式的親子教育?


最勁爆文

點個關注,每日趣看心理看八卦,學習心理乾貨。每次你迷茫的時候我都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