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全面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近日,记者从泗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启动会上获悉,《泗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到2019年底,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到2020年,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镇)”目标。

据介绍,泗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将由牵头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成2个紧密型医共体。牵头医院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按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两包三单六贯通”的建设路径,从资金打包、清单管理、服务群众三个方面,落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医疗资源共享、服务能力共同提升。

密切利益共享机制。打包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基金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建立紧密型利益纽带。县医保局将基本医保基金按医共体人头总额预付,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当年筹资总额扣除增量基金风险金(与上一年相比筹资增量10%)和大病保险基金进行预算,将不少于95%的部分作为医共体按人头总额预算基金,交由医共体包干使用。辖区居民在县域范围内可自由就医,医共体之外的县内其他定点医疗机构收治的医保病人,由医共体牵头医院以购买服务方式与之结算。合理确定城乡居民医保补偿标准。预付医共体基金包干使用,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结余部分由医共体成员单位合理分配、自主使用,分配份额与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挂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按医共体常住人口总额预算,及时足额拨付到医共体,交由医共体牵头医院统筹用于医防融合工作,强化疾病防控,实行购买服务,考核结算,量质并重,医防融合,做实健康管理。

密切管理运行机制。建立政府办医责任、内部运营管理、外部治理综合监管三个清单,实行清单制管理,厘清责任边界,明晰运行关系。充分发挥牵头医院“龙头”作用,健全医共体内部管理体系。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事业一类保障、二类绩效管理”,在投入渠道、资产属性和职工身份三个不变前提下,实现医共体内部运行管理“三统一”,即:人、财、物三要素统一调配,医疗医保医药等业务统一管理,信息系统统一运维。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建立严格转诊病种目录,促进能力提升与分级诊疗。医共体内部按照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强化分工协作,实行分级收治,统一运营管理,建立防病就医新秩序。建立外部治理综合监管清单。按照政府对医疗机构的管理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行风建设,建立综合监管清单,厘清监管内容、监管要素、监管流程等,完善外部治理体系。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要求,做到依法行政、规范执法。

密切服务贯通机制。围绕乡镇居民看病就医问题,在专家资源下沉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药品供应保障、医保补偿、双向转诊、优化公共卫生服务等六个方面实现上下贯通,有效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记者 马远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