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三星,這個把娛樂圈當玩具的存在到底是怎樣成長的

每一個國家都有獨特屬於這個國家的東西,例如印度的宗教和種姓制、日本特殊的家庭傳統、還有朝鮮的神話個人崇拜和極端集權,韓國也有獨屬於韓國的的“韓式財閥”,不論財閥的出現對韓國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韓國財閥的的確確在韓國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了。

“財閥”的出現

“財閥”一詞其實出現於二戰前的日本,當時支配日本經濟的三井等集團被日本人稱為“財閥”,通過二戰日本讓韓國人知道了財閥這個“帝國主義炸藥包”,後來經過韓國政府的有意推動和自身的發展,韓國出現了自己的財閥。

韓國三星,這個把娛樂圈當玩具的存在到底是怎樣成長的

財閥的定義

財閥的所有權以及經營權都集中於總裁、總裁的家庭成員或者其親屬;財閥下屬公司涉及多個產業領域;內部的經營結構是中央集權式的,子公司下又有孫公司;子公司之間通過循環出資等方式緊密聯繫在一起,資本與商品會在集團內部流動,子公司服從整體集團的利益;

日本三星三菱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已經下放到全體日本人民了,所以現在日本已經沒有財閥了。

而韓國不是,韓國財閥的出現是在韓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出現的, 上世紀50年代韓國的製糖、絲綢、紡織、水泥等產業,高度依賴進口其他國家,韓國財閥的出現為韓國解決了這一問題。

在韓國60年代,政府面臨產業升級的問題,於是號召財閥們把投資重點轉移到建築、汽車、電子、化工、制鐵、肥料、煉油等重工業,併為財閥提供低息貸款等,幫助財閥提高與國外企業競爭的能力。

韓國三星,這個把娛樂圈當玩具的存在到底是怎樣成長的

進入80年代,韓國財閥們順應經濟全球化的形式以及技術高新化的時代潮流,積極走出國門、大量投資技術研發,繼續支撐韓國經濟的增長。財閥作為韓國經濟的加速器,在韓國大發展時期,“財閥創始人“被美譽為韓國的“民族英雄”。但也正是他們在經營中表現出非凡的能力和超乎常人的勤奮,讓韓國實現了所謂的“壓縮式增長”,成為目前的發達國家之一。

三星帝國成長史

韓國三星集團是韓國曆史上最古老、規模最大的家族財團之一,目前在韓國企業排名榜首排名第一。三星集團的創始人李秉喆,被稱為韓國“創業之神”

1936年4月,26歲的他創立了“協同精米所”;1952年,創建“三星物產”公司,從事零售和建築業.1987年11月,李秉喆去世,其三子李健熙成為第二代掌門人。李健熙任三星集團總裁後,親筆撰寫了《三星新經營》一書,書中闡述的核心理念是,企業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革,沒有變革,企業就將滅亡。其中一句“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變”,成為了韓國家喻戶曉的名言。

上世紀90年代,三星大力發展電子和半導體領域,並使電子和半導體領域具備了世界競爭力。在199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韓國政府要求韓國財閥避免重複投資,各自選擇屬於自己最有競爭力的產業進行企業重組。

三星放棄了汽車等產業,開始大舉進入計算機硬件和軟件開發等領域。三星的科技研發一直佔三星總利潤很大部分,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三星開始強調其品牌意識,果斷地在全球範圍內推行“品牌高級化”營銷戰略。

2009年9月,全球最權威的品牌管理諮詢公司Interbrand與Business Week共同發佈了“全球百強品牌”,三星的品牌價值為175.2億美元,位居全球第17位。

韓國三星,這個把娛樂圈當玩具的存在到底是怎樣成長的

今天,韓國的財閥企業的掌舵權都傳承給了第二代或第三代繼承人,而這些富二代和富三代都普遍擁有歐美名校留學的背景, 三星集團也是如此,曾在日本慶應大學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李在鎔,奔赴美國繼續求學於哈佛商學院,學成歸來後出任三星電子首席運營官。韓國輿論普遍認為,三星集團下一任掌舵人就是他。

但在2017年8月一審被裁定,身為三星集團實際掌舵人的李在鎔被指透過行賄換取朴槿惠支持他,從父親手上繼承三星,行賄、挪用公款等五項罪名成立,判監禁五年,但去年二審判決只保留行賄罪成立。

韓國法官認為是前總統濫用權力,才導致李在鎔被迫行賄,在首爾高等法院改判他監禁兩年半,緩刑四年的判決下,李在鎔當庭獲釋。

韓國三星,這個把娛樂圈當玩具的存在到底是怎樣成長的

以犧牲韓國總統為代價換得三星掌舵人的安全,這就是三星在韓國的影響力

走入現代的三星集團,年產值佔韓國GDP的1/5到1/4左右,已經成為了一種尾大不掉的存在,國家新政都要經過三星點頭才能順利實施。

財閥和政府的關係千絲萬縷

三星的成功離不開政府的扶持。20世紀50年代,戰後的韓國一窮二白,缺乏外匯,韓國政府選擇了將少數資本集中起來,組織一批具有潛力的新興企業家,發展國民經濟中最迫切需要的產業,並向其提供低息美元外匯的貸款。60年代,朴正熙上臺,他希望擴大出口,並且以大企業為中心儘快實現工業化,因此繼續向大企業提供外匯和低息貸款。對於需要大量投資的產業,政府還制定了准入門檻,保證這些領域不會發生投資過熱現象,實際上是確保了已經進入企業的壟斷地位。

韓國三星,這個把娛樂圈當玩具的存在到底是怎樣成長的

儘管財閥在韓國的發展過程功不可沒,但韓國社會還是對財閥持有很多負面評價。首先,財閥們的第一桶金都來自於政府,“財閥主導的經濟”等同於“政經勾結”的經濟。這不僅是社會資源分配不公平的問題,而且也鑄成了“政經勾結”的政治社會文化傳統,時至今日也難以徹底剷除。

韓國的財閥執著於擴張,希望建立一個無所不包的王國,過高的負債比例成為招致1997年韓國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隨著財閥的勢力越來越大,國內很多中小企業面臨生存危機。這種現象在經濟危機時表現更加明顯。

韓國三星,這個把娛樂圈當玩具的存在到底是怎樣成長的

閥家庭在繼承企業的過程中,經常通過各種方法規避繼承稅,引發韓國人的不滿。如今,財閥家庭子女間的聯姻,編織起了一張連接韓國經濟界、政治界、法律界和媒體界的巨大上層社會關係網,成為真正操控韓國的幕後力量。隨著財閥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日益升高,韓國出現了財閥“綁架”政府的現象。每當政府要推行財閥改革,他們就會突然降低投資,進行資本罷工,使政府的改革政策每每敗下陣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