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資產始終停留在千億,達不到萬億,是什麼限制了他們?

欣竹_木小木幸福麼麼噠


其實這個很好解釋,這個也許就是所謂的市場限制導致的難以上萬億!今天就結合這個問題來具體分析

1.現在很富有的人資產停留在千億階段,那就就表示他帶領的企業,他企業領導的所有行業,影響的市場,總規模超出10多萬億!這裡舉例說明一下比如劉強東的資產是2,京東20,京東帶領的企業規模加起來就是200,這些企業對市場的影響就是2000!因為市場是2000,劉強東想要把資產變為4,市場就要為4000.

2.結合上面的分析,市場是由需求決定的,當一個企業要想資產成倍增長,除非需求成倍增長!(比如我們現在支付寶使用人數6億人,為阿里創造企業帶來的盈利100億,那麼馬雲的盈利就是10億)馬雲因為支付寶資產就增加10億,馬雲的資產想靠支付寶增加20億,支付寶使用人數要達到12億!但是市場會飽和,無論哪個企業都會有飽和!

3.企業的客戶需求不可能會無限增長,這其中還包括一些競爭對手,搶走企業的客戶!比如支付寶和微信就是這樣的,當支付寶火了之後,微信 百度支付 蘋果支付 這些都會搶走一部分客戶!這些都是規律。

市場規模、經濟規律、競爭對手,這些都在限制那些偉大的企業家資產從千億到萬億。並非他們能力不夠,在這些影響下,他們鬥不過這些規律!就好像圓周率是3.141592653..... 你想改為3.16是不可能的!除非推翻這個規律!


金融自省日記


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資產停留在千億,遲遲難以突破萬億,這實際上要看究竟是何種貨幣了。

如果是美元,估計超過萬億是非常難的。2018年底,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以1530億美元奪得世界首富的位置。世界首富也不過身價1500多億美元而已。

排名第二的是我們的老牌“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身價1020億美元。


馬化騰是387億美元,排名21。馬雲363億美元,排名23。


如果是人民幣,按照最新的人民幣比美元匯率6.8811:1計算。1530億美元,可摺合人民幣10528億。

如果是日元,實際上貝佐斯的財富高達16.56萬億日元。

如果是韓元,貝佐斯的財富更是高達180萬億韓幣。

如果是津巴布韋元。請先數一下這是多少個0,這是委內瑞拉的100萬億的貨幣。這樣的紙幣作為收藏品,貌似也就能賣530元人民幣左右。


所以,是貨幣限制了他們能否成為萬億富翁的。遇上津巴布韋園這樣不值錢的貨幣,我們也能成為億萬富翁。

如果是單一公司價值萬億美元,蘋果、亞馬遜、微軟都總市值超過了萬億美元。這主要還是跟美國長達10多年的牛市有關。

世界上也有很多控股集團通過複雜的股權控制,市值超過萬億美元。比如沒有上市的沙特阿美、洛克菲勒財團、摩根財團等等,還有非常神秘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等等。



其實,人們之所以能夠越來越多的掌控更大的財富,最主要的還是跟人們的生產力有關係。在過去的時候,約翰 D 洛克菲勒曾經身價10億美元,但是可以折抵現在2000億美元的身價。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我們生產力越來越高,人們擁有的財富會必然越來越大。肯定會在未來能夠出現身價過萬億美元的超級富豪的。


暖心人社


在二戰時期,美國的“洛克菲勒”家族,其個人資產就達到了553億美元的“空前”水平,但這並沒有“絕後”。今天,有很多排行榜的首富們,個人資產早已突破了千億美元。就是在中國,目前,個人資產在百億,千億元人民幣的富翁也已經不是鳳毛麟角了。

個人財富的攫取和擁有總是有限度的。大體上,千億元,是一個關口,要上萬億,不僅目前沒有,以後也很難出現。這是一個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既然提到規律,就要說說制約這一規律的根源。

一是國家因素。國家的經濟總盤子就那麼大。2018年,M2餘額為177萬億元,全國總人口14億人,簡單平均計算,人均持有人民幣13萬元。以一個人,或一個家族的一已之力,能達到千億的水平就不錯了。這還要有能力,敢幹,機會加運氣,才能成就。如果再多,國家也要出臺政策,加以制約。“富可抵國”,是不允許的。事實上,個人如果有千億以上財富,怎麼使用?就不是個人能說了算的事了。


二是時間因素。創造財富神話,是需要時間的。怎麼也要十到三十年左右。而人的壽命和精力是有限的。高峰期一過,很可能就要走下坡路了。家族事業,要一代傳一代。但往往傳不了三代,甚至到了二代就“吃喝嫖賭”,“輸耍不成人了”。這也就是“貧富不過三代”的鐵律在起做用。



三是負擔因素。錢,並不是越多越好。比如,普通老百姓,有吃有喝有存款有工作,就可以了。如果發了“不義之財”,你難以承受,往往要出意外。成功人士也是一樣,只不過數字大一些而已。這裡說的是“數字”,沒有說錢。其實,千億在富翁手裡,就是一個數字。這個數字還會轉化成負擔!因為上千億,你是要投資,管理,使用,消化的。這放在誰身上,都是個沉重的負擔。曹德旺先生就說過:“錢多了,是個負擔,要捐出去,就感到一身輕了”!曹德旺先生已經捐了50多億了,被稱為是著名慈善家,而不是企業家。



四是心裡因素。我們國家還在發展中,還有很多貧困人口需要脫貧。窮人看富人的眼光,總是異常複雜的。窮人也要常常思考:“我們為什麼窮?別人為什麼有錢”?特別是富人富裕起來的手段,常常遭到窮人的質疑。所以,富人的心裡也是“明鏡似的”。富人要低調,到一定程度就要“收收手了”。富人到了晚年,大部分人都能看清楚這些。


這世界上,總是窮人多,富人少。我們是窮人,就要努力奮鬥,但並不是一定要當富人。只要生活有保障就行了。我們是富人,就要時刻想著窮人,一定要合理合法,明正言順的致富。你有一千億,你一個人,一家人能用多少錢?還不是整個社會在使用你的錢?早晚也是“人走了,錢沒花完”,也不可能花完,留著幹什麼?好好想想吧!


盛廣學雜家雜論


世界上最富有的兩個人,應該是比爾蓋茨和貝佐斯,前者一直連續十幾年佔有世界首富的寶座,後座則是最近幾年成為新的世界首富,但是無論比爾蓋茨還是貝索斯,他們的財富都始終最高保持在1400億美元左右,而且基本上一直停留在千億美元的範圍之內,從來沒有達到萬億美元,到底是什麼限制了它們呢?

一,賺取財富的能力受到限制

即使是世界排名前幾的富豪們,雖然它們賺錢的能力十分強,已經成為世界富豪榜前幾名,但是當到了這個程度之後,對應地已經是它們獲得的財富的能力的極限了,這就好比一個大樹,已經長得很高了,但是由於自身因素的限制,很難再讓自己變得更高,世界一流的富豪們也是如此,當真正到達了世界超級富豪的位子,它們的財產會更多地受到來自匯率,宏觀經濟,股價變化,宏觀政策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響,這就限制了世界最富有人們的資產,很難再往更高階段進入。

二,世界總財富是有限的,並非無限

世界的總財富是有限的,它雖然在逐漸增加,但是這個增加速度依然是比較“慢的”,每個人都可以從這塊世界總財富的“大蛋糕”裡面分一塊,當然世界首富所分得的“蛋糕”是最大的,但是分的的比例應該是維持在一定的數值區間裡面,或者可以看做某一個固定的比例,只有當世界總財富變得更大更多,世界首富分到的總資產才有可能會超過萬億,在未來世界財富累計不斷增加時,就可能出現新的萬億級別的世界首富,當然這可能會需要幾十年乃至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時間。

未來的世界新首富的財富也會變得更多,當然這前提條件就是:一世界總財富增多,二首富賺錢的能力極強。這兩個是必備的條件,在未來的世界財富分配裡面,財富也會越來越集中,這將成為一個非常明顯的特性,雖然窮人可以看起來比以前稍微有錢了,但是與此同時,富人們卻變得更加有錢,超級富豪們就變得更加更加有錢。

那麼可能會有人比較疑惑那些超級富豪家族或財團們去哪了,其實它們也的確存在,比如洛克菲勒財團,摩根財團等等,它們的總資產可以達到萬億級別,但是每個人具體掌握的資產卻是沒有比爾蓋茨,貝索斯這樣的富豪們多的,因為財團財富是一個家族或一個整體的財富集合,而不是個人的。


理財日記哥


打個比方說,我有100塊錢,變成1000塊錢不是件難事,按現在的工資,也許做個小工什麼的,也就幾天的事情,我按5天吧。

1000塊有了,我想有10000塊,再做小工就要50天了。以此類推,十萬要500天,百萬要5000天。

我說這個事,就是告訴你,上千億跟上萬億差的不是一星半點,而是相差十萬八千里,不是想想就能做到的。


乙丙丁6


2019年的世界首富是亞馬遜的傑夫.貝佐斯,個人財富達1613億美元,即便他今年與妻子離婚分了383億美元給他的前妻,他依然是全球首富,不過,他的個人資產離萬億規模還是有很大的距離(當然,如果離婚前的資產換算成人民幣的話則已經過萬億,不過這樣換算似乎不太合理),那麼,為什麼首富們的個人資產很難達到萬億規模呢,這的確是一個問題,我揣測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吧:

一、社會財富總規模有限:

我們以2018年各國的GDP作為參照,2018年中國的GDP位90萬億人民幣,如果富豪們的個人財富達到萬億規模,也就意味著他一個人資產就佔全國全年GDP的1/90,2018年美國的GDP為20萬億美元,如果傑夫.貝佐斯的個人財富超過萬億規模,則他一個人的財富就佔美國GDP的1/20,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事情,要知道很多國家的GDP都很難達到萬億的規模,更何況一個人的個人財富!

二、個人的賺錢速度有限:

股神巴菲特一個小時賺95萬美金,被稱為是世界上賺錢速度最快的人,即便如此,他一天24小時也只能賺2280萬美金,一年也只能賺83.2億美金,如果他要賺到1萬億美金,則需要120年的時間,可見,就算巴菲特從出生開始賺錢,也不太可能實現這個目標,更何況我們賺錢速度比他慢的人呢~

三、家庭、行業及政治環境限制:

我們常說:富不過三代,任何家庭、任何行業都有它的興衰過程,這是自然規律、也是社會規律,我們以李嘉誠為例,福布斯公佈的財富是不到2000億,不過有人說他的財富已達8500億,即便如此,他的財富離萬億規模還是有一定的距離,而且已經退休,並且馬上面臨分家,李嘉誠奮鬥一生尚且如此,我們普通人更不用想了。

雖然我們總說財富分配二八現象很明顯,極少數的富人擁有著絕大數的社會財富,不過,財富的過度集中並不是一件什麼好事,無論對個人還是對社會都是一種風險,財富越大、能量越大,慾望也越膨脹。一個豬再怎麼長肉,它也很難長到2000斤以上,因為一般長到五六百斤就該出欄了,個人財富亦是如此~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K濤資本


不用說太多,簡單一點吧。

拿我朋友打比方,一個月5000.

還房貸2000

生活中的油鹽醬醋茶電費1000

網購500

外賣請客吃飯1000

剩下的500存銀行

也就是說他每月消費4500,而這4500就是這些大佬們手中的財富。一共就這麼多,總數就這些。明白麼?就好比黃金,例如全世界就1000w噸黃金,而所有的這些首富大佬們爭搶的就是這些黃金。他們爭搶的在猛,總數就在那擺著呢。除非增加產量。不然永遠不可能突然這個數字。


山東趙虎


如果說世界上有人或者家族資產上萬億美金的人,那麼最有可能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世界上最牛的80後,半島的金家了,當你手握這麼多資產的時候,肯定就有人打你的主意,像鷹國會不是一個政黨,不是一個財閥所控制,那怕是一個政黨,你都不能保證政黨裡的人不眼饞你家的蛋糕,親兄弟都有爭的時候,更別說同班同學了。那怕你家中有人曾經權傾朝野,在這個人西去後會有無數的狼盯著你手中的蛋糕,再說權傾朝野的人都能被整下來,十年時期就是例子,這就是人走茶涼,想要守住萬億美金的資產你得有絕對的實力,卡扎菲,薩達姆還沒手握萬億美金的資產就被人瓜分了,就是因為手中沒有原子彈。


小丑趣事


第一,現在任何國家不允許富可敵國的人存在!第二當資產達到一定的程度,稅收比例也是不可小窺的!第三2/8定律,20%的富人和80%的窮人!真要是國庫緊張,只需要一小部份富人的資金就可以解決!但要從窮人手裡拿出這筆資金可能會造成造反的局面!第四,富人的即使拿出一部分錢財,一樣可以財富自由!對於他們來說只是數字的變化而已!第五,捐贈一部分資產,看似資產減少其實樹立企業的口碑,也會給企業帶來更大的效益!


執著爾淡然


個人認為,主要是受內因限制,外因起制約作用。那麼,為什麼如今富豪財產在千億美元左右,而不到達到萬億呢?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反著說,如果富豪的財產達到萬億,又如何達到呢?

我們知道,如今社會財富達到萬億的,也就那麼幾個國家,例如西方七國,中印俄韓等等。那麼,這些國家財富達到萬億,基本上包括一個國家的所有產業鏈,也就是說,衣食住行,每個行業都是一個國家的霸主。而這一點,對於個人來說,國家是不允許如此的,因為這涉嫌壟斷了。並且,就算國家允許,以個人的能力財力精力,是不可能把每個行業做好的,因為,人的精力有限!

而制約富豪們財富不能達到萬億美元的因素如下:

一,國家因素,首先,現代國家,是不允許有壟斷行業的,因為那樣,不利於行業發展,更不利於民生。並且,就算跨國行業,也主要在本國發展,在其他國家發展為次。更受制於本地企業競爭制,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而這些決定了企業發展的頂層。此外因也。

假如以後,國家限制消失,世界一家親,達到萬億的富豪也許會有的!

二,個人能力制約。如今的富豪,無論是誰,基本上都是善於一個行業,精於一個行業,然後,才能成為行業的首領。如果要增加個人財富,個人再精於幾個行業,那是很難的,因為,在其他行業,你根本比不過別人。例如,馬雲,馬化騰,能去和任正非比網絡基站,手機制造麼?肯定也不能和巴菲特比炒股,當然也不能和李嘉誠比地產。所謂術業有專攻是也。此個人之制約也!亦內因也。

三,金錢的制約。如果美元貨幣大量貶值,達到萬億,也不是難事,但是,如此,萬億就'沒什麼意義了!

四,事物的極限值。任何事物,都有極限值。例如地球,超過一個極限,那可能成為汽態行星了。而木星超過一定極限,就成恆星了。當然,個人財富也是。

就隨便說說,差不多了吧!不夠再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