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鄭州」不得不去不得不知!鄭州十大歷史名人你知道嗎?

有功夫,來鄭州!鄭州十大歷史名人你知道嗎?不妨到其生活過的地方去看一看!

「功夫鄭州」不得不去不得不知!鄭州十大歷史名人你知道嗎?


人文始祖——黃帝

黃帝,是少典的次子,生於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西北,即黃帝故里),故稱軒轅氏。黃帝幼時聰明異常,既長見識淵博,才幹出眾,遂繼承父親少典被擁立為有熊部落首領,故又稱為有熊氏。他所生活的時代,正是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轉變的前期,社會變革十分激烈,因此史書中留下了一些關於他南征北戰的生動記載。

相傳炎帝擾亂各部落,黃帝得到各部落的擁戴後與炎帝大戰於阪泉(今河北涿鹿東南)之野,並取得勝利。此後又討伐蚩尤部落,統一了中原華夏地區。黃帝時代,發明創造繁多,成就輝煌,遂使中國躋身於“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列,因而被尊為中華民族的祖先。

「功夫鄭州」不得不去不得不知!鄭州十大歷史名人你知道嗎?

上古隱士——許由

許由是堯舜時代的賢人。帝堯在位的時候,他率領許姓部落活動在今天潁水流域的登封、許昌、禹州、汝州、長葛、鄢陵一帶,這一帶後來便成了許國的封地,他從而也成為許姓的始祖。

據說帝堯曾多次向他請教,後來想把君位傳給他,遭到了他的嚴詞拒絕。他逃到了登封的箕山隱居起來,再也不願意與世俗社會交往。帝堯派人找到了他,想請他出任九州長官,他跑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願意聽這種話。許由以自己淡泊名利的崇高節操贏得了後世的尊敬,從而被奉為隱士的鼻祖。戰國時代的思想家荀子就曾稱讚說:“許由善卷,重義輕利行顯明。”

「功夫鄭州」不得不去不得不知!鄭州十大歷史名人你知道嗎?


鄭國名相——子產

子產(?--前522年),春秋時代鄭國傑出的政治家。出身於貴族家庭,少年時便聰慧異常。

公元前554年他開始擔任卿職,12年後升任正卿,輔佐國君主持鄭國政務。在擔任正卿的20年間,子產對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收到了顯著成效。他“鑄刑鼎”,堅定地推動刑法公開運動;他“作丘賦”,大力推進賦稅制度的改革;他整理土地的疆界和溝洫,以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他採取靈活機動、不卑不亢的外交政策,積極改變鄭國被動挨打的不利局面。

子產不但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優秀的思想家。他所提出的哲學命題---“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在中國思想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地位。

子產為政,不斷向人民施惠,因此在他去世的時候,孔子曾痛哭流涕地說:“子產真是古代遺留下來的一位仁愛之人呵!”

「功夫鄭州」不得不去不得不知!鄭州十大歷史名人你知道嗎?


道家名師——列子

列子,名禦寇,戰國前期思想家,鄭國人。思想上崇尚虛無飄渺,生前被稱作“有道之士”。古書中有他卸風而行的記載,這是他瀟灑的一面。然而現實中的列子則時常處於困頓之中。《莊子》中留下了這樣的記載:子列子窮,容貌有飢色。

但他窮得非常有骨氣。當鄭國大官員派人給他送來糧食時,他堅決地辭而不受。

「功夫鄭州」不得不去不得不知!鄭州十大歷史名人你知道嗎?


法家集大成者——韓非

韓非(?--前233年),戰國末年思想家,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出身於韓國貴族家庭。

韓非在政治上主張變法圖強,積極向韓國君主獻計獻策,卻不被採用,於是他轉而埋頭於著述之中,寫出了《說難》、《孤憤》、《五蠹》等十餘萬字的作品。它們把法、術、勢思想熔為一爐,從而大大豐富了法家學說的思想內涵。

這些作品傳到秦國後,受到了秦王的高度重視。秦王政也就是後來的秦始皇曾經發出感嘆說:哎呀,寡人能夠見到這些作品的作者並與他有所交往,即使死掉也沒有什麼遺憾了。於是發兵加緊攻打韓國。

韓國國君只好派韓非出使秦國。韓非來到秦國後,受到了他的同學李斯等人的誣陷而被下於獄中,不久自殺身亡。

「功夫鄭州」不得不去不得不知!鄭州十大歷史名人你知道嗎?


農民領袖——陳勝

陳勝(?--前208年),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僱農出身,少年時便志向遠大。為人傭耕,他發出了富貴的感嘆。遭到了同伴的譏笑後,他立即反唇譏道:“燕雀怎能知道鴻雁的志向呢?”

公元前209年,陳勝被徵發前去戌守漁陽,與他一同被徵發的還有陽夏人吳廣等900人。當他們行至蘄縣大澤鄉時,正好趕上了雨季,無法繼續前進,眼看不能按時到達目的地。而按照秦朝的法律規定,不能按時到達的人一律處斬。陳勝和吳廣於是在一起商量,決定發動起義。他們殺死押送他們的秦朝官員,正式舉起了義旗。

起義軍很快便發展到幾萬人,並在陳縣建立了張楚政權,陳勝被推立為王。在陳勝起義的帶動下,全國各地都興起了反秦的戰爭。後來秦軍反撲,起義軍被打敗,陳勝也被叛徒殺害。但陳勝首創的農民起義,最終還是把秦朝給推翻了,並且這種精神世世代代激勵者中國人民。

「功夫鄭州」不得不去不得不知!鄭州十大歷史名人你知道嗎?


藝苑大家——鄭虔

鄭虔,鄭州滎陽人,字弱齋。唐天寶初(742年)為協律郎,曾據當時世事著書八十餘篇,有人告他私撰國史,鄭虔匆忙中將書稿焚燬,但仍被貶官。後返回京師,唐玄宗愛其才,為其置廣文館,以為博士。鄭虔好畫山水畫,因為紙張不足,專門在慈恩寺儲藏了幾屋子柿葉,每日用些葉子為原料練習。他曾把自己的詩、書法作品和畫獻給唐玄宗,玄宗“大署其尾曰鄭虔三絕“。鄭虔的山水畫,樹枝老硬,山多墨,又常在畫上題詩,詩書畫三者皆妙,所以唐玄宗有這樣的好評。

安祿山作亂,攻佔長安,授鄭虔水部郎中之職。鄭虔稱病求緩。安史之亂平息後,鄭虔被貶為台州司戶參軍。貶後半年去世。

鄭虔還精通地理知識,各地的“山川險易,方隅物產,兵戌眾寡,無不詳”。他處理事務,“言典事該”。“諸儒服其善著書,時號鄭廣文。”

鄭虔為官清廉,生活簡樸。杜甫曾有詩贈他,其中提到,“才名四十年,坐客寒無氈”,他的清貧,由此可見一斑。

「功夫鄭州」不得不去不得不知!鄭州十大歷史名人你知道嗎?

詩聖——杜甫

鄭州鞏義人,字子美,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出生於鞏義市站街鎮南瑤灣村(杜甫故里)。杜甫童年時,雖家境貧困,仍好學不輟。他7歲開始寫詩,20歲時開始遊歷吳越齊趙等地,中間曾應進士試,未中。安史之亂髮生前,杜甫曾寓居長安十年,當時唐朝政治日益腐敗,杜甫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但進取無門,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

安史之亂後,杜甫外逃時被叛軍所俘,押回長安。但他後來又設法逃離,到鳳翔投奔唐肅宗。唐軍收復長安後,杜甫隨肅宗返回長安,因為替丞相房(王官)兵敗辯護,觸怒皇帝,被貶為華州司戶參軍。公元759年,杜甫棄官入蜀,760年,在四川節度使嚴武的資助下,於成都西南浣花溪畔建草堂居住;765年,離開成都東下;768年,攜帶家眷乘舟出三峽人鄂湘;770年,至耒陽,病死於船中,終年59歲。杜甫葬於何處,至今說法不一。有一說是葬於鞏義縣的邙嶺(杜甫陵園)。

後人稱杜甫的詩為“詩史”,稱他為“詩聖”。杜甫一生清貧,他曾自嘲道:“自7歲屬辭,且四十年,然常寄食於人。”晚年亦顛沛不定。

「功夫鄭州」不得不去不得不知!鄭州十大歷史名人你知道嗎?


一代詩傑——白居易

白居易,鄭州新鄭人,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唐代偉大詩人。白居易16歲時已經寫出不少好詩,受到名家稱讚。但由於無人推薦,他一直未能入仕。直到貞元十六年,才考中進士,時年29歲。公元807年,白居易經殿試授翰林學士,次年又被任命為左拾遺,向唐憲宗提出了不少有利於民眾的諫諍,而且寫出了大量揭露統治者驕奢淫逸、揮霍無度的腐朽生活的詩篇。

元和九年,白居易受排斥轉任太子左贊善大夫。翌年又因得罪宦官官僚而貶為江州司馬。這段時間白居易寫出了不少好詩。千古傳誦的名作《琵琶行》就是這時寫成的。

長慶二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杭州任上,他在積蓄湖水、保護堤壩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三年後,又改任蘇州刺史。

此後,白居易又調京師任職,但他目睹朝廷黨爭加劇、朝政混亂的局面,決計“獨善其身”,於是稱病離職,晚年醉心佛道,與香山僧如滿結香火社,自號香山居士。病勢於會昌六年,終年75歲。

「功夫鄭州」不得不去不得不知!鄭州十大歷史名人你知道嗎?


建築宗師——李誡

李誡,字明仲,鄭州人,中國古代偉大的建築學家。李誡之父李南公,在北宋王朝為官60年,“幹局明銳”,其兄曾任至龍圖閣直學士。李誡在這樣的家庭長大,從小就受家庭薰陶,好學多才。他工書法,善繪畫,藏書數萬卷,手抄本數十卷。曾官通直郎,任將作監。元符三年,李誡撰成《營造法式》,該書是建築史上劃時代著作。李誡還曾主持修建一系列著名建築,如1099年修建五侯府,1102年修建辟雍宮,後又修龍德宮、棣華室、朱雀門、九成殿、開封府衙、明堂等等。大觀四年在虢州知府任上病逝。 李誡為人博學多聞,另著有《續山海經》、《琵琶錄》、《續同姓名錄》、《馬經》、《六博》、《古篆說文》等著作多部。他的書畫深受書畫行家宋徽宗的好評。

李誡是個被埋沒的科學家,《宋史》沒有為他立傳,明清兩代《鄭州志》、《鄭縣誌》亦無他的傳記。《宋史》評價他的父親為人是“反覆詭隨,無特操,識者非之”。對於其兄,當時“人以為刻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