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0975個文件中找線索,他幫無辜者洗清冤屈

“我到底有沒有犯罪?”長期的羈押,已經令宋凡(化名)產生了自我懷疑……感覺事情發生得那麼突然——被丈夫叫上一起“談事情”,結果就被眾人扭送到了公安機關,以涉嫌集資詐騙的罪名關了起來……如今,一切都恍惚起來……

“法者,天下之儀也。所以決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縣命也。”每每讀到《管子》“禁藏篇”中的這句話,孫平都心有慼慼焉。孫平,北京市檢三分院第三檢察部檢察官助理。宋凡,孫平手中一起“夫妻檔”集資詐騙案的嫌疑人。

“你和這家投資公司什麼關係?”第一次被訊問,直覺告訴宋凡,眼前的這個人值得相信,也許是他清澈的眼睛,也許是他說話的語氣,也許是他整個人的氣質。

從30975個文件中找線索,他幫無辜者洗清冤屈

孫平


可對於孫平簡單的問話,宋凡卻不知從何說起。從2016年年底被抓,已經關了1年多,很多問題反而越想越混亂。

“沒有關係。如果不是警察說我是公司法人,我都不知道這個事情……”想了一會兒,宋凡開口了。

對於這個回答,孫平起初並沒有覺得意外——從事檢察工作14年了,見過太多人不認罪,更有不少人到了檢察院就推翻了在公安機關的供述。

“那你有沒有給被害人轉過賬?”孫平又拋出了一個問題。

“轉過,但那是我丈夫要求我轉的,我都不知道轉給誰,幹什麼用。”宋凡頓了頓,補充道:“您一定要相信我,幫我查明白。”

第一次訊問結束了。

回到檢察院,孫平協助檢察官再一次梳理起案卷。

這是一起特大集資詐騙案,報案的有100多人,涉及金額達1900餘萬元。宋凡是和她的丈夫石某一起被人扭送到公安機關的,當時他們的車裡還有200多份合同。

根據在案證據可以判斷,石某是案件主犯,成立了一家投資公司,宣稱投資新能源汽車項目,以高息回報為誘餌,吸引群眾投資。為了增加可信度,石某還成立了一家擔保公司,只要投資人投錢,就可以拿到擔保公司提供的房產做抵押。宋凡就是這家擔保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而且,根據轉賬記錄,宋凡確實用自己手機給被害人轉過賬。

和石某的關係、投資公司法定代表人身份、轉賬行為……可以說,從現有證據鏈看,宋凡肯定參與了犯罪。

但宋凡否認了罪行。翻開石某的供述,他也說妻子沒有參與公司業務,擔保公司只是用妻子的身份證,借名辦理——是對妻子的包庇還是實話?由於二人關係,石某證言的可信度並不高。

疑點,必須由自己解開!

從30975個文件中找線索,他幫無辜者洗清冤屈

在檢察官的領導下,孫平決定先從擔保公司入手,首先要查清工商登記是否宋凡本人簽字。

沒想到本應相對簡單的筆跡鑑定,卻也出現意外。

筆跡對比必須使用案發前的文字記錄。“我很少寫字。”當詢問宋凡有沒有案發前的文字記錄時,因為她文化水平不高,很少寫東西,竟然找不到有效文字。

突然,孫平想到,既然宋凡有轉賬記錄,應該辦過銀行卡。經鑑定機構鑑定,宋凡在銀行文件上的簽字和工商登記簽字筆跡不一致。

這個結論,雖然解決了宋凡身份問題,但轉賬這種明顯的客觀“犯罪行為”,該如何解釋呢?

孫平又提取了石某的手機,希望從手機信息中找到有用線索。在市檢察院技術中心的幫助下,孫平還原了30975個文件以及夫妻倆近三年的微信聊天記錄。

幾天裡,孫平熬紅了眼睛,逐條篩查著石某和宋凡的對話。果然,每次轉賬都是石某指示宋凡,但從沒有說過轉賬用途和性質,只讓宋凡轉賬後發截圖確認一下。而且,在石某組建的公司高管群裡,也沒有宋凡。

不僅如此,孫平仔細閱讀了每條聊天記錄,發現石某幾乎沒有和宋凡說過任何公司經營的事情。

在檢查宋凡手機轉賬情況時,經統計,她只向幾名被害人轉過賬,總額只有50多萬元。這個數字和案件涉及的金額比,確實差距頗大。

“我每次轉賬只是‘隨手幫忙’,真的不知道公司是犯罪,全家都以為新能源汽車項目是真的,屬於P2P理財,我的母親和舅舅還投了錢,也沒有收回本金。”在和宋凡確認轉賬性質時,她的這句話又成為一條線索。

“辦案時,我希望對方能多說,無論是真話還是假話,都有價值。”這是孫平的辦案經驗。他繼續核實宋凡所說真偽。

孫平申請審計了宋凡母親和舅舅的賬戶情況,果然他們賬戶共有支出62萬元的記錄,但沒有任何收款記錄。經詢問當事人,他們也證實這筆錢是投給石某公司的。

此時,一名叫劉某的同夥落網,他也是公司高管之一。經審訊,劉某也供認,從來沒有在公司見過宋凡,宋凡也沒有參與過公司的“運營”。

最終,檢察院認為,用以證實宋凡夥同石某從事犯罪的證據不充分,沒有達到起訴的標準和要求,對其做出存疑不訴處理。

宋凡重獲自由。

宋凡的丈夫石某,因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去年被法院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從30975個文件中找線索,他幫無辜者洗清冤屈

如果不是檢察官和孫平的細緻審查,蒙冤的宋凡很有可能要承受和丈夫相等的刑罰。

不僅拯救了宋凡,石某的父母也很感謝孫平——兩位老人在為兒子奔走的時候,找到過孫平,說他們賣了兩套房幫助兒子還錢,希望得到被害人諒解。

孫平在核查老人賣房信息時發現,兩位老人救子心切,反而被小額借貸公司多收了錢,極似“套路貸”的陷阱。在孫平的建議下,老人採取緊急措施,並訴之法院,終於贏回了一套房產和30多萬元錢款。

讓有罪者受到懲罰,使無辜者不受冤屈。14年來,孫平把很多壞人送上了審判席,但對於每一起案件,他都要做到全面細緻核查,決不主觀臆斷。

“我們捕捉黑暗,我們更要帶來光明。以法為儀,這是檢察官守衛公平正義的天職。”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監製:趙中鵬、王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