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旅丨銅陵大通老街

大通老街位於銅陵城郊。

大通古名瀾溪,於唐代設大通水驛,自宋開寶八年建鎮,距今已有千年歷史。

清末民初,大通鎮作為《煙臺條約》的重要通商口岸,當時曾與安慶、蕪湖、蚌埠齊名,為安徽四大商埠之一。

至今,老街上仍有保存完整的桿秤製作、漁網編織、藤藝編織等傳統手工藝。

對岸的和悅洲曾為鹽務招商局、長江水師、安徽臨時軍政府駐地,繁盛一時。和悅洲有三街十三巷,銅陵國家級長江淡水豚自然保護區位於此。

徽旅丨銅陵大通老街

大通老街最讓我難忘的是大通理髮店。理髮店末代師傅施漢成(樅陽人)今年69歲,他與72歲的搭檔陳家遠(廬江人)一輩子默默守在這裡。

據施漢成介紹,大通理髮店1955年從徽州轉到黃金碼頭大通時共有12名理髮師傅,設兩名經理,同時還配有會計、出納、燒水工和挑水工。

此後大通理髮店蒸蒸日上,在周邊開設了數家分店。陳家遠就是當時大通理髮店的副經理。

徽旅丨銅陵大通老街

△大通理髮店

如今,大通理髮店的理髮工具都是前輩們留下的。掛在店裡的理髮鏡是當時買的進口貨,鏡面至今仍清澈如昔。

在理髮店後堂,一塊石碑上清晰地刻有“民國三十七年重建”等字樣。

徽旅丨銅陵大通老街

△老牆上的石磚寫有“民國三十七年重建”

施漢成說,上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大通理髮店每年可以剪落數千斤頭髮。

隨著時間的流逝,理髮店內的樓鋼和樓梯部分已損壞,頂柱下沉。2016年至2018年大通理髮店前後修了三次,老人們如今比較滿意理髮店現有的格局。

徽旅丨銅陵大通老街

△大通理髮店翻新

徽旅丨銅陵大通老街

△大通理髮店的老式工具箱

如今,一年四季從清晨到日暮,來老街的遊客行經於此,不約而同放慢腳步,紛紛掏出手機到此拍照留影。

大通理髮店旁有一家鐘錶店,店主張曉林16歲到江蘇江陰拜師學藝,學成後一直在大通,因技術精湛,有的外省顧客也紛紛找上門來。

言談中,張曉林對老街瞭如指掌,他對這裡的一草一木傾注了深情。

徽旅丨銅陵大通老街

△鐘錶師傅張曉林

再往老街裡走,是銅陵縣水產公司。54歲的劉志安此前在水產公司工作,他祖上三代也一直在此耕耘。

據劉志安介紹,大通老街曾有水產、藥材、菸葉、糖酒、百貨、木材、煤炭、石油等8個公司。拍攝時,居民佘雪琴老人驕傲地說:“地球上有的店,曾經大通都有。”

徽旅丨銅陵大通老街

△劉志安祖上三代人都在此耕耘

在老街,除了商業氣氛濃厚,愛好文藝的居民也真不少。

祖籍湖北鄂城的餘錦水老人酷愛書法,他趴在地上寫毛筆字的模樣,真叫“孜孜不倦、樂不思蜀”。

徽旅丨銅陵大通老街

△61歲的餘錦水痴迷書法

乘輪渡到達對岸的和悅州,躍入眼簾的滄桑感深烙於心。行走在和悅州,四周安靜得似乎只能聽到心跳。

眼前的老街像一座豐碑,述說著曾經的繁榮和喧囂;它又像一部歷史小說,跌宕起伏,引人深思;它還像一幅油畫,畫面的機理和質感,把整個眼睛都塞得滿滿的。

徽旅丨銅陵大通老街

△裁縫鋪

徽旅丨銅陵大通老街

△忙碌的雨中老街,居民們拉著蔬菜到市場販賣

徽旅丨銅陵大通老街

△大通老街蘭溪古橋口

徽旅丨銅陵大通老街

△老街舞龍迎新年,長街宴即將開席

徽旅丨銅陵大通老街

△家家門口都曬鮮魚

徽旅丨銅陵大通老街

△鐘樓

徽旅丨銅陵大通老街

△和悅州居民往來兩岸靠輪渡

一腳踏入和悅州,似乎穿越兩個時空。在老街石板路,偶遇數居民。63歲的王玉珍獨自在和悅洲一隊住了六年,子女們偶爾過來看看。她說,以前和悅州相當熱鬧,晚上乘涼的人站滿了過道。如今她經常看到一些畫家在這裡數日持續創作,這讓她明白,和悅州一直都受大家的追捧,它並不寂寞。

往來和悅州靠輪船,最晚一班輪船是傍晚6點。已近5點半,我在島上一戶農家樂住了下來。老闆說他的小店明天開業,我是他的第一位顧客。想來,還真有些榮幸。

徽旅丨銅陵大通老街

△陽光下的和悅州三街十三巷,毀於日軍狂轟亂炸的野蠻行徑

徽旅丨銅陵大通老街

△和悅州刻下了時間的滄桑

徽旅丨銅陵大通老街

△和悅頭道街

徽旅丨銅陵大通老街

△趕集歸來的居民

徽旅丨銅陵大通老街

△位於和悅州上的鹽務招商局舊址

輕輕的風,細細的雨,滄桑的牆,斑駁的路,傾聽著兩段時空的對話,我在歷史的胸膛吮吸著時間的甘露,思索著未來的腳步,酣暢淋漓,意猶未盡。

正值中秋節,我獨自陪著島,數著一片寧靜與祥和。此刻,和悅州儼然就是我的小島。

雨中的黑夜漸漸降臨,一個清新的早上也很快會來臨……

徽旅丨銅陵大通老街

作者/陳群

徽旅丨銅陵大通老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