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在下就是文玩圈的黑硬直!"——椰蒂

椰蒂起源:唐宋已有此佛珠,到清代有史料可查。清代稱“木牙”“椰蒂”“滿貫”。文獻出處:《隨園詩話》中說:“近來習尚,丈夫多臂纏金鐲,手弄椰珠……。”趙棻在《濾月軒文集》中亦有相同的記載:“乾隆年間,戶部侍郎趙秉衝,精選一串椰子數珠,珍比千狐之腋。”

椰蒂因其不怕油、不怕汗、不怕裂、可以直接上手盤玩等諸多有點,儼然已成為當下文玩圈的新寵,有空的時候盤一盤擼一擼,汗大了棉布擦一擦光鮮油亮,可以說是懶人玩友的專屬。


之所以稱之為"黑硬直"這簡短的三個字概括了椰蒂自身的所有優點,接下來就跟各位玩友簡單介紹下:

黑:烏黑鋥亮,渾然天成

剛剛入手的天然椰蒂在室內光呈黑色但在陽光照射下其實是褐色的,但盤玩不久之後您會發它會變得油光亮黑光澤感十足。天然椰蒂難免會有棕線棕眼,新的椰蒂珠子則會稍顯乾澀。有的新手會覺得不夠漂亮,但是經過長時間的把玩盤捻,油脂和汗液的沁入會使整串椰蒂看上去光亮通透,十分漂亮。


硬:長年不腐,結實耐玩

椰蒂非常堅硬,據說椰殼可以承受幾百公斤的壓力而不發生變形和損壞。可見其硬度一斑,這也符合長期把玩的基本條件。既不用擔心像金剛手串磕了碰了容易掉個齒,也不用擔心像橄欖核手串冬天易開裂。菩提子多數都數為種子,有天然開裂的傾向,椰蒂僅是內果皮,相對而言開裂機會大大減少。


直:直接上手,老少皆宜

椰蒂不像星月不掛瓷就會盤花,其原色本來就深,因此越盤越黑亮,不喜歡複雜又喜歡文玩的玩友,椰蒂絕對是不二之選。貼身佩戴可以讓身上的油脂與汗液給珠子起到一個浸潤的效果,但是對於油汗比較大的玩友可以3~5天拿毛巾或者棉布擼上幾分鐘起一個拋光提亮的效果,這樣後期的顏色會更好看。


如何挑選:

椰蒂一般選印尼、菲律賓或者馬來料,特點是密度油性大且棕眼棕線少,椰蒂尺寸決定價格,尺寸越大越難加工價格自然也越高,天然椰蒂都會有棕眼和棕線。但優質椰蒂的棕眼棕線比較少,器形加工得也比較自然。

現今市面上純黑色看不到棕線棕眼的椰蒂,基本可以確定為染色或泡油,然後就是選擇沒有白皮的,所謂的白皮就是椰子表面的軟毛組織,這個是不會盤出黑色的效果的。新手玩友可以用指甲輕輕地摳珠子與珠子彼此接觸面的兩端,如果輕易的就能摳出指甲痕跡就說明存在白皮只是被染色了。

不要一味追求剛入手的椰蒂是純黑沒有棕眼的那肯定是染色的。再有一種打蠟的方式是為了讓椰蒂更亮,但這種亮是泛著賊光的亮,鑑別打蠟用火燒蠟層會裂開。椰蒂的價格是按尺寸計算的,打蠟可以增加椰蒂尺寸,如8mm的珠子打蠟後會增加到9mm,價格就相差很大,這些都是大家在挑選時需要注意的。


關於尺寸的問題:

有商家曾透露過:他們買一車,6萬個椰子整殼進廠分揀。經過挑選,能做珠子的椰蒂約8000粒,淘汰率達到87%。在這8000粒當中9*10的桶珠料可以找到15粒以內,還要看運氣:

9*9桶料70粒;

9*9圓料300粒左右;

9*8桶料在150粒左右;

9*8蘋果圓、鼓在400粒左右;

8*8圓在700粒左右;

其他剩餘7料在1600粒左右,6料在2800粒左右,5在2000粒左右;

而10*10的10*9或者11*11或者12*12就要看運氣了,說不定有1粒或者2粒;

如果想要一串12*12要多少車料?這也就是椰蒂大尺寸價高的原因。



各位玩友對椰蒂是不是有了新的認識呢?

關注"小辛愛盤串",每天學點文玩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