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大媽巷子裡賣地瓜,1元一斤,無人問津,我看後邊買邊偷著樂

六旬大媽巷子裡賣地瓜,1元一斤,無人問津,我看後邊買邊偷著樂

今天清晨還在睡夢中的我被老爹的電話叫醒,聽完電話那頭老爹說爺爺人不舒服叫我去瞧個究竟,掛了電話我立馬就床上彈起,洗漱完早飯也沒顧上吃就直奔爺爺家。爺爺家住在我們這邊老菜市場附近,周邊樓房的年齡比我都大,巷子特別多。到了爺爺家他躺在床上沒起床,不過精氣神不怎麼樣,詢問一番得知爺爺應該是氣候多變著涼了,叫他去打針又不願意,所以我就去藥店給他買些去風寒的沖劑試試看。

六旬大媽巷子裡賣地瓜,1元一斤,無人問津,我看後邊買邊偷著樂

回來爺爺家的路上路過一個巷子,巷子離菜市場比較近,裡面左一處又一處佈滿了賣東西的小販,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大媽大叔,有賣橘子的,賣青菜的等等。我走著走著,一個大媽叫住了我:“小夥子,買地瓜麼?紅地瓜、白地瓜都有,我自己種的。”我們本地叫的紅地瓜就是大家吃的紅薯,白地瓜就是你們所說的豆薯。因為離開農村多年的我聽到白地瓜這三個字尤為親切,立馬勾起了小時候的回憶,要知道,小時候在農村白地瓜成熟的時候老開心了,那可是我們村裡的娃最喜歡的“零食”之一。所以我就停下腳步上前瞅了一眼。

六旬大媽巷子裡賣地瓜,1元一斤,無人問津,我看後邊買邊偷著樂

紅薯和白地瓜的賣相自然是比不上菜市場商販攤子上的,所以大媽說路人都嫌棄賣相不好無人問津,說完還一個勁兒地說這是我自己種的。我抬頭看了眼大媽,六旬出頭的樣子,再看看紅薯和白地瓜,我已經可以確定大媽說的是大實話了,確實是自己鄉下種的。首先,品相不好,個頭又不大,自然就不是大棚培育的品種,而且我看到有好幾個地瓜都有“傷痕”,肯定是她用鋤頭挖地瓜的時候沒控制好力度傷了地瓜。我問大媽多少錢一斤,大媽說如果我買多一點的話算我1元錢一斤,我二話沒說總共買了10斤。由於趕著回爺爺家我就沒多逗留,拎著紅薯和白地瓜就走了。

六旬大媽巷子裡賣地瓜,1元一斤,無人問津,我看後邊買邊偷著樂

買地瓜的時候跟大媽聊天我有問為什麼這麼多人在巷子裡賣東西,大媽告訴我因為怕城管抓,所以不敢在顯眼的地方擺攤。說的也是,想想這些大叔大媽也是不容易,一把年紀了還要為了生計奔波。現在人們生活水平高了,嘴刁了,眼睛也刁了,看見大媽的紅薯和白地瓜賣相不怎麼好,就算是正兒八經的農家貨也是無人識貨了。不過我還是覺得自己這錢花得值當,邊買邊偷著樂,既幫大媽照顧了生意,自己又花便宜價買到了讓我回憶滿滿的食物。還是呼籲大家如果碰到這種大叔大媽在賣真正農家貨的時候幫襯一把,確實不容易,反正咱也吃不了虧不是。

六旬大媽巷子裡賣地瓜,1元一斤,無人問津,我看後邊買邊偷著樂

回到爺爺家我興高采烈地告訴他們我買到了小時候在鄉下吃的白地瓜和紅薯,跟自己在農村種的一模一樣。他們還笑我沒長大,只有我自己知道,這不是沒有長大,人總是會不經意間把美好的回憶重拾記憶,可能是一句話,一處景,亦或者一件事。我趕緊拿了一個白地瓜洗乾淨,徒手把果皮撕了,小時候都是這麼幹的。結果是撕的坑坑窪窪,因為實在是太難去皮了,主要是白地瓜的不規則形狀,果皮會夾在果肉中間,吃著有些費力。奶奶怕涼不吃,我切了一小半給爺爺嘗,我自己吃一大半,雪白色的果肉一看就多汁,口感脆甜,依然是小時候吃的那般有滋有味。

六旬大媽巷子裡賣地瓜,1元一斤,無人問津,我看後邊買邊偷著樂

午飯過後,我洗了幾根紅薯,不用蒸不用烤,直接在鍋裡燜紅薯吃。順便教大家一個超簡單的燜紅薯的方法,只要家裡有一口炒鍋或者平底鍋就行,哪裡需要用到電飯鍋。做法如下:紅薯洗淨之後放到鍋裡,倒入沒過紅薯一半的清水,蓋上鍋蓋大火將鍋裡的水煮沸,然後轉中小火燜煮至湯汁收幹就可以了。多簡單!看吧,這就是我用炒鍋燜煮的紅薯,粉糯香甜,吃飽飯的我還是沒忍住吃了3根紅薯。最後我想問問大家,你們有沒有小時候喜歡吃,現在卻很少吃到的食物?跟我分享一波吧。

六旬大媽巷子裡賣地瓜,1元一斤,無人問津,我看後邊買邊偷著樂

以上圖文內容均為潤心食憶原創,發現盜圖抄襲勢必會追責到底,請三思而後行。溫潤身心,食之記憶。感謝大家對我的喜愛和包容。請持續關注,每天更新不一樣的美食相關內容。諸位有什麼食材新吃法和特色美食也可以留言和我分享,祝大家每天都有一個好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