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學生因某些家長控訴學校作業留的多,導致語文作業不留任何卷子成績下滑,這應該是誰的問題呢?

差點誤闖娛樂圈


現在的學生家長真的很奇怪,有人投訴作業留得過多,還有人投訴學校不留作業。學生的課業負擔到底有多重?到底誰來承擔責任?這真的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



就在最近幾天,南京市某學校家長投訴教育主管部門為何取消常規性的學科考試,改成每學期最多隻有兩次考試,這樣的話他們根本就無從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如果孩子的成績做不到知彼知己,又如何去補缺補差?表面上的素質教育是有了,但是到底誰來替他們去參加中考,參加高考,這個責任到底誰來承擔?


而現在題主這裡提到的問題,因為語文老師現在不留作業,導致語文成績下降。現在的確有這個情況出現,開學之後,我家孩子也買了很多的教學輔導材料,但是最近查的特別嚴,老師特地打招呼,讓孩子不要把這些教輔帶到學校,讓家長自己在家裡讓孩子做,對照答案批改。由此可見,老師也是擔憂沒有家庭作業會導致學生成績下降,所學的新的知識沒法鞏固,所以才出此下策。

關於作業多少的問題,其實這個原因很複雜,老師實際上布的作業我認為大部分還是比較合理的。白天所學的新的內容,如果說沒有合適的作業進行鞏固的話,孩子是很難去掌握。按照正常情況,小學生的作業在9點之前肯定是能完成的,如果學生完成不了的話,可能就是基礎問題,或者本身作業習慣不好,喜歡磨蹭。但我們並不能以此來判斷老師留的作業過多。


主管部門如果真的採取一刀切的方式,否定作業的存在,不管是老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學習壓力都會陡然增加,這是不利於教育教學和學生知識掌握的。

所以,我覺得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和家長都是處在無奈之中,實際上並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目前所謂的減負只不過還是暫時緩解輿論的呼聲。我認為想徹底解決問題必須要全社會共同行動起來,並不單單是教育部門和家長,大家共同努力來抵制教育的功利性!沒有功利性,大家也都會淡定的!


你覺得呢,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美蛙英語


因作業問題,家長和教師之間的糾紛從來沒有消停過。

不斷有家長反映,xx老師佈置的作業多,中午時間短,孩子回家顧不上吃飯,就得寫作業,晚上寫到十來點,孩子們一點休息的時間就沒有。

孩子們正處於長身體時期,每天休息好才是最大要務,思想輕鬆,每天就像緊繃得弦,時刻不得放鬆,每天混混沌沌,這些狀況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容易產生消極情緒,厭學煩躁還有的孩子抑鬱,心理扭曲,失去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我們在佈置作業的時候,要考慮到孩子的感受,不要佈置懲罰性的作業,機械重複性作業除了耽誤孩子們的時間,沒有一點意義。

不能過量佈置作業,但也不能完全不佈置作業,對學生學習要抱著認真負責態度。溫故而知新,通過練習鞏固當天所學知識,使所學內容更為紮實,對孩子當天所學內容教師做到心中有數、查漏補缺,這樣孩子們成績才能有所保證。



教師受過高等師範教育,素質非常高,能夠正確處理家長反映的問題。我們身邊真的有蠻橫不講理的人,只看到老師的不足,看不到老師的付出,缺乏對教師的理解和支持,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麻煩。一但遇到這類家長,我們教師時刻保持高姿態,高風亮節,要發自內心尊重家長。


小學教學採菱兒


由於家長投訴作業多,語文老師不留作業導致孩子們成績下滑,個人認為,作為老師的責任更大些。

第一:老師前後做法反差太大,有賭氣的成分。

作為老師,一開始佈置作業太多,導致投訴,這種情況老師首先應該反省,而不是賭氣一張捲紙也不寫了。這太不像一個專業老師所為。

第二:成績下滑和少些捲紙有關,但並不是必然的關係。

任何一個教育家都不會認可捲紙寫的少成績必然會下滑。

成績和作業寫的少有關,但並不是少寫作業成績就一定會下滑。

只要老師每節課都認認真真上課,關注每個孩子,瞭解每個孩子,耐心幫助他們輔導他們,我相信就算孩子們少些點捲紙,成績也不會下滑太厲害的。

這位老師一定是疏忽了自身的教學,或者說沒有打算好好去教課。

學校很多老師都是這樣,一旦被家長投訴,就徹底喪失對教學的信心。

同事小張,去年被家長投訴作業多,一氣之下,每天晚上只佈置書上3道題,到校也不檢查批改。整天還在辦公室吆喝,不是喜歡告我嗎?現在開心了吧,等你孩子考30分會不會更開心呢?

同事小李,前年被家長投訴體罰孩子,也就罰孩子站了一節課,但家長不依不饒。被校長談話後,氣壞了。整天在辦公室說,我可以不懲罰,但我也可以不管。從此以後,再也沒管過那個孩子!

作為家長,在和老師溝通時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別動不動去投訴老師。

好多家長,以為投訴老師就代表自己的勝利。真的是大錯特錯,老師們心胸也沒那麼寬廣,他們被訓話,心情怎麼可能好?最直接的報復就是不管你的孩子。反正不管也不會犯什麼大錯。

真感覺老師體罰的重了,可與老師私下溝通,或者微信,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一般老師們也會理解接受的。千萬別不吭聲就去投訴上告,老師們的確很反感。

還是那句話,彼此理解吧!老師肯定有錯,但家長也要反省。或許彼此退讓一步,就會海闊天空!


人生如夢LLH


四年級因某些家長控告語文老師佈置作業多,語文不留任何作業,導致語文成績下滑。這是誰的問題?還用問嗎?肯定是老師的問題!幾乎每次開會,校長都說,要向課堂要成績,語文成績下滑,肯定是你課堂教學沒利用好!校長還說,不準佈置過多的課外作業!其它班級的家長沒有控告,說明人家班級的老師有水平,懂政策,態度端正。家長幫助這語文老師,讓他減輕點課外作業,他還耍態度,鬧情緒,從一個極端有向另一個極端,一點都不佈置了!這還像個人民教師嗎?還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嗎?家長要是一找校長,或許一舉報,你就吃不了兜著走!還不趕緊道歉,立刻改正,提高成績。要不,你懸了!


111平和111


一定得多讀多背古詩文

嗎?

現在的中小學學生不像大學生那麼輕鬆,早晨六點起床,晚上十一二點睡覺,一天除了吃飯就是上課刷題,下課十分鐘就抓緊時間扒桌上睡覺。節假日還要補課。他們已經很累了,如果無視現狀,無視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強求學生多讀書多背書,還要用加大考試數量和難度來逼迫師生就範,嚴重損害學生身體健康。

學生要學習語數外史地生音體美多學科,如果不顧其他學科,一味強調語文,增加教材內容,加大考試難度,迫使學生把更多時間和精力用於語文,不得不削弱甚至放棄其他學科,造成偏科乃至偏廢。這對學生的發展極為不利。不僅如此,一味強調閱讀,輕視寫作。語文包聽說讀寫。聽讀是吸收信息,說寫是輸出信息,二者同等重要而且相互促進,不可偏廢。過分強調多讀多背,丟掉寫作的學習和實踐,語文也學不好。

學習要讀書,但不能過分強調死記硬背 。讀書最要的是理解,理解了才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揭示規律,應用於實踐,探索新問題,創造新技術。學而不則惘,不理解背得再多也無用。現在是信息時代,絕大部分知識都能在網上查到,不需要像過去那樣藉助書本,也不必依靠記憶,需要時用電腦至手機就能查到。有便捷的方法不用,仍抱著老古董不放,實在是頑固不化。

強制中小學生多讀多背的書多為古文,其內容陳舊,多涉及統治者治國平天下的策略,遠離學生實際需要。強求學生讀背這些東西容易將他們帶去鑽故紙堆,脫離現實,無視國家和社會現狀與需求,成為迂夫子。

實現民族復興需要繼承弘揚傳統文化。但是繼承弘揚傳統文化不只讀書一條路,讀書也不是隻有多讀多背一種方法。讀古書是必要的,但讀書最根本的是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如果一味死記硬背,多多益善,何談去粗取精,遑論推陳出新。過分強調多讀多背,非但不能真正繼承弘揚傳統文化,還可能讓下一代成為食古不化無所作為的書呆子。


梅珊


這個問題很明顯就體現出來,教育主管部門,他們的政策和家長的心裡有著明顯的偏差。

教育主管部門想:給學生減負,尤其是給中小學生減負,不讓留過多的的作業,讓學生快樂的度過童年時光。

家長們想:不留作業就意味著孩子回家不學習,不學習就意味著成績下降,成績下降就意味著考不上好的小學好的初中好的高中好的大學,以後孩子的一輩子就完了。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現在這個問題已經發展到一個很嚴重的地步,我們國家從上到下的主管部門的一致思想,都是要給學生減負,但是學生的家長卻不願意,因為他們的思想還沒有轉變過來,教育主管部門有教育主管部門的組長家長們,由家長們自己的對策,所以夾在中間最難受的就是老師和孩子們。


這個問題應該這麼解決:

一: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先做家長們的工作,把減負的好處告訴給家長們,同時也給學校一些自主的權力,不要搞一刀切,一風吹,要針對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作出判斷和決策。

二:減負不是不留作業,而是要把作業,留精留好,讓有限的作業能夠體現最大的價值,幫助孩子們去學習。

三:家長如果對於孩子回家不寫作業的問題表示擔心,或者是擔心孩子成績下滑,可以給孩子報課後的輔導班,或者是補課班,幫助孩子提升成績。

四:最完美的方法就是,在學生放學回家以後家長檢查今天孩子學習的內容,同時自己能夠有針對性地為孩子佈置一些作業,監督孩子學習。



這個問題不是單方面的問題,其實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需要各方坐在一起仔細的去協商和溝通,找出一個對孩子最有利的成長方式,不過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在不斷的試錯中成長。


宇宙最好老師


題主說的這種情況在我們當地也有,某中學被家長投訴家庭作業留的太多,結果該校取消了所有的課後作業,很多家長又覺得不寫課後作業對孩子的成績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再次選擇對學校進行投訴。

對學校來說確實留作業的度難以把握,遇到這樣的情況到底是誰的問題呢?我的感覺最大的問題是家長和學校沒有溝通好,對課後作業這個問題走向了兩個極端:一是留的過多,二是乾脆不留。

孩子的課後作業的量,老師應該虛心聽聽家長的建議

很多任課老師覺得自己留的作業不多,但是好幾門老師的作業加在一起就比較多。我是語文老師,從我的角度來看,語文作業確實比英語作業難寫,因為漢字筆畫多,書寫複雜,勢必影響孩子的作業速度。而低年級的孩子書寫速度慢,如果作業留的太多勢必影響孩子的休息。

在孩子的課後作業問題上,還是應該給家長一些話語權,因為家長最瞭解孩子課後作業的完成情況。有些老師不願意家長對作業的問題指手畫腳,完全把控了課後作業佈置權,有時還會因此和家長髮生衝突,引起家長極大的不滿。老師自己本身也是家長,應該知道課後作業太多,不僅僅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壓力,對家長而言也是一種沉重的負擔。



完全不留課後作業,明顯老師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有點因噎廢食的感覺

因為遭到了家長的投訴,說語文作業太多,語文老師索性一點作業不留,從我的角度來看,多少帶有一點賭氣的成分。就像因噎廢食,既然嫌留作業多了,乾脆就一點不留了,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這也是不明智的。

如果可以徵求一下家長的建議,例如參照絕大多數孩子完成作業的時間減少作業,或者就像網上提到的,給家長一定的權力。例如孩子作業寫到了一定的時間還沒有完成,家長有權讓孩子提前休息。這樣家長在很大程度上參與到作業的佈置上,家校之間的矛盾也就減少了。



家長採取投訴的方式不夠理智,出現問題還是應該及時溝通

覺得孩子的語文作業太多,完全可以讓家委會和語文老師溝通,或者讓班主任和語文老師協調。相信明智的老師一定能夠聽得進建議,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偏偏家長採取了最不可取的方式,就是投訴。

老師佈置課後作業的初衷也是為了鞏固孩子的學習,希望幫助孩子提高成績。現在大力提倡給孩子減負,老師給孩子佈置作業也完全是因為自己的責任心,如果不留作業,孩子清閒,家長清閒,老師自己也清閒,何樂而不為呢?為什麼老師偏冒著被批評得罪人的風險留課下作業呢?所以家長應該明白老師留課下作業的初衷,不能把老師的善意當成對孩子的懲罰,並且對老師心存怨恨和不滿。



出現了語文成績下滑的現狀,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出現了問題。家長採取了不明智的解決方式,傷害了老師的心,導致老師對孩子的課下作業採取放任的態度。要想孩子的語文成績提高,最好的辦法就是和語文老師溝通,一起商量語文作業佈置的合理限度。互相不滿抱怨,最後受傷害的只能是孩子!


軒老師談教育


這樣的問題肯定是家長的問題。

學生都四年級了,經過了小學三年的訓練,學習習慣已經養成的差不多了,到了四年級應該能獨立完成作業了。


作業多不應該由個別的孩子去判定,應該由大部分學生去看,如果絕大部分學生能順利的完成,說明作業是適量的。小學是基礎中的基礎,小學不認字,不練字,那到什麼時候去練習。小學老師也應該有多年的經驗,應該知道留多少作業合適,畢竟小學作業都是上課學過的,不會有什麼拓展延伸問題。

部分家長認為作業多,我認為是一種託詞,也可能是家長沒有培養出孩子的好習慣,或者常時間的輔導作業嫌麻煩。我的女兒今年上二年級,我經歷了一年級上學期的痛苦,因為不認識字,不明白題的意思,總是錯,一錯就鬧脾氣,磨蹭磨蹭,總是到十點多才能寫完。但是隨著認字的多,題目能讀懂了,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了,寫的也上心了,現在基本上自己完成,總只負責檢查對不對。當然寫作業期間,電視和手機是不看的。

我們家長不能以自己的孩子標準就認定是合適的標準,我們也應該照顧到老師和其他孩子的感受,不和老師溝通,直接去教育局反映,也會打擊老師的積極性,如果沒留作業,孩子沒有很強的自制力,也沒有那麼強的理解能力。小學很多知識是經過重複加強記憶的,平常不練習,考試肯定不理想。

所以有問題多和老師溝通,自己家裡如果有特殊情況,寫不完作業,老師也是可以諒解的,可以單獨一個標準,但千萬不要因為自己去影響到他人。

如果贊同我的觀點就點個贊或者關注吧!


輕拂高中物理


每一個學生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中學到知識,有一個好的學習成績。一所好的學校,一名好的教師都清楚學生的成績取決於一堂好課,教師的責任和教學方式,作業只是鞏固學生在課堂學習的知識點,因此,學校教師每天只要合理佈置作業量,家長不僅不會反對,而且還會贊成,因為作業量過大,對於一個四年級學來說,壓力太大,往往會影響學生的休息,沒有足夠的休息時間,那有精神上課學習,現在的家長,很多都是有知識水平的,既然控訴,學校和教師是有責任的。

家長控訴學校教師對學生的作業量過大,並不是說不給學生布置作業,只是要適量罷了。但學校教師馬上就完全不佈置作業,這個巨大的反差,說明學校在教學管理上,教學工作中還是存在問題的。

現在,一些學校不在教學方式方法上下工夫,教師不在備,教,輔,改,導上花時間,而是一味地購試卷佈置作業任務,這裡面也不排除某些學校的利益思想在作怪。


學海侃教育


現在明擺的,民辦師資遠勝公辦。有個數據顯示,西安初升高現在比例百分之五十。真假不知道,估計差不多。現在就缺兩種人,一種高精尖人才,一種技術工人。雖然職業無貴賤,但你願意讓你娃走哪條路?現在很多家長都是矯情,老師不能打不能罵(我說的打七八零後都接觸過,不是體罰),作業多點都不能承受。。咱現在就是應試教育,減負就是個笑話,不過把陣地從學校轉移到培訓班而已。孩子確實可憐,家長也苦逼,但既然無法改變,也只能順勢而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