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第三降!美聯儲又降息,但這個近1萬億美元的“定時炸彈”,才是最大風險

年內第三降!美聯儲又降息,但這個近1萬億美元的“定時炸彈”,才是最大風險

北京時間今日(10月31日)凌晨2點,美聯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宣佈降息25個基點至1.50%~1.75%,符合預期,為年內第三次降息。美聯儲在政策聲明中暗示未來將暫停降息。此外,這是美聯儲又一次在標普500指數創下歷史新高的背景下降息。

年内第三降!美联储又降息,但这个近1万亿美元的“定时炸弹”,才是最大风险

過去5年標普500指數走勢(圖片來源:彭博社)

美聯儲宣佈降息後,美股三大指數紛紛轉漲:

年内第三降!美联储又降息,但这个近1万亿美元的“定时炸弹”,才是最大风险年内第三降!美联储又降息,但这个近1万亿美元的“定时炸弹”,才是最大风险

暗示未來將暫停降息後,美元指數出現了下行。

年内第三降!美联储又降息,但这个近1万亿美元的“定时炸弹”,才是最大风险

在政策聲明中,美聯儲刪除了自6月份以來一直使用的“將採取適當行動維持擴張”的措辭,取而代之的是更溫和的措辭——“在評估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的適當路徑時,FOMC將繼續監測即將發佈的信息(指經濟數據)對經濟前景的影響。”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隨後的新聞發佈會中也表示,“我們相信貨幣政策是處於良好位置,美聯儲繼續預計經濟以溫和的速度擴張。當前貨幣政策的立場可能仍然是合適的,如果前景發生實質改變我們將繼續作出回應。”

在美聯儲宣佈降息後,芝商所“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0月31日2:19,美聯儲在12月11日再次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僅為22.8%,“按兵不動”的概率為76.3%。

年内第三降!美联储又降息,但这个近1万亿美元的“定时炸弹”,才是最大风险

美國2019財年財政赤字飆升至近萬億美元

10月25日公佈的數據顯示,由於美國政府被迫借入更多的資金來支付特朗普的稅收和支出政策,美國聯邦預算赤字在2019年躍升26%(2050億美元),達到9840億美元,創七年來的最高水平。要知道,七年前美國的失業率高達7%,而且美國當時正從全球金融危機逐漸復甦。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自特朗普上任以來,美國聯邦赤字已經膨脹近50%,預計2020年超過1萬億美元。目前市場預計,到2029年,美國債務佔GDP的比例預計將達到二戰結束以來的最高水平。

年内第三降!美联储又降息,但这个近1万亿美元的“定时炸弹”,才是最大风险

此外,美國政府年度預算赤字已經連續第四年增加,為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首次。諷刺的是,特朗普在2016年競選時曾承諾通過削減開支,在八年內消除赤字。相反,特朗普通過頒佈全面減稅和增加

政府支出,允許赤字不斷膨脹。

儘管美國目前處於有記錄以來最長的經濟擴張週期,家庭收入更多、企業利潤更高,申請失業金等社保計劃的人更少,且失業率位於50年來的最低點,但赤字仍在繼續擴大。

年内第三降!美联储又降息,但这个近1万亿美元的“定时炸弹”,才是最大风险

美國聯邦預算赤字變化趨勢 圖片來源:華盛頓郵報

這對特朗普來說可能是個壞消息——由於特朗普2017年的減稅政策減少了財政部的收入,如今不斷膨脹的赤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稅收收入在下降。事實上,過去兩年美國

政府的稅收收入比國會預算辦公室在2017年6月,即減稅方案通過前六個月減少了逾4000億美元。在上個財年中,美國政府支出的增長速度是稅收增長的兩倍。

三季度美國商業投資放緩

上週公佈的9月份美國耐用品訂單數據環比下降1.1%(市場預期下降-0.55%),顯示美國經濟當前投資需求仍然較弱。申萬策略在一份研報中表示,美國本輪耐用品訂單數據持續疲弱並不意外,目前美國工業品庫存相對於銷售比率出現分化,零售工業品庫銷比數據有所改善,但耐用品以及批發工業品庫銷比數據仍然高企。美國耐用品庫存依然較高,或將繼續壓制生產與投資需求。

申萬策略認為,不同於90年代、2008年房地產泡沫破滅帶來的直接衝擊消費的經濟衰退,本輪美國經濟放緩的主要原因在於企業投資增速下降(受到前期高支出與全球需求下降影響),而企業資本開支下降對消費與就業傳導尚不明顯(消費和就業市場的傳導相對滯後)。例如,北京時間昨日(10月30日)晚間公佈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美國GDP增長1.9%,超過1.6%的預期,但較二季度2.0%的增速略有下滑,主要原因是商業投資的下降。10月3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三季度商業投資下降了3%,和與2018年一季度的+4.4%和同年第四季度的+4.8%形成鮮明對比。

年内第三降!美联储又降息,但这个近1万亿美元的“定时炸弹”,才是最大风险

2017年年初至今美國商業投資走勢 圖片來源:CNBC

美聯儲連續降息,似乎提振了對利率敏感領域的家庭支出,如住房、汽車和家用電器等長期高價的商品,這有助於抵消由於全球增長和商業投資放緩和導致的製造業衰退。美國商務部10月29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國製造業增加值佔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11%,降至72年來新低。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

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2019三季度GDP超預期也給美股帶來階段性支撐。彭博終端機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18時,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已有260家公司披露了三季報,其中79.46%%的公司盈利超預期,這成為近期推動標普500指數近期再創歷史新高的重要因素。超預期比例高於歷史長期平均的64.8%,以及過去四個季度平均的74.1%。

分板塊來看:基礎材料(88.89%)、醫療保健(88.46%)、消費品(85.71%)、科技(82.61%)這五個行業公司的三季度業績超預期的比例較大,公用事業業績超預期比例較低,僅為50%。

中國央行如何應對?

目前全球央行普遍進入寬鬆週期,近段時間以來,全球央行的寬鬆潮仍在延續。據不完全統計,在過去3個月的時間裡,全球央行累計實施40次降息。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此前也警告,目前全球經濟正同步放緩,各國央行應明智運用貨幣政策,並更密切地關注負利率帶來的風險。那麼,中國央行又該如何應對?事實上,我國央行“降息”包含兩種方式:一是下調存款基準利率;其次是以逆回購、MLF等為代表的貨幣政策工具操作利率。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當前國內貨幣政策“以我為主”特徵凸顯,美聯儲利率政策影響弱化。這次即使美聯儲降息,國內也大概率不會跟進。本週以來,中國央行均未開展逆回購操作。10月30日的公開市場業務交易公告指出,臨近月末財政支出力度加大,可對沖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不開展逆回購操作。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還注意到,央行在今年8月份改革完善了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形成機制,8月~10月已經三次發佈了新機制下的LPR,10月21日最新LPR報價為:1年期LPR為4.20%,5年期以上LPR為4.85%,與上月報價持平。三次報價合併計算,一年期的LPR比同期限的基準利率下降了15個基點,5年期以上的LPR比同期限基準利率下降了5個基點。

央行貨政司司長孫國峰曾在10月15日的第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當前中國並不存在持續通脹或通縮的基礎,但是也要防止通脹預期擴散,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所以,中央銀行需要關注預期的變化,更多是通過改革的辦法來降低融資成本。通過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貨幣供應量M2和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長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釋放出穩健的信號。同時,目前存款的基準利率保持穩定,貸款的利率通過改革主要聚焦在LPR上,也有利於穩定預期。

就A股而言,各界認為,在美聯儲的寬鬆政策支持、英國脫歐風險延遲的背景下,海外股市近期並不會構成負面溢出效應,不過,中國寬鬆預期下降一定程度上壓制了市場的風險偏好。

瑞銀研報中提到,中國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速為6%,9月工業生產同比增速反彈,房地產投資保持強勁,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增速有所回升(由於汽車銷售同比跌幅收窄)。疊加9月新增人民幣貸款走強拉動新增信貸超預期,市場認為9月的經濟數據好於此前預期。結合MLF和LPR報價未如預期下調,投資者對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的預期明顯下降,上週A股也出現盤整。

記者 | 蔡鼎編輯 | 盧祥勇 杜波

(溫馨提示:歡迎點擊每經微信菜單欄“每經整點”欄目,掌握最新最熱財經資訊,財經新聞整點報。)

年内第三降!美联储又降息,但这个近1万亿美元的“定时炸弹”,才是最大风险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