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後經歷三段感情,終於學會如何去愛,婚姻從來不是1+1

兩年前,我的同事小李結束了為期3年的婚姻,離婚的時候,她30歲。

其實在我們看來,小李和老公還沒有到非離不可的地步,用我們的話來說,他們的婚姻還可以搶救一下。

但是,小李說她受不了。過來人,總是見慣了感情裡的那些狗逼事情,很多人都習慣了在心裡計算代價,離的代價是什麼?不離的代價是什麼?兩害相權取其輕,成年人,必須會做選擇。

離婚後,小李沒有太久的封閉自我,大概過了半年的時間,就已經調試好心情。

離婚後經歷三段感情,終於學會如何去愛,婚姻從來不是1+1

於是,我們辦公室這些八卦們,就開始張羅著幫小李介紹對象了,小李雖然32,經歷過一次婚姻,但是因為沒有生育過小孩,所以看上去依然還是很年輕。只是,小李前後和3位男士相處,到最後還是沒有一個成功的。

姐弟戀:年輕人給不了我想要的

先是介紹了一個男孩,叫他男孩,因為他比小李小三歲。年齡不算大,但是因為工作環境比較單調,沒有太大的交際圈,所以一直都沒怎麼談過戀愛,家裡面比較著急,不想男孩子翻過30還沒結婚。他和小李相處了大概3個月的時間,小李就明確回覆男孩說他們不合適,我們就覺得挺納悶。

離婚後經歷三段感情,終於學會如何去愛,婚姻從來不是1+1

小李說:"我不喜歡比我小的男人,總覺得他們不成熟,我前夫就是,我吃一塹長一智。我雖然三十幾了,但是作為一個女人,我還是希望被呵護、被照顧,我不想像個老媽子一樣去照顧一個大男孩。"

合作戀:有形無神的婚姻沒有靈魂

有了第一次的教訓,接下來我們再給小李介紹的時候,就會幫她篩掉一些年齡小的,這次,給她推薦了一位成熟穩重的律師,離異,但是身邊沒孩子。到底都是比較成熟的人,兩人見面聊天也是直奔主題。三兩次見面下來,差不多都對對方有了比較全面的瞭解,並且很快見了雙方的父母。就在我們以為他們就要談婚論嫁的時候,小李說,他們黃了。

離婚後經歷三段感情,終於學會如何去愛,婚姻從來不是1+1

"剛開始,我覺得我們都很坦誠,這點很好,但是,一切都太順利了,這還不到4個月,就要討論婚事,而且,她還要求我調整工作,把婚後生幾個小孩,生男生女都給我安排好了。我總覺得,這一切太倉促了。而且他太精明,把我的工作、生活,似乎都安排得天衣無縫。但是我卻感覺不到他對我有什麼感情,所有這些都像是例行公事……"小李跟我們說這些的時候,那位律師據說已經開始和別的女人見面了。

代溝戀:婚姻裡被操控的感覺太難受

那位律師可能是由於職業原因吧,對任何事情都像辦案一樣,雖然條理清楚,卻顯得缺乏溫情。我們給小李介紹的第三位男士,比小李大5歲,年齡上我們其實蠻擔心的,快四十了,但是小李見過面之後,覺得還好,這也是小李交往時間最長的一個。這個大5歲的男人很溫暖,陪小李逛街,接小李下班,週末還會在家裡為小李做飯,小李也說,和他在一起感覺很暖心,隱隱約約有種父愛的感覺,雖然小李從不缺父愛。

離婚後經歷三段感情,終於學會如何去愛,婚姻從來不是1+1

他們6個月後分手的,小李說:"時間長了之後,發現他有種控制慾,就是那種出門到哪要打電話報道,晚上10點前必須回家的那種,我和閨蜜見面,他竟然調查我閨蜜的職業,因為閨蜜是在夜店工作,他就要求我減少交往,我受不了他這種控制……"。

到這,我不得不跟小李深入聊聊婚姻中的感情如何經營了。

婚姻不是1+1,而是0.5+0.5

回想一下小李離婚後的三段感情,可以看出小李對再婚的需求。

拒絕小男友,其實表現出小李渴望在愛情裡被照顧被呵護;

拒絕律師,說明小李還相信愛情,不想過那種只有形式的婚姻生活;

拒絕"大叔",說明小李想要在婚姻中夫妻雙方是平等的姿態。

其實,這三個需求都是很自然、很正常的。

無論男女,都希望在感情生活中被關愛,但是,任何一方都不能夠一味索求而吝於付出;

這個世界每個人經歷不同,有的人相信愛情,有的人等待喚醒,無論是去找到對的人,或喚醒一個人的愛,我們都不要過那種無愛的乏味生活,這一點,我是支持小李的;

在婚姻中,平等的姿態非常重要,否則就把夫妻生活過成了父女生活。

但是,這個世界並沒有一個人是完完全全為你而生、符合你的要求的,兩個人能走到一起,就說明你們有相似之處,可能只有0.5的相似,但是,婚姻通常不是兩個高度契合的人的結合,大多數都是0.5的相似,然後通過長時間的磨合和調整,才能成就一個趨於完美的婚姻。

所以,好的婚姻不是等來的,也不是找來的,而是積極地打磨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