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普通啤酒貴十幾倍,“喝不起”的精釀啤酒值這個價嗎?

內事不決問百度,香事不決,上『百料匯』!

比普通啤酒貴十幾倍,“喝不起”的精釀啤酒值這個價嗎?

雖然夏天已經過去了,但這個夏天,喝精釀啤酒成為了消費新趨勢。和幾元錢一瓶的工業啤酒不同,幾十元一杯的精釀啤酒似乎更能象徵品味和身份。同時,高昂的價格也讓部分消費者吐槽“喝不起”。

中新經緯從一些業內人士處瞭解到,除去包裝等其他成本,一瓶精釀啤酒的成本最低不到2元。專家認為,目前國內精釀啤酒行業並未出臺規範化標準,在國標出臺之前,市場上難免出現商品良莠不齊、魚目混珠的情況。

一瓶精釀成本最低不到2元

北京的王先生剛剛開辦了一家精釀啤酒吧。他向中新經緯介紹道,對精釀啤酒感興趣的消費者主要是70後、80後城市白領為主。王先生稱,精釀啤酒在釀造方式、用料等環節均與工業啤酒有所差別,消費者從口感和賣相上也能直觀感受到不同之處。

王先生向中新經緯介紹道,目前精釀啤酒吧的定價雖“相對透明”,但其中也有一些“可控因素”:製造精釀啤酒的成本浮動性較大,根據設備、原料等條件的不同,啤酒的產量、口味及人工成本均有所差異。

“成本最低的方式是純手工製作,一天時間內,大概100元成本就能出60瓶啤酒,不過這種做法產量比較低。”王先生說。粗略計算,一瓶精釀啤酒的原料成本最低不到2元(除去包裝等其他成本)。

比普通啤酒貴十幾倍,“喝不起”的精釀啤酒值這個價嗎?

“如果用大型機器製造,機器的價格在幾千元至數萬元,如果專門投資一個精釀啤酒工廠,成本則需要幾千萬元。所以,每家酒吧的成本和商品可能都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論,而對啤酒質量的評測也只能靠消費者自己去品嚐。目前,一些小酒吧不具備自己釀酒的實力,只能進成品酒轉賣。”王先生解釋說。

資本入局,精釀能帶動啤酒市場嗎?

精釀啤酒的流行,讓眾多從業者看到了商機。天眼查顯示,2018年註冊的精釀啤酒公司共有849家,而今年截至8月20日,已有1053家精釀啤酒公司註冊。

此外,部分精釀啤酒項目已獲得了資本青睞。天眼查顯示,熊貓精釀已於2017年5月完成了1.19億元的A輪融資,由華通集團領投,並已獲得華映資本的新一輪投資。而百威英博也於2017年收購了精釀啤酒品牌拳擊貓,並於2019年8月收購了一家精釀啤酒廠Platform。

有分析稱,目前我國人均啤酒消費量已超過全球平均水平,提升空間較小。然而,青島啤酒、華潤啤酒等企業的半年報均顯示營收上漲,且重點關注高端產品。

比普通啤酒貴十幾倍,“喝不起”的精釀啤酒值這個價嗎?

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中新經緯表示,精釀啤酒的流行是消費升級的重要體現。精釀啤酒將以量價齊升的方式帶動整個啤酒產業。目前啤酒市場處於利潤上升、總量下降的現狀,而精釀啤酒的發展是產業結構提升的標誌,也是消費端不斷倒逼產業端創新升級的一個重要表現。

規範化的精釀啤酒可能會更便宜

精釀啤酒的流行也引發了網友熱議,對於消費者而言,最在乎的還是比工業啤酒高出幾十倍的價格。部分觀點認為,精釀啤酒僅主打新概念,實際性價比較低。“很多人喝精啤是想換換口味,實際上都差不多”、“還是想喝曾經的便宜啤酒!”,還有網友擔心價格會更貴:“資本介入後,是不是更喝不起了?”

今年4月,由中國酒業協會提出的《工坊啤酒及其生產規範》團體標準正式發佈,提出了對從事工坊啤酒業生產和經營的基礎設施、場所、生產操作、食品安全質量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該規範屬於推薦性標準,相關單位可自願選擇是否執行。

朱丹蓬表示,目前精釀啤酒行業的關鍵問題是沒有出臺國標。“當產業的標準沒有統一時,便難免會出現良莠不齊、魚目混珠的情況。我認為國標的出臺不會太晚,屆時會對產業的規範化起到很大作用,消費者從品質、價格等各方面都會得到直觀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