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一定要先看看對方的父母

前幾天,北京電視臺的《大戲看北京》請到了《芝麻胡同》的主演做了一期訪談,在聊到情感和婚姻的時候,何冰講到了自己的一件事。

當年,他和妻子熱戀時,第一次到對方家裡去。媽媽對他說:“你要和你的準岳母多聊天,因為你以後娶的就是她。”

何冰當時覺得很奇怪,怎麼會呢?自己的女友是高學歷人才,還出過國,怎麼能是岳母的模樣呢?

一晃幾十年過去,有天何冰在家裡看到妻子的樣子,頓時就笑了:妻子就連姿勢都和岳母是一模一樣的。

所以,有人說:結婚,一定要看看對方的父母,因為他們的樣子裡,就藏著你未來婚姻的模樣。

結婚,一定要先看看對方的父母

我的好友小林曾經有過一段很短暫的婚姻,而提起那段往事,她就悔不當初。

那時她剛參加工作,一次很偶然的機會,認識了羅凱。他的英俊外表和多才多藝,一下子打動了小林的心。

可是,當她把羅凱帶到父母面前,以為他們會滿意地接受他時,父母卻一口回絕了。

父母苦口婆心地勸她:她是國企高管,收入頗豐,而羅凱只是一個普通職員,父母原是郊區的菜農,並且父母早年離異,這樣的家庭和職業差異,兩人怎麼能相配呢?

沒想到,小林卻一意孤行,甚至不惜與父母斷絕關係,也要和羅凱在一起。

她說:都什麼年代了,你們怎麼還講究門當戶對?老封建!

她和羅凱結婚沒多久,兩人就因為消費觀念的不同,發生了激烈的衝動。小林買了一件大衣,花了小半個月工資,原以為羅凱會像以前一樣誇讚自己,沒想到羅凱一問價錢,就勃然大怒,說她花錢不和自己商量,太自以為是,太虛榮,太奢侈了。

並且,由於出身單親家庭,羅凱的內心一直很自卑,對於小林的消費觀,他一直深惡痛絕,兩人時常戰爭不斷。而小林的婆婆,非但不幫小林說話,反而陰陽怪氣地說:“你既嫁到我們家,就該守我們家的規矩,收收你以前的大小姐脾氣吧。我們家把你娶過來,可不是讓你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以後你買什麼東西,都得先經過你老公的同意。”

一開始,小林還能忍,因為她捨不得這段感情,可當有一天,她在洗衣機裡看到婆婆把自己的內褲和襪子一起洗的時候,她再也忍不住了。

離婚之後,小林才深深體會到了父母的用心良苦。原來,結婚不僅僅只是嫁給一個人,而是要和他身後的社會群體結婚。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出身,不同的背景,必然會產生出不同的三觀,不同的理念,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關係模式。

而這些差異,會讓婚姻產生巨大的摩擦和矛盾,甚至走向失敗。

結婚,一定要先看看對方的父母

為什麼結婚一定要門當戶對?因為在相似的環境中產生的相似的境界和格局,會成為婚姻的助力。好的婚姻,就像翹翹板,勢均力敵才好,而如果一方太重或太輕,都會造成失衡。

結婚,一定要看看對方的父母,他們的身份、性格、處世態度,都是婚姻之後的走向。

就像簡·奧斯汀曾說:“婚姻只考慮家境是荒謬的,不考慮家境是愚蠢的。”

戀愛是兩個人的事。但是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

而對方父母的模樣,就是之後婚姻的模樣。

結婚,一定要先看看對方的父母

多年前,曾經有一部熱播的電視劇《雙面膠》,講述的就是因為門不當戶不對而最終引發慘劇的故事。

上海姑娘麗娟家境良好,從小嬌生慣養,當她認識了大學畢業後留在上海工作的東北小夥亞平後,不顧父母的強烈反對,執意要嫁給他。

亞平家境一般,是個“鳳凰男”,這樣的條件,讓麗娟的父母強烈不滿,但拗不過愛女的固執,於是出資為二人在上海買了房子,同意了兩人的婚事。

最初,二人的生活既浪漫又幸福,可是,隨著亞平父母的出現,這所有的美好都被打破了。

亞平的父母看不慣麗娟的妖嬈和嬌氣,天天在兒子面前數落她的不是,婆媳二人產生了激烈的衝突,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終於,亞平失去了理智,把拳頭砸向了自己的妻子。

結婚,一定要先看看對方的父母

就像《新結婚時代》裡說的那樣:“結婚你不是嫁給了某一個人,而是嫁給了這個人的全部社會關係。你們倆的結合就是兩個家庭的結合,他娶了你,就等於娶了你的一切,包括你的社會關係、你的父母……

《門第》裡的羅小貝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話:“經歷了許多事,我現在才明白,我跟春生最重要的障礙是根深蒂固的門第觀念,我們成長環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社會地位、經濟收入,消費觀念也不同,有很大差異。”

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帶著原生家庭的烙印,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會對他的三觀形成產生很大的影響,而這種觀念,是很難改變的。

心理學家認為:在婚姻狀態中,看似夫妻雙方是在與自己的配偶相處,實際上卻是在不斷的重複經歷自己過去與父母的關係。婚姻關係,其實是每一對夫妻在成長的過程中與雙方父母互動的模式。

門當戶對,不是說要經濟基礎相似,貧富相當,而是雙方身後的兩個家庭,在價值觀上,必須旗鼓相當。

所以,結婚一定要先見見對方的父母,他們的三觀裡,就藏著未來婚姻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