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佳:“學渣”與“學霸”混搭的青春

張嘉佳:“學渣”與“學霸”混搭的青春

1980年,張嘉佳出生在江蘇省南通市的姜灶鄉。這個蘇北小鎮是張嘉佳心中的童話世界,那時候的夏天,白晝有運河的風,入夜有飛舞的螢火蟲。到黃昏,家人把飯桌搬出來,在門口庭院一邊納涼一邊吃飯。吃過飯,大人擦乾淨桌子,小孩就赤膊爬上去,躺在八仙桌上冰涼冰涼的。仰望夜空,滿天星星感覺會墜落,銀光閃閃,看著看著就旋轉起來,彷彿會包裹住自己。

張嘉佳一家在這個小鎮都是知名人物。常見的情景是:母親捧一本書,父親拿一本雜誌,他捧一本書,各自神遊各自的世界。張嘉佳3歲時,就自己拿家裡的書看,是個小神童。上小學時,張嘉佳“作文嚴重開竅”,還寫起章回小說。寫完一章就全班傳閱,老師和同學一起催他寫下一章。

不過,小神童也曾一度淪為學渣。整個少年時代,張嘉佳最愛做的事就是看武俠書,打遊戲,踢球,或者講求“威信”,成為某個小幫派的“幫主”,帶十幾個人出去轉悠。張嘉佳的初一、初二等於沒怎麼上學。媽媽是那個學校的副校長,她把張嘉佳安排在直對著窗戶的位置,嚴加看管。英語老師曾感慨說,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學生,都初三了,26個英文字母還認不齊。

語文教師蘇牛一教過張嘉佳3個學期。他在《我的學生張嘉佳》裡這樣描述,“白淨臉,目光炯炯,眉眼間駐著靈性”,上課時“分身有術,耳朵聽課,眼睛閱讀”,尤其擅長作文,“文字如流水一般,絕無塗改,標點與修辭叫你驚訝,語不驚人死不休”。

初中的最後半個學期,張嘉佳迎頭趕上,中考時,滿分130分的語文,張嘉佳考得123分,在全縣逾1.6萬名學生中是第一名。到了高中,他又成為“學渣”:高一地理只考得6分,政治和歷史兩門功課對他來說是“巨大的困難”,只能改上理科班。第一次高考失敗後,他迎難而上,復讀時啃完厚厚幾大本題典,考上南京大學,學信息工程。

在南大,他被稱為“第一才子”,自創社團,排演話劇,是不折不扣的“風雲人物”。可是到畢業的時候,他的英語四級、計算機二級都沒過,連學士學位也沒拿到……

以前,他覺得高考是“神經病”,是“一群傻子折磨另外一群傻子”。回過頭看,他覺得人生經歷的這一切都可以看作一種磨鍊:回憶起來,你只覺得苦,可難道人生都不能吃點苦嗎?一點苦都吃不了,那還混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