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惠陽這位媽媽懷胎十月,竟生下一個“透明蛋”

10月26日12點多,

一個肉球狀的

“蛋生寶寶”降生了,

小寶寶在“肉球”裡五官清晰可見,

“肉球”裡還充滿了液體。

神奇!惠陽這位媽媽懷胎十月,竟生下一個“透明蛋”

蛋生寶寶在胎膜包裹下,五官清晰可見。

看到這個情況,

為保母嬰安全,結合孕檢提示及孕婦實際情況,該院產科首次採取保留胎膜囊的剖宮產手術,順利接生了一名重4.6斤的女嬰。新生兒除了體重偏低,其他指標評分都很好。據悉,這是該院首例“蛋生寶寶”。

產檢發現胎兒比實際孕周小

市民楊女士此前有過兩次懷孕經歷:一次是因產檢中提示胎兒染色體異常,不得不做了引產術。第二次懷孕,順利生下一個健康男孩。今年初她再次懷孕,生一個豬寶寶的憧憬讓她特別開心。

誰知,孕檢期間,楊女士的一些指標不太樂觀。惠州市第六人民醫院產科負責人童幹益副主任醫師告訴記者:“孕婦37周+6天時來做彩超,結果提示胎兒像33周的大小。我們考慮是胎盤功能不良導致胎兒生長受限。當天的胎監顯示胎兒窘迫,必須儘快終止妊娠。”

結合產婦對這個寶寶期望值非常高以及其過去的病史,產科對此召開病例討論,經過術前反覆討論,徵得產婦及家屬同意後,決定行保留胎膜囊的剖宮產手術。

神奇!惠陽這位媽媽懷胎十月,竟生下一個“透明蛋”

主刀醫生和女嬰。

傳統剖宮產是破了膜才把小孩取出來,宮腔壓力會壓在小孩身上和臍帶上,有可能引起胎兒缺血、缺氧的發生。考慮到這個寶寶為低體重兒,醫院產科決定採取保留胎膜囊,使胎兒和胎膜囊完整地娩出體外後再破膜,可以減少宮縮對胎兒及附屬物的壓力,減少誤吸及窒息率。“包著膜出來的話,這種壓力沒有直接作用在胎兒身上,對低體重兒是一種保護。”童幹益說。

手術過程“如履薄冰”

胎膜就是包裹羊水的那層膜,薄如蟬翼,十分容易破裂,保留胎膜娩出胎兒難度大、概率低,非常罕見,對手術醫生的臨床經驗和手術操作有極高要求。

神奇!惠陽這位媽媽懷胎十月,竟生下一個“透明蛋”

“雖然我們以前沒有試過,但術前我查閱了很多資料,此次方式並不是隨意而為。相關專家研究表明,這個手術可很好地保護早產兒、低體重兒。”手術當天,童幹益主刀,她劃開肚皮後,小心翼翼地切開子宮,分離黏膜,小心地將胎膜囊連同新生兒完整地托出宮腔外後再破膜。胎膜一破,寶寶“哇”的一聲大哭,感染了手術室內所有人,大家喜極而泣。產婦及家屬對這次生產手法積極配合,也非常滿意。寶寶雖然體重偏低,但其他指標評分都不錯,目前寶寶在保溫箱,狀況良好。

據悉,保留胎膜囊的剖宮產手術,一是減少了產婦發生羊水栓塞的可能性;二是最大限度地減少新生兒的損傷和羊水誤吸的幾率;三是避免胎兒娩出體外後水分丟失,導致體溫驟降,這對早產兒、低體重兒尤為重要;四是如孕婦為帆狀胎盤、血管前置,此種術式可避免臍帶血管破裂,減少新生兒貧血及窒息的發生率,為下一步搶救打下基礎。

童幹益說:“從醫療安全角度來說,即使保留胎膜囊的剖宮產手術不成功,也可即時轉為傳統剖宮產術,對產婦和胎兒均無額外損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