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way Mu6降噪耳機評測:音質不妥協 享受新“靜”界


boway Mu6降噪耳機評測:音質不妥協 享受新“靜”界


世界太多喧囂讓人無所遁形,越來越多的人想要一份熙熙攘攘中的靜默,可以在自己的BGM裡來一曲自導自演的個人MV,而降噪耳機或許能滿足你。

作為耳機中較特殊的一類,降噪耳機號稱能隔絕外界噪音,十分適合想要安靜的人士。最近筆者剛好玩了一款個人認為比較特別的降噪耳機boway Mu6(以下簡稱Mu6),黑科技十足並且降噪能力非凡,可以媲美市面上Bose和Sony一些大品牌的耳機產品。接下來,我將詳細給大家測試這款機器。

一、外觀篇

大家可能對於boway(邦華)這個品牌並不熟悉,這家廠商之前主要產品為智能手機,Mu6降噪耳機是他們轉型後面市的第一款智能硬件產品。


boway Mu6降噪耳機評測:音質不妥協 享受新“靜”界


包裝盒採用了低調的灰黑色為主色調,這也正符合了其公司的產品一直給人以樸實印象。在包裝正面的英文字樣中可以瞭解到的特色除了一觸交談、自動啟停以及磁吸充電之外,還有最新的複合式反饋降噪的功能。


boway Mu6降噪耳機評測:音質不妥協 享受新“靜”界


拆開盒子可以看到耳機和支架安全地躺在支撐盒裡面,這樣能避免快遞運輸時對裡面的產品造成的損傷。


boway Mu6降噪耳機評測:音質不妥協 享受新“靜”界


這款耳機採用頭戴式佩戴,黑色為主的配色顯得沉穩低調,擁有明顯的商務範兒,拿在手中還是挺有份量的。

整體看上去很有親和力,耳機大部分顯得非常圓潤,加上金屬灰的配色,質感特別出色。


boway Mu6降噪耳機評測:音質不妥協 享受新“靜”界


放在手上環視一週,發現耳機的按鍵在用戶手方便觸及到的耳機後方。耳機的左後方有開關機和ANC按鍵(有兩個檔位,強或者弱),耳機右後方是音量加減鍵和切歌或者接電話的按鍵。

選擇封閉式耳機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耳罩的佩戴舒適程度。


boway Mu6降噪耳機評測:音質不妥協 享受新“靜”界


Mu6的耳罩採用了親膚的涼感海綿材質的皮質耳套,包括按鍵的做工以及摸起來手感都很好。而貼著頭頂的頭梁內側則採用了柔軟的橡膠材質,戴起來的舒適度是不錯的。Mu6智能降噪耳機整機重量約為305g,可以有效降低用戶佩戴的負重感,同時塗層還帶來了非常不俗的質感,甚至不容易“收集”指紋。


boway Mu6降噪耳機評測:音質不妥協 享受新“靜”界


boway Mu6降噪耳機評測:音質不妥協 享受新“靜”界


Mu6加入了可旋轉耳罩及伸縮結構,伸縮杆調節阻尼適中,細節非常到位。


boway Mu6降噪耳機評測:音質不妥協 享受新“靜”界


Mu6標配一隻造型別致金屬的耳機架,質感精緻,整體做了切邊處理,絲毫沒有劃手的感覺。


boway Mu6降噪耳機評測:音質不妥協 享受新“靜”界


底座有一圈膠墊,穩定性很好,充電方式是磁吸,磁力特別大,不用擔心脫落問題,平時不使用耳機的時候可以將其掛在耳機架上放置於書桌上,充電樁底座上有一個 Micro USB 接口,如果是出行途中沒帶充電樁,耳機端可支持type-c數據線充電。


boway Mu6降噪耳機評測:音質不妥協 享受新“靜”界


支架上方的圓形 2.5D 玻璃面板會配有藍色呼吸式充電指示燈,發出藍色的燈光,非常酷炫。

二、降噪篇

Mu6耳機採用了技術最複雜的ANC(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複合反饋式降噪,降噪技術採用前饋和反饋的混合降噪,前饋式降噪收集耳機外的噪聲來進行降噪,而反饋式降噪則收集耳孔內的噪聲再進行一輪降噪。


boway Mu6降噪耳機評測:音質不妥協 享受新“靜”界


在降噪的部分筆者採用多場景對比來進行降噪的聽感測試,首先就是辦公室環境,在辦公室往往十分安靜,所以用來測試基礎的降噪效果。


boway Mu6降噪耳機評測:音質不妥協 享受新“靜”界


首先選取了比較安靜的辦公室來測試弱降噪的效果,當打開了降噪功能的那一刻,藍色指示燈亮起,身邊同事的敲擊鍵盤以及接打電話的聲音也變得不再那麼尖銳刺耳了,感覺整個世界立刻安靜下來了,真的非常神奇。


boway Mu6降噪耳機評測:音質不妥協 享受新“靜”界


室外環境,也就是上班族以及學生黨最常見的環境,也是噪音最大的一部分,帶上Mu6耳機,感覺很奇妙。在降噪模式下,環境噪音聽得不太清晰,例如風聲和汽車的聲音都可以忽略不計,一些高頻的噪音尤其是一些尖著嗓子說話的人聲都得以減弱。


boway Mu6降噪耳機評測:音質不妥協 享受新“靜”界


在商場裡當降噪打開的時候,隱約聽到人群的聲音,但已經模糊了,打開降噪的同時,人聲的距離忽然變的很遠,包括走在路上身邊的人說話,感覺都是很輕很模糊的,降噪效果非常明顯。甚至和你打招呼的聲音也聽不到了,為了避免這樣問題,你只需要左手輕捂耳罩即可瞬間降低耳機音量,並且讓外界的聲音傳入耳朵,讓你隨時隨地與人溝通交流,同時音樂不會暫停,實用性特別高,這便是Mu6的一觸監聽功能。


boway Mu6降噪耳機評測:音質不妥協 享受新“靜”界


除了一觸監聽,Mu6耳機還增加了類似IPOD自動啟停,當你摘下耳機音樂會停止播放,戴上則會繼續播放,原理是在耳機單元內側嵌入的傳感器,這也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功能,比如當有人打斷你,摘下耳機再重新戴上時不用倒帶回去重新聽。

總體來說Mu6降噪功能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期,甚至超過了同類大多數進口耳機。

三、音質篇

boway Mu6降噪耳機評測:音質不妥協 享受新“靜”界


一款音質優秀的耳機單元是它靈魂,Mu6搭載40mm高端大發聲單元,阻抗為32歐姆,全新的參數,表現將會如何?我們分別用音樂、電影、遊戲來做評價。

音樂測試:《Eye of the Tiger》

這首Eye of the Tiger 是Survivor樂隊在1982年為史泰龍電影《洛奇3》創作的主題曲,搖滾風格清晰。


boway Mu6降噪耳機評測:音質不妥協 享受新“靜”界


把耳機音量調到50%,前奏架子鼓細節交代的很清楚,下潛很深,聲音有厚度、高頻很亮,Mu6在人聲的聽感偏暖、中頻比較飽滿有著不錯的解析,最給我震撼的是它充沛的低頻,可以用澎湃洶湧來形容,厚實並不渾濁,充分表現出了這首經典搖滾的力量感。

電影測試:《變形金剛2》

《變形金剛2》裡面的電影特效十分逼真,全過程扣人心絃,而我所要測試的重點,是包括主角和擎天柱在森林裡大戰三個霸天虎的驚險片段。


boway Mu6降噪耳機評測:音質不妥協 享受新“靜”界


整體環境解析度非常高,汽車人墜落到地面沉重的衝擊帶來的震撼音效讓人身臨其境,爆炸與樹木撞擊聲音渾厚有力,氣勢渲染的非常到位,開啟降噪之後彷彿身陷其中。

遊戲測試:《絕地求生》


boway Mu6降噪耳機評測:音質不妥協 享受新“靜”界


遊戲我採用了當前最流行的手遊絕地求生,對於這類遊戲來說,一個好耳機必須具備三個特質:聲場、解析力、定位感,結果Mu6在表現讓我出乎意料,聲音定位非常精準,上下也分得很清楚,我甚至能聽出來的樓上人大致在什麼位置,定位感非常精確。

整個測試下來,Mu6無論是中低頻、動態、解析力上都超出了我的預期。

四、APP及個性化功能

Mu6有專屬的手機APP,藍牙5.0連接,按住耳機開關兩秒,電源燈閃爍後按操作連接即可,如果關閉藍牙,那麼每次開機都需要重新連接。


boway Mu6降噪耳機評測:音質不妥協 享受新“靜”界


APP界面非常簡介,可以根據用戶需求選擇兩種降噪模式APP以及6種EQ,挑選更適合自己的風格,有原聲、搖滾、流行、爵士、HiFi 可選,右上角的設置裡可以關閉透明模式和智能啟停,APP整體操作起來非常簡單快捷。


boway Mu6降噪耳機評測:音質不妥協 享受新“靜”界


APP還有個特別AI功能,在自定義EQ裡針對用戶不同進行的曲線測試,運用AI補償算法計算你的左右耳聽力靈敏度,生成一個符合用戶需求的自定義EQ曲線,這個結果是基於ISO國際響度輪廓標準和聲學實驗室測試結果。


boway Mu6降噪耳機評測:音質不妥協 享受新“靜”界


生成的EQ未必適合任何音樂,例如人聲和爵士,這是兩種不同的風格,儘量提高音源品質才是最重要的,不過從這個可以看出Mu6的AI學習能力是很強大的。

PS~~

最後看看Mu6的續航,官方給出的是正常降噪模式可聆聽24小時,非降噪模式可聆聽35小時。


boway Mu6降噪耳機評測:音質不妥協 享受新“靜”界


筆者連續轟炸了了七八個小時後, Mu6的電量下跌了40%左右,看來官方給出的24小時續航還是一個可以信賴的成績。

總結

boway Mu6降噪耳機評測:音質不妥協 享受新“靜”界


提起降噪耳機,很多人第一反應的就是Bose、Beats以及Sony等知名耳機品牌,但是這些進口耳機動輒高昂的價格對於大部分人都承受不起,只能“望機興嘆”。

相較之下,Mu6智能降噪耳機性價比高些。目前已在小米有品上架,並秉承了小米一貫的性價比為王核心價值,有金屬棕和石墨灰兩種配色可選。

作為一款售價僅千元出頭的頭戴式降噪耳機,筆者很難挑出其明顯的短板。雖不說可以秒殺一些同樣定位的大品牌耳機,但外形、聲音細節及高解析屬於那種令人驚豔的水準。尤其其降噪效果確實震呆了我,開啟之後,環境音迅速降低,感覺空曠而無雜音,盡情享受純粹的音樂。

感興趣的朋友一定要親自感受下它的強大。希望你能像風之子一樣,偶爾在與世隔絕的時刻,自由地徜徉在靜默世界裡。

——————————

王小琉(個人微信wangxiaoliu203406),微信公號“王小琉”。科技專欄作者,前中央媒體人。

智能硬件體驗者;IT&科技領域觀察者、記錄者、評論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