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洪秀全不讓男女通婚?

a羅洪


太平天國實施的男女分館制度,是一種遭到很大詬病的制度。遭詬病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男女完全分館而住,連夫妻都不能住在一起。不但不能住在一起,而且如果夫妻偷偷約會的話,還會被嚴厲處罰。其二,青年男女得不到戀愛結婚的機會。其三,太平天國的首領們實行多嬪妃制度,而且還做出了明文規定,根據級別不同,嬪妃的數量也不多。官職最高的天王洪秀全,據一些史料記載,擁有數千名嬪妃。

(洪秀全劇照)

既然制度這麼不合理,明顯地違反人間基本倫理,而且讓當時太平天國的很多人不滿,清人對此更是口誅筆伐。這樣的負面影響,洪秀全等人應該是預料得到的,可是,為什麼他們還要執行這種制度呢?

我們先來看太平天國男女分館制度的整個實施過程。

太平天國最初從1851年1月金田起義開始,在軍隊建立團營制度的時候,就實施男女分營政策。1853年1月攻佔武昌後,這種男女分營制度從軍隊擴大到全體市民中,實行所有的市民都要分館而居,相當於也就取消了家庭。1853年3月佔領江寧(南京)後,再一次強調男女分館制度,而且規定了男女各館的任務和工作職責。在此基礎上,又設立了老人館。在1854年底1855年初,在市民中取消了男女分館制度,恢復了以家庭單位為主的傳統社會結構。並且實施了一種特殊的配婚制度。主要是給太平軍的中高級將領配婚。不過,後來又重新設立了女館制度。

以上就是太平天國實施男女分營(分館)制度的具體過程。這個制度實施的時間並不長,不過所產生的影響卻很大。那麼,洪秀全等太平天國的領袖們當初究竟是怎麼想的,為什麼要實施這一制度呢?

(太平天國起義)

一、宗教禁慾主義的影響。

太平天國所信奉的拜上帝教,是西方基督教或天主教的一種變種。我們知道,不管是什麼宗教,都是宣揚禁慾主義的。也就是說,禁慾主義是所有宗教的基礎。正是在這樣一種考量下,洪秀全等人才會把男女分開。雖然不能像宗教徒那樣,完全踐行禁慾主義,不過強制分營分館的方式,至少實現一種形式上的要求。

洪秀全等人從理想和信仰的角度出發,實行這種制度,也是可以理解的。

二、提高軍隊的戰鬥力。

太平天國最初是在軍隊裡實施男女分營制度的,這其實無可厚非。別說太平天國的軍隊,從古至今,世界上任何地方的軍隊,都會實施分營制度,男兵女兵是絕對分開的。這主要是為了強調紀律性,提高戰鬥力。

當太平天國攻下武昌以及南京的時候,之所以在整個市民中,也要實施男女分營制度,實際上是一種“全民皆兵”的變種。因為當時的形勢非常嚴峻,清軍對太平天國形成一種高壓打擊的態勢,如果不實施“全民皆兵”,整個城市一盤棋,就無法在艱難的形勢下打敗清軍。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在整個市民中實施分館制度,也是可以理解的。

(影視中的太平天國女性)

三、提高女人的地位。

整個王朝社會,女人都處在附屬地位,她們沒有獨立的價值,讀書、當兵的資格更不會有。太平天國是提倡男女平等的,為了提高女人的地位,因此特別設置女營,讓女人和男人一樣,學習、打仗,參與社會事務。太平天國讓女人參加科舉考試,就是他們想提高女人地位的表現。

提高女人的地位,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高尚的目的。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洪秀全等人其實還是很有想法的。不過,為什麼這種制度並沒有執行下去呢?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太平天國的領導迅速從禁慾主義變成了享樂主義。

當太平天國大肆封王,並且實施多嬪妃制度的時候,所謂的“拜上帝教”,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了,洪秀全等人,因為地位的改變,迅速撲進享樂主義的懷抱。

由於太平天國的高層領袖都在享受,再在全體市民中實行禁慾主義,顯然是行不通的。否則的話,畫面會顯得極為尷尬。因此,太平天國的統治者,不得不解散男女館。

二是以家庭為單位的社會結構根深蒂固無法動搖。

以家庭為單位組建的社會結構,這是幾千年來形成的一種結構形態,已經根深蒂固,深入骨髓,無法動搖。這也是人類能夠延續下去的基本力量。太平天國根本不具備動搖這種社會結構的條件,因此,人為的一些做法,會顯得異常荒唐。

三是太平天國無法解決男尊女卑的問題。

嚴格意義上說,太平天國依然是一種封建王朝,雖然想提倡男女平等,但是缺乏思想基礎,根本就辦不到。從太平天國的領袖們實施多嬪妃制度,以及解散女營時實行的配婚制就可以看出,在太平天國的女人依然處在從屬地位,根本就沒有任何改變。


張生全精彩歷史


太平天國的婦女,不像在天國,更像在地獄。

1850 年,洪秀全興太平天國在金田“起義”時,為了進一步加強組織管理,特意在頒佈了五大紀律,其有一條就是“別男行女行”,其實說的就是男女有別,男子女子分開管理。

還規定了太平軍不分長幼,都以兄弟姐妹相稱,畢竟大家都是上帝的孩子。這會很奇怪的事,原來的長輩突然成了老大哥,老婆孩子突然成了弟弟妹妹……

但是這種“男女均當分別。做必男有男行,女有女行,方昭嚴肅而免混淆”,男女隔離分開管理的方法確實保證了太平天國初期的戰鬥力。

但是,這種制度一施行就是好多年,到定都天京之後,仍然沒廢除,施行範圍還擴大到了新政權管轄範圍內的所有人民身上。結了婚的人也只能夫妻分居,過著守寡般的生活。

當時有人就說:“是時賊(太平天國)令男女分居,有同室者斬以徇。於是有室不能保,有家不敢歸。”完全是禁慾般的管理。

直到1854年12月,男女分開管理的政策實在是繼續不下去了,才被廢除。

廢除分開管理政策之後,太平天國下令“許男女婚配”,並設媒官“司其事”。看起來是在廢除禁慾政策之後,重視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但實際上又是一昏招。

媒官怎麼來處理人民群眾結婚這件事呢?當時清人記載:“由偽媒官掣籤指婚”。也就是“抽籤”……這辦法也是絕了。

於是就出現了“有老夫得女妻,童子獲衰婦者”的奇葩家庭組合……

但是與此同時呢?在嚴格的禁慾政策施行期間,太平天國的高層們卻在享樂。洪秀全在 1851 年春就已經擁有 15 名后妃,後又逐年增加,最終達到了 88 個,認不過來,只能給妃子們編號。其他高層雖然沒那麼過分,也差不到哪裡去……


一盤拉條子


太平天國前期在軍隊和佔領區實行“男女館”政策,也就是強行地將男人和女人分開編隊管理,分別集中居住。男女相見,必須打報告,得到批准之後,才能夠短時間相聚,然後又要長時間分開。

男有男行,女有女行,不得混雜。

對於這個政策很多人都比較難以理解,甚至主觀妖魔化,認為是洪秀全等為了自己坐享淫慾,不讓男女通婚。但是如果真不讓通婚,天國的未來又在哪裡,接班人也是很大的問題。

畢竟天王洪秀全88妻,後宮充斥2000婦女;東王西王11妻,南王至豫王各6妻,依次降等,凡是在天國混到一官半職的,都可以打申請,至少娶到1妻。普通士兵想要娶老婆,幾乎沒門。

宣傳歸宣傳,實際上太平天國之所以這麼做,就連當時的清廷都能看明白太平天國的用意。

發逆別男女甚嚴,夫婦不能同居,蓋恐賊眾引家,不與力戰,而設女館,挈家同行,以繫戀之。

這段話其實就解釋了太平軍在這個問題上其實是動過腦子的,歷史上的流民起義,最終都沒有戰鬥力,原因就在於拖家帶口,無法形成有效的戰鬥力。李自成之所以百萬軍隊被吳三桂和多爾袞十來萬的聯軍打的灰飛煙滅,拖家帶口的流民軍隊,看起來人數上嚇人,但對正規軍的實際戰鬥力差得遠。

而太平軍通過男女分館制度,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所以加上類似於“三三制”和“政委制度”的架構設計,前期的太平軍的軍制其實是一直領先於整個時代的,這也是前期太平軍戰鬥力強大的因素之一。

其實這個政策不但保持前期太平天國強大的戰鬥力,還對迅速鞏固佔領區有著非常深刻的意義。

學過社會學和心理學的人都知道,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緣為紐帶的基本社會單位。所以一個人的歸屬感實際上源自於家庭。但是太平天國在佔領區實行男女分館制度,實際上就是徹底打破了家庭單位,把原本個體對小家的歸屬感徹底擊碎,大家彼此就只能從太平軍的男女營這些大集體裡尋找歸屬感。這樣一來,太平天國就對自己的子民們產生了巨大的凝聚力。

由於一切繳獲歸“聖庫”,個人不得有私產,所以男女營通過相同條件下的共同戰鬥,共同勞動,共同生活,形成了共同認知,這到了戰場上就是戰鬥力。

但是到了中後期,太平天國已經定都南京,開始世俗化基層建設的時候,這個制度就徹底變成了桎梏。

因為前期為了保持戰鬥力,可以實行分館制度。但是到了中後期,隨著天國的規模變大,人員更加複雜,遇到的各種問題也越來越多。簡單粗暴的分館制度,自然面臨各種壓力,要社會穩定,要有未來和發展,還是要回歸到以家庭為基礎單位的社會生活中來。

所以1854年8月,10萬餘眾的女營因為糧食緊張,被全部解散;到了1855年,洪秀全下旨宣佈男女營制度徹底成為歷史,允許她們結婚,允許她們有選擇成為家庭主婦的自由。而這一舉措,實際上再一次穩固了太平天國在佔領區的統治。

事實上,如果不是太平天國頂層設計有大漏洞,導致了內訌;單就太平天國基層制度上的很多設計而言,都非常先進,所以很難說,它就肯定不會成功。




炒米視角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要分為兩個時期。

一個是太平軍金田起義以後,到南京建立根據地的路上。

此時男女都是分開的,女人有自己的女營。

太平軍中此時嚴禁“男女混雜”,女戰士和女家屬,被統一組織在女營中,即使子女省視父母,丈夫探看妻子,也只准“在門首問答,相離數武之地”,“不得徑進姊妹營中”(《天情道理書》,《天命詒旨書》,384頁。)。男女包括夫婦如私行同宿,就會因“犯天條”而嚴行誅戮。親自參加太平天國革命的英國人在講到太平軍女戰士時說:“革命初期,她們曾勇敢參戰,有的並擔任了軍官的職務,軍隊中男女分營,只在舉行宗教儀式時才不分男女。”



這是合情合理,可以理解。

因為當時太平軍並非只有軍隊,還有大量家屬。

作戰部隊是不能和家屬混編的,自古也沒這個道理,不然如何打仗?

所以,必須將男性士兵和家屬分開。

而家屬也分為女人和男性老人、少年。如果部將女人和或老或小的男人分開,可能也會出現淫亂的問題。

在當時誰都不知道明天能不能活的情況下,性亂是很正常的。

一旦這種行為出現,會嚴重影響太平軍的士氣和穩定。

客觀來說,這個時期將男女分開是合理的,也是必須的。

自然,不允許已婚夫妻發生關係,甚至要處決,現在看來似乎誇張了一點。

但戰爭時代,必須嚴刑峻法,嚴一點可以理解。



第二個階段

其實並不是進入南京,而是攻陷武昌以後,就開始實行男女分館制度。

這並非針對太平軍,而是針對當地的居民。

所謂男女分館制度,就是把所有的男性居民集中到“男館”,全體女性居民集中到“女館”。

資料記載:太平軍進入南京之後的四、五日,也就是軍事行動剛剛結束,天王洪秀全東王楊秀清等領導人尚未入城之時,就開始了組織“男女分館”的工作,“令城男女分別住館,不準私藏在家。”(《金陵雜記》,見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第四冊,622頁。)這件工作做得雷厲風行,往往是當場令全家大小,略帶一點隨身衣物,不得有須臾遲延,立即各歸各館,“於是父母兄弟妻子立刻離散,家業頓拋”,“雖夫婦母子不容相通。”(《金陵省難紀略》,見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第四冊,695頁,又《平賊記略》捲上,見《太平天國史料叢編簡輯》第一冊226頁。)館有幾種。有專門技術的,編入專業館,如男子會機織的可入機匠館,能作瓦木工的可入瓦木營,婦女會刺繡的分入繡錦營;男子十六歲以下和六十歲以上或有殘疾的,編入牌尾館或老民館,但“女館則老幼同居,固無所謂牌尾也”(《紫蘋館詩抄》,見《太平天國史料叢編簡輯》,第六冊,393頁。);其餘則男歸男館或曰新兄弟館,女歸女館或曰新姊妹館。



這種就是搞笑加無厘頭了。

人家居民本來過的好好的日子,為什麼強行將家庭破壞,男女分別集中居住?

老百姓和軍隊是不同的。

軍隊的任務是打仗,採用男女分開無可厚非。

但老百姓不是軍隊,從古至今沒聽過說將老百姓也軍事化管理的。

太平軍的初衷,是他們沒有管理城市的經驗,這樣胡來可以對居民也實行軍事化管理,就容易的多。

此舉搞得妻離子散,家庭破產,就動搖了太平天國的統治基礎。

連男女都分開居住了,當然也不給結婚,男女哪怕是已婚夫妻發生性關係也是重罪。



這個荒唐制度,直到1855年以後,才逐步取消,也允許男女結婚了。

但是,在太平軍行軍作戰期間,嚴格不允許攜帶家眷,更不許帶女人。


薩沙


使勁跟風吧,以前的太平天國,是反帝反封建的偉大革命運動;現在太平天國,成了邪教裹脅的大破壞,人人喊打。

拿著滿清奴才官紳們的記載,來看待太平天國,他們仇視太平天國,那太平天國還就是妖魔鬼怪了嘛!現在又有人造謠說,太平天國不讓男女通婚,還真有人使勁附和。

【太平天國可以結婚嗎?】

打臉一下吧,中國古代第一張結婚結婚證——來自太平天國發放的“合揮書”。“合揮書”一式兩份,中縫蓋有太平天國的龍鳳大印,右半份夫妻保存,左半份政府留存。“合揮書”就是太平天國男女夫妻關係的證明書。

太平天國的特權階級固然妻妾成群,但是太平天國在民間倡導的婚姻制度還是有亮點的:

◆其一,主張男女平等,強制推行“一夫一妻”。嚴禁合法婚姻之外的男女關係,嚴厲打擊一切官、兵、民宿娼行為,在太平天國娼妓陋俗基本絕跡。

◆其二,禁止以離婚方式拋棄妻子,禁止買賣妻子陋習,結婚之後就要從一而終。

英國人哈利《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中記載,太平天國的婚姻制度,拋棄很多古代婚禮陋俗。比如傳統媒妁之言男女婚前不見面;比如下聘禮、備嫁妝;比如結婚選黃道吉日;太平天國統統摒棄這些風俗。

◆其三,太平天國實行最早婚姻登記制度。不但官兵結婚要登記,平民結婚也要登記——婚姻登記現在很正常吧,這點就被滿清妖魔化了。滿清紳士陳慶甲《金陵紅事詩》記發牢騷“尋常婚娶渾閒事,要向官家索要籤”。

【太平天國不準結婚的謠傳怎麼來的?】

太平天國起義的時候,為了表示堅決起義的決心,最開始那一批人,都燒掉老家房子,一整家人加入隊伍。這男女老少都加入了隊伍,為了防止出現男女關係混來,太平天國就分出了男營和女營。

行軍打仗,男女不能混居,當然要得。等到太平天國攻破南京城之後,又把這套制度推廣到生產活動上,各種工匠分門別類,分成男行和女行,男女不能混雜。也就是說,軍營中和各類作坊中,為了防止男女關係混亂,公眾場合男女不能交流。

按照李秀成的《供詞》,南京城內居民並沒有強迫加入男行或女行,太平軍的政策是願隨營者隨營,不願者各歸民家。太平軍是嚴禁官兵私闖民宅的,以此安定了民心,所以葵丑年(1853年)戰事特別順利。

【“妖魔化”也否定不了的事實】

太平天國的特權階段,各種腐敗,各種作死,無疑存在農民起義的侷限性。但矮子裡拔將軍,跟滿清對比,太平天國還是有很多亮點的:

◆其一,太平天國境內禁止黃賭毒、禁止婦女纏足,這代表什麼,自行體會。

◆其二,太平天國有更開放的思維,更重視外貿。

為了保護對外貿易,太平天國曾委託英國人哈利帶“商憑”(類似通行證)到上海,號召外商進入太平天國轄區自行經商、旅行。同時為方便外商,採取一次完稅、全境通行的惠商政策。

◆其三,太平天國對外政策不卑不亢。

東王楊秀清明確告知英國人,不管是否幫助太平天國對付清朝,都可以自由經商。

但是英國代表出《南京條約》中五口通商的特權威脅時,太平天國的態度是:①不承認滿清賣國條約;②外國商人經商自由,但是不能違反太平天國律法;③不允許外商觸碰礦產資源;④嚴禁鴉片貿易。

【誰是國家的破壞者?】

與很多人記載的太平天國境內人間地獄不同,太平軍佔領江蘇、浙江後,經濟不但沒有受到破壞,反而比滿清統治時期更繁榮。就以茶葉、棉花、生絲的出口貿易為例,在太平天國期間統統翻倍增長。

而清朝打敗太平天國後呢?人口減半,生絲出口量驟然減半,而且是連年下降(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中國近代貿易史資料》)。

用數據說話,用腦子思考,滿清和太平天國誰在搞破壞?


爾朱少帥


首先必須澄清,洪秀全不是不讓男女通婚,而是就算結了婚,也得分居。

洪秀全在太平軍中推行男女館制,即把男女徹底隔離開,分別居住。這裡的男女可不僅僅是青年男女,也包括各個年齡段的夫妻、母女等等。說白了,只要雙方的關係由男性和女性組成,那就要把你強行拆開。



不過人家洪秀全倒也沒說徹底隔離男女,他也安排了特定的時間、地點,讓他們見一面,好歹解一解相思之苦。如果有人敢於私自男女相會,或是男至女館,女至男館,一經發現,一般就是斬首不留。

洪秀全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雖說他是個老神棍,但不得不說,他在這方面還是挺明智的。他主要是為了保證太平軍的戰鬥力。

一般,農民起義到後期戰鬥力就會下降,因為起義軍拖家帶口,看似人數眾多,但其實都是大量隨軍的家眷,而且有了家室的牽累,也嚴重影響戰鬥意志。



而洪秀全呢,他用隔絕男女的辦法解決了這個大問題。這麼做的好處呢,一方面是不容易消磨戰鬥意志,將士不會因為私心,選擇為家眷保命或是隻保全自己的家眷,另一方面帶著家眷一起走,這就相當於人質,太平軍將士無路可退,只能奮勇殺敵,這樣才能保全家眷。

但問題是,太平軍在定鼎天京以後,在其統治區仍然延續了這個政策,甚至有將其制度化的趨勢。男女二館各司其職,男性一般負責打仗和生產,年老的則幹些煮飯、種菜、洗衣,女性則從事耕種、收割、舂米、打柴、搬磚、挖掘戰壕等體力勞動,善女紅者專事縫補。

這樣一來就出大問題了,等於說太平天國沒有完成從戰爭時期到建設時期的轉變。打仗時這麼幹可以,但已經有了根據地,就要沉下來搞政權建設和經濟建設,讓老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結果洪秀全還守著這個制度不放,底下自然也就天怒人怨了。



一方面,洪秀全及諸王三宮六院,卻讓底下人和老百姓滅絕人慾;另一方面,父母妻兒總是不得團圓,這也不符合人的世俗期許。

所以,就有人忍不住要破壞這一制度。有的去偷偷嫖妓,甚至姦淫婦女,有的找地方私自幽會,有的只好搞起同性戀來滿足慾望。到最後甚至發現天國的高官陳宗揚、盧賢拔竟然也打破禁令,私會妻子。到此,男女館制度不僅滅絕人性,而且在具體執行上也逐漸走向名存實亡。

而洪秀全之所以在政權建設時期依舊痴迷於男女館制,一方面是他有意通過這樣的辦法建立如清教徒一般禁慾、嚴明的等級制,而另一方面,他也是在藉助宗教權力來對抗楊秀清的世俗權力。



但洪秀全還是沒有佔上風,經過一系列明爭暗鬥,他還是敗下陣來。1854年,洪秀全只好下旨男女館制度解散,並允許男女結婚,組建家庭。

世俗戰勝宗教,這實際上是楊秀清對洪秀全的又一次勝利,但楊秀清也由此離死亡更近了一步。


達摩說


洪秀全的太平軍在起義最初就宣佈了《十大天條》,其中第七天條規定:

天下多男人,盡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人,盡皆姐妹之群,天堂子女,男有男行,女有女行,不得混雜。凡男人女人姦淫者名為變怪,最大犯天條。凡犯第七天條,如系老兄弟定點天燈,新兄弟斬首示眾。凡夫妻私犯天條者,男女皆斬。”

按理說男女之情,人之所欲,洪秀全推出這一不近情理的政策,原因有五:

一、遵從宗教。

洪秀全發動群眾是通過基督教做引子,拜上帝會就是他最早的秘密組織。他呼籲大家只信上帝,不信邪神,通常宗教中都是禁慾的,畢竟萬惡淫為首,“第一不正淫為首,人變為妖天最瞋;淫人自淫同是怪,盍歌麟趾詠振振”。讓太平軍男女分開,是洪秀全掌控群眾的思想基礎。

二、便於管理。

太平天國起義之初,是一家子一家子吸收進隊伍裡來的,男女老幼病孺通通都有,如果混雜在一起居住,顯然不符合部隊規矩,而且容易引起紛爭。必須實行男女分營,才是正常軍隊建設常態。

三、激發女子積極性。

正常來說,當時女子地位低下,只能在家裡相夫教子,安分守己的做些家務活動,是不能夠隨軍的,更不能打仗。

但洪秀全宣傳男女平等,大家皆兄弟,讓女子也能拋頭露面,進行戰鬥。男女不能通婚,女子就不用擔心隨便被男人搶去當媳婦,甚至糟蹋的現象發生。也會感覺自己的地位提升,更積極的參加起義。

四、提高戰鬥力。

讓戰士沒有最基本的男女之情,全心全意投入戰鬥之中,一心只打仗,不談戀愛不結婚不行房事,所有精力都發洩在打仗上。

五、提高自身威信。

雖然洪秀全不讓太平軍內男女通婚,但這一規定不包括幾個上層人物。

他和幾個領導人是可以超越眾人,和女人做任何事的。對女人的壟斷權變相的顯示出他們的威信,此外,他們還可以把這個政策隨時變通,把允許某人通婚作為一種獎賞,以此激勵部下。

然而這樣的制度違反了最基本的人性,太平軍不但沒有因此強盛,還出現了同性戀的不良現象,一些清秀的男孩子在男部裡備受侮辱,而女部裡的女人卻成了上層人物的玩弄品,洪秀全一個人就擁有妃子上千,最後這一政策不了了之,太平軍也日見衰弱,直到滅亡!


春朝青牛


太平天國並未禁止男女通婚,而是對於男女交往有著嚴格的限制。金田起義後,洪秀全發佈了第一道命令,其中有一條便是“別男行女行”,禁止“男女混雜”。此後,太平天國建立男館、女館制度,要求男女分別歸館住宿,彼此不許往來,“或有男至女館,女至男館,一經敗露,即時斬首”。

關於男女分行的原因,太平天國的《天情道理書》載:“我們兄弟荷蒙天父化醒心腸,早日投營扶主,多有父母妻子伯叔兄弟舉家齊來,固宜侍奉父母,攜帶妻子。但當創業之初,必有國而後 有家,先公而後及私;況內外貴避嫌疑,男女均當分別,故必有男有男行,女有女行,方昭嚴肅而免混淆。”而出自反對太平天國之人所寫的《平賊紀略》則稱:“發逆別男女甚嚴,夫婦不能同居,蓋恐賊眾引家,不與力戰,而設女館,挈家同行,以繫戀之。”

由此來看,太平天國實行“男女別營”的制度,一是為了適應戰時需求,便於對參軍人員進行管理;而是為了提高軍隊戰鬥力,避免士兵因戀家而逃亡。


老照片


洪秀全剛開始帶領太平軍起義的時候,確實制定了一個規定。這個規定就是不讓男女通婚,當時的士兵,一般分為男營和女營來管理。

這個規定一下來,即使是夫妻也不能破這個例選擇同居了。

男人只能在男營里居住,女人也只能在女營里居住,也就是說洪秀全剝奪了他們同居的權利。

洪秀全之所以制定這個規矩,主要是為了保證軍隊紀律的嚴肅性,以及戰鬥力。畢竟他們是在造反,隨時都有可能有戰爭發生。

所以,為了抵抗敵人,他們只能採用這種制度了。

你還別說剛開始洪秀全採用這個制度的時候,還是很管用的。他們一路北上,基本上都是節節勝利的。

但是,到了他們佔領了南京,把南京改為天京之後,這種制度就開始顯得不盡人性了。因為這時候發生了很多不對等的事情,太平軍裡的幾個王,每天都是吃的山珍海味,居住的是豪宅王府。身邊少說也有幾十個女人陪伴。

洪秀全更是在天京城,建立了一個十公里大小的天王府,而且裡面還養了三千多個女人,生活這是要有墮落就有多墮落。

太平軍裡的幾個領導人,生活如此的奢靡。

這時候士兵就不幹了,憑什麼你們當王的人,就能享受人倫之樂,不讓我們下級的官兵同樣享受呢?

再說了人家本來就是夫妻,加入你們太平軍之後,原來的夫妻都不能同居了,只要人家同居,就會被你們正法殺頭。

那裡有這麼不講理的規定,正是飽漢子不知道餓漢子飢呀。

很顯然這是有悖人倫的。

所以,太平軍都開始覺得不公平,選擇鬧事了。這時候若是在不制定合適的制度,實在不行人家士兵就選擇回家了。

畢竟不反抗,不鬧革命還有一畝地兩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呢。

正是因為太平軍不滿了,然後洪秀全,楊秀清等高層領導人,才不得已修改了法律,允許原來的夫妻同居了。

另外,沒有結婚的男女,若是覺得合適,也可以結為夫妻了。

但是,只允許一個男人,找一個女人。不允許一個男人娶幾個女人,不過還有一條就是,做到王的就沒有人能管的了了,想要娶幾個女人就能娶幾個。

不得不說太平軍到了佔領南京之後,他們就膨脹了。這時候領導人開始腐化,內鬥。士兵的戰鬥力逐漸下降。

最終太平軍也走向了滅亡。


不才講史


洪秀全並沒有完全禁止男女通婚,而是對男女之間的接觸來往進行了嚴格限制,一旦有人違反禁令,殺無赦。

領導太平天國的洪秀全在定都天京後製定施行了許多制度,除開大家耳熟能詳的《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外,還有一個非常奇葩的制度——女館制度。

洪秀全在定都天京前一直在流動作戰,沒有自己的根據地,所以為了保持戰鬥力,便在隊伍中施行軍事化管理,也就將男人和女人分營居住進行管理。

洪秀全這樣做是符合當時情況的。因為洪秀全這幫人是帶著家屬鬧革命的,將隊伍中的男性和女性分開居住管理可以讓那些有家室的男性免除後顧之憂,讓他們將精力集中在行軍作戰之上,提高戰鬥力。

如果洪秀全不在這個時候施行男女別營,那麼這些人估計每天就想著老婆孩子熱炕頭,結婚找對象了,隊伍的士氣和戰鬥力就很成問題。不過這種制度只適合在人數較少、流動作戰的時候實行,不適宜大面積推廣。

但洪秀全在1851年攻克武漢後,面對城內的數十萬老百姓就有點犯愁了,因為他沒有管理經驗。而當時軍情緊急,洪秀全便草率的將男女別營制度在整個武漢城內推廣。

洪秀全將城內16歲至60歲有勞動力的男性和女性分別編入男館和女館進行管理。並規定,男女不可隨意往來,即便是夫妻子女之間也不可,一旦發現,嚴懲不赦。16歲以下和60歲以上的老幼和喪失勞動力者則編入老民館。

不過洪秀全在武漢沒待多久便撤走了,這種制度暫告廢止。但讓人不解的是,洪秀全在1853年定都天京後竟然再次恢復了這種制度。不過太平天國的上層是不受限制的,他們的私生活隨心所欲。其餘太平天國將士和廣大天京民眾就深受其害了。

這種制度雖然不失為一種權宜之計,但其最大的缺點就是違背了人情倫理,破壞了社會中最基本的家庭單位。短期臨時或許可以施行,但長時間必然引起民眾的不滿和反抗,不利於統治的穩固。

1855年,面對將士和民眾的不滿情緒,洪秀全不得不下令廢止女館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