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寂寞之物

散文:寂寞之物

世間事,很奇妙,太低俗的不起眼,太豔麗的東西易孤寂。就像太美麗的女孩容易孤獨,因為她難以找到如意伴侶;太優秀的人容易孤獨,因為他難以找到懂他的知音·····所以那些看似接近美的東西,大多處在孤寂當中。

你可能沒有注意到,越是妖嬈的東西,只要你往深裡瞧,你就會感覺到有一絲寂寞孤寒之氣在慢慢的逼近你。

就比如胭脂吧。

說起胭脂,我既陌生又不陌生。說它陌生,那是因為我很少見到過它。而不陌生,是因為我在很多地方都聽說過關於胭脂的往事,加之一些文字大肆宣揚胭脂之豔之美,所以,我對它多多少少有一些瞭解。

而我與胭脂的初遇,是在我懵懂無知的童年時代。

記得那一年,我八歲,童稚不知憂。那是一個秋天的黃昏,我在家門前的小山上與小夥伴玩耍,盡情的嬉戲,滿頭大汗卻仍不想結束這激情的遊戲,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才玩了一個多小時,明亮的天空漸漸的暗了下來,雖然我們想繼續呆在山坡玩耍,但那時的我們更怕自己母親的竹條,所以大夥還是萬般無奈的離開那個小山坡。只可惜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和夥伴們一起去那山坡玩耍了,至今我還覺得有幾分遺憾·······

那天回到家,我看到祖母一個人站在一個粉紅色的木箱旁,便覺十分疑惑,因此飛步跑到祖母的身旁,我分明發現祖母粗糙的大手拿著一個深紅色的盒子,我好奇的問祖母:“奶奶,你手裡是什麼東西啊?”她緊鎖的眉頭一下子放鬆了,她微笑著說:“孩子,這是胭脂。”我卻沒有就此罷休,繼續追問:“那它有什麼用呢?”祖母依舊耐心的回答:“是給出嫁的新娘子用的。”我一下子好像明白了什麼,驚喜的說:“是不是所有的新娘都要抹上這胭脂呢?”祖母憨笑道:“傻孩子,那是以前,現在的年輕人結婚都不用抹胭脂了,現在的年輕人說這胭脂太豔麗了,顯得俗氣。”但是我看到祖母微笑的臉龐變得有點傷感,頓時我覺得自己做錯了事,即不自在了。可能祖母也看到了我的變化,她憨笑著:“孩子,沒什麼,是奶奶想到了一些陳年舊事·····”聽到祖母這麼說,我這才放下心來。

散文:寂寞之物

這時候,祖母將那深紅色的精緻小盒輕輕地打開,頓時,一股香味佔據了整個屋子,我不假思索地說:“好香啊!”我接著問祖母這胭脂是怎麼來的,她深情的說:“這還得從我的童年說起。”祖母告訴我,那一年她也只有10歲,她的表姐,也就是我的大奶奶正好出嫁,祖母的母親,我的老外婆去吃喜酒,晚上,老外婆回家的時候,帶回來一塊淡黃色的手帕,手帕裡還包裹著一盒胭脂。老外婆可把這胭脂當作一塊寶,從不許祖母幾兄妹碰一下,直到後來祖母出嫁,老外婆就把那珍貴的胭脂送給了祖母。祖母說她當時可樂壞了,將這盒胭脂揣在懷裡足足一整天,但是祖母說她從來沒有抹過這嫣紅的胭脂,我問她為什麼,她總是笑而不答。

這時,祖母將胭脂盒完全打開,我定情看去,顏色鮮豔,就像剛剛開放的紅玫瑰花一般光彩奪人,我小心翼翼弄了一點胭脂放在我手心,感覺涼涼的,輕輕的那點胭脂在手上塗成一輪彎月,彷彿一輪紅月亮靜靜地被摁在我的手心。我用指尖子沾沾,指尖立刻就紅了。祖母笑了:“傻孩子,胭脂是搽在女孩子臉上的,你一個男娃子,少碰它。”我有點失望,因為當時我覺得這胭脂很有趣,很美麗。祖母不准我再去碰那盒胭脂,她把那盒胭脂又收藏了起來,多少次,我趁祖母不在家的時候,到處搜尋,但是最終毫無結果,只好放棄。

從此,我明白了,對於男性來說,那嫣紅的胭脂,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其實不是男人不需要胭脂,只不過胭脂太過於嬌豔,似乎只適合女人使用;在古代,若是哪個那個男人用胭脂的話,就顯得他這個人太妖,太女性化,這在男權社會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散文:寂寞之物

於是,在男人的世界裡,胭脂到底是寂寞了。其實不是香豔的東西不好,只是看的人將自己的情感強加到香豔的東西上。就這樣,由於人們的忽視,那些香豔的東西往往藏著清寒的骨,它興許就是這樣命定地被辜負,被冷落,也許多年以後會被人記起,但是已經晚了。

記得在看《紅樓夢》時,我在電視屏幕上隱隱約約看見一群小丫頭們,歡歡喜喜地在寬大園子裡淘制胭脂膏子,只覺得有無邊的香氣從字間飄出來,在四下裡漫溢著。淘制胭脂膏子,這是多麼婉約、多麼風雅的事!難怪賈寶玉放了詩書要摻和其中。

在世人看來紅樓裡的青春是熱鬧而奢華的,可是,到底是寂寞的,到底逃不過花落人亡、盛筵散去的悲慘結局。回頭看,原來那淘制胭脂膏子的濃豔之事,不過是襯托了後面那麼多遼闊荒涼的無花歲月。那些光彩似錦的青春在一盤盤胭脂膏子裡虛晃了一回影子,就像一個狐媚的小妖精,把影子露半截在窗臺上,待尋了去,已是冷風習習。那紅樓裡的胭脂,其實也是寂寞的啊,只不過是披上了一件華美的外衣。

再嘆寶玉,曾經風花雪月,兒女情長,最終化作一行相思淚。

我有時常想,如果我也去買一盒胭脂,送給將來的愛人,不知道愛人會不會嫌棄胭脂俗氣呢?假如有一天,我先愛人一步去了,獨留愛人一天在人世,不知當她在日暮下的窗臺邊坐下,打開抽屜,翻出一盒舊胭脂時,會不會想起和我在一起的快樂時光?若是那盒子裡還有一半沒用完,她又會想起什麼呢?是歲月完了,一顆胭脂的心還未完,叫人徒生惘然?身邊的人已經悄然而去,只徒留半盒胭脂在塵世間,到那時,剩下的人與胭脂都寂寞了。

散文:寂寞之物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這是蘇軾在聽到愛慕他的少女身亡之後,有感而作,那痴情的女子用一生的情,換來一首詞,一聲嘆,但是她卻無怨無悔,雖然她也死於寂寞當中,但是,她在孤寂中似乎也看到了一絲的溫暖,那就是,她還能在無人的角落,靜靜地遠看著愛郎的一舉一動,這對於她來說,也是一種幸福。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只是剩下許多胭脂,我們還有許多數不清的青春年華還沒來得及上色就已經從指間漏掉!無論是偉大者,還是平凡者,在我們的一世,總有幾處最動人的細節,被忽略,被擱置,有意或無意。明明剛從花枝底下過,只是一回頭,已是山長水遠,千樹寂寞;但是我們仍然毋須埋怨,因為寂寞的背後,不一定就是頹敗,或許,在孤寂裡面,別有一番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