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下腰”怎麼就截癱了?不科學訓練,碎的不止舞蹈夢還有人生

練“下腰”怎麼就截癱了?不科學訓練,碎的不止舞蹈夢還有人生

可能因為我是一位醫務工作者,一直在頭條發相關科普文章的緣故吧,這是今天頭條號推送給我的文章。說實話,看到這個推送心裡特別難受更多的是無奈和憤怒。

首先,無奈的是在這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快餐”時代,孩子已經沒有了自己的選擇權利。他家孩子鋼琴十級,我家孩子鋼琴不行就學舞蹈,我們的孩子又怎能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的行為有沒有不妥,我想每個人站在不同的角度都有自己的答案和見解。我無奈的是這已經不是這個孩子第一次出現腰痛了,文章中家長採訪時說的一段話,“我女兒‘下腰’很痛,要是老師能讓她休息下再完成動作,何至於造成二次傷害?孩子無法正常走路,我們現在還能照顧,可要是我們不在了,可怎麼是好?”……我不去過多解讀和評價這段話,必定別人的原生家庭環境我無法感同身受。

練“下腰”怎麼就截癱了?不科學訓練,碎的不止舞蹈夢還有人生

其次,憤怒的是在這個速成的時代,不管什麼行業都出現了速成品。培訓上崗並不代表持證上崗。就拿醫療行業來說,醫療行業的人現在對“5+3+X”模式應該不陌生,意思是5年臨床醫學本科教育+3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2~4年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也就是說醫學生從進學校起,到成為正式的臨床醫生,至少是需要10年,即便如此也不代表能成為一名出色的醫務人員。再說回這裡的舞蹈培訓老師,文章中採訪的一段話是這麼說的,“要是早知道這個老師只培訓了幾天就上崗,我怎麼也不會讓女兒到這裡學舞!”如果家長的話不是片面之詞,那麼機構和老師的這種行為讓我無比的憤怒。當我們面對的是生命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對生命有最起碼的尊重和責任感!

練“下腰”怎麼就截癱了?不科學訓練,碎的不止舞蹈夢還有人生

最後,我從醫學的角度去談談“下腰”和“脊髓損失”的關係。眾所周知,脊髓在椎管內走行,因此,脊柱起著保護脊髓的功能。胎兒時,脊髓與椎管的長度相差甚小。但由於脊柱與脊髓的生長速度不同,成年後,脊髓與脊柱的長度不等,脊髓較脊柱為短。因此,腰骶部的脊神經由脊髓分出後,必須在椎管內下行一段距離後,才由相應的椎間孔伸出。當脊柱受到外傷,產生截癱或不全癱時,為了判斷受傷脊髓的確切部位,必須要清楚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

練“下腰”怎麼就截癱了?不科學訓練,碎的不止舞蹈夢還有人生

在我們看來下腰是一個很常見的動作,為什麼就癱瘓了呢?上面我們也瞭解了我們的脊柱和我們脊髓的關係。我們的椎體在肌肉、韌帶以及椎體各關節的作用下一次排列連接成一條脊柱,脊柱有個管道叫椎管,我們的脊髓從此處通過的同時也的得到相應的保護。在暴力損傷下導致我們的脊柱骨折、錯位、彎曲或變形,從而壓迫我們的脊髓導致脊髓損傷引起癱瘓。

練“下腰”怎麼就截癱了?不科學訓練,碎的不止舞蹈夢還有人生

對於兒童來說由於兒童的骨密質較差(骨包括骨密質和骨松質),這樣的骨彈性很好,但是骨的堅韌度不夠,在做出超過我們力所能及的動作的時候很容易彎曲或變形。再加上兒童骺軟骨(骺軟骨指人類在成長時期,不規則骨和扁骨的周緣和長骨兩端與骨幹相接的部位,未發生骨化的板狀軟骨。)尚未完全骨化,關節囊、韌帶的伸展性較大,關節軟骨較厚,易發生關節韌帶的扭傷、關節脫位等。兒童的肌纖維較細,肌肉張力小,且肌肉的生成落後於骨骼生長,因此肌肉收縮的力量和耐力都較差。這種種因素導致了兒童在做一個很簡單的動作(比如一個下腰的動作)的時候很容易引起嚴重的脊椎的側彎或者損傷,從而壓迫了椎管能的脊髓,輕者導致脊髓休克,嚴重者導致脊髓不可逆的損傷從而導致癱瘓。

練“下腰”怎麼就截癱了?不科學訓練,碎的不止舞蹈夢還有人生

孩子有自己的人生和道路,如果是他喜歡並且願意去做的,那無可厚非。如果僅僅是為了滿足我們自己的慾望與奢求,倒不如把選擇的權利還給孩子。必定我們能為孩子買單的只是選擇的過程,我們無法預期選擇的結果。與其是一場賭博還不如把童年還給他們。必定這一生能快樂的時間也就那麼短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