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情與唯一

記憶中最清晰的,就是爸媽無休止的吵架。我爸脾氣不好,我媽又愛嘮叨,兩個人互不相讓,然後對罵,進而升級到上演全武行。

從我很小的時候起,一直到之後的很多年,我對我爸都是存著很大的偏見的,父母爭吵進而父親動手,對此我耿耿於懷。男人打女人,在我看來,是不可原諒的。

那時候,看到他們爭吵,動手,我的內心充滿了恐懼,無助。又不會上前去勸解,也固執的不願意去勸解,只是在我姐我弟去拉架的時候,坐在旁邊眼睜睜氣憤的看著。愚蠢的用我自己憤懣的方式去抗爭這眼前的一切。

而有一點是當時還是孩子的我一直不理解的,其實就算到現在,我依然不理解。我不明白,如果相愛,為什麼會捨得動手打人?如果不愛,又為什麼會在對方生病時那樣的緊張、焦慮?以至於在對方遇到危險時,那樣的驚慌失措?

或許他們那一代人不懂得怎樣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吧?只是沿襲著上一代人的生活方式,生氣、憤怒的時候,無所顧忌的用拳頭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同時,並不妨礙在危險來臨時,馬上又拼命地護著自己的妻兒。

其實,我爸對孩子是極好的,我們姐弟三個,從沒有捱過他的打,弟弟頑皮,偶爾我媽會因為管教不聽而動手教訓他,而我和姐姐,根本就沒有過捱打的記憶。

特別是我,更是父親三個兒女當中最受寵的一個,他偏心我,在我們那個不大不小的村子裡,都是出了名的。

我小時候的衣服他會給我洗,鞋子給我刷,會笨拙的給我梳頭,會因為我喜歡而去喜歡我養的小貓,我餵養大的小燕子,甚至,在我二十幾歲的時候,還在我家院子東側,用粗繩和木板給我拴自制的鞦韆。

那年升入初中,要騎自行車到離家十多里路的鎮上去上學,我騎著家裡的舊二八自行車,看著同齡的小夥伴都有嶄新的自行車,心裡特別不是滋味。

我知道家裡沒有餘錢,靠著種地的微薄收入,供我們姐弟三個上學已經不容易,可就是想要一個新的自行車,抵擋不住的虛榮心作怪,我無理取鬧,和爸發著脾氣,威脅著告訴他:不買自行車我就不上學了。我爸沒辦法,只能去別人家借了錢,給我買了一輛我心儀的自行車。我開心的騎著嶄新的自行車去上學,卻從沒想過,那幾百塊錢的欠款,在那個年代,要爸媽多付出多少努力才能去還清?

高中的時候,我到我們縣城的一所重點高中去上學,離開了生活多年的家,離開了相處三年,已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同學,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老師,陌生的同學,突然一切都要重新開始,我一下子不知所措,等我適應了一切之後,成績開始下降,這更對學習產生了厭倦情緒。

終於在一次放假回家時,對於我的學習狀況父親大發雷霆,對著我大聲吼了起來,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

我終究還是沒有實現他對我的厚望,以至於父親有一段時間,根本不和我說話,人也一下子變得蒼老了許多。

那時的我,根本意識不到,自己對於學業的怠慢到底意味著什麼?這些事會對我以後的生活有著怎樣的影響?很多年後,媽和我聊天時提起這件事,她說:你爸做夢都想讓你好好唸書,將來能夠有出息,你一直是你爸的希望和驕傲啊!

老話都說:最得寵的孩子往往辜負於父母,現在想來,應該是有一些道理的吧!

三個孩子當中,我是最不聽話的一個,總以為自己什麼都懂,什麼都明白,恃寵而驕,小小年紀凡事自己做決定,在人生最關鍵的選擇上一錯再錯,一些事情不顧父親的強烈反對,任性和怠慢的同時,也傷了親人的心。

及至後來,我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一年到頭看不到父親幾回,以前,家裡用固定電話,每每碰到我爸接電話,總是自然的張嘴就來:“爸,我媽呢?讓我媽接電話。”

大咧咧的從來就沒想過,其實我爸的內心,更渴望他的孩子們也能陪他嘮嘮家常,說說話兒。偶爾姐弟幾個約好回家,路上的時候,我爸的電話會隔一段時間就打過來一次,只是一遍遍的重複問著,到哪了?多久到家?我和姐姐當時還總是拿這個取笑他,覺得他的電話打的沒一點必要。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突然間意識到,父親真的變老了。

可能是從看到父親兩鬢越來越多的白頭髮開始;可能是從看到他不再挺直的脊背開始;他不再是那個倔強的,脾氣暴躁的男人,他只是一個需要陪伴需要親情的父親。

他會在我們回家看他時,拿著手機問這個怎麼回事,問那個怎麼回事?他會跟在我孩子身後小心的詢問,讓孩子給他在手機裡下載什麼軟件之類。

每到這個時候,我總是感覺鼻子發酸。有時我會走過去,摟著他的脖子撒嬌說;爸呀!你想沒想我們?父親總是做出一臉嫌棄的樣子說,去去去,一邊待著去!可我分明看到,他是開心的,眼睛都在笑。

時間永不停息,我們都隨著歲月沉浮,而那些記憶深處不愉快的過往也隨風慢慢消逝,但總有一些東西,是歲月消融不了的,比如,我們在心底對父母最深的愛。

畢淑敏在《孝心無價》中寫道;

“我相信每一個忠誠忠厚的孩子,

都曾在心底許下孝的宏願,

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

相信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

可以從容盡孝。

可惜人們都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

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本身是平凡、瑣碎的,甚至近於庸碌。但是,人生百年,春夏秋冬,不論是什麼樣的人物,都要細細的經歷、走過。當經歷過、痛哭過、歡喜過、沉思過之後,再看這些煙雲畫圖,往往不經意之間,心裡湧出的是父母的笑臉,這是最真切,最純粹的情感,也是兒女心中的唯一。

恩情與唯一
恩情與唯一
恩情與唯一
恩情與唯一
恩情與唯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