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簡單的炒疙瘩,卻是京劇大師心頭好,北京人最離不開的疙瘩

【疙瘩】讀作【gē da】 。一提到這個詞兒,您首先會想到什麼?木頭疙瘩、醬疙瘩、水疙瘩,還是寶貝疙瘩?

看似簡單的炒疙瘩,卻是京劇大師心頭好,北京人最離不開的疙瘩

放到愛吃的北京人眼裡,這就化作了心裡最割捨不下的疙瘩——炒疙瘩。

炒疙瘩在咱北京小吃中不算是有名的,但卻算是最扛餓的了。這看似不起眼兒的小麵疙瘩,到底是怎麼捕獲北京人的心的呢?

看似簡單的炒疙瘩,卻是京劇大師心頭好,北京人最離不開的疙瘩

【只知穆家寨 不識廣福館】

小吃這個東西,除了出身宮廷流入民間的那一小撮兒外,很大一部分都是來源於民間。因為舊時候物資有限,能落在咱老百姓手裡的就更少了,為了吃飽肚子,為了讓僅有的吃食變得有滋味,窮苦人家可是沒少開動腦筋。這不,炒疙瘩就是其中之一。

相傳,民國初年,一位姓穆的老太太和她女兒,在和平門外琉璃廠開了家叫“廣福館”的小麵館,為來往腳行、扛大個兒的賣些米粥麵食。炒疙瘩便出自這母女二人。您要是到南城跟老人打聽,多數還都知道。

看似簡單的炒疙瘩,卻是京劇大師心頭好,北京人最離不開的疙瘩

起初,麵館沒什麼特色,生意很是冷清。一日,傍晚收攤時剩了很多面,本就為生艱難的母女,怎麼忍心就這樣浪費?於是把麵糰擀成面劑兒,切成了一個個的小疙瘩,煮熟後和青菜一起翻炒,竟然別有一番風味。於是,這口感良好,味道鮮香的炒疙瘩就成了廣福館的看家菜。很多出入琉璃廠的文人雅士都慕名來穆家寨品嚐妙疙瘩,一時間風頭無二。

廣福館地處臧家橋的南側,恰好在堂子街、韓家譚、五道廟、楊梅竹、斜街的五道路的路口位置,猶如一座山寨。又因為店主姓穆,家中無男性,一些人就戲謔地稱廣福館為“穆家寨”,稱店裡的姑娘為“穆桂英。”

看似簡單的炒疙瘩,卻是京劇大師心頭好,北京人最離不開的疙瘩

臧家橋衚衕位於大柵欄西南部東起櫻桃斜街,西至南新華街,寬9米

一代名伶 偏愛小麵館

當年的廣福館不但受到眾多文化名人的推崇,京劇大師尚小云、孟蘭芳更是其座上賓。尚小云初見穆老太太時,覺得有些像自己目前,感覺倍加親切,便認作乾媽。老太太拿手的炒疙瘩便成了尚小云最愛的吃食。

後來尚小云在西安抄了家,那時他一心想回北京,這時,穆老太太早沒了。穆姑娘(恰恰是馬連貴夫人、馬連良之弟媳)知道尚小云就愛這口,便拉著他到家中吃上頓原汁原味的炒疙瘩。別看著不起眼的一盤粗食,讓一生顛簸的尚小云頓生歸家之感。他一邊狼吞虎嚥地吃,一邊說:“我這十幾年也沒吃過這樣的好飯菜了。”

看似簡單的炒疙瘩,卻是京劇大師心頭好,北京人最離不開的疙瘩

京劇大師尚小云先生

【陳家門樓穆家寨 恩元居的炒疙瘩】

由於後繼無人,穆老太太過世後,穆姑娘一人苦苦支撐“穆家寨”,儘管炒疙瘩始終保持著原本的味道,但隨著穆姑娘的駕鶴西去,廣福館也隨之停業,逐漸被人們淡忘。

人們以為炒疙瘩的手藝就這樣被湮沒了,殊不知河北河間府的馬東峰、馬東海兄弟早就得到了穆姑娘的真傳,不斷的提升炒疙瘩的口感和工藝,在原址開了“恩元居”。

看似簡單的炒疙瘩,卻是京劇大師心頭好,北京人最離不開的疙瘩

馬家兄弟在保留穆家寨炒疙瘩傳統的同時,不斷改進創新,很快就聲名鵲起,並獲得了“陳家門樓穆家寨,恩元居的炒疙瘩”的高度評價。

1956公司合營後,老師傅換了,疙瘩改為機器加工,選料差了,配料比例也改了,聲譽算是毀了,導致經營慘淡,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關門謝客。

看似簡單的炒疙瘩,卻是京劇大師心頭好,北京人最離不開的疙瘩

【老品牌 新血液】

2006年夏,這一消失了近半個世紀的老店,終於又回到了北京人的身邊。炒疙瘩能成為北京名吃,凝結著穆氏母女兩代人的心血和馬家兄弟的數年辛勞。

每個北京美食的背後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特別故事,它們的美不在於它的簡單或是複雜,它們誕生和傳世需要的是匠心與傳承,這股巨大的能量, 聚集在炒麵疙瘩的工藝裡,使它變得更濃香、更美味。

• END •

圖片 |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