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鄉農商銀行:服務三農有溫度 金融支農零距離

內鄉農商銀行:服務三農有溫度 金融支農零距離


10月30日,內鄉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汪玉平協同內鄉湍東鎮領導,到該鎮龍頭村種植大戶王鋒家走訪,汪玉平對王鋒需要信貸資金等情況作了詳細詢問,並就對提出的問題耐心解答。

王鋒表示,自己想用點款,想再添一臺新旋耕機,自己家一臺到農忙時活幹不及。瞭解情況後,汪玉平當場讓客戶經理孫冰、李虎英、郭俊紅根據家庭財產狀況進行授信,不一會電腦顯示授信5.3萬元。

王鋒高興地說道:“我就差個4萬左右,這下好了,到下次農忙時再弄臺新的,再僱個人,就能甩膀子大幹一場。”該行客戶經理在第一時間到農戶家中,在瞭解村民們對金融的需求情況後,能夠當場開展授信額度,讓農戶不出村就能享受到金融服務。

種植大戶王峰被內鄉農商銀行及時授信的故事並非個例。該行領導每月至少3次帶隊下鄉調研的做法,不僅拉近了農商銀行與農戶之間的感情,還讓缺少必要資金的農戶切實感受到了農商行的“金融普惠”和“服務三農”的初心。

如今,內鄉農商銀行主要經濟指標總體位居南陽市農信系統第一方陣,該行為縣域金融高地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該行努力提升和改善農村金融支付結算環境,擴大金融服務覆蓋面和服務深度。通過手機銀行入戶率、網上銀行入企業率、自助機具進村入社區率三個“100%”的“普惠金融戰略”。截至目前,該行通過城區自助設備、POS機終端、農村自助銀行和金融便利店,實現了“鄉鎮、村組、社區”網點全覆蓋。

同時,該行注重發揮銀醫通、“錢e付”等電子銀行新業務的拓展力度,完善服務手段;按照“鄉鄉有網點、村村有服務”要求下沉金融服務重心,逐步將普惠金融服務點覆蓋全轄288個行政村,構建縣域金融服務中心、鄉鎮惠農服務站、村級金融服務點”的三級網絡建設,實現老百姓小額支付、掃碼支付、內鄉快貸、手機銀行四項業務“不出村”,從而構築農商銀行支農、惠農、便民的綠色通道。

該行在支持小微企業也是責無旁貸,該行圍繞牧原股份公司,圍繞其產業鏈條上的上下游眾多小微客戶,成立專門的“牧原事業部”,將服務觸角延展到糧食收購、加工,機械製造、倉儲物流等環節上,並卓有成效地創新了“牧原快貸”和“內鄉快貸”手機APP項目,極大地方便了小微企業和眾多個體私營業主。

該行憑藉其機構網點、人員、產品等貼近市場、貼近小微業主的優勢,在更好地依據小微企客戶群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產品和服務的同時,進一步在金融服務上致力於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理財諮詢、產品推介等綜合性金融服務。

此外,該行與產業集聚區、特色商務園區的金冠電氣、東富印務等龍頭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因企施策、一企多策。利用互聯網科技和大數據技術,將部分貸款品種移至“線上”,並將“線下”與“線上”相融合,推出如存貨倉儲質押貸、果農地租貸、“應收賬款”循環融資貸、土地確權貸、光伏貸等貸款創新品種,很好滿足小微企業差異化信貸需求,併為79家企業提供理財、結算和資產增值等一系列金融服務。

近兩年來,內鄉農商銀行圍繞“建設有溫度的百姓身邊銀行”這一發展理念,把農商銀行的“溫度”真正地傳遞給了農戶,成了很多老百姓心中的“放心銀行、貼心銀行”。

兩年來,該行精心打造了行業化和區域化相結合的專屬授信決策模型,信貸模式實現了無抵押免擔保,快速獲貸、隨借隨還。同時深入瞭解三農的資金使用特點和需求,提供按日計息、隨借隨還的計息方式,借款時間可靈活掌握。該行以各村普惠金融服務網點、社區超市、個體戶為依託,把銀行服務向偏遠山村延伸。另外,各鄉鎮支行營業網點設立金融消費者維權監督電話,在服務大廳設立 “維權窗口”,專人受理投訴;對工作環境進行升級改造,增加便民服務窗口,並對外業務實施一站式辦理,最大程度方便企業和群眾,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該行每月不定時組織人員宣傳金融知識活動,普及公眾的金融知識,強化公眾的風險意識,大大增強社會公眾自覺規避風險意識,切實加強對金融知識的瞭解,進一步增強辨識能力和警惕意識。

“截止今年10月末,我們內鄉農商銀行已對小微企業累計發放貸款16.8億元,涉及三農貸款66.5 億元。今後我行會緊緊抓住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農民職業化的趨勢,創新支農手段,豐富經營板塊,實現管理模式和組織體系的現代轉型。同時,承擔根系‘三農’的社會責任和企業使命,力爭把農商銀行建成百姓貼心服務的首選銀行,行業標杆行,併為實現上市行‘三步走’打下夯實基礎。”汪玉平躊躇滿志地說道。(杜明 李永星 胡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