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醫共體建設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雙下沉

本報訊(記者龔哲明)昨日,市政協圍繞“縣域醫共體建設工程”提案辦理開展“回頭看”督查。從督查情況看,目前全市已建立25個縣域醫共體,構建起合理有序的分級診療制度,有效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優質資源下沉,真正做到強基層。

醫療衛生工作和醫療衛生資源雙下沉,是衛健系統的工作重點,也是政協委員的關注焦點。近年來,市政協委員相繼提交多件提案聚焦這一民生問題,提出不少中肯的意見建議。這些意見建議吸納落實情況究竟如何?帶著問題,市政協組織相關委員赴餘姚市人民醫院及該院陸埠分院實地視察工程建設進展,並聽取寧波市、餘姚市衛健部門關於縣域醫共體建設情況彙報。

據提案主辦單位市衛健委介紹,我市通過“項目化”構建市縣聯動機制,以全面託管、專科託管、組建專科聯盟等多種形式,實現市級醫院優質資源下沉覆蓋所有縣域醫共體,截至9月底,市級專家已下派383名(其中常駐260人),縣級專家已下沉632名(其中常駐308名)。通過“清單化”規範醫共體診療秩序,暢通醫共體內部雙向轉診通道。通過“集約化”打造資源共享中心,目前已建立健全縣域影像診斷、心電診斷、醫學檢驗、病理診斷、消毒供應等資源共享中心45個。通過“一體化”完善市縣常用藥物配備,患者滿意率提高到91.3%。通過“標準化”建設區域健康服務平臺,有效提升了我市區域衛生健康信息化建設水平。

參加“回頭看”督查的委員對提案辦理落實工作表示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