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廬江干旱:部分水稻絕收 水塘見底(組圖)

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網報道,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缺乏有效降水,安徽省旱情嚴重。目前,我省很多地方遭遇幾十年一遇的乾旱。據氣象部門統計,今年以來,我省平均降雨量843毫米,較往年同期相比少了近兩成。

直擊廬江干旱:部分水稻絕收 水塘見底(組圖)


在合肥市廬江縣乾旱最嚴重的羅河鎮大包莊村,一些糧田絕收,水塘已經基本見底,乾旱仍在持續。

直擊廬江干旱:部分水稻絕收 水塘見底(組圖)


直擊廬江干旱:部分水稻絕收 水塘見底(組圖)


望著乾癟的水稻,69歲的朱先成充滿無奈。這名兩鬢有些斑白,皮膚黝黑,從1988年開始以種田為生的種糧戶, 30多年來頭一次見到這麼嚴重的乾旱。9月,原本應該是豐收的季節,但是對於朱先成來說,卻並沒有往年那樣好的收成。他告訴記者,今年承包的500畝田地,因為乾旱,大約130畝水稻絕收,另外還有部分水稻不同程度的減產。原本預計今年收穫70萬斤的水稻,最終只有不到30萬斤的收成。

直擊廬江干旱:部分水稻絕收 水塘見底(組圖)


記者從當地政府瞭解到,今年該鎮遭遇自1978年以來最重的旱情,降雨量與歷年年平均降雨量相比不足三分之二,導致該鎮出現農田龜裂,塘口見底,農田作物減產等情況。

直擊廬江干旱:部分水稻絕收 水塘見底(組圖)


“整個鎮減產1成以上的,水稻成災面積是2.3萬畝,旱作物1.1萬畝;減產3成以上的,水稻成災面積是1.8萬畝,旱作物8500畝。”羅河鎮副鎮長劉學政告訴記者,減產8成以上的水稻絕收面積是5100畝,旱作物2800畝。

直擊廬江干旱:部分水稻絕收 水塘見底(組圖)


記者瞭解到,面對旱情,羅河鎮鎮政府採取相關措施。針對人畜飲水,當地政府投資400萬元,新修建3條自來水管道,其中張院水廠2條、七橋水廠1條,三條管道貫穿全鎮,做好了基礎設施的準備。羅河鎮與樂橋鎮積極協調,打通總長度約12.5公里的桂七支渠,共同把“幹”渠變水渠,從萬佛湖引50萬立方水到七橋水庫,保障居民飲水。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王從啟 餘康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