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沒當過皇帝,人們為何稱哪吒為“三太子”,他到底是什麼身份?

醉愛動漫君


哪吒是古代神話傳說裡的人物,曾在《封神演義》和《西遊記》裡出現,是陳塘關總兵李靖的小兒子,李靖的夫人曾懷胎三年六個月才生出來一個大肉球,肉球被刨開之後才出來一個小娃娃,大家都叫他“哪吒三太子”,說起太子這個稱謂,我們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皇帝的繼承人,在古代能繼承皇位的皇子才能被成為“太子”,而李靖可不是皇帝,那哪吒為什麼被人叫做“三太子”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 在商周時期,是沒有皇帝的,創造秦朝的嬴政才是古代中的第一個皇帝,那時候的皇帝被稱為天子,而天子和諸侯的繼承人都可以叫為太子。到了漢代,皇帝和諸侯王的繼承人也叫太子,為了區別皇帝和臣子的區別,皇帝的繼承人在太子的稱謂前,加了一個皇字,全稱為:皇太子,後續諸侯王的接班人只能叫做世子。皇帝的繼承人太子徹底和其他繼承者分開稱呼。 漢代之前被稱之太子的人一般都是天子或者諸侯的兒子,是沒有特指皇帝的繼承人才能叫的。

神話傳說裡的託塔李天王,在沒有封神前,是陳塘關總兵,也是一方諸侯,雖然不是皇帝,但是他的三個兒子都可以稱為太子的,哪吒被稱做三太子,並沒有不妥之處。另外李靖在《西遊記》中經常出現,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玉皇大帝都會派他出面擺平,李靖封神之後的稱呼為託塔李天王,而哪吒作為天王的兒子,被稱為太子也就更不稀奇了,更何況他的兩位哥哥也被稱作太子了呢,哪吒作為三個兒子中最優秀的一位,在知名度上遠勝他的兩位哥哥,所以世人都知道哪吒三太子,對於兩位哥哥相知甚少,也很少聽到有人在兩位的後面加上太子的稱呼。



神話傳說中的哪吒自生下來之後就非常調皮搗蛋,後來和東海龍王的三兒子結下了仇怨,把這位龍王的兒子打的奄奄一息,還把龍筋抽掉給父親李靖做腰帶,致使龍王大怒,揚言要水淹陳塘關,哪吒為了救百姓,就自刎在了海邊,是師父太乙真人,以蓮花和新鮮蓮藕重塑身軀,復生後的哪吒手拿兩根活尖槍,兩腳踏著風火輪,打敗龍王,救百姓與水活中。

哪吒是既是神話故事中漢代之前的人物,他的父親李靖也算是一方諸侯,“太子”在當時是對一方諸侯和天子繼承人的統一稱呼。所以李靖雖然不是皇帝,哪吒被叫三太子原因其實很簡單了。


霧影水


因為哪吒最早根本就不是李靖的兒子,人家本來就是三太子。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和我一個疑問的,哪吒的大哥二哥分別叫金吒木吒,按排行,哪吒應該叫“水吒”啊!

事實上,如今我們看到的哪吒是佛道融合的產物。哪吒,原寫作“那吒”,來自佛教梵文經典的音譯。

按照佛教經典記載,哪吒是佛教四大天王之一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的三太子,既然是“王”的兒子,兒子是太子就是天經地義了。

這個哪吒負責保衛佛教安寧,是掃除人間邪祟的護法神。


那麼佛教護法神怎麼成了大唐名將李靖的兒子了呢?

原來,自佛教傳入中土,佛道之爭便開始了爭鬥,雙方在對抗中又開始相互滲透,經過幾百年的時間,哪吒被道教吸納進了神仙體系。

此時已經是宋元時期,而唐朝名將李靖已經成為道教的神仙,急於想給外來的小哪吒找個本土父親的道教徒們便想到了他。

於是哪吒被“過繼”給了李靖,成了道教的護法神,而李靖又被封為“托塔天王”,小哪吒沒受委屈,又成了“王”的兒子,所以這個三太子的名號依舊適用了。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想必大家最近都有被朋友圈和微博的國產動漫《哪吒之魔童降世》刷屏吧,這部電影剛上映沒多久就破了20億的票房,還被評為國漫崛起的動漫作品。相信看過的朋友或多或少都被這部動漫電影所震撼了吧,因為這部動漫中的主人公“哪吒”實在是活潑可愛。不過,關於《哪吒之魔童降世》,有一個疑問讓大家感到百般不解,那就是李靖明明沒當過皇帝,那人們為什麼要稱哪吒為“三太子”呢,哪吒的真實身份到底是什麼?

以啟蒙君看來,李靖雖然不是帝王,但是李靖的身份依舊不簡單,哪吒的真實身份也不簡單。關於李靖,歷史有所記載,李靖是陳塘關的總兵,陳塘關與東海龍宮的距離比較近,而李靖駐守陳塘關的目的是為了震懾龍宮,避免龍族肆意作亂,禍害人間。李靖所處的時期是商周時期,在這個時期,華夏版圖還沒有出現大統一的局面。儘管紂王作為商朝的統治者,但在這個時期“王”的稱號並不耀眼。

畢竟,在商朝,大家都是以王為稱,對“君王”的稱呼並沒有被嚴格地劃分。實際上,紂王只是作為當時最強大的“諸侯”王罷了,沒有達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度。而關於正宗的帝皇太子稱呼呢,其實是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朝後才出現的。當時的李靖號稱“托塔天王”,哪吒是李靖的第三個兒子,所以大家稱哪吒為“三太子”是不足為過的事情。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說法,人們之所以叫哪吒“三太子”,是因為哪吒是由李靖的妻子殷夫人懷胎三年才生下來的。正是由於殷夫人懷胎的時間比較長,使得普通的百姓對哪吒有所畏懼,才有了“三太子”這種叫法。

其實,關於哪吒為什麼會被叫做“三太子”,還有很多種雜七雜八的說法。畢竟,哪吒不但作為歷史人物出現,而且還作為神話人物出現,我們很難追究歷史的真相。

以上就是動漫啟蒙君的看法,如果你也認同的話,歡迎你為動漫啟蒙君點贊、關注哦(敲字不易,還請多多支持);如果你對動漫啟蒙君的分析還有其他不同的看法,歡迎你在文章下方留言表達你的觀點呀(你的板磚和建議,就是小編前進的最大動力)!


關注動漫啟蒙君,小編將馬不停蹄地為您奉上優質而獨到的動漫和遊戲分析。


動漫啟蒙君


在“皇帝”這個稱呼出現之前,也就是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出現之前,中國是以諸侯國的形式存在的。在“天子”之下,有眾多的諸侯國,國君有“公”“侯”“伯”“子”“男”各級爵位。這時候的天子,也被稱為“王”。

諸侯國的國君繼承人,習慣上被稱為“太子”或“大子”。戰國時期,諸侯力量越來越大,周室衰微,於是各諸侯國君,紛紛稱王。而他們的長子、將來準備繼續王位的,也稱“太子”。

換言之,在諸侯國裡,也有太子,並不是只有皇帝的兒子才叫太子。當然,在後世,漢朝以後,就沒有這個稱呼了,雖然也有王爵,他們的嫡長子被稱為“世子”而不是“太子”了。

李靖與哪吒,最早出於《封神演義》故事體系之中。而《封神演義》,是以商周相交之時,作為時代背景的。這個時代,諸侯國的儲君,就是叫“太子”。

李靖被封為“托塔天王”。哪吒的“三太子”,應該是從這裡來的。


棲鴻看紅樓


我是文開石我有靠譜答案

先給答案:其實很多人都想多了,沒那麼複雜。

為什麼太子也有二三四了?元朝無知惹的禍

被稱作太子有兩個條件,先要是皇子,然後要皇帝冊封確認以後繼承皇位的才叫太子。

但是到了元朝,因為文化低不講究,只要是皇帝的兒子就叫太子,還按照先後排上了二三四五六,比如四太子兀朮(僅為皇子)這才以訛傳訛,後來民間才開始這種X太子的不規範說法。

稱呼並不是權威的,不過民間小說之言。

李靖是天王,和哪吒被稱太子沒關係,要不他還有兩個哥哥呢,為什麼沒人叫金吒木吒為X太子?所以這個和佛教、道教李靖的身份沒關係。

其實就是民間的一種尊敬的不規範叫法

哪吒死後,師傅幫他復生,又塑像接受香火。其時,就有陳塘關的百姓,他們看著眼前栩栩如生的哪吒神像,不禁就回想起,哪吒生前的事蹟來,為了表示對哪吒的尊敬,百姓不敢自然稱其姓名,於是便尊稱他為‘太子爺’,又因哪吒生前排行老三,故稱其為‘三太子’。

至於還扯到寶蓮燈前傳另外一個影視作品的演繹,就更是沒理由了。


文開石


首先哪吒為什麼是太子,關鍵點是他爹李靖到底是啥,題主說李靖不是皇帝指的是歷史人物“李靖”本人不是皇帝,但是,這個唐代名將卻是整個唐代將領裡傳說最多變化最廣的人,沒有之一。

李靖生前戰功無數,特別以後期外戰尤為突出,長期鎮守唐王朝北門,他死後逐漸被軍中供奉成為戰神。


當然,故事還應該有另一條線,就是毗沙門天王的故事(這裡權且用一下百度百科的故事):唐不空譯《北方毗沙門天王隨君護法儀軌》中還記述說:天寶元年(742年),安西城被蕃軍圍困,毗沙門天王於城北門樓上出現,大放光明。並有"金鼠"咬斷敵軍弓弦,三五百名神兵穿金甲擊鼓聲震三百里,地動山崩,蕃軍大潰,安西表奏,玄宗大悅,令諸道州府於城樓西北隅置天王像供養。一時毗沙門天王聲威大震,香火極盛。


其實呢,毗沙門天王的故事還有一個,找不到原文,大致意思如下:


毗沙門天王為北方小國王子,國破被敵追殺到一座佛塔下,於是就向佛陀許下誓願,願化身護法,只求能國復民安,於是拔劍自盡,化身為北方天王,也因此以佛塔為形象。


和這個故事相關聯的是在《舊唐書》裡講到的毗沙門天王姓尉遲,為于闐王。但是實際上于闐在912年(雖然已經到五代了)李聖天改姓李以後一直都姓李。


無論是哪個故事,李靖和毗沙門天王能夠聯繫起來的點主要就是:

1、北門

2、戰神

3、後來也姓李(注意,不是姓趙)

於是(沒有論證過程,畢竟不是專業的),到了中唐以後,北門戰神逐漸就和北門天王,再到後來是李戰神和李天王就合為一體啦(來吧!悟天克斯!來吧!李靖天王!)(此處應該有掌聲)

那麼既然是鎮守一方的天王,又是一國君主,作為李天王兒子的哪吒(Nalakuvara)自然也就成了太子,當然,傳說在流傳過程中總是有添加,後來有了金吒木吒(一看就是添加的,“哪”吒的命名被拆成了“哪”+奇怪的東西,於是“哪”被替換成了金木水火土66666),於是哪吒就變成了三太子了。


上車出發嘍


李靖沒當過皇帝,為何哪吒被稱為三太子??他到底是什麼身份呢??應該有很多人為此疑惑,今天就讓我告訴你們吧。

他並沒有特殊的什麼身份,但為何稱為三太子呢,其實在《寶蓮燈前傳》中有很明確的介紹

哪吒打死龍王三太子後得知老龍王敖廣要去天庭告他,他就準備在南天門前攔下他,不想卻比敖廣早到,於是在天庭遊蕩,遊蕩之際卻看到玉帝要把瑤姬壓在桃山之下,氣不過變成蜜蜂叮了玉帝一身大包,隨後又看到要斬楊嬋,哪吒變成玉帝的模樣救下了楊嬋,哪吒帶著楊嬋剛出南天門,正巧看到敖廣來天庭告狀。哪吒將敖廣盡情戲弄了一番後,又痛打了一頓

後來李靖、哪吒被招上天庭,玉帝見了哪吒就喜歡上了說到小小年紀卻有如此神通,於是冊封其享有太子級的爵位。所以就稱之為哪吒三太子



90後大叔小扣


暑假的電影《哪吒》讓這個中國傳統的大IP又火了一把,同時可能還有一個從小就開始困擾大家的問題,那就是,哪吒又不是玉帝的兒子,為什麼被稱作是“三太子”呢?

哪吒明明是託塔天李靖的兒子,但是哪吒的名字中又沒有李字,難不成這其中還有什麼隱情不成?

關於哪吒為什麼被稱作“三太子”,一般有以下幾個說法。


第1種說法是,托塔天王是商末周初的封神故事中的人物,而在當時歷史時期,是沒有皇帝的,所有的王的兒子都可以叫做太子,這種叫法一直延續到西漢初年的時候。所以哪吒被稱作三太子也就沒問題了。

第2個是:這托塔天王李靖,本來就是從佛教故事中演變出來的人物。比如唐朝和尚們翻譯的印度梵文《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裡就有記載,毗沙門天王“第三子哪吒捧行,莫離其側。”後來隨著三教合流的過程,北方毗沙門天王,逐漸演變為道教中的托塔天王。再加上李靖,本來在歷史上就有其人,唐太宗位列凌煙閣24功臣之一,因為他驍勇善戰所以就被民間神話成了戰神,逐漸和毗沙門天王的形象合二為一。

既然是天王,那他的兒子叫太子也就沒什麼問題了。再加上中國民間流傳哪吒還有倆哥哥,所以就成了“三太子”。

第3種說法:天王的兒子叫太子沒問題。但是這個“三”卻不是因為哪吒排行老三。封神大戰之後哪吒被封為“三壇海會大神”,所以這個“三”是從“三壇”而來。


一盤拉條子


這個問題太簡單了,龍王的孩子可以稱為太子。李靖何許人也,家住陳塘關李府,在凡間曾任陳塘關的鎮關總兵,本是商朝紂王部下的關口守將之一,後反商伐紂,參與殷周大戰,原為西崑崙度厄真人的弟子,另拜燃燈道人為師,是闡教的老三代弟子。 後修道成聖,晉升仙班。因其左手上常託著黃金玲瓏寶塔,又被稱為"託塔李天王"。掌管十萬天兵天將!既然是稱為天王,他的孩子自然可以稱為太子。


側面瞳影


我個人覺得哪吒能被稱為“三太子”,是因為其父李靖是托塔天王,即毗沙門天王。

如果一定要從歷史來找根源,那建議從唐朝軍事家李靖下手——

兵神李靖是陝西人,出生在官宦之家,自幼受家庭薰陶,其舅韓擒虎曾說:可與我討論孫吳兵法的人,只有李靖一人。李靖的人生轉折點是——作為俘虜,他本應該被殺卻被李世民救下,之後跟隨李世民立下汗馬功勞。


因為他戰功顯赫,被封為“衛國公”,再加上他死後,百姓憐其生前豐功偉績,為他建廟供奉。在晚唐時期,隨著佛教在全國盛行,戰神李靖慢慢地被神化。唐高宗執政初期,在洛陽龍門石窟造像,盧舍那佛像的左側便出現了托塔天王。可想而知,李靖的角色塑造並非偶然,更不是臨時起意,完全是有跡可循。

學術界普遍認為《封神演義》的李靖和明朝所說的托塔天王其實為一人,是唐朝名將李靖被神化和印度教毗沙門天王的結合體。商朝並不存在與神話中李靖類似的英雄人物,如果說成許仲琳在續寫《封神演義》的時候,將這個自創的托塔天王,架空於商末周初,也是可以說得通的。


早在晚唐時期,隨著佛教薰陶和戰神李靖的深入人心,毗沙門天王已經從北方守護神向戰神靠攏了。

在這樣的大前提下,來說哪吒的稱號也不會顯得突兀。佛經裡面有提到李靖的原型毗沙門天王有三個兒子,大兒子並沒有具體描述,連姓名都沒有,二兒子進入中國後裂變為二郎神,可參考《寶蓮燈》,三兒子則為那羅鳩婆。

《封神演義》裡面哪吒的文學意義,在後世解讀中,更多為反抗君權父權,反對壓迫的特殊代表。

那為什麼這個文學使命是由三兒子那羅鳩婆來承擔? 我們經常聽到別人說印度阿三,三這個數字無論在中國還是其他國度,一般都具有宗教意義和神秘象徵。

“三”在符號象徵體系中,幾乎不含任何反面意義。民間說“三度走運”,基督教說“三位一體”,印度教說“三神一體”,佛教說“三全”,道家提出了“三生萬物”。

在我們通常用語中,還有“第三次準靈”“凡事不過三”,包括人類繁殖過程中有父親,母親,孩子的三組合才算為完美。

佛經是有明確毗沙門天王生三子那羅鳩婆,其名為那吒俱伐羅,簡稱“那吒”,人稱“那吒三太子”。


考慮到古人在塑造文學形象的時候,都格外在乎其象徵意義,如《紅樓夢》中寶玉口含玉而生,無玉不君子;《西遊記》寫到孫悟空從石頭裡蹦出來,萬物皆有靈性。可想而知,哪吒的角色意義在定位的時候要求有多高。

《封神演義》的作者許仲琳為明朝小說家,而這個時空裡,托塔天王已經隨著廣泛流傳的民間傳說,漸漸地本土化神化了,天王的兒子稱為“太子”也不僭越。再加上數字“三”的哲學意義,許仲琳自然會從三個兒子中選中更具有神秘色彩的“那吒”。所以即使毗沙門天王的三兒子不叫“那吒”,依舊會成為被選擇的對象。


神話故事的人物自然不可能按人的尊卑排名,現實中的人也不可能去跟神化的“人”較真,就像宋代湄州嶼奇女子林默被後人稱為【媽祖】【天后】,但她出身普通。給李靖陳塘關總兵的設定,無非是為了讓他輔助周武王討伐商王紂這一情節變得合情合理。

所以哪吒被稱為三太子,一個無非是他父親的功勞,另一個則是世人對於這位神的感激和敬仰之情,別跟“人神”談君臣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