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分期的手續費算不算高?

頭條金融


你好,下面由我回答你的問題,希望能幫助到你。

今天我們來扒一扒,信用卡分期付款的成本到底有多高。

假設你刷信用卡12000元,銀行告訴你,您可以分期付款,我們不收利息,只收每個月0.75的手續費。

我們不去理會銀行的這些文字遊戲,手續費實質上就是利息。那麼你要付的利息率是多少呢?

就像最近剛出的姨媽紅特別讓女孩子著迷,但挺多學生手上沒有足夠的錢,於是想到了用信用卡分期購買這個方式。

她們覺得分期的手續費很低,一個月也就幾十塊錢,但事實上你用信用卡分期消費真的像看起來那麼划算嗎?

我給大家科普一下,大家就心裡有數了。

信用卡分期的三種模式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下,信用卡分期一般有三種:賬單分期、現金分期和未出賬單分期。

賬單分期指的是每個月已經入賬,並且已經在賬單日當天已經出賬單的交易金額,已出賬單的分期大部分都是按照每期收取手續費,有極少銀行是一次性收取。

現金分期指的是信用卡取現,一般現金分期的額度不會超出信用卡額度的50%,直接可以在ATM取現或者是在APP提取到對應的銀行卡。

不過一般來看,信用卡取現需支付取現手續費是取現金額的1%,而循環利息則從取現當日起需要支付日息萬五直至還清,所以不要隨便就用信用卡取現哦。

未出賬單的分期則是相對於已出賬單來說的,指的是你從上個賬單日以來的所有已入賬的交易,但還未到本月的賬單日。

銀行對未出賬單進行分期,只能在12期以內,而無法像已出賬單分期一樣可以選擇2-36期內進行分期。另外所有的分期提前還款也是需要收取所有的手續費的。

分期消費利息真的低嗎?

於是我默默拿起小新招行信用卡來測算一下,一個姨媽紅需要人民幣7188元,分12期(相當於12個月)進行購買。

招行12期的賬單分期,每期的手續費為0.66%,也就是每期的手續費47.44元,每月僅需支付7188/12+47.44=646.44元。

對於經濟條件較好的學生,只要每個月少出去吃幾頓飯、少買點衣服,確實是能夠省下來這筆錢來支撐這份“虛榮心”。

每期的手續費0.66%聽起來似乎很低,但很多人不好理解究竟是多高的手續費,那我們不妨換算成一年的總手續費率,0.66%乘以12等於7.92%。

寫到這裡,很多人其實會誤以為7.92%就是自己從信用卡“借款消費”的年化利率,然後會進一步認為這樣的“年化利率”其實不算高,可以接受,因此欣然接受了用信用卡分期消費。

但事實上,7.92%壓根不是真正的年化利率,真正的年化利率算出來其實是年手續費率的將近2倍。

我們套用換算公式:年利率 = 年分期手續費率 /(分期數+1)* 24,算出來的年化利率是14.62%。

14.62%的年化利率高不高?相信大家如果有理財的話,一對比就知道這樣的年化利率高不高了。

你試想一下, 你刷信用卡消費等於跟銀行借錢,借錢的年利率是14.62%;如果你拿消費的同樣那麼多錢去理財,儘可能做到理財的年化收益比刷信用卡借錢的年化利率要高,你這刷卡消費才算比較划算。

現在,銀行還大力推廣信用卡現金分期業務,客戶憑信用卡額度就可立刻申請到一筆可以分期償還的現金貸款,而且審批速度很快,所以很多人都去辦理。這種信用卡現金分期的額度是銀行根據個人的綜合因素確定的,最大的會在50萬以下。

看著好像很方便,但事實情況是:現金分期的手續費比購物分期賬單還要高,年化利率接近20%,而且管理費高昂!

此外,不少銀行的信用卡現金分期會在首期收取全部的手續費或是管理費,即使你之後提前還款,這些錢也是概不退還的。

實際支付年化利率太高

這個道理很簡單,應該不會看不懂吧?好吧,我們來看看,理財的收益分佈大概是什麼區間。

銀行活期存款的年化收益率0.35%,可以忽略不計,太寒酸了,銀行定期存款給你的年化收益率一般1.5%。

銀行理財給你的年化收益率是3%~5%,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是4%左右。

互聯網定期理財給你的是3%~7%,P2P給你的是5%~15%。

土豪玩的信託理財100萬起投,一般也是7%左右。

以上都是比較主流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的年投資回報收益率。

但無論哪些投資理財方式,都很難追上14.62%這樣的“借款”年化利率。

簡單講就是太不划算了,你想想,你跟銀行借錢的成本非常高,但拿同樣的錢去理財的收益又那麼低,肯定吃虧啦。

所以,千萬不要把分期消費的手續費率當成年化利率。

我核算了之後,發現基本上採用刷信用卡分期消費的方式,實際上你要付給銀行的年化利率是遠超市場上你能投資的固收類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的。

最後,還要提醒各位,無論是消費分期還是現金分期,一定要按時還款,不然僅不能免息,還要交罰息,影響個人信用,到時候就麻煩了!另外,註銷信用卡時也一定要按照正確的方式進行,否則後患無窮!


賣家資訊


信用卡分期的手續費算不算高,單純的說高於不高大家都沒有概念,我們簡單的通過一個案例計算下就知道了、

案例:

在招商銀行辦理10000元消費分12期,每期的手續費0.66%,那麼就相當於每期手續費事66元。

10000÷12=833元,再加上每期手續費66元,則每期應還金額為899元,一年下來總的還款額是10788元。

這樣算下來,10000元使用一年,分12期償還,總的手續費(其實也就是利息)是788元,年利率為7.88%。這樣看,手續費轉換成的利率是不高哈。但是,別急,接著往下算。

因為我們是每月都有還款的,也就是等額本息還款這種方式。償還部分本金後,下個月欠的本金就會減少,但是收取的手續費還是按照10000元的借款總金額計算的

雖說名義上是年化7.88%左右的借款利率,但是你一年下來根本沒有用到1萬塊錢啊,所以通過計算器一計算,實際年化收益率達到了14.5%!用我們民間借貸的通俗算法,這種利率按照月息計算就是一分二!

高不高?高!


財經札記


信用卡手續的當然算高的了,不到萬不得已需要透支的情況下儘量不要分期,我做過一次交通銀行信用卡的分期,


上面是分期的費率表,可以看到,分期越短,費率越高,我做的是12個月的分期,費率是0.72%每月,10000元的本金乘以0.72%,每月利息是72元,也就是每月還1000元本金和72月利息之和,12個月合計還利息864,名義利率等於8.64%但是要注意,每個月還完後,欠銀行的本金逐步遞減,第11個月還完後,還欠銀行1000元,但是銀行還是按照總本金10000元計算利息,所以應該按照實際利率來計算大約等於名義利率的2倍,也就是17.28%,遠高於銀行獲得資金成本,也就是我們放在銀行理財的收益3%-5%.這也是為什麼銀行動不動打電話鼓勵我們分期的原因。所以資金週轉除非不得已,儘量不要信用卡分期。


楊裡看期權


舉個例子,某夏信用卡賬單10000元,分期12

個月,月利率0.6%,(有的改頭換面說成是手續費,其實是一回事)年利率就是0.6%*12=7.2%,真的是這樣嗎?

下面我們來算一算,一萬賬單分期12個月,每個月要還的本金是833元,手續費是60元,一個月本金加利息還款893元。最後一個月本金只有833元,也需要償還60元手續費,最後一個月的實際利率為,60/833=7.2%,這還是月利率,不是年利率。

我們再來算一下每個月資金使用率,

(10000+9167+8334+7501+……+1670+837)/12個月=5419元,

分期的實際年利率就是總利息720元/5419元=13.28%,

這就是信用卡分期實際年利率。

花唄分期也走上面路徑。



高淨值客戶的財富規劃


我的親身體驗,信用卡分期的手續費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很高!但要看怎麼算。這也是普通民眾不理解信用卡到底怎麼掙錢的原因。因為我們不懂的人算的方法和銀行的利率算法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買的不如賣的精,這句話放在信用卡這裡也同樣是適用的。

曾經在招商銀行辦理過近2萬3,24期的分期,每期手續費0.66%,一年也就0.66%*12期=7.92%,也就是年息7.92%。當時覺得年息7.92%是不高的,可是仔細用年息7.92%來算的話,我的還款本息金額卻是不對的。現在通過計算平臺給大家看一下,如果我的年息是7.92%,我每期還款是1039.39元,可是事實上,我每個月還本金955.24,每期手續費144.43,合在一起是每月還款1099.67元。總支付手續費是144.43*24=3466.32元。遠比按照年息7.92%的高很多。


那我的年息究竟是多少呢,通過我的總金額,還款月數和每月還款金額進行測算,實際上我的年利率高達13.57%!也就是說手續費每期是0.66%的分期,最終年利率是13.57%。而我們所以為的年利率是7.92%,這就是銀行大力推廣信用卡分期的主要原因。有些銀行甚至專門推出大額的專門辦理分期的信用卡,一旦額度超過多少,會自動辦理分期。所以這類信用卡分期,大家在用的時候千萬要心裡有數。

不光是消費辦理分期,現金分期手續費也是同樣的。手續費自始至終都是按照你的總金額的比例來收取,即使你已經還到只剩1元錢,手續費也是按照總金額來交的。這也是為什麼前幾年網上總有新聞,有些人由於記錯金額還款還得只剩一兩塊錢了,但最後欠銀行的錢卻不是一個小數目的主要原因了。

我的建議是如果要用消費分期,可以在購物平臺上看,有些購物平臺,如某東,某貓,對有些超過500元,1000元的商品會自動提供3期或6期以內免費分期,免費分期是沒有手續費的。

對於現金分期,則要考慮那些提前還款不再收取利息的平臺。隨時可還款,利息用一天算一天,這才是好的嘛。你說呢?


趙玲


一般信用卡分期付款1年的手續費要低於年18%的取現利息,高於銀行1年商業貸款利息5.31%。信用卡分期付款是指持卡人使用信用卡進行大額消費時,由銀行向商戶一次性支付持卡人所購商品(或服務)的消費資金,然後讓持卡人分期向銀行還款的過程。

信用卡本身就可以看作是一種貸款產品,

以招商銀行的信用卡為例,月利率最低的一款產品是這麼計算的,分期一年,也就是12個月,每個月的月利率是0.66%,分期還款月利率最高的是分期兩個月,每個月的月利率的1%。

不管是0.66%的月利率,還是1%的月利率,這在我國月利率基本都是2%的情況下,都不算高。但是,真的不高嗎?簡單的數字有時候更容易欺騙你!

信用卡分期一般會出現實際利率高於名義利率的時候,這都是信用卡分期手續費。這種場景表面上把手續費分成很多期,但是每個月的利息不會隨本金減少而減少,這種俗稱等本等息。

而正常的銀行信貸大多是等額本息,它的利息會隨著剩餘本金減少而減少。但是信用卡分期不同。手續費分期也就是等本等息,很容易產生高額利息成本,一般會比名義利率高一倍或者五成,因此在一般的還款方式下,月利率2%,換算成年利率則為24%。這比我們在銀行貸款的年利率高出的太多了。

因此對於信用卡持卡人,取現、分期要謹慎、盲目消費要杜絕


理財經理邊曉斌


分期業務手續費,是銀行為客戶提供分期償還信用卡透支金額的服務收取的費用。信用卡分期業務實際上是銀行為持卡人提供的一種中短期融資服務。應該說,我國主流銀行信用卡分期的手續費極高,計算完以後你可能再也不想分期了。


講講利息問題


分期還款,類似於等額本息還款,採用了複利計息方式。這種方式還款買過房的朋友都很熟悉,銀行最喜歡用這種方式矇蔽不懂複利原理的朋友,因為你還錢的都是在還利息,本金還的較慢,每個月還款金額雖然不變,但是本金不斷減少,導致資金使用率不高,所以算下來利息就高了自然總體最後付出的利息就高很多。


有的銀行為了刺激持卡人使用推出不收利息,只收取手續費的方式,貌似優惠,其實只是把利息變成了手續費,換個名字而已。


案例計算


舉個例子,信用卡賬單10000元,分12期月利率銀行優惠打完折後按0.6%算,小白一算年利率就是0.6%*12=7.2%,很高興。恭喜你,進入銀行下的套了。


這裡記住兩個公式:

(1)按期收取手續費的,實際年化利率 = 單期手續費率 * 分期期數 *24/(分期期數 +1)

(2)首期一次性收取的,實際年化利率 = 總手續費率 *24/(分期期數 +1)/(1- 總手續費率)


一萬賬單分12期的話,每個月要還的本金是833元,手續費是60塊錢,一個月本金加利息一個月也就還款893元。注意每個月需要償還的收費費為10000*0.6%=60元,是每個月都需要還這麼多,哪怕最後一個月你的本金馬上就還完了也需要60元的手續費,此時的費率極高,比看到的0.6%高多了。


事實上最後一個月實際利率算下來是60/833=7.2%,而且這還是月利率,不是833元使用一年產生的費用支出。


那麼等額本息還款方式實際上每個月的資金使用率是多少呢?

(10000+9167+8334+7501+……+1670+837)除以12個月=5419元,而分期的實際年利率就是總利息720元/5419元=13.28%,這就是信用卡分期的實際利率,整整高了一倍多!


記住這個規律:一年分期的實際利率是我們用費率乘以12得到的結果高一倍,然後分期時間越長,費率越高,因為你每個月需要償還的手續費是不變的。


其實除了信用卡分期外,我們生活當中的分期還有很多,例如你平時網購的話會有諸如商品分期、白條分期等,而這些分期的真實利率其實要比你表面上看起來的要高。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信用卡分期的三個坑:第一,不管自己償還了多少本金,每個月的手續費都是按照總金額計算的,固定不變;第二,等額本息的方式加大了我們需要支付給銀行的利息;第三,按月收取費用的方式把實際很大的真實利率在數字上面變小了,誤導消費者。


我們假定不收取利息,那麼把第二點去掉,單純的計算手續費,信用卡分期產生的費用實際年化率也是非常高。


不到迫不得已,千萬不用信用卡分期啊。


貧民窟的大富翁


具體要跟什麼對比來說,小額貸款大概1分5到2分利息左右,銀行利息大概在3釐到8釐左右,而信用卡呢,一萬分期12月,利息大概在1000多,這是考慮到有分期手續費打折情況下。如果有pos機,回來倒卡,一年大概在500左右。

不要問高不高,前提你要有一個合理的對比。

缺錢情況下都是逼著你用,不然逾期利息都是按天算的,而且徵信也會跟著一起黑。


Kiss小貝貝


首先,咱都知道各大銀行為了讓信用卡產生收益,基本都會很勤快,在用戶的賬單出來後以短信或者電話邀請持卡辦理分期業務,也經常會做一些分期利率的打折活動,或者一些分期搶兌或者送禮品,費率會低至0.3~0.8%不同的月息。咋一看年化0.6%*12=7.2%還不錯啊 ,再加上客服的威逼利誘,果斷上車。

但是實際上呢,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下。

一、實際上如果按照上述簡單計算的話,那樣我們忽略了貨幣的時間價值。我們在分期的時候每一期都是需要還本金+手續費的,而隨著每次還款的遞進,本金是遞減的。

二、所以我們欠銀行的本金是越來越少的,但是銀行給我們算利息的時候還是按照最初的分期額去計算的,是不是又點略坑呢,最公平的應該是房貸這種等額本息的算法,所以不要被銀行的一些分期低費率所矇蔽,如果確實需要資金週轉大家可以衡量下哪種渠道的融資成本比較合適。

三、那我們怎麼計算出真實的費率呢?之前有發過使用內部收益率公式IRR進行計算真實的費率。什麼是內部收益率呢,專業的解釋還是比較複雜的。

我就用自己的理解方式來簡短解釋下:

比如你手裡有10w資金去開了個超市,以後3年每年都會有4w元的現金流入賬

而我同樣拿了10w去開了個超市,以後3年分別有3w/4w/5w的現金流入賬,那我們誰的更賺呢?

這裡就可以使用IRR去計算收益率——你:9.7% ,我:8.9% ,雖然都是3年獲得了12w,但是貨幣是有時間價值的,所以是你賺了。

那麼銀行的分期也可以用這個公式去計算,舉例如下分期10000元分12期月利率0.6%

通過IRR公式計算出實際年化達到了13%和表面的年化7.2%相差很多

也就是說銀行利用這10000塊錢的本金賺取了持卡人年化13%的收益。



是不是頭大了,哈哈,咱再通俗點說

銀行每次分期都會說:本期賬單你可以不用還,可以給你做一筆分期下只需0.6%的月息。

銀行永遠不會跟你說: "錢你可以晚點還, 只需付13%利息". 小白兔都要被嚇跑了。

每當銀行打電話請求分期的時候, 我們不可能每次都掏出 Excel 算 IRR怎麼辦呢? 我們可以使用經驗值來心算, 請記住這個數字22。

月息 * 22 = 等額本息年化實際利率

22 是怎麼來的呢?

剛才我們拉了一下 IRR, 實際利息為 13% ,年化

13% / 0.6% = 21.7 ~= 22

下次銀行跟你說分期利率 0.xx% 的時候, 請先乘上22倍!


金融支付有料


信用卡分期手續費高不高,看你跟什麼比。比如說跟市場上的信用貸和P2P等等平臺的貸款來比的話,那信用卡的分期手續費就低。

一般來講,現在市面上的信用卡分期手續費都在0.6%到0.8%之間。所以你看到的這個數會覺得並不是很高。但這裡邊有一個問題,就是你的手續費是按照全部的本金來算的。而你還款的時候,本金已經提前還進去了。

打個比方來講,1萬塊的本金分成十期,每期除了還1000塊錢本金之外,還要還60塊錢的手續費。但是你最後一個月,只有1000塊錢的本金,但還是要還60塊錢的手續費,所以這樣的算下來,你的利率就遠遠不止0.6×12,怎麼少了?

用綜合的利率算下來,信用卡分期的手續費在13%到15之間,是遠遠大於房屋抵押貸款的利率。現在市面上,信用卡取現的利率一般在18%左右,一些平臺的像螞蟻借唄。微粒貸這樣的都在18%到20之間。360借條等等,這樣的一些利率都在24%以上。相比之下,信用卡分期手續費也算是比較低的了。

最後提醒大家。超前消費要適度。合理的利用信用卡免息來消費是可以的。但是過度的使用消費貸,信用卡分期。只會很大程度上,消耗你的財富。是不划算的一種行為。適度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