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剛上幼兒園小班,不哭也不鬧還挺願意上這樣的性格好嗎?

guejh


作為一名兒童心理發展評估師,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關注孩子情緒狀態

首先我想要表揚提問題的孩子家長,因為他一定是在關注孩子的情緒狀態。作為一個有孩子的家長來說,對孩子幫助最大的就是關注並且感受孩子的情緒狀態。

當孩子出現積極的情緒狀態的時候,家長能夠很好的和孩子在一起,支持並鼓勵他。當孩子出現消極的情緒狀態的時候,家長要敏感的發現問題,及時給到孩子有幫助性的做法。

家長自身焦慮狀態

我想提問的家長也會有一些對於自己生活的焦慮吧,現在社會的生活節奏比較快,這已經是大家都公認的事實,也就帶來了很多年輕的父母親在自己的生活中出現一些困惑、焦慮、猶豫等等問題。

這些問題可能影響並不大,但是堆積在家長的心裡,會不自覺的表現出對孩子某些行為現象的無謂擔憂。所以作為一個家長來說,先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好,才是對孩子最好的養育。

孩子狀態比較好

我們來看,剛上幼兒園小班的孩子不哭不鬧還挺願意上,說明這個孩子是主動適應社會環境的,他願意去探索新環境,接受新環境,願意在新的環境裡面好好的安置自己、成長自己、發展自己新的社會關係,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說明孩子的入園焦慮比較低,適應能力比較強。

然而,孩子去幼兒園頭也不回,開開心心就走了,對於在三歲之前每一天,陪伴在孩子身邊的父母親來說,卻是一種難以名狀的失落,這種失落感,帶給家長焦慮,甚至懷疑的感覺,也就形成了我們這個問題:為啥別人家的孩子都哭鬧著不想上學,而我們家的孩子不哭不鬧還挺願意上的?<strong>

孩子的依戀方式

這就要從孩子的依戀方式說起,有一些孩子具有安全性依戀,當媽媽在的時候,他們會自由的和媽媽玩耍,進行外在探索,跟陌生人玩,在媽媽離開的時候,他會覺得不舒服,但是在媽媽回來的時候,照樣很高興的和媽媽在一起。

而另一些孩子具有不安全的依戀,叫做焦慮抵抗型,就是說當媽媽離開的時候,孩子會極端的沮喪不高興,媽媽回來的時候,孩子也會表現出比較矛盾的狀態,就是想要跟媽媽在一起卻表現出不舒服的情緒和行為。

還有一種焦慮迴避型的依戀,在媽媽離開的時候和回來以後,孩子都沒有什麼反應,無論環境有什麼樣的變化,孩子的情緒都沒有多大反應。

從這三種依戀的方式來看,很顯然題主問題中這個孩子是屬於安全依戀型的,那麼安全依戀型的孩子們適應社會的能力更強,他們更願意主動探索,能夠更好的成長自我,所以我們支持這種哭不鬧願意上的孩子。


同心兒童注意力


孩子去幼兒園不哭也不鬧,還喜歡上幼兒園,這樣的孩子多好啊。這樣的孩子媽媽省心。

我家小枕頭現在2歲多,再有一個月就要三歲,該到上幼兒園的年齡了。我家對面就有個幼兒園,每次聽到幼兒園放音樂,他就對我說媽媽我要去上幼兒園。我問他:“你喜歡上幼兒園嗎?”他回答:“喜歡,我現在就要去。”為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因為我事先做足了功課。

1.每天天氣好都帶他到小區裡玩,同時帶他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引導他如何他其他小朋友玩,如果別人搶他玩具,他該怎麼辦。他現在不到三歲,有時候我把他放在熟悉的爺爺哪裡,我去買菜,他也不怕,就在那裡玩。

2.我之前帶他去參觀過三,四個幼兒園,去看過幼兒園是什麼樣的,哪裡的孩子如何上課,如何由老師帶著在哪裡玩。還有看哪裡的孩子睡午覺。所以,他對哪裡充滿了好奇。

3.我給他看繪本故事書,書裡的小朋友在幼兒園如何上課,如何玩,都發生了什麼故事,他也很喜歡聽。

4.小區樓下鄰居小朋友比他大一歲,已經上幼兒園了,引導他們一起玩,現在他們是好朋友,那個小朋友還來我家玩過,我家孩子也去他家玩過。小朋友會和他分享幼兒園的故事,幼兒園老師都給他講什麼了,學了什麼。每次我家的小寶都說媽媽我要上幼兒園。

綜上所述,孩子上幼兒園不哭不鬧,還喜歡上幼兒園,為什麼啊?因為寶媽提前做足了功課。





小枕頭媽媽


我家寶寶9月份上的幼兒園小班,用了4天時間適應了幼兒園,現在每天高高興興去上幼兒園。我覺得不哭也不鬧還挺願意上這樣的性格挺好的。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性格都是不相同的。有的孩子很獨立、有的孩子較粘人、有的孩子開朗、有的孩子內向,有的喜歡熱鬧、有的喜歡安靜、有的快熱型、有的慢熱型。因而導致每個孩子上幼兒園時適應幼兒園生活時間的長短不一樣。建議爸爸媽媽們穩穩地接住孩子的一切狀態,耐下心來慢慢陪著孩子度過這一段時期。

為了寶寶能夠在9月份入園時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我做了很多準備工作。

1.訓練寶寶自己吃飯、洗手、穿鞋子、如廁

訓練吃飯、洗手、穿鞋子、如廁等早就在進行了。吃飯這件事是最讓我省心的,從一歲多一點的時候,就一直堅持自己吃飯,我也正好就此放手,讓她自己吃,雖然每次吃完我都要費力地收拾一番,但是為了能讓她早日學會自己吃飯,我情願每天收拾飯桌。在寶寶大約一歲八個月的時候,當時正好要進入夏天了,就開始訓練她如廁,經過幾個月的訓練,上廁所已經沒有問題了,也不會再尿褲子了。到了大約兩歲九個月的時候,已經完全地脫離了紙尿褲,家裡面剩下的紙尿褲送人了。穿鞋子也一直在訓練,雖然早就能自己穿上了,就是經常反著穿,講了不知道多少次,有時還是會反著穿。獨立洗手已經訓練成功,沒有任何問題。穿脫衣服還只是會一些簡單的,老母親我儘量買好穿脫的衣物和鞋襪。

2.經常給寶寶讀講述幼兒園生活的繪本

在寶寶兩歲半,距離上幼兒園還有半年的時候,我買了一些跟幼兒園相關的繪本回來,經常讀給她聽,好讓她提前熟悉幼兒園的生活,做好心理準備。比如《你好,幼兒園》、《上幼兒園》、《我喜歡我的老師》、《我要上小班啦》。

3.對寶寶進行性別教育防止被性侵

現在幼兒和兒童被性侵的新聞屢見不鮮,當媽的一顆心總是懸著。為了防止在幼兒園被性侵,經常有意地告訴她男女有別,不能讓別人摸自己,這樣講多了,有一天給她洗澡,爸爸無意中站在浴室門口,她就對爸爸說,你不能看我洗澡。爸爸立馬尷尬地走開了,還買了《不要隨便摸我》經常讀給她聽。



4.教寶寶學會與小朋友相處

網購了《友誼》、《助人》、《沒關係》、《道歉》等,再就是平時多在小區裡和同齡小朋友近距離地玩耍,學會與別的小朋友相處並建立友誼。小區裡有一個奶奶是幼兒園老師退休的,可以向她取經,比如她就經常對她家孫女說,小朋友們要相親相愛,於是我也經常這樣對我丫頭講,講多了她就記住了。她家也是女孩,比我家的小三個月,這個奶奶非常樂意她的小孫女和我家丫頭一起玩。於是除了白天在小區裡面一起玩,還會經常到彼此的家裡面一起玩,而我也正好趁這個機會讓丫頭適應和我分離。但是這個小夥伴非常調皮,會打她。我就告訴她如果在幼兒園有人打你,你要大聲對TA講不能打人,同時要告訴老師,回家後還要告訴媽媽,讓她告訴我是因為我覺得作為媽媽要做到心中有數,但我不會教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你就打回去。



5.教寶寶記住自己的名字、爸爸媽媽的名字電話、家庭詳細住址等

雖然現在都是大人接送,但是以防萬一我還是教寶寶記住了自己的名字、爸爸媽媽的名字電話、家庭住址。教她學會做自我介紹,在短視頻上看幼兒園的舞蹈、遊戲,這樣做也是為了讓寶寶提前熟知幼兒園的生活,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6.經常告訴寶寶過段時間就要上幼兒園了

因此除了上面這些,我會經常有意無意地告訴她,過段時間就要上幼兒園了,媽媽早上把你送去,下午接你回來。幼兒園裡有好多小朋友,大家可以一起玩,有滑滑梯,老師像媽媽一樣好,老師帶大家一起做遊戲,小朋友們可以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丫頭每次聽了一副很嚮往的樣子,點點頭表示願意去。

7.使用分格飯盒吃飯、小水杯喝水、將作息調整得和幼兒園一致

為了把入園準備工作做得更充分些,以便讓丫頭儘可能快地適應幼兒園,買了分格飯盒和小水杯,把作息和吃飯時間調整的和幼兒園一致。


8.提前去幼兒園熟悉環境

為了讓她能夠對幼兒園多一點熟悉的感覺,決定在上幼兒園之前帶她去看幾次幼兒園。前幾天帶她過去時,就只是指著幼兒園告訴她,這就是她的幼兒園,因為幼兒園放假了門沒開,然後我們就回來了。今天決定又帶她去一趟幼兒園,早上起來就告訴她我們今天要去幼兒園,並且告訴她幼兒園的名字,早上一到幼兒園附近的路口,她就高興地喊,幼兒園到了,幼兒園到了,一個勁地往前衝。站在幼兒園門口,我拍了照片,錄了短視頻。希望可以回到家再讓她看看,強化一下熟悉的感覺。接著我告訴她,過幾天媽媽就送她到幼兒園來,早上送,下午接。這會兒站在幼兒園門口她完全能夠明白送她到幼兒園來意味著要和媽媽分開了,她一聽臉上的表情立馬變了,一把抱住我,說媽媽壞人會把我帶走的。看來到時候哭鬧是一定會有的,就看到時候多長時間能適應了。幼兒園老師提前幾天開始上班了,於是在開學的前兩天我又把寶寶帶到幼兒園了,這兩次寶寶在幼兒園裡面玩得特別開心,還快速交到了小朋友。


坦白地說,在寶寶上幼兒園之前的幾個月裡,每每想到孩子剛上幼兒園時肯定會哭鬧會不適應,我就有一種如臨大敵的感覺,這畢竟是孩子離開爸爸媽媽邁向社會的第一步。這一天最終在我的忐忑不安中到來了,寶寶適應的比我想象的快,而我也總算是如釋重負了,也希望所有的寶寶都能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這樣寶爸寶媽們可以早些結束對孩子的擔憂和牽掛。

歡迎寶爸寶媽們也來分享自家寶寶上幼兒園的經歷,或者留言。


說說咱丫頭


確實會有這樣省事的孩子,反而讓家長有種不被需要的焦慮感。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不哭不鬧,很是讓別人羨慕嫉妒恨的。只能說是家長做的準備工作很到位,再加上孩子性格開朗,讓分離焦慮開了天窗了。

我在幼兒園工作期間確實遇見過一個初上幼兒園就愛上幼兒園的神奇小公舉。此寶來幼兒園的第一天就震到我了,別的孩子都是緊緊的抱住媽媽不讓媽媽離開幼兒園,而此寶卻是主動和媽媽說再見,攆媽媽回家,所以我便瞬間記住了這個可愛的小女孩兒。接下來的幾日裡,此寶依舊錶現的雲淡風輕,並且有事情就喜歡報告老師,比如老師他不和我玩,他搶我的玩具等,有戶外活動時肯定是這個風風火火的小女孩衝在最前面,睡覺的時候看見老師拍別的小朋友睡覺她會說:“李老師,你也來拍拍我吧!”結果還沒等到老師的撫慰自己就先睡著了,哈哈!性格真的是像小燕子似的大大咧咧,卻又天真的可耐!後來經瞭解,才知道此女寶的家離幼兒園只有200米遠,在她家的陽臺就能看見幼兒園的一切。孩子的媽媽是做小買賣的,孩子從小就是跟媽媽在農貿大廳長大的,所以說上幼兒園對於她來說也就容易的多了。

孩子上幼兒園不哭不鬧適應的快,確實是會有孩子性格方面的原因,但絕對不是唯一的原因。我們不用懷疑孩子的性格是好是壞,因為性格本就沒有好壞之分,只會有利弊。期待有更多初上幼兒園的“小黑馬”出現,那樣老師家長都會輕鬆許多!





小米粒育兒


個人認為:個體情況具體分析,看你寶寶平時性格是怎麼樣的。還有前期跟你有沒有跟鋪墊也有關係!

假如說,在快該上幼兒園的時候,你已經在給他灌輸你馬上要上幼兒園的信息,或者你不止一遍的帶寶寶去幼兒園熟悉環境,熟悉老師!那麼後續她會潛意識的認為那個地方也是她會經常去的地方。她已經沒有陌生感,她會接受周圍的人和環境。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寶寶現在還處在對新環境的好奇階段,幼兒園就想一個城堡,寶寶很好奇在這樣的環境下會遇到什麼樣的事情。那種新奇感會沖斷對你的依賴。

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只要孩子每天開心,沒有什麼不好的情緒。有時候不是孩子適應不了,是我們這些當爸爸媽媽的適應不了!





鄭州鄉村寶媽生活記


如果一直都不哭那挺好的,但是有很多小朋友一開始一個星期或者前幾天不哭,後面就開始了各種狂哭,而且時間比較長,這種情況還是狠點心就讓他哭吧,如果你在哪跟小朋友嘰嘰歪歪反正哭的更厲害,記得狠狠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