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沉睡的廢墟記憶——蓬巴爾古堡訪客中心

喚醒沉睡的廢墟記憶——蓬巴爾古堡訪客中心

位於葡萄牙的蓬巴爾古堡(Pombal castle)可謂充分證明了“時間是最能改變建築環境的一大要素”這一定律。

自羅馬帝國以來,這一古堡就坐落於阿倫卡河畔(Arunca river)的山巔,扮演了多種不同的角色,並參與了各類空間和社會實踐。這個古堡從最初的的小型社會,逐漸發展為軍事戰爭裡領土網絡中一個重要的防禦體系,再到現在,最終成為這一片區的地標和大眾的旅遊目的地。COMOCO建築事務所在完成蓬巴爾古堡山頂的整合設計之後,又被業主邀請為古堡再設計一個遊客中心。設計範圍包含了這一片區的室外場地,以及古堡既有設施的維護更新。

喚醒沉睡的廢墟記憶——蓬巴爾古堡訪客中心

項目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針對古堡豐富的多層歷史進行設計策略的定製,使之既不喧賓奪主,也不黯淡無光,而是恰到好處地在眾多文物間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在設計過程中,有一點是值得確定的,那就是保留那些作為集體記憶存在的廢墟和文物,甚至在必要時候,對其進行強化處理。而這一點也就成為建築師在設計過程中的一大基礎原則。

喚醒沉睡的廢墟記憶——蓬巴爾古堡訪客中心

喚醒沉睡的廢墟記憶——蓬巴爾古堡訪客中心

喚醒沉睡的廢墟記憶——蓬巴爾古堡訪客中心

建築師在項目中所採取的設計策略是相當直接的。首先,建築師對既有的石灰石鵝卵石人行道進行了修復,用礫石對殘損部分進行了填補。其次,建築師對高樓內的欄杆進行了微調,並重點設計了塔樓內展覽空間的平面和傢俱佈局。而項目中,最棘手的問題則在於如何在這一片區置入一個新的空間體塊,以扮演遊客中心的角色,並承擔三項基礎空間需求:訪客的接待空間、呈現古堡虛擬歷史的顯示屏和一個存儲空間。

喚醒沉睡的廢墟記憶——蓬巴爾古堡訪客中心

喚醒沉睡的廢墟記憶——蓬巴爾古堡訪客中心

喚醒沉睡的廢墟記憶——蓬巴爾古堡訪客中心

喚醒沉睡的廢墟記憶——蓬巴爾古堡訪客中心

考慮到古堡片區只有1200平方米的較小面積,加之其內還有不少文物,若置入一個全新的體塊勢必會和既有的元素產生不小的衝突。因而,建築師對新建的遊客中心進行了一些定義:一方面,其要能和既有的古堡特性進行無縫的融合;而另一方面,其又要能成為既有建築結構的全新部分。換句話說,建築師希望能和既有環境創造一種對話關係,以讓這個全新的構築物能夠激活既有的沉睡空間。

喚醒沉睡的廢墟記憶——蓬巴爾古堡訪客中心

建築師將新建遊客中心的面積壓縮到了最小,而建築體塊的靈感則是源於古堡傳統的石砌技術。建築師還專門設計了一個樓梯,可以使遊客行至與古堡內部相連的平臺。同時,該平臺還可以讓遊客欣賞到位於古堡西南側幕牆的16世紀葡萄牙晚期哥特風格的窗戶。新置入的這個遊客中心,對現有的古堡室外景觀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控制,並使其能更好地免受未知威脅的影響,從而創造了一個恰到好處的邊緣空間,為來訪者提供了一份別樣的空間體驗。

喚醒沉睡的廢墟記憶——蓬巴爾古堡訪客中心

總的來說,蓬巴爾古堡訪客中心的設計採用了一種刻意的模糊手法,以在既有的石灰石單體、和藹可親但煢煢獨立的古堡、以及初來乍到的訪客中心間,尋找一種最佳的地形特徵和空間契合感。

喚醒沉睡的廢墟記憶——蓬巴爾古堡訪客中心

喚醒沉睡的廢墟記憶——蓬巴爾古堡訪客中心

喚醒沉睡的廢墟記憶——蓬巴爾古堡訪客中心

喚醒沉睡的廢墟記憶——蓬巴爾古堡訪客中心

項目圖紙

喚醒沉睡的廢墟記憶——蓬巴爾古堡訪客中心

▲ 基地平面圖

喚醒沉睡的廢墟記憶——蓬巴爾古堡訪客中心

▲ 基地佈局圖

喚醒沉睡的廢墟記憶——蓬巴爾古堡訪客中心

▲ 項目平面圖

喚醒沉睡的廢墟記憶——蓬巴爾古堡訪客中心

▲ 首層平面圖

喚醒沉睡的廢墟記憶——蓬巴爾古堡訪客中心

▲ 屋頂平面圖

喚醒沉睡的廢墟記憶——蓬巴爾古堡訪客中心

▲ 立面圖1

喚醒沉睡的廢墟記憶——蓬巴爾古堡訪客中心

▲ 立面圖2

喚醒沉睡的廢墟記憶——蓬巴爾古堡訪客中心

▲ 節點圖

項目信息

地址:蓬巴爾, 葡萄牙

建築設計:COMOCO

建築面積:1200.0 平方米

項目年份:2014

圖片攝影:Fernando Guerra | FG+SG

主創建築師:Luís Miguel Correia, Nelson Mota, Susana Constantino

結構、液壓及聲學工程師:ABL – Gabinete de Projectos Lda

電氣工程師:Luís Ribeiro

機械工程師:João Gonçalves Madeira da Silva

承包商:ALVAPE, Construção e Obras Públicas, Lda

業主:Pombal Municipalit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