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行業迎至寒時刻 湖南永雄逆風赴美上市

10月23日,美國SEC披露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下稱“湖南永雄”)遞交的招股書文件,文件顯示,湖南永雄計劃赴美上市募集2億美金。這不是首次衝擊資本市場,早在2015年,湖南永雄就欲登陸新三板;2018年,甚至向SEC秘密提交上市申請(DRS文件)。

半年收入5億

招股書顯示,湖南永雄為一家催收服務提供商,提供全國性的消費者債務追收服務,合作客戶主要為商業銀行及消費金融公司,並稱其為十大商業銀行中的七家提供服務。

據招股書顯示,湖南永雄2019上半年營業收入5.15億元(7500萬美元),同比增長75.8%;淨收入3233萬元(471萬美元),同比下降31.9%。而2016年至2018年的淨收入分別為9765萬元、1.1億元、1.24億元。

查看招股書收入組成可發現,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湖南永雄分別有96.6%、80.5%和72.3%的收入來自信用卡的應收賬款催收服務,剩下的部分均來自網上應收賬款。

招股書數據顯示,在2019年7月、8月兩個月,湖南永雄共營收2.17億元,其中65%的營收來源於信用卡催收。除開1.43億元成本後,毛利僅為7415萬元,毛利率為34.2%。

而湖南永雄的催收服務佣金率呈現逐年下滑趨勢。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湖南永雄的實際佣金費率分別為44.3%、39.8%和35.3%。

催收人員過萬

“讓世界沒有挽不回的誠信”,這是湖南永雄官網掛出的標語。官網顯示,湖南永雄成立於2014年,總部位於湖南長沙。在信用卡、消費金融等個人信貸不良資產管理、呼叫中心運營、個人信貸不良資產債權收購、科技研發等多領域發展。天眼查股權穿透看,該公司的最終受益人是譚曼,持股比例為82%。

招股書披露,湖南永雄為一家催收服務提供商,提供全國性的消費者債務追收服務,合作客戶包括了商業銀行及消費金融公司,並稱其為十家商業銀行中的七家提供服務。

根據艾瑞諮詢的數據,就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應收賬款總值和聘用的催收專員人數而言,湖南永雄是中國最大的拖欠信用卡應收賬款回收服務提供商。

招股書披露,湖南永雄在中國29個城市設有34個運營中心。截至2019年6月30日,湖南永雄在中國29個城市的運營中心擁有10915名全職催收人員,佔員工總數的95.0%。有1109名具備多年經驗並有資格與債務人進行直接談判的催收專家。

根據招股書,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的六個月,每位催收專員的平均收款額達到27385元人民幣,比2018年同期增長27.5%。每位催收專員每月賺取的平均佣金為9700元人民幣。

存不合法催收

眾所周知,催收一直以來是倍受議論的一個行業,這廂借款企業痛苦不堪,那廂被催收者苦不堪言。 筆者認為,在經濟下行背景下,企業及個人信用風險持續爆發,不良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

市場對催收的需要更加旺盛,傳統催收公司及催收平臺類型更加多樣。 但由於缺乏市場監管,規模達數千億的國內網貸催收行業魚龍混雜,目前全國至少有7800餘家涉及催收業務的公司。

由於成本低、行業准入門檻低等原因,催收行業出現了很多亂象,曝通訊錄、“呼死你”、“P圖短信”、手機定位等暴力催收手段不停上演。 湖南永雄是否存在催收亂象呢?

湖南永雄和微粒貸、拍拍貸、即有分期、民生銀行等網貸平臺及銀行都有業務上的合作,而在聚投訴頁面,有關湖南永雄暴力催收及侮辱催收的投訴也不在少數,和諸多涉嫌暴力催收被舉報的催收公司一樣,湖南永雄也被指存在威脅恐嚇,辱罵,欲進行人身攻擊,及冒充公檢法等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湖南永雄也在招股書中提及,其經營的業務較為敏感,公眾普遍對催收行業或對其的投訴可能導致監管風險增加,這可能對其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湖南永雄稱,自成立以來發生過三起事件,導致部分客戶因部分債務人的投訴而暫停了湖南永雄在某些地區的催收服務。

湖南永雄已對每項指控進行了內部調查並恢復了與客戶的關係,截至本招股書發佈之日,其已恢復或有望儘快恢復特定地區催收服務。 如果在催收過程中員工出現嚴重違規行為,湖南永雄的客戶將可能會終止其服務並停止與其合作。

例如,由於湖南永雄員工的不當行為,其主要客戶之一於2018年6月暫停了其在安徽省的催收服務。 此外,政府可能會調查其運營是否存在潛在違規行為,這可能會中斷正常運營,並且湖南永雄可能會受到行政處罰或被暫停業務。

上述說法可以理解為,湖南永雄承認公司存在過不合法催收現象,但在本招股書發佈之日,這些事情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妥善解決和處理。

三衝資本市場

根據媒體此前報道,湖南永雄的創始人譚曼曾是一名執業律師,2006年,譚曼創辦了湖南裕邦律師事務所(後改名為湖南永雄律師事務所),主營欠款催收法律服務。2014年,譚曼又註冊了永雄集團,營業範圍為資產管理、金融服務外包、軟件開發及服務等。2014年,湖南永雄轉型,致力於小額不良資產催收領域。

催收行業一直以來都遊走於“灰色地帶”,而催收公司普遍存在騷擾通訊錄、威脅恐嚇辱罵、PS圖片偽造律師函甚至暴力催收等各種催收手段。

今年以來,針對暴力催收的新一輪強監管來襲,湖南永雄在業務合規性方面仍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表示,“對於金融機構和類金融機構來講,催收的成本主要包括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需要從兩個維度考慮催收方式的選擇,在時間成本上通過法律程序催收,週期長、執行難度大,而選擇催收公司時間成本低,不過資金成本的角度講催收公司的收費未必比律師事務所低。”

此次赴美上市,也並非湖南永雄首次衝擊資本市場。早在2015年11月7日,一諾銀華宣佈將登陸新三板不到半個月,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與湘財證券舉行“新三板”掛牌啟動簽約儀式。而從湖南永雄披露的文件看,在2018年10月11日,湖南永雄便向SEC秘密提交上市申請(DRS文件)。

據招股書顯示,湖南永雄赴美上市,計劃募集2億美金。其中60%用於提升擴大業務和運營中心的能力;30%用於改進升級科技和資訊科技基礎設施,剩餘10%用於補充營運資金和其他用途。

歐陽日暉表示,“從自身利益講,上市可以套現,個人的財富得到增長。從企業的角度講,通過上市得到社會更高程度的認可,資本增加後,也有利於擴展業務,招攬人才等。”

上海九澤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朱敬律師表示,“湖南永雄雖然是在美國上市,但其實際運營主要是在中國,受國內法律法規的限制。在國內對催收業務強監管的背景下,相信美國SEC也會對其信息披露提出更高的要求。”

監管出手治亂

據招股書,湖南永雄稱,通過遠程方式(例如電話和短信)或遠程收款提供催收服務,而無需進行現場訪問與債務人進行面對面的談判。湖南永雄稱其,“有目的地不進行面對面的互動,以避免與債務人潛在的身體對抗,控制與合規性有關的風險,簡化和規範收款流程,並提高收款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湖南永雄遞交招股書的前兩日,兩高兩部《關於辦理非法放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正式實施,這份《意見》將打擊目標鎖定社會危害性最為突出的非法高利放貸,明確在定罪量刑時以單次實際年利率超過36%的非法放貸為基準,並且從非法放貸數額、違法所得數額、非法放貸數量以及所造成的危害後果等幾個方面,規定了“情節嚴重”和“情節特別嚴重”的具體標準。

根據《放貸意見》,就算利率合規,暴力催收依然要負刑責。 此外,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稱,央行、銀保監會已組成調查組,摸底大數據的使用邊界和採集邊界,將會涉及外包催收公司管理辦法。

隨著一系列監管信號的釋放,催收行業也迎來了至寒時刻。 但總體而言,整治暴力催收應平衡對借款人、出借人合法權益保護。 在防止借款人免受“軟暴力”侵害的同時,打擊過程中也應避免傷害合規的催收公司,進而做好對出借人的合法權益保護。

只是在市場各種風險集中爆發,監管趨嚴整治亂象的時期,有人選擇退出,有人選擇蟄伏,湖南永雄卻成了寒風中勇往直前的那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