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每年保送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也就是今年起“最佳國際電影”的作品,雖然有些會有爭議,但基本上是各國每年品質最好的電影。而今年的俄羅斯衝奧片,居然來自一位1991年出生的導演!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康捷米爾·巴拉戈夫

今年戛納,康捷米爾·巴拉戈夫的電影《高個兒》拿下一種關注單元的最佳導演獎,而這僅僅是他的第二部長片作品。

2017年,他的導演處女作《親密》已經入圍過戛納一種關注單元,作品深受好評,口碑大爆。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到了第二部電影,居然直接拿獎!這種熱捧的架勢,讓媒體大呼他是“俄羅斯的多蘭(戛納親兒子)”!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兩大“親兒子”~

但看過《高個兒》之後你會覺得,這樣的導演怎麼捧都不過分!

這是一部太令人驚訝的電影,很難想象導演會那麼年輕。二戰後的列寧格勒,被以一種深沉卻無比細膩的筆觸,向從未經歷過戰爭的一代人娓娓道來。那些觸目驚心的日常,構成了最好的反戰故事。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高個兒》

Beanpole

導演: 康捷米爾·巴拉戈夫

編劇: 康捷米爾·巴拉戈夫 / 亞歷山大·特列霍夫

主演: 維多利亞·馬羅什尼琴科 / 瓦西里莎·皮耶麗金娜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俄羅斯

片長: 134分鐘

說它出眾,在於並不說教,也不煽淚。在這個故事裡,我們能看到的不只是傷痛的累積,更是一群依然在活著的人,他們像任何人一樣為了生計奔波,為了愛的人不惜一切。

未必會讓你泣不成聲,但會帶來幾乎無法呼吸的沉重,最終,卻有一朵希望的花漸漸綻開。

1

戰爭中沒有女性

電影《高個兒》是巴拉戈夫看過S·A·阿列克謝耶維奇(前蘇聯作家,代表作《切爾諾貝利的悲鳴》)的小說《戰爭中沒有女性》後有感而發的一部作品。

並未親歷過二戰的他,讀完小說後深受觸動,決定拍出這段連老導演都不敢碰的歷史。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二戰之後,列寧格勒(今聖彼得堡)。

第一場戲,就帶我們來到戰爭餘味最濃烈的所在——醫院。場地中心愣愣地站著一個護士,比所有人都高出至少一頭。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這就是故事的主人公伊婭,列寧格勒醫院的護士。她在戰鬥中被炮彈傷到了腦部,遣回了後方。愈後的伊婭留下了腦震盪的後遺症。

她變得遲緩呆滯,有些口齒不清,時不時會失去神志,任旁人怎麼叫都不能清醒過來。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圍繞著護士伊婭的生活,電影為我們緩緩展開了戰後列寧格勒的風貌。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醫院裡擠滿了缺胳膊少腿的士兵,他們遲遲得不到安置;每天聚在一起無所事事;街上到處是殘垣斷壁的建築,開著轎車的幹部子弟用食物勾引女人;幾十個人擠在一所小樓裡住著,食物還按照配給制發放。

再壞的生活,總是生活。伊婭帶著兩三歲的兒子巴沙,靠著大家的幫助,日子倒也過得去。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但命運卻不肯放過她,一次和巴沙嬉戲時,突然發病的伊婭突然僵住,將身下的巴沙活活憋死了。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這件事對伊婭的打擊很大,她的臉上除了悲傷不見了任何表情,變得更加木訥呆滯。就在這時,一個女人出現了,她既讓伊婭感到開心,卻也更加悲傷。

她叫瑪莎,戰爭期間,她和伊婭都曾被充作蘇軍的慰安婦。在那裡,她們成為一對戀人。當伊婭被遣送回後方,她把在慰安所出生的兒子巴沙託付給了伊婭。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沒錯,她才是巴沙的母親!在伊婭躲閃的神情下,瑪莎大約猜到了結果,她依舊一臉甜笑看著伊婭,眼裡卻噙滿了淚。

電影的主線故事,就在兩個傷痕累累的女人之間展開。她們一個有腦震盪後遺症,時不時會陷入呆滯;另一個則在慰安所經歷了多次懷孕和打胎,早已失去了生育能力,卻依然想要一個孩子。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作為一次女性敘事,高個兒伊婭幾乎磨滅了全部女性特徵,而瑪莎則對於女性身份有著瘋狂的追求。戰爭裡沒有走開的女人,到底要多艱難,才能留住自己的人性。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她們還相愛,但是無論是巴沙的夭折,還是兩個人性格上的差異,都讓她們顯得格格不入。瑪莎可以和街邊的剛認識的男人調情做愛,但伊婭對於男女之事充滿恐懼。而瑪莎,卻希望後者幫自己生一個孩子。

這種彼此依賴又互相折磨的關係,就這樣讓她們一點點堅持著生活。一直到電影結尾,她們嘗試著改變,最終,還是隻剩下彼此。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2

戰爭之後,依然是地獄

還是要為大家介紹下二戰中這座“英雄城市”所遭遇的一切。作為二戰期間蘇俄決戰的主戰場之一,列寧格勒戰役是近代歷史上主要城市被圍困時間最長、破壞性最強,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包圍戰。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有概念的朋友會知道,戰爭最慘的就是圍城戰,因為曠日持久,城市供給斷絕,大量平民會無以為繼。而列寧格勒的圍城戰,從1941年到1944年,這場戰役持續了足足900多天。

納粹德國50萬士兵傷亡或失蹤,蘇聯350萬士兵傷亡或失蹤,另有100萬多萬列寧格勒市民死亡。整座城市的基礎設施毀壞殆盡,人們吃掉了所有能充飢的東西,最困難的1942年初,每天有近萬人死去,主要是被凍死和餓死。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而這座城市的戰後恢復階段,到底會有多疼痛?

《高個兒》並沒有給我們一個航拍鏡頭看看整座城市,呈現的只有細節。醫院裡那些無望的戰士,沒心沒肺地玩著模仿遊戲,互相學動物讓大家猜。當一個戰士學飛鳥的時候,悲涼會猝不及防地擊中我們。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一隻折翼的鳥,他似乎象徵著整個群體毫無希望的未來。

電影用這樣的符號化意象,頻頻擊中觀者。印象最深的,比如“狗”。

巴沙被伊婭帶到醫院上班,一群無聊的傷兵繼續著無聊的模仿遊戲,大家鼓勵害羞的芭莎也參與到遊戲中,芭莎不知道表演什麼,有人建議表演小狗,鬨鬧的大廳頓時安靜了下來。

“他什麼時候見過狗,狗都被吃光了。”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電影裡出現了一條狗。當瑪莎跟著男友到了他們家,男友母親出現的第一個鏡頭不是她自己,而是她牽著的那條良種狗。沒錯,在他們的世界裡,根本不需要吃狗。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在瑪莎的世界裡,甚至有人吃人的故事。而她的男友一家,坐在豪華的別墅餐廳裡,享受著女僕的服務。一邊卻告訴她:“我們在戰爭中的經歷你也無法想象。”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電影並沒有迴避蘇聯時代的諸多問題,比如一直在幫助伊婭的主任醫師伊萬,遭遇了醫院系統的爭權,不得不遠走他鄉。

而在病人中,有一個伊婭的舊相識斯喬巴,在戰爭中全身癱瘓,脖子以下失去知覺。而妻子的到來,讓我們進一步瞭解了這個家庭的更多面:他們的兩個女兒在戰爭中死去了。怎麼死的?沒交代,也不重要。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他本來也是沒心沒肺的大兵裡的一員,但妻子的到來,讓他再也無法保持臉上的笑容,所有他們假裝不記得的家庭、責任,都在看到妻子的一瞬間明明白白擺在了眼前。

他不能回家,否則就是逼妻子死。在他的最後一夜,妻子為他輕輕哼著歌,而他喃喃地說:“對不起,都是因為戰爭。”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妻子走了,伊婭為他做了注射安樂死。這樣的命運,或許會繼續降臨在更多的士兵身上。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電影就是這樣平靜地講述著關於命運的故事,鏡頭彷彿冷靜的旁觀者,記錄著日復一日的簡單生活,卻在某個讓人猝不及防的轉折點,猛地把你拉入絕望的深淵。

全程微笑著的瑪莎,在男友的家人面前介紹著自己的過往,如何在軍營裡出賣肉體尋找靠山,如何失去了生育能力,如何與伊婭相依為命。而男友一家苦澀糾結的臉上,有苦惱和厭煩,卻沒有空間留給同情。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伊婭和瑪莎是戰爭造成的命運悲劇,而電影所呈現的,是整個列寧格勒的滿目瘡痍,和人心裡的傷痕累累。

3

或許還有希望

但電影裡,還是給我們留了一線希望。這絲希望,或許是這座城市後來恢復過來的那股氣。

比如瑪莎對嬰兒的渴望。生孩子是貫穿電影發展的主要線索,也是蘇聯人在二戰過後,傷痕恢復過程的期盼。希望雖難以企及,卻生生不息。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而兩個主角對生孩子的態度也是截然相反。伊婭的冷漠麻木與瑪莎的執著熱烈,也暗示了戰後蘇聯人所持有的態度,也是整個社會的某種真實寫照。

而伊婭從最初憋死孩子,到重新懷孕再到流產,這個過程中的一波三折,也是她們對於希望的追逐。當她試圖告訴瑪莎真相的時候,後者瘋狂地捂住了她的嘴,這個畫面最終用在了海報上。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不許說,不許告訴我沒有希望。

電影裡另一個關於希望的暗示,是色彩的運用。巴拉戈夫對於色彩的使用,一向是大膽的,從《親密》到《高個兒》,都有極其濃郁的色彩質感,彷彿油畫。從他的海報也能看出這一點。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整部電影用大片的紅、黃、綠等深色調充斥,卻絲毫沒有打破那種絕望氣質的氤氳,反而在中和之後有了一種生活的煙火氣,更帶來令人絕望的心理衝擊。

影片的一開始,就可以看到伊婭穿的綠色毛衣,這也是伊婭的主色調,穿綠色毛衣以及綠色連衣裙。導演在她周圍一直打的都是黃光,以此來突出她與周圍環境的格格不入。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而一頭紅髮的瑪莎著裝以紅色為主色調。她們的一綠一紅,不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象徵著她們的生活狀態。可以靠肉體換食物的瑪莎,和以某種呆滯對待環境的伊婭,在這時分別代表著絕望和希望。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瑪莎的破冰,源於她認識新人之後,穿上身的那一條綠色裙子。她嘗試著轉圈,然後開始瘋狂地轉著,接著把這條奢侈的裙子塞進了裁縫手裡,把後者趕出門去。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後來,這條裙子被伊婭從裁縫那裡借過來,讓瑪莎穿著去見男友的父母。在那棟豪宅裡,舊傷復發的瑪莎在綠裙子上滴上了鮮血。綠色的衣服上,有紅色的血跡。

而結尾處,把綠裙子給了瑪莎的伊婭,卻穿著一件紅色的毛衣。失去孩子、經歷了太多磨難之後,她似乎失去了未來的希望,這個時候,一身綠裙的瑪莎擁抱了她。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這種顏色的交錯,不但是兩位主角在希望與絕望之間的切換,更是她們兩個人彼此糾纏、拉扯、給予和搶奪的過程。畫面裡那一抹固執的綠,指引著不知道未來的人們。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如果說《親密》還略顯稚嫩,那麼《高個兒》已經可以看出巴拉戈夫超強的控制力,遠超其年齡的成熟,以及足以實現其敘事野心的能力。這位90後導演的作品完成度,著實令人驚歎。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與其說《高個兒》是在講兩個女性的痛與悲,不如說它是在講整座城市的嬗變與扭曲。鏡頭裡的哀傷,在略帶華麗的色彩裡被映襯得越發明顯,滿是滿目瘡痍的人心,殘破不堪的靈魂。

而人類,就是在這樣的絕望裡,一次次找到了希望。這個過程的驚心動魄,都被留在了《高個兒》裡。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在戰爭中尋找希望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辛德勒的名單》(1993)

Schindler's List

導演: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類型: 劇情 / 歷史 / 戰爭


關於二戰期間猶太人遭遇最知名、最震撼的電影,根據辛德勒拯救一千名猶太人的真人真事改編,影迷必看系列。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鋼琴家》(2002)

The Pianist

導演: 羅曼·波蘭斯基

類型: 劇情 / 音樂 / 傳記 / 歷史 / 戰爭


波蘭猶太裔鋼琴家史標曼在二戰期間的真實經歷,從聚居區到逃亡,他目睹了一幕幕人性的光輝與醜惡,寫就一部悲歡離合的史詩。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美麗人生》(1997)

Life Is Beautiful

導演: 羅伯託·貝尼尼

類型: 劇情 / 喜劇 / 愛情 / 戰爭


猶太父親奎多一家三口被關進了集中營,害怕給幼小的兒子造成心理創傷,他假裝這一切都只是一場遊戲和比賽,直至盟軍到來,兒子坐在盟軍的坦克上,還在等著永遠不會歸來的父親……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搖擺狂潮》(2018)

Swing Kids

導演 / 編劇: 姜炯哲

類型: 劇情 / 歌舞 / 戰爭


朝鮮戰爭期間,在韓國的戰俘集中營裡,組成了一個踢踏舞團,用舞蹈給自己尋找力量。但戰爭,真的會容得下一個舞臺的空間嗎?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大獨裁者》(1941)

導演: 查理·卓別林

類型: 劇情 / 喜劇 / 戰爭


說起反戰電影,這部鼻祖級的作品絕對不能錯過。卓別林的第一部有聲電影,一人分飾兩角,塑造了大獨裁者辛格爾來嘲諷希特勒,最後六分鐘的演講永遠銘刻影史。


俄羅斯衝奧片,《高個兒》沉重到讓人無法呼吸


微博:@藤井樹觀影團2011

公號:藤井樹觀影團

“藤井樹觀影團”已同步入駐平臺

| 微博 | 今日頭條 | 一點資訊 | 豆瓣 |

| 搜狐號 | 企鵝號 | 什麼值得買 | 大魚 |

| 趣頭條 | 虎嗅 | 百家號 | 新知 | 大風號 |

合作、投稿、諮詢請聯繫:1771746409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